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说课稿.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79355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说课稿.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说课稿一、教材简析1导学内容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分数的意义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2导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分数的产生,建立单

2、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能力目标:通过主动学习、探究,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在实践中领悟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情感目标:借助为分数配图,发展学生对美的体验与欣赏;揭示分数的产生,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促进学生的倾听、质疑等优秀学习习惯的养成。3导学重难点导学重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二、学具准备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长方形纸片、50厘米长的彩带,操作练习纸(其中有4个橘子,8个橘子,12个橘子图片)。多媒体课件。三、教法学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

3、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观察、操作、口头表达等能力得以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开发与增强。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问、说、讲、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力图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眼

4、、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四、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1复习引入,揭示分数的产生。我认为,高年级的新课导入不需要象低年级去追求热闹活跃的场面,通过谈话自然引入,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大家听,使学生有满足感,产生对学习分数的兴趣,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课伊始,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到的分数产生的有关知识说给大家听,使学生真正感受和体验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是实际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才产生了分数,从而产生对学习分数的兴趣,感受数学文化。2动手操作,创造分数。(1)动手操作,感知意义。学生分四人一组为单位,每组有一套学具,一张正方形的纸,一张长方形

5、纸,一张圆形的纸,一根一米长的彩带。)然后让学生选一种或几种学具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提出要求:在创造分数的过程中,你可以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你把谁看作了一个整体,你是怎样分的,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分数。学生操作、汇报交流展示的是学生把不同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课件)。此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了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都可用分数来表示,也就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然后让学生根据4个橘子、8个橘子、12个橘子,找出它们的1/4,进一步知道一些物体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2)师生互动,理解意义。在学生初步感知意义的基础上,采用师生互动

6、的形式,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意义。互动分为两次,第一次借助苹果图,(课件)以教师首创了一个分数1/4为例,激活学生的思维,“利用其它的图形,你能创造出1/4这个分数吗?”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学生动手操作一定会创造出分数(课件)。第二次4个橘子图,教师引题“当我们把4个橘子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辩解、交流中,直到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课件)。此环节的设计直观的帮助学生感知份数与个数的不同,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础。(3)深化整体,总结意义。在上一环节成功教学

7、之后,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把4个橘子,8个橘子、12个橘子都看作了一个整体。”从而再一次揭示了一个整体,由此拓展“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学生自由回答,有的可能会说:我把一张饼看作一个整体,把4个棋子看作一个整体,把全班50套桌椅看作一个整体,把全校师生看作一个整体等等,从而深刻体验了一个整体的含义,进而引出单位“1”。最后借助一组练习题,通过对两个分数意义的理解,逐步总结出分数的意义,即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进而揭示课题,完成板书。学生是在感知、理解中总结意义,掌握新知的。(4)巧妙练习,强化意义。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

8、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为此,我设计如下练习:比如为“41”这一分数配图(课件),教师提出要求“大家看这里有一个分数,你能试着给它配几幅图吗?配出一幅的是达标,2幅以上的是良好,3幅以上的是优秀。”借助激励性的语言,学生们定会跃跃欲试,在优美的乐曲中大显身手。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作品(课件)。那么同是分数4/1,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同的作品呢?那是因为学生假设的整体不同,也就是单位“1”不同,因此所配出来的图是不一样的。借助为分数配图这一环节,既强化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5)

9、合作交流,理解分数各部分名称及含义。由于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学生在四年级时已经知晓,因此我让学生先自学课本,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分母、分子所表示的含义。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4回顾总结,发展提高。全课总结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画龙点睛的总结,对于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巩固知识,加深记忆,活跃思维、发展兴趣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利用板书引导学生回忆、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并激励学生积极地学习有关分数的其它知识,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下节课(课件)。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真正落到了实处。我把整个学习过程放给了学生,让学生小组合作,全员参与,共同探究。在概念的引入和形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由具体感知到形成表象,再逐步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既注重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又注重了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相结合,充分体现了教育、教学发展相统一的原则。附:板书设计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单位“1”平均分若干份一个整体1/42/43/44/4一些物体1/32/33/31/62/63/64/65/66/6分数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