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六级上册第三单元精品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69373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级上册第三单元精品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级上册第三单元精品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级上册第三单元精品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级上册第三单元精品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级上册第三单元精品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级上册第三单元精品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六级上册第三单元精品教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精品教案9 静止和运动 教学目标:1、能够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模拟实验;能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2、会描述物体的静止和运动,知道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3、通过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的学习,让学生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学重点:选择参照物,会描述物体的静止和运动,知道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教学难点:会选择合适的参照物的选择,理解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教具学具:各种玩具、小车、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播放闪闪的红星主题曲,大屏幕呈现“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鲜活画面。师:有什么

2、想法?你看到了什么?(生说一说感受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静止和运动”。二、探究新知识1、认识物体的运动(播放动画:画面上有河水中航行的船只,天上飞行的飞机,岸边有房屋、树木等,远处是初升的太阳。)师:画面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生:岸边的房屋,树木是静止的。生:飞行的飞机,航行的船只是运动的师:平时,大家都见到过许多静止的和运动的物体,能举几个例子吗?先说静止的物体吧!生:教室里的钢琴、教室里的墙、桌子、椅子师:运动的物体呢?生:行驶着的汽车、骑着的自行车、转动的地球、跳动的心脏、走动的钟和手表、航行的轮船生:还有风也是运动的。师:例子举得很好!不仅固体会运动,气体也会运动!师:

3、事情真的就那么简单吗?让我们再看一段电梯运行的录像。师:让我们把目光锁定在电梯里的红衣男孩,他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呢?生:他是运动的!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电梯里的人看他是静止的。师:为什么对于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呢?生:因为我们看电梯上的人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说男孩是运动的。生:电梯里的人看男孩的位置没发生改变,所以他们判定男孩是静止的。师:分析的相当到位,非常好。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师: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的位置改变了?让我们再看一段录像:正在行驶的车内,谁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你是怎么发现的?生:小男孩起身离开了

4、座位,他的位置相对于座位发生了变化。师:你在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事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了一个标准,然后观察所要研究的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是否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再做出判断。这个被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我们通常称它为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我们就说此研究对象是什么样的?生:是静止的。师:如果被研究的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我们就说此研究对象是怎样的?生:是运动的。师:回忆刚才观光电梯的问题,以电梯外的人为参照物,男孩的位置改变了,男孩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生:男孩是运动的。师:以电梯内的人为参照物,男孩的位置没有改变,男孩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生:

5、男孩是静止的。师(播放列车运行的情景):火车从学生身边开过,小孩坐在火车里观察坐在一旁的大人和窗外的树木,请你确定研究对象和参照物,并判断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 生:以学生为参照物,火车相对于他有位置的改变,火车是运动的。 生:以桌子为参照物,大人相对于它没有位置的改变,大人是静止的。生:以小孩为参照物,窗外的树木相对于他有位置的改变,树木是运动的。2、模拟实验师:下面拿出你们的玩具汽车,两个同学一组,玩一玩,并分析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学生做模拟实验,体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师:根据以上分析,说一说怎样描述运动和静止? 生:描述运动和静止必须选定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的物体

6、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的物体是静止的。生: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描述的结果也可能不同。师:平时人们在描述运动或静止时一般都没有指明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但参照物都是存在的。(播放动画:飞机的相对运动 ) 师:以“天空的某物如白云”为参照物,运输机和直升机的运动情况是怎么样的呢?生:都是向右运动的。而且运输机运动得比直升机快!师:非常好!观察得很仔细,描述得很清楚!如果以运输机为参照物呢?生:以运输机为参照物,直升机和白云都是在向左运动的!师:很好!那么,如果以直升机为参照物,运输机是向右运动,而白云是向左运动的!师:好!如果这时候我要让运输机给直升机加油,怎么办?生:让运输机飞

7、慢一点,和直升机一样快慢,在直升机的上方加油,就行了。师:很好!我们这就进入飞机的空中加油问题!( 播放飞机空中加油场景 )师:我们来描述一下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生:以其中一架飞机为参照物,另一架是静止的。生:以云层为参照物,两架都是运动的。师:这种加油方式在怎样的条件下才可进行?生:两架飞机运动应同方向,同快慢,也就是两架飞机保持相对静止。师:课前播放的歌曲中有歌词是:“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歌词是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最好写照。先判断哪个物体是我们要研究的物体,然后判断第1句以 为参照物;第2句以( )为参照物。 (让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是合理的都可以。)生:第1句中的竹排

8、是我们要研究的物体!师:那我们选择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呢?生:我们可选择河岸、青山、树木、河水为参照物。教:在第2句歌词中,哪个物体是我们要研究的物体?生:青山!师:那我们又要选择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呢?生:这时我们选择竹排、船桨、竹排上的椅子和人为参照物。 师:参照物的选择要根据需要和方便而定。它是任意选取的,但不能选择研究对象自身。一般的说,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三、描述生活中的静止和运动 师(出示情景图):请指出下列情景中的参照物生:“小鸟在飞翔”的研究对象是小鸟,参照物是:天空白云、树木、太阳、岸上的人生:“烟囱在冒烟”的研究对象是烟,参照物是烟囱。生

9、:“树叶在摇摆”的研究对象是树叶,参照物是树。生:“河水在流动”的研究对象是河水,参照物是河岸、岸上的树和人四、拓展应用(教师出示浩瀚无际的大海图片)师:为什么船在茫茫大海中经常会迷失方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推理得出:因为在茫茫的大海上是找不到合适参照物的,所以很难把握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对位置和运动情况。所以事先不选定合适的参照物是无法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 师:咱们再来看一段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动画,地球同步卫星虽然绕地球转动,但是地球上的人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为什么?生:因为地球的同步卫星同地面上静止不动的人一样,绕地轴转动的速度相同。生: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是运动的。板书设

10、计16、静止和运动参照物静止 运动,相对性10 距离和时间教学目标:1、会使用秒表。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的快慢可以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2、了解描述运动时还有方向的因素。3、认识一些非常缓慢的运动。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验精神教学重点:1、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的快慢可以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描述。2、了解描述运动时还有方向的因素。3、认识一些非常缓慢的运动。教学难点:1、会测量走路的速度。会使用秒表。2、能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排序。教学准备:1、测量用用具 2、相关图片课件教学过程:教师:你们所说的运动的快慢是指什么呢?让学生先来自己说说运动快慢

11、的定义。学生说,教师倾听。学生很有可能会说速度快,运动的就快,速度慢,运动的就慢。教师:那么你们觉得兔子和乌龟谁的速度快呢?学生回答是兔子。教师:那么为什么在龟兔赛跑中它没有乌龟早到终点呢?学生回答:因为兔子睡觉了。教师:因为睡觉的原因,兔子浪费了什么呢?学生:时间。教师:对了,时间在表示运动的快慢中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让学生自己看书,找到运动的快慢到底如何表示)。教师让学生看过后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运动的快慢是怎样表示的,并说说速度的概念。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速度的概念。那么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出我们步行的速度吗?教师,要想测量出步行的速度,必需要知道什么数据呢?学生思考后回答:

12、距离和时间。教师:你打算如何测量出距离和时间?学生距离可以用皮尺量,时间可以用表测量。教师这里可以出示秒表,告诉学生可以用这个工具来精确的测量时间,并教会学生如何使用。教师让学生说说具体打算如何操作?要注意什么问题?否则就会影响实验结果?学生讨论后汇报。开始实验,教师巡视。结束后开始汇报,让学生知道每个人的速度都是不一样的,某些时候速度是可以控制的。教师出示表格,让学生用距离和时间的定义来描述这些事物的速度。如(飞机的速度是1260千米/时,表示飞机能在一个小时中飞行1260千米)学生描述后,进行排序。教师让学生阅读书上的材料,要让学生明白运动是有方向的。教师让学生回去思考:我们的手指甲也在运

13、动吗?你根据什么这样认为呢?你能找到证据来证明吗?11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教学目标:1、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认识物体的惯性;能通过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了解生活中更多的惯性现象;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2、积极主动地与同学进行合作;愿与他人交流;乐于用学到的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3、知道物体具有惯性,知道什么是惯性;会用惯性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玻璃杯上放一隔板,板上放着一个正对着杯口的鸡蛋,猛击隔板,鸡蛋落入杯中。师:这是怎么回事呢?二、小组自行探究1、用尺子击棋子,其他棋子跟着动吗?它们仍然保持什么状态?2、讨论:这说明了什么?3、交流

14、,小结三、组织集体研讨1、运动着的物体有没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本领呢?2、学生假设,交流。3、教师演示小车遇障碍实验。4、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四、归纳总结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特有的性质。五、巩固拓展学生交流活动中的惯性。12 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式 会分析描述物体运动时同时具备的几种运动方式 能够知道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各种运动方式的特点科学知识 知道物体运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类型:直线运动 往复运动 旋转运动 摆动 知道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情感价值态度观:意识到复杂的运动方式是由简单的运动方式组成的。

15、 感受分析问题的乐趣教学准备:1、 课件2、风车、摆的装置、积木和带斜坡的物体、皮球3、学生书面汇报材料每组一份,共四份。教学过程:一、 导 课1、师:“同学们,你们好!戴老师很高兴能给班的同学上节课,课前我想给同学们看段录像,想看吗?”(课件展示)2、师:“同学们知道这个栏目吗?这是少儿频道的智慧树栏目,栏目中有一个科学泡泡的环节,同学们知道是讲什么的吗?”二、新 授1、认识四种运动的方式师:“现在,戴老师也想在班上举办一个科学泡泡栏目,你们愿意参加吗?”(课件展示)师:“今天科学泡泡栏目要研究的内容是运动的方式。(板书课题)现在进入栏目动手动脑环节(放课件),老师给你们准备了4样物品,你们

16、要使它们动起来,注意玩的时候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放课件)现在各小组组长上来抽取记录单,并且看看自己抽到什么物品,再领取相应的物品。生:开始分组活动玩:拍皮球 玩摆的装置 把木头从斜坡上滑下来 吹风车叶片师:各小组长带上你们的物体上来逐一演示给全班同学看,同学们仔细观察记住每组物体的运动路线,看看它们运动的路线是否一样?生:学生操作师:提问全班同学这些物体运动起来的路线是否一样?生:不一样师:来看看他们各组画的图,这4种物体分别呈现了不同的运动路线(轨迹),其实它们的运动分别代表了运动的4种类型,像拍皮球这样物体是来回做直线运动的运动方式叫往复运动。像这样物体来回摇摆时做的运动叫摆动;像这样物体

17、围绕中心点做圆周运动的运动方式叫旋转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运动方式叫直线运动。(逐一讲述,逐一放课件并板书)。师:下面我们来找找往复运动和摆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放课件)生:汇报 共同点:来回运动 不同点:往复运动轨迹是直线 摆动运动轨迹是弧线师:好极了,下面老师请你们看几个图示,猜猜图示相对应的运动方式并且把它贴在运动方式下方。(放课件)师: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已经知道运动的四种方式,现在来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呈现了直线运动方式的,哪些呈现了往复运动方式的,哪些呈现了摆动的,哪些呈现了旋转运动方式的?生:汇报师:同学们说的很好!现在老师举个例子你们说说在这个运动中呈现了什么运动方式?(教师玩

18、滚球)生:汇报师:在这个物体运动师既有旋转运动又有直线运动,而你们玩的那些物体只有一种运动方式,说明什么?是不是物体的运动只能有一种运动方式呢?生:不是师:老师刚才玩的是滚球,你们玩的是拍球,拍球是往复动,滚球是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为什么同样的物体运动时会表现出不同的运动方式呢?生:因为使它运动的方法不同。师:是的,用不同的方法使它运动,那么表现出来的运动方式也不同。2、 巩固师:今天同学们学的很好,也很多,下面我们一起看一段录像回顾以下本节课的内容。生:看录像三、 结束全课师:今天很高兴能给你们上课,最后布置一个课后练习,边看边思考,课后记录下来,请看一段录像(放录像)师:下课,再见!板书设计: 运动的方式 旋转运动 往复运动 直线运动 摆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