青岛版小学科学六级上册《食用菌》教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69372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级上册《食用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级上册《食用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级上册《食用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级上册《食用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级上册《食用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级上册《食用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六级上册《食用菌》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食用菌教案【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所观察的各种食用菌的形态特征,能亲身经历观察、探究等科学探究过程。2.体会与人合作的愉快,学会分享、欣赏他人的研究成果。3.通过观察了解蘑菇的结构特点。了解食用菌的种类,了解蘑菇生长需要的条件以及识别有毒蘑菇的相关知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知道蘑菇的结构, 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用菌。教学难点:蘑菇的生长环境和结构。【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有关食用菌的资料、视频等学生准备: 收集平菇、香菇、金针菇、木耳、银耳等食用菌,了解其生活环境。放大镜、镊子、水盆等。【教学过程】

2、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谈话导入:(教师出示平菇实物)同学们,大家看老师手里拿的什么?蘑菇同学们都很熟悉,不但见过而且吃过。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真菌,其实蘑菇也是真菌的一种。谁能举个例子说一说生活中我们常吃的真菌还有哪些?学生交流(香菇、金针菇、木耳、银耳等)小结:生活中,人们把这些可以食用的真菌叫做食用菌。2.板书课题:食用菌3.提出问题:关于食用菌你有哪些疑问呢?4.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整理问题,确定本节课的研究问题。预设1:我想知道食用菌的结构;预设2:我想知道食用菌是怎么生长繁殖的?;预设3:我想知道食用菌有多少种?(学生说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小结:看得出同学们都非常想了解食用菌

3、,那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食用菌吧!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教师再次出示实物)蘑菇就是一种最常见的食用菌,我们怎么样来认识它呢? 预设1.我们可以查阅资料;预设2.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了解;同学们课前可能查阅了资料,了解了蘑菇的结构,但是百闻不如一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观察探究蘑菇的结构。如何观察呢?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观察方案。(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先观察蘑菇的外部结构特点,然后观察各部分的特点和内部结构特点。)2.汇报观察方案,教师小结。我的发现蘑菇外形特点内部构造(这个小总结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学生讨论活动及结果的评价,帮助学生理清观察顺序,完善观察方案

4、及观察记录单,保证学生观察活动的顺利进行。)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交流,并填写观察记录单,教师参与指导。(本环节中,教师应该进一步强调学生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蘑菇。观察过程中,教师应提示学生借助一定的观察工具,例如镊子、小刀、放大镜等,观察完后,教师必须提醒学生及时洗手。此环节教师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观察时间,自己也要参与其中,以掌握学生活动的进度。)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汇报交流观察成果2.教师小结出示蘑菇结构图,师生共同记忆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3.学生质疑:为什么会有地下菌丝这一部分?(由于学生所带的蘑菇大多是从市场上买来的,地下菌丝这一部分可能没有,教师要作出解释,并讲解这一部分的

5、作用。)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1.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什么样的生活是腐生生活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蘑菇的生活环境和生长方式。(1)全班交流关于蘑菇的生活环境的资料。(2)师小结:蘑菇是一种腐生真菌,不能利用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腐生是生物体获得营养的一种方式。蘑菇、香菇、木耳、银耳、猴头、灵芝等都是典型的腐生生物,它们大都生活在枯死的树枝、树根上或富含有机物的地方。蘑菇所需要的环境也与别的东西截然不同,无需阳光,幽暗、阴森、潮湿是最好的伙伴。(3)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蘑菇的怪异的生长方式。(内容为在蘑菇基地或种植蘑菇的大棚里拍摄到的从孢子生出菌丝直至

6、长成蘑菇的整个过程)如果没有视频资料,可以用文字资料进行展示。如:蘑菇的生长方式也很怪异。蘑菇本身不会开花、结籽,它是靠产生孢子来进行繁殖的,孢子落在土壤里,就会产生菌丝,菌丝吸收土壤或朽木里的养分而产生子实体,这些子实体最初极小,气候干燥时,它们处于休眠状态,不容易被人们发现,一旦天下起了雨,子实体吸饱了水分,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伸展开来,因此,下过雨之后,地里的蘑菇长得又多又快,而且速度之快,远远超出了人类对于植物成长速度的一般认识。(4)认识蘑菇的种子: 孢子就是蘑菇的种子,它在哪里呢? 师展示:挑选成熟的蘑菇放在 白纸上,轻轻敲一敲,学生观察看有什么新发现?交流:会有一些细小的物质掉

7、落下来,这就是孢子。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学生的蘑菇大多是从市场上买来,比较嫩,可能看不见孢子。重在使学生经历过程,对此教师可以作必要的解释。也可以鼓励学生课下继续探究。)(5)交流总结:提出问题:通过以上的活动,你们对食用菌有了哪些了解?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讲述:哪个小组愿意首先把你们的信息与大家分享一下?全班交流。教师总结;(主要内容是食用菌的特点、各种食用菌的种子及生长环境的特点。)2.认识各种各样的食用菌。(1)各种各样的食用菌。先让学生展示带来的各种食用菌,再展示搜集到的各种蘑菇的图片,学生可以边展示边做简单的解释说明。各种各样的食用菌名称外形特点、生活环境、功能等(2)教师出示各种

8、食用菌的图片(利用课件展示一能方便学生集中认识,二是开拓学生的认识视野。)(3)如何区分有毒的蘑菇?讲述:同学们都知道蘑菇可以食用并且味道鲜美,但是在众多的蘑菇中,有一些是不能食用的,也就是毒蘑菇,你知道如何区分毒蘑菇吗?学生交流(关于毒蘑菇的特征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在这个环节里让学生充分交流。)。师:看来,大家对有毒蘑菇的特点已有所了解,究竟怎样来识别有毒的蘑菇呢?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11页资料卡。(如果有有毒蘑菇的标本或图片要尽量提供供学生观察比较。)学生和图片作对比进行交流。小结:识别有毒蘑菇的方法:一看颜色,二看形状,三看分泌物,四闻气味。要想用一两个性状来概括蘑菇是否有毒,目前

9、还做不到。因此,在野外采集食用蘑菇时,一定要细心辨别。对于不能识别的蘑菇,应该向当地有经验的群众请教。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参观当地的蘑菇养殖基地,了解蘑菇生长素需要的环境及条件,写一篇调查报告。【板书设计】:4、食用菌 菌盖 菌褶蘑 菇 菌柄 菌丝 地下菌丝【使用说明】1.教学反思。食用菌一课所涉及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很密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食用菌已经有了宏观的、整体的、初步的认识。为了增强课堂实效性,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学本课时,我以实物出示的形式引出对食用菌的认识,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进行质疑。在质疑过程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确立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来了解蘑菇的结

10、构,在此基础上通过全班交流教师补充的形式了解蘑菇的生活环境、生长方式以及如何识别有毒的蘑菇。最后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继续探究把课堂延伸到课外。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对真菌世界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利用查阅资料、调查、采集、观察、交流等方式对食用菌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让科学走进孩子的生活,并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周围的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2.使用建议。使用此教案要注意三点:(1)课前要学生大量搜集资料,教师也要搜集大量的图片、视频,增加学生对食用菌的表象认识。(2)在观察认识蘑菇的结构时,首先让学生充分观察并且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组内交流,然后再汇报学生质疑教师补充;灵活

11、使用教案。学生如果质疑:为什么会有地下菌丝这一部分?教师要作出解释,并讲解这一部分的作用。因为学生所带的蘑菇大多是从市场上买来,可能不太完整。教师可以出示实物的图片讲解,如果能找到完整的蘑菇教学效果会更好。(3)学生展示带来的各种食用菌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卫生,及时洗手。3.需要破解的问题: (1) 本节课需要学生课前大量的收集资料,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这对于城市的学生来说还可以做到,因为绝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做到通过网络、查阅书刊等方式获取资料。但是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做到。确实需要教师课前的引导和提供有利的条件来保证学生课前的准备落到实处。(2)对于蘑菇的生长方式是不是一定要作必要的讲解和补充。 【相关链接】借鉴滕州市教育局小学科学“探究研讨”教学模式;参考小学科学网()部分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