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级数学上册总复习.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82022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四级数学上册总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四级数学上册总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四级数学上册总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四级数学上册总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四级数学上册总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四级数学上册总复习.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汇编1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2看表说一说:如10个一千万是一亿,一千万是10个一百万。3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数位带“位”字,计数单位不带“位”)4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5个级的数表示的是多少个“一”。万级的数表示多少个“万”。亿级的数表示多少个“亿”。每四个数位为一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个级、万级、亿级是(数级)6读数: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中间

2、以及每级开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7写数: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8308 4000 0860是由3个百亿、8个亿、4个千万、8个百、6个十组成;也可以说是由308个亿、4000个万、860个一组成。9“四舍五入”法:4、3、2、1、0舍去;5、6、7、8、9舍去后向前一位进1。10 用“”和“”的区别:7580000=( 758 )万 7508000(751 )万 9000000000=( 90 )亿 9420000000(94)亿11.省略与改写:958 5006 5200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时,要看千万位:95

3、9 0000 0000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959亿 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是958 5007万12比较数的大小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13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注意:最大的几位数就是几个9,如最大的八位数是9999 9999 最大的十位数是99 9999 9999最小的几位数就是1后面跟着(几-1)个零(最小的五位数是1 0000)14.0不能作

4、除数。比如:50不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又如: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15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要乘几或除以几。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0除外),商不变。(如果有余数,余数就跟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变大,商也变大,被除数变小商也变小。在除法里,被除数不变,除数变大,商反而变小,除数变小商反而变大。18030:可看作180除以30或30除180。16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笔算除法时,把除数看做整十数,想这个整十数乘几,

5、积小于并且最接近被除数,就商几或用几试商。试商时可以用口诀:同头无除商8、9 (如:12614=9) 除数折半商4、5(如:13026=5)17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余数要比除数小)18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19.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或五位数)。三位数除

6、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或(两)位数。20列式计算:倍在“多少”的前面用乘法,倍在“多少”的后面用除数, 21、两位数除三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或(二)位数。二、空间与图形1 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2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不能测量长度。3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经过任意(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任意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4.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的符号用“”表示。5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

7、示。6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7锐角:大于0而小于90 直角:等于90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 平角:等于180 周角:等于360 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8钟表每一小时是30,比如2小时的夹角就是60。9三角形内角之和是(180),四边形内角之和是(360)。 1和2如果在同一条线的同一侧上,就是两角成平角,1+2=180。10.角的两条边是(射线),一条直线上有(无数)个点,同时经过两点,可以画出(1)条直线。12直线和射线的长度是(不可以度量),小明画了一条长为20CM长的(线段)

8、。13.角的大小关系:(从大到小: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从小到大: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4.钝角的一半是(锐角),锐角有(无数)个,一块三角板上,直角有(1)个,锐角有(2)个。注意:数角问题(有几条边就有从1加到(几-1)个角) (数线段,有几个端点,就有从1加到(几-1)条线段)15锐角的2倍可能是(锐角,直角,钝角)。把平角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角是锐角,另一个一定是(钝角)16.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注意:

9、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垂直17.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18.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19.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变形后,周长不变)20.(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2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22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画高线要用虚线),并做出垂足

10、记号。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和平行)23.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长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有4个直角,对角线相等。正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四边相等,4个直角,对角线垂直且相等。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只有1条对称轴。24三角形有(三)条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无数)条高。25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过两点能画(一条)直线。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26角的两条边完全重合在一起,这是一个(周角),是(360)度。一条射线绕他的端点旋转一周所组成的角叫周角。 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可以组成一个(钝角)。

11、27画角要注意两重合,(量角器的中心点与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所画的一条边重合)38统计图分为(单式统计图,复式统计图),复式统计图又分:(横向复式统计图,纵向复式统计图)三、熟记数量关系速度 时间 路程 路程 时间 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单价 数量 总价 总价 数量 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一个因数乘以另一个因数等于积,积除以一个因数等于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 (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 除数=商余数(有余数的除法)验算:商除数+余数=被除数注: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四、数学广角1、烙饼类问题策略

12、:在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的情况下:3张饼:先烙1,2号饼的正面,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最后烙2,3号饼的反面。烙多张饼: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个2个的烙,最后3张饼按上面的最优方法烙,最节省时间烙饼时间=烙饼个数烙每面所需时间2、沏茶类问题策略:首先要明确沏茶的顺序,也就是说哪些事情要先做,然后再考虑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3、排队问题策略:依次从等候时间较少的事情做起,就能使总的等候时间最少。4、“田忌赛马”问题策略: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三场两胜,田忌胜出。补充:1、 把一张纸对折几次就分成了几个2相乘的份数如:把一张纸对折3次就分成了222=8份2、 两条直线垂直就一定是相交3、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周长=(长宽)2 4、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周长=边长45、 锯木头时,要记住“一刀两断”,要锯的刀数=段数16、 上楼问题也一样,楼梯数=楼层数1(用手来类比,五个指头,四个指缝)7、 题目中有“大约”两字,要用估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