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级语文上册《梅花魂》课堂实录及课后反思.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78993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五级语文上册《梅花魂》课堂实录及课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五级语文上册《梅花魂》课堂实录及课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五级语文上册《梅花魂》课堂实录及课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五级语文上册《梅花魂》课堂实录及课后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五级语文上册《梅花魂》课堂实录及课后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五级语文上册《梅花魂》课堂实录及课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五级语文上册《梅花魂》课堂实录及课后反思.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梅花魂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1、 自学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漂泊、颇负盛名、气节、欺凌、珍藏、顶天立地、秉性、眷恋。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抓住事例中的重点词句体会梅花的品格及梅花魂的含义,体会华侨老人爱梅花更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梅花的品格及梅花魂的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读中悟情,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实录: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师:(板书:花 )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说说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同

2、学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 生1:我最喜欢茉莉花,因为它芳香扑鼻。 生2:我最喜欢菊花,因为它开放于金秋时节,象征着淡泊名利,显得那么清高。 生3:我最喜欢梅花,因为它经霜傲雪,不惧严寒。在它身上,我懂得了如何学会坚强,学 到了如何做人! 师:(惊喜地,像找到了知音,赶紧顺着话上)有这样一位飘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华侨老人,他生前也和你一样对梅花也特别的钟爱。(板书:梅)同学们可以背诵出你们知道的有关赞美梅花的诗吗? 生:(一齐背诵)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墨梅“我家洗砚” 师:梅花自古以来就以它高洁、傲霜的品格历经岁月的风霜而愈加引人向往,那么课文中的这位华侨老人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这么喜欢梅花呢?

3、今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梅花魂就明白了。(红色笔板书:魂) 二、引导探索,合作求知。(一) 读题,揭题。 师:现在请同学们一齐读题目。 生:(高声齐读)梅花魂。 师:有谁知道“魂”是什么意思?(二) 生1:指灵魂。 生2:指品格。 生3:是指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 生4:我认为在课文中“魂”应理解为精神。 师:对,“魂”在这里指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就像我们平常说的“中 华魂”,“民族魂”的“魂”意思是一样的,那么梅花的精神究竟是什么呢?我们现在深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师:现在请同学们初读课文

4、,自学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思考: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 生:认真地朗读课文,通过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师:幻灯出示思考题: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 生:认真地朗读课文后汇报:课文围绕梅花写了有关外祖父的五件事。 师:哪五件? 生:(互相补充完成)第一件事是写外祖父教作者读唐诗宋词;第二件事是写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爱惜;第三件事是写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哭了;第四件事是写外祖父把墨梅图送给作者;第五件事是写外祖父送绣梅手绢给作者。 (三)再读课文,品味课文。 师:同学们说得多具体,说得多好啊!现在请同学们再深入阅读课文,小组交流,讨论幻灯中的思考题,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理解。幻灯出示:1、

5、文中的外祖父是个怎样的人?2、课文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说说为什么? 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师:巡视指导,了解自学情况。 (生汇报) 生1:我认为文中的外祖父是一个爱梅花的人。 生2:我认为文中的外祖父是一个爱国的人。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课文中的哪些词句充分体现了外祖父是一个爱梅花、爱国的人呢?让人感动吗?现在就请同学们说一说。 生:我觉得课文中的“想不到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这些地方最让我感动。因为这个句子体现了外祖父因年迈无法回归祖国的伤心。 师:说得很好,那请同学们用一种伤心的口气读一读这个句子,要读出外祖父无法回归的伤心之情。 生:读得很投入,进入了文中的意境。 师

6、:同学们读得很好,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让你们感动的呢? 生:我觉得课文中的“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这些地方最让我感动。因为这两个句子通过对外祖父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写出了外祖父对梅的钟爱,“清白”一词更点出了梅的品格。(三) 师:这位同学体会得很深入,还有吗? 生:我觉得课文中“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读到之类的句子,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这些地方最让我感动。 师:为什么这些地方会最让你感动呢?(四) 生:因为我被外祖父这种爱国之情感动了。 师:你是怎样体会到的呢? 生:我从外祖

7、父教作者读唐诗宋词中体会到的。因为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外祖父常常教“我”读这些诗词,目的是使“我”从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同时借教读这些诗词,寄托自己对祖国的思念之情。每当读到“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些诗句,就勾起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无限思念,漂泊他乡的浓浓愁绪,就不由得流下了眼泪。 师:体会得很深刻。那么这些诗句该用什么语气读呢? 生:用凄愁的语气读。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用凄愁的口气读一读这些诗句。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动情,课文中还有什么地方写到外祖父流泪的吗? 生:外祖父在外孙女临行回国送绣梅手绢给外孙女的时候,外祖父泪眼蒙眬了。 师:外祖父

8、思念祖国却无法回归,老人家用什么来寄托自己的感情呢?还有特 别让人感动的地方吗? 生:我觉的外祖父赞美梅花的一段话特别让人感动,因为这段话借梅花寄托了 老人家的感情。 师:哦?让我们去看看。外祖父赞美梅花的一段话是对谁说的? 生:对外孙女。 师:现在请同学们想象白发苍苍的外祖父正对着他的外孙女郑重地、深情地讲这番话。谁来读读这一段话呢? 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师:大家在听同学读这段话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什么呢? 生: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片茫茫雪原,此时寒风凛冽、大雪纷飞,在这苍莽的雪海中,所有的花都瑟缩着不敢开放,只有梅花不怕,它反而开得更精神更秀气了。 师:哦!想象得太好了!这就是“梅花魂”。这

9、梅花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板书:梅花中国花)这梅花外祖父把它作为什么的象征呢? 生:作为中华民族气节的象征。 师:中华民族的气节是什么? 生:中华民族的气节是: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师:想一想,你所了解的民族人物中谁有这样的气节? 生1:江姐。生2:吉鸿昌。 生3:文天祥。 生4:屈原。 生5:苏武。 生6:钱学森。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上,涌现出多少这样的气节人物真是数不胜数,是他们凝成了我们不朽的民族之魂!(板书:梅花魂民族魂)此刻,大家的心情肯定跟老师一样激情澎湃,那就放开声音将你对梅花的敬佩和对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

10、崇敬之情读出来吧! 生: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 师:这一段话的确让人特别的感动,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当初外祖父为什么要保存这幅墨梅图吗?(指导看书本插图墨梅图)现在为什么又把它送给外孙女呢? 生:当初外祖父保存这幅墨梅图是为了寄托他的爱国之情,同时也使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把它送给外孙女也是让她保持这种秉性,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 师:从梅花魂中我们体会到这位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挚爱和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这梅花魂就是外祖父的爱国心,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就是侨居海外的千千万万游子的一片赤子之情啊!这首歌就是他们的心声,这首歌就是他们的肺腑之言!请听我的中国心。(欣赏下载

11、好的歌曲我的中国心。)(板书:赤子心、爱国情) 生:非常专注地倾听,陷进了意境中。 三、拓展延伸,开拓思维。 师:同学们,落叶是应该归根的,但身在异国的外祖父最后却葬身异国,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他的后代却遵照他的遗愿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也算是一种弥补吧!你想象一下,每到梅花盛开的季节,作者面对外祖父的遗照会说些什么呢?(幻灯出示问题) 生:亲爱的外祖父,现在故乡的梅花又盛开了!而我们一家人也遵照你的遗愿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你曾经把你的思乡情、爱国心都寄托在那清白的梅花上,你一直保持着梅花的秉性,你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而我也渐而默化地从你的身上受到了教育,我也会像你一样做

12、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的!身在异国他乡的你,安息吧! 生: 四、布置作业。 写一篇梅花魂读后感。 课后反思: 梅花魂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文章讲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本课是阅读课文,怎样指导学生自学理解体会梅花的品格;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寄托着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既是教学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分以下几步实施。 1、教学中当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体会了梅花的清高的品格后,教师适时地放第一段录像:画面上,一朵朵梅花在严寒中相竞开放,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学生在学习感悟、

13、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看到这样富有震撼力的画面,直观地验证梅花的清高品格,所配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进入了一种激昂向上的情景之中。接着教师再出示图文片(图文片中的背景部分是一幅梅花怒放的情景,文字部分是描写品格的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 2、利用“送梅花图”的录像突破难点:在送梅花图中寄托着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当学生深入了解梅花的品格特点后,让学生亲眼目睹外祖父郑重地送给“我”墨梅图的动人情景,亲耳听到外祖父对小外孙女说的话,并配上适当的音乐,图、声、乐并茂,学生心中洋溢着对外祖父由衷的敬佩。接着教师再指导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外祖父说的话,深入体会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利用写读后感巩固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国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