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自然灾害(PPT23).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81661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自然灾害(PPT2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的自然灾害(PPT2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的自然灾害(PPT2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的自然灾害(PPT2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的自然灾害(PPT2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的自然灾害(PPT2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自然灾害(PPT23).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的自然灾害,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房山区实验中学 雷利亚,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材料1:全球多种自然灾害(除现代火山灾害以外)在中国都有发生,尤其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病虫害的危害最为严重。全球20世纪发生的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8起。1949年以来,干旱平均每年出现7.5次,洪涝平均每年发生5.8次,登陆台风平均每年7.0个,7级以上地震平均每年约1.3次,沿海重大的风暴潮平均每年7次,低温冷害平均每年2.5次,较大的崩塌、滑坡、泥石流每年近100次,严重农作物病虫害每隔34年发生一次。,一.灾害种类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台湾、华北、西北西南 为多

2、发区,西南地区为多发区,地壳运动活跃、岩石破碎;地质构造复杂,地形崎岖,陡坡多;降水集中多暴雨,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为多发区,中国主要自然灾害地域差异及原因,台湾、华北地区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北、西南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为多发区,季风不稳定,夏威夷高压的强弱、雨带进退快慢,导致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地势低平,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东南沿海为多发区,濒临西北太平洋,东北地区为多发区,纬度高、气温低,接近冬季风源地,一.灾害种类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原因:,1.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2.我国处在两大地震带之间,地壳运动强烈3.濒临广

3、阔的太平洋,深受海洋影响4.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形复杂5.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季风势力的强弱及移动的迟早,导致了我国频繁的旱涝灾害。,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世界自然灾害带的分布,一是环太平洋灾害带二是北半球中纬度环球灾害带,世界地震带分布图,中国地形图,小结 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强烈的地壳运动、多山的地形、不稳定的季风气候等导致我国孕灾环境复杂,致灾因子多种多样,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二.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一.灾害种类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观察:,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差异的总体特征?,分布总特征:东西

4、地域分异明显。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东南部自然灾害种类多而且面积广;该线西北部,自然灾害种类少,分布比较稀疏。,腾冲,黑河,阅读资料2,概括我国灾情的特点及原因。资料2:一般年份,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约4000多万公顷104hm2,少收粮食2000多万吨t;倒塌房屋300多万间,受灾害影响的人口约2亿多人,其中需转移安置的约300多万,死亡数千至上万人。平均而言,中国因自然灾害导致的直接损失约达全球90年代每年损失的1/4。中国灾情严重,它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成灾人口多、农业受灾严重、灾情地域差异显著,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三.,二.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

5、一.灾害种类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问题:自然灾害成灾人口分布的地域差异?,我国成灾人口东多西少。黑河腾冲一条线东南人口密集,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人口,此线西北人口稀疏。人口的这种不平衡分布,与水旱等自然灾害多发区相结合,使得我国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尤其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西等省。,【知识梳理】,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灾害种类多样、频次高、强度大,自然灾害分布地域差异明显,成灾人口多、农业灾情重、灾情地域差异明显,课堂检测:,1、我国自然灾害点位主要集中在()A、东部 B、西部 C、西北部 D、西南部 2、导致我国频发旱涝灾害的原因是()A、多山的地貌 B、强

6、烈的地壳运动 C、特殊的地理位置 D、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 3、形成我国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主要有()国土面积广大 人口众多 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 自然灾害种类多样 灾害灾次频发 A、B、C、D、,B,D,A,4、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频率高的原因是()特殊的地理位置 多山的地貌 强烈的地壳运动 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 A、B、C、D、5、我国东南半壁灾害多,西北半壁灾害稀少的主要原因在于()A、东南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受灾体多;西北部受灾体少 B、东南部人多地少,环境问题多而重;西北部人少地多,生态脆弱 C、东南防灾意识强,西北部减灾能力强 D、东南部季风气候,西北部大陆性气候,D,A

7、,6、下列地区及其易发或多发自然灾害组合正确的是()A、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 B、洪涝多发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 C、旱灾多发区华北平原、青藏高原 D、地震多发区华北、西北、东北、华中7、我国西部地区灾情主要表现为()A、受灾人口多 B、牲畜掉膘或死亡 C、农作物成灾面积大 D、林业成灾面积大,B,B,【高考能力测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南方低山丘陵区严重,但南方低山丘陵区因水土流失而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比黄土高原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试从影响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的因素角度加以分析说明?,问题:农作物成灾灾情的分布与耕地有何关系?,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影响农业的灾种也集中在东部,使得农业灾情特别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