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81883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总复习整理第一章 数与代数第一部分 数的认识一、整数的认识【数与数字的区别: 数字(也就是数码),是用来记数的符号,通常用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09这十个数字。其他还有中国小写数字,大写数字,罗马数字等等。 数是由数字和数位组成。】【十进制:十进制计数法是世界各国常用的一种记数方法。特点是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10个较低的单位等于1个相邻的较高单位。常说“满十进一”,这种以“十”为基数的进位制,叫做十进制。】(一)、数的分类和意义1、自然数的含义:自然数源于数数,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99,100都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2、)。【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一位数是1,自然数的单位是1.】2、自然数(0除外)的两方面意义:(1)用来表示事物多少的叫基数。例“7本书”中的“7”是基数;(2)用来表示事物次序(顺序)的叫序数。例“第9天”中的“9”是序数。3、0的意义(0的作用):(1)在计数时0起占位作用,表示该位上没有单位;(2)表示起点,如零刻度;(3)计数,如果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4)表示界线,如温度计,数轴上的0,表示正、负数的分界线;(5)0是一个完全有确定意义的数。(6)0不能作除法的除数、分数的分母、比的后项。(7)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是任何自然数(0除外)的倍数。4、整数的含义: 像-

3、5,-2,0,2,5,10,这样的数统称整数。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小的整数,也没有最大的整数。(1)正整数:大于0的自然数或整数。(2)负整数:像-1,-2,-3,这样的数叫做负整数。它是与正整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小于0的整数。)(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最小的自然数。1是最小的一位数。5、整数的分类 正整数 自然数整数 0 负整数【指点迷津】判 断:整数就是自然数。( )自然数就是整数。( )6、正数和负数(1)正数的含义像以前学过的+1、+200、+56、+4.8、+24,这样的数叫做正数。正数前面的“+”号,称为正号,也可以省去不写。(2)负数的含义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像

4、-5、-7.8、-34、-500、-3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7、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正、负数是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收入与支出、海平面以上与海平面以下、零下与零上、盈利与盈亏、左与右、东与西、余钱与亏钱、进与出、增产与减产、得分与扣分、上升与下降等。(二)整数的读写1、数位顺序表: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数级亿级万级个级位数第十二位第十一位第十位第九位第八位第七位第六位第五位第四位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一)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

5、之一(1)、数级:从个位起每四位是一级,依次是个级、万级、亿级、【个级表示多少个一,计数单位“一”;万级表示多少个万,计数单位“万”;亿级表示多少个亿,计数单位“亿”。】(2)、位数:一个数含有数位的个数叫做位数。因此,在一个数中所含数字的个数是几,这个数就叫做几位数。(3)、数位: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数位是按固定顺序排列的。(4)、计数单位: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其中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它表示各个数位上的一个1表示的是多少。2.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只要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

6、”字就可以了。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级首或级中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读数和写数时,如果数的后面有单位名称,则单位名称不能丢掉。】3.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4、整数的大小比较(1)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2)如果位数相同,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次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如果还相同,则继续依次比较,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5、整数的改写和近似数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

7、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1)整数的改写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根据需要还可以还原。 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125430 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12.543 亿。(2)近似数近似数: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事物的数量,这样的数就是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 例如: 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3 亿。【近似数常用词:精确到哪位小数、保留几位小数等】a.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

8、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例如:省略 345900 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35 万。省略 4725097420 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47 亿。b.进一法:在窃取近似数时,不管多余部分上的数量是多少,都向前进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进一法。c.去尾法:在窃取近似数时,不管多余部分上的数量是多少,一概去掉.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去尾法。(3)数的改写与省略尾数的区别:数的改写省略尾数方法在要改写的数的万位或亿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0并写出相应的计算单位“万”字或“亿”字。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指定数位后面的尾数

9、,再在后面加上相应的计算单位“万”字或“亿”字。结果得到准确数得到近似数与原数的关系与原数相等,原数与改写数之间用“=”连接与原数近似相等,用“”连接举例484600=48.46万1295330000=12.9533亿48460048万129533000013亿数值数的大小不变改变数的大小二、倍数和因数(一)因数和倍数1、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和特点(1)、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如果abc(且a、b、c均为自然数),那么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整数a除以整数b(b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如果数a能被数b(b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

10、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2)整除和除尽的关系:.整除:甲数除以乙数(甲、乙为自然数),商是整数,余数为零。就说甲数能被乙数整除。.除尽:甲数除以乙数(乙数不为零),商是有限数。就说甲数能被乙数除尽。【整除可以说是除尽,但除尽就不能说一定叫整除。例如:150.2,1.60.82,叫除尽,但不叫整除。因为商是小数。又如:10331,既不叫整除,(因为余数不为零)也不叫除尽。】(3)、因数和倍数的特点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

11、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0。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2、2、3、5的倍数的特征(1)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例如:202、480、304。(2)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5,例如:5、30、405。(3)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的倍数,例如:12、108、204。(4)既是2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5)既是2、5又是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且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的倍数。(6)9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9的倍数,例如:18、108、207。

12、【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3、奇数和偶数(1)奇数:在自然数中,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奇数可以用2n+1(n为任意整数)来表示。(2)偶数: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偶数可以用2n (n为任意整数)

13、来表示。(3)数的奇偶性: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在自然数中任何一个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没有最大的奇数和偶数。】4、质数、合数和分解质因数(1)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2)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2都是合数。(3)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质数

14、都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4)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先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再把除数和商写成连乘的形式。)【分解质因数一定要分解彻底,即分到都是质数为止。】【质因数与分解质因数的区别:质因数是一个具体的数,而且必须是是质数,它是相对于某个合数而言。而分解质因数不是具体的数,而是把一个合数进行拆分的过程,使之是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5)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塔式分解法,短除法。【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

15、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二)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1、最大公因数(1)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2)最大公因数:在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例如12的因数有1、2、3、4、6、12;18的因数有1、2、3、6、9、18。其中,1、2、3、6是12和18的公因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3)互质数:如果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两个不

16、同的质数互质;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4)互质:当两个或三个以及三个以上的数是互质数时,我们说它们互质。【两个合数的公因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5)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分解质因数法:将几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要求的最大公因数。短除法:把各个数公有的质因数从小到大依次作为除数,连续去除这几个数,一直除到各个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将除数相乘,积就是最大公因数。【 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的公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

17、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的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的公因数都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因数。】2、最小公倍数(1)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2)最小公倍数:在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例如:2的倍数有2、4、6 、8、10、12、14、16、18 ,3的倍数有3、6、9、12、15、18 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几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8、。】(3)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解质因数法:将几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和独有的质因数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要求的最小公倍数。短除法:把各个数公有的质因数从小到大依次作为除数,连续去除这几个数,一直除到各个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再把除数和商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最小公倍数。【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或其中的部分数)的公因数去除,一直除到互质(或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几个数的公倍数都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的倍数。】三、小数的认识(一)小数的意义1、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

19、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称为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2、小数的分类(略)(1).混小数(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例如: 3.25 、 5.26 都是带小数。(2).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例如: 0.25 、 0.368 都是纯小数。(3).有限小数:小数部分

20、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例如: 41.7 、 25.3 、 0.23 都是有限小数。(4).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例如: 4.33 3.1415926 【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循环小数。例如,圆周率也是无限小数。】(5).循环小数: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0.333,1.2470470470都是循环小数。(6)循环节: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循环小数通常在第一个循环节的首尾项上各加一个圆点表示,如果循环节只有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

21、面加一个圆点。例如: 3.99 的循环节是“ 9 ” , 0.5454 的循环节是“ 54 ” 。(7).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十分位就开始的循环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例如: 3.111 0.5656 (8).混循环小数:不是从十分位开始循环的循环小数,叫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例如:3.1222 0.03333 (9)无限不循环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且不循环的小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例如,圆周率也是无限小数。(二)小数的读法和写法1、 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

22、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2、 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三)小数的基本性质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四)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1.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的值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的值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的值就扩大1000倍2.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的值就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的值就缩小为原来的百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的值就缩小为原来的千分之一3. 如

23、果需将小数扩大或缩小整十整百倍,则只需相应的移动小数点就可以了。小数点向左移或者向右移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位。(五)小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还相同,则继续比较,依次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六)小数的近似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相同,通常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近似数常用词:精确到哪位小数、保留几位小数等】四、分数和百分数(一)分数的认识1、分数的意义(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2)、把单位“1”平均分

24、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3)、两个整数相除,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即aba/b(b0)【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是分母为1的分数;分数与除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取了这样的多少份。】2、分数的读法和写法(1)、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2)、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2、分数的分类(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25、。真分数小于1。(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一个整数(零除外)和一个真分数组合在一起的数),叫做带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带分数也是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相互之间可以互化。(3)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3、分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2)、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3)、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应用:约分和通分约分:分子和分母同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通常除到得

26、出最简分数为止。通分:把分数的分母化成相同的数,即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4、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5、分数的大小比较(1)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2)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3)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6、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2)因为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3)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4)分数与除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二)百分数的认识1、百分数的意义:(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又叫百分

27、率或百分比。通常用%来表示。(2)百分数是分母为100的分数,是分数的特例。【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百分数只能表示“率”,不能用来表示具体的数,不能有单位。而分数既可以表示“率”,即谁是谁的几分之几,又可以表示量的多少。】2、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1)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读数时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2)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3、成数和折扣:(1)成数: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成数”来表示生产的情况,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可以用百分数表示。例如:“五成”就是十分之五或百分之五十。(2)折扣:在进行商品的

28、销售时,经常用到“打折扣”出售,简单说就是“打折”。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可以用百分数表示。例如:“五折”就是十分之五或百分之五十、“八五折”就是十分之八点五或百分之八十五。4、税率和利率:(1)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之和的比率叫做税率。(2)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三)数的互化1. 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2. 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29、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单位,再约分小数 分数 用分子除以分母3. 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4. 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小数 百分数 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5. 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6. 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先化成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分数 百分数 先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四)分数、小数、百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混合比较:一般都化成小数的形式进行比较。【比较大小后,要依原数进行排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