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论文: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71607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学论文: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教学论文: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教学论文: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学论文: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教学论文: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摘 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体育教学我们要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大胆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改进组织形式,改革教学方法,充分体现现代学校体育健身性、娱乐性、开放性等特征,才能创造适合儿童个性发展的教学环境,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关键词】教学氛围 创设情景 教学改革小学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因此,作为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它应该具备健康、易学、实用、开放的属性。在

2、国家加快学校体育教材改革的基础上,体育教师也要积极创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既结合学生的运动生理发展规律,又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赋予传统教材以新的活力。同时,教师还要善于结合生活实际,积极引进与现代生产、生活、娱乐相密切的有健身性和趣味性的体育活动,吸收具有当地传统、适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民间体育项目加入到课堂教学中,使体育学习真正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一、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自我表现、创造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的参与度取决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对教学内容

3、、方法的整体把握,教师能否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新课程的教学给予教师很大的发挥“个性课堂”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小到教师的个人语言,大到整个操场的布景,都可以找到“突围”的口子。比如,教师的语言可以做到“军令如山”般的铿锵有力以调动学生的“高度统一”;“细水长流”般的亲和力能缓和学生的“羞涩和害怕”;“此时无声胜有声”般的肯定眼神等等都是一些不容忽视的情景细节。在语言与肢体语言的启迪下,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心理场,如临其境,可以感觉到客观情景给角色的适应提供前奏,从而激发学生有感情的主动参与,引发学生主动自觉的学习活动。运动场地与器材渴求能吸引学生的眼睛,线条与器材的组合在活动中也能进

4、入“角色”,比如绳和球结合成“舞龙 ”,人与杠结合成“花轿”,体操凳与弯曲的线条组合成“小桥”,袋子与人组合成“袋鼠”,各种图形与线条组合画成“迷宫”,接力棒加小红旗成“圣火”等等。只要教师能用心去思考与开发,一些器材不尽可以一物多用,而且可以成为教材走向活动剧情的“梯子”。学生已经具有强烈的个人倾向特征,为了在集体中有一定的地位,都希望通过一些活动、游戏、比赛来张扬个性、展现自我,以实现自我价值。在课堂中不时的加一些合理的故事情节,有时会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一次创意体育课中,我运用红军长征中的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等一系列熟悉的课本情节,借以器材障碍和“枪炮声”的奋进音乐,将

5、教材中的障碍跑和投掷轻物结合得天衣无缝。学生在课堂内对情景产生了极浓的兴趣,角色的转变自然而富于激情。整个过程,学生没有意识到“跑”和“投”动作的枯燥与乏味,有的是各种“过障碍”和“投轻物”动作的创造。因此,教学中,情景的创设首先着眼与学生身心素质、运动基础以及个性倾向的发展,全面地提出教学任务,而后优选教学方案,根据教学任务、学生特点以及教师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风格,选择创设情景的途径,如生活展现情景、课本组合情景、音乐渲染情景、媒体表象情景、肢体语言情景、语言描述情景等。 二、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

6、课堂气氛。教师和同学赞赏的目光或激励的话语,可以使一个学生充满自信并取得成功。积极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师生双方思维活跃、灵感迸发、双方在课堂交往中情感交融,心理共振,激发师生各自充分发挥潜能,课堂活动有序、高效,最大程度地实现教学目标。如在篮球投篮课中男女同学不要清一色的划分界限,可以分在一个小组内,有时会产生独到的效果,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才能的舞台。在课内,教师必须让学生的内在能量释放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在课堂上给学生“评议权”(包括自评与他评、发表感受、提出建议、表扬与欣赏);多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下的表演,在全班学习的基础上,更多地倾向于个别体验、对组学习、小组学习、大组讨论、

7、游戏比赛、表演展示等有机学习组合。教师对一些典型的创意,要不失时机地进行鼓励和赞扬。当然,体悟是主体的亲历,主体从体验中获得丰富的内心感受,不只是对运动体验的快感,还包括和同伴之间合作的心灵和谐体验,比赛扣人心弦的刺激与胜利的畅然等等。三、合理选用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一节好的体育课主要是看课堂教学设计符不符合体育课程的性质与达成目标效果。体育教材的组织还要遵循体育教学规律,主要是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身体锻炼的规律、学习心理的规律及教与学的规律;体育课只有认真遵循上述规律组织上的教材来开展教学活动,学生才能真正学到应有的知识、技能,身心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体育课才使

8、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有效地进行身体锻炼。学校体育教材内容与学生运动学习兴趣相关密切。据调查,从学生运动学习兴趣内容看,前三项均为篮球、羽毛球、排球,这个结论反映了目前学生运动需要和兴趣取向。我们认为,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倾向与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关。青少年对外界事物认知和倾向与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关。青少年对外界事物认知和探索的“求变”特征,使他们在运动学习中,厌倦“封闭性”运动和个体活动形式,球类项目动作特点.表现形式恰好能满足他们的开放性思维的特点。 课改新思想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尽可能地表现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核心问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培养其自主学习的动机和自主学

9、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只注重教师主导,忽视学生需要和情感体验的现状。例如在开火车游戏教学中,传统的教学就是教师告诉学生怎样做,而新的课改思想只给学生条件:用单脚跳的形式自由组合到达终点。让学生自己去发挥创造,通过实践,体验失败,体会成功,教师适时加以引导,由23人的组合过渡到多人组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要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四、运用正确、合理的激励手段教师在课堂管理中要全方位多层次地用激励措施来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开放性评价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师要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明确学习努力的方向。教师还要把评价权

10、交给学生,可以通过诱导性的语言,如“你能说说你这样做的优点吗?”,“大家认为他的方法科学吗?你还有更先进的方法吗?”等,从而将学生推上评判席,通过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提高学生的学习认识,加深学习体验,树立学习自信。除了开放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评价,还应该开放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课堂上,学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语言、教学评价进行评价,提出异议,陈述理由,并在师生间的进一步讨论交流中,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体育学习的目的、意义,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提高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总之,只有抓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需求,让他们真正喜欢上体育课,就抓住了新课程的本质。体育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直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培养体育兴趣,使他们在外校这个桃李芬芳的家园里健康的成长参考文献: 论课堂交往中师生合作的有效性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18期 宋尽贤、冒振明 明确课程性质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2007年第1期中国学校体育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01年7月.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题组 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2010年6月 教育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