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让情感在故事中升华——小学英语故事教学德育渗透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让情感在故事中升华——小学英语故事教学德育渗透初探.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让情感在故事中升华小学英语故事教学德育渗透初探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把情感态度的发展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是在英语课程中实现情感态度目标的最重要的环节和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问题必须与英语教学本身相结合。因此,教师要尽可能把情感态度的讨论渗透到外语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之中。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先锋英语为例,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尤其是每单元起始部分的故事教学更应成为教师德育渗透的重点。故事内容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紧贴学生的实际生活。其主人公为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和与学生年龄相仿的儿童。每一个小故事都生动有趣,学生们爱听乐学;每一个小故事都会教给学生一定的道理,他们在学习
2、过程中会从故事里获得启迪,受到教育。笔者以先锋英语第三册(以下简称“3A教材”)为例,阐述在进行故事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德育。一、遵循故事渗透德育的原则故事教学中渗透德育,要遵循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原则,应该随着教学过程有序地进展,自然地表露和传达。在英语故事教学中,故事本身就有一个发展过程介绍故事的起因,展开故事的经过,揭示故事的结尾。在整个故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于润物细无声处触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共识,引发共鸣,如此才能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另外,教师在课堂中的一言一行,都在直接影响或感染着学生,它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学语言,是教
3、师在课堂上自我风采的展示。尤其是在故事教学中,故事的引入,情节的展开,结尾的揭示,都需要教师运用不同的语调、表情、动作等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这种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是学生最好的学习范例。二、挖掘故事渗透德育的因素在3A教材每个单元的故事教学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因此,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渗透必须依托故事内容,离开了故事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故事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寄寓于故事情节之“宅”中。教师只有带领学生充分理解故事内容,入其“宅”,才能悟得其“育人”之真谛。纵观整册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本册书要向学生渗透的德育内容有: 单元故事渗透德育内容U
4、nit 1 Dont walk!学生懂得要遵守交通规则,遵守社会公德,养成乐于助人的品质。Unit 2 How much?学生养成文明购物的习惯,并勇于与坏人做斗争。Unit 3 Whose CDs?学生知道未经他人允许,不乱动他人物品的道理。Unit 4 Dinner time!学生懂得一些去别人家做客的礼仪及准则。Unit 5 Our school学生知道要遵守学校行为规范,勇于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Unit 6 Review学生养成去别人家做客要懂礼仪,未经允许不乱动他人物品的习惯。(图表1)三、创设故事渗透德育的途径在我们有了“渗透”这一明确的目标,并以此为指向成功地挖掘到了“德育点”
5、之后,还必须遵循其在故事情节中的发展设计教学过程,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教师的教学本领、艺术之所在就是如何依据“文路”(故 事内容),匠心独运地创设出“点”(德育渗透点)、“时”(渗透时机)、“空”(渗透氛围)最佳结合的“时机”,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将德育与故事教学融为一体。(一)故事“激情演绎”故事“激情演绎”是指在故事教学中,教师惟妙惟肖地讲述故事,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很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是随着故事的进展,慢慢呈现在学生面前,就像剥笋一样。这就需要教师在故事教学中,不要急于进行情感教育,而是设计层层推进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去体会、去感悟故事教育的主
6、题。通过多媒体播、停随意的优点能将故事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激发学生兴趣,吸引有意注意,加深印象,帮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故事内容。例如:3A教材Unit 2 How much? 故事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如下的教学方式:(1)引入故事,设置问题:在上次郊游过程中(前一单元故事),Mocky帮Ann 拾起了落在山坡下的钱币。在今天的故事中,Mocky 再现神勇,再次当众做了一件令人刮目相看的好事,什么事呢?(2)整体播放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3)教师满怀激情地讲述故事(故事中出现的句型用英语进行朗读,故事背景采用中文叙述)(4)学生自读故事,出示自学提示:W
7、hat did they buy? (他们买了什么?)How much are they? 学生自主探究后,小组讨论统一答案。教师惟妙惟肖地表演,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教师的演绎和指导下逐步深入理解了故事内容。 (二)故事“情景再现”故事“情景再现”是指学生在学习完故事后,自己在课下结合成小组,准备道具,自己编排表演故事。在本单元最后一课时的总结复习活动课中,鼓励学生现场进行表演。故事渗透德育的最终结果是体现在学生日常的生活行动中,而模拟真实情景进行表演可以让学生直接体会故事中主人公的心情,是强化引导学生正确行为最为有效的手段。(三)故事“圆满结局”故事“圆满结局”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根据
8、所学故事情节,充分发挥想象能力,为故事续编结尾,使之结局圆满。纵观每个单元的故事,我们会有如下结论:在每个故事中,主人公Mocky 都会做一些有趣的事,让人忍俊不禁。然而每个故事的结尾却总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学生还沉浸在故事的情趣中,却戛然而止。通过研读这些故事,我们会发现它们的结尾似乎都不完整:单元故事结尾事件遗憾之处Unit 1 Dont walk!Mocky 把钱从山坡下捡上来还给Ann, Ann向它表示感谢。Mocky 怎么说?他们三个人今天都有什么收获?Unit 2How much?Mocky 伸出大脚蹼,把偷钱的贼绊倒,大伙称赞Mocky 做得好。Mocky 有何表现?他们把小
9、偷怎样了?Unit 3 Whose CDs?Mocky打开电视把Uncle Booky 吵醒了,Ann、Ken拍着Mocky 的肩膀,告诫它不要弄很多噪音。Mocky 和Uncle Booky各会怎么说?Mocky会有什么表现?Unit 4 Dinner time!Ann、Ken和Booby一家人共进晚餐,吃得津津有味。Ann 和Ken 在吃过晚饭后,又做了什么?Unit 5Our schoolMocky踢球把教师办公室的玻璃打碎了,它捂着头,大惊失色,嘴里说着“I am sorry.”。办公室的老师有何反应?Mocky 怎样做来弥补自己的过错? Unit 6 ReviewMocky把别人的圣
10、诞礼物打开,高兴地数着,Ann、Ken 在后面大声制止它。主人怎么看待Mocky? Mocky 又有什么表现?(图表2)在学生全面理解故事内容,跟读、自读故事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适当穿插一些小问题,诸如:Is Mocky right? 如果你是Mocky,你会怎么做? 要求学生结合故事内容,为故事续编结尾。学生可以用中文直接回答。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日常的行为准则做出正确的续编。也正是在续编这个过程中,学生受到了德育教育,这更胜于教师的直接灌注,学生们也从心底萌发了积极向上的情感。经学生们讨论评比,评选出了最好的故事结尾:单元故事学生创编的故事结尾Unit 1 Dont walk!Mock
11、y 说没什么,他很高兴帮助了Ann,并感谢Ann、Ken 教会了他一些社会行为准则。Unit 2 How much?Mocky 和众人一起把贼擒获,送到了派出所。Mocky表示今后还要勇敢地与坏人做斗争。Unit 3 Whose CDs?Mocky 向Uncle Booky 承认了错误,意识到了自己未经允许闯进了Uncle Booky的房间并动了他的物品是错误的,表示今后一定改正。Unit 4 Dinner time!Ann、Ken感谢Booby一家人的盛情款待,他们在Booby家度过了愉快的一个下午。Unit 5 Our schoolMocky跑进办公室,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并请求Ken、An
12、n帮他买一块玻璃,重新安装上。Unit 6 ReviewMocky听了 Ann、Ken 的话,责备自己怎么总改不了乱动别人物品的坏习惯,他向Sue 和David承认了错误,并把礼物重新放好。(图表3)四、把握故事渗透德育的尺度在故事渗透德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吸收德育营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学生主动是教师渗透的前提。德育渗透需要学生保持一种积极向上、乐于思维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故事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共鸣,探寻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德育渗透才有实效。如果教师的渗透热情未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润物的春雨就犹如落在一片磁砖上,激不起一丝涟漪。思想教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
13、而“知书、达理”。这就是说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利于创造最佳的渗透氛围,即学生的认知与接受渗透的最佳时机。不能因为过分强调德育渗透而置知识教学于不顾,粉墨倒置、主次不明;也不能只顾及教学故事,对思想品德教育敷衍了事,牵强附会或直接点明。诚然,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如何巧妙进行德育渗透确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大有学问。挖掘德育因素是实施渗透的前提,运用恰当的方法是实施渗透的关键,把握好德育的尺度是实施渗透的主旨。教师只有做到因“地”(学生)制宜,因“材”(故事)施教,寓“情”(德育)于教,才能有机地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情操冶于一炉,发挥课堂教学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教书育人的主体效果。 参考文献:陈林、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3次,P67-P78。程晓堂、刘兆义:小学英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1次,P32-P50。王松美、张金秀:新课程小学英语教学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第1版第1次,P173-P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