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电子教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82065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180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电子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0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电子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0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电子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0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电子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0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电子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电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电子教案.doc(1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备 课 本年级 五 年 级 科目 数 学 教师 陈 以 勇 20152016学年度第 一 学期课 程 表(一)科目时间 一二三四五早 自 习上 午1数学数学五(1)五(1)课 间 操2数学数学数学五(1)五(1)五(1)3美术美术美术五(2)五(1)五(1)4中 午下 午1美术五(2)2课 外 活 动郑场小学五(1)班数学科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郑场小学:陈以勇内容概 要备注教 材 分 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位置,小数除法,简易方程,掷一掷,多边形的面积,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

2、内容。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

3、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掷一掷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

4、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 学 重 点 和 难 点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2、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 简易方程。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4、学习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与列这两个因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和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5、根据数据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进一步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

5、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1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12.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同时渗透法制:全民健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

6、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 情 分 析郑场小学五(1)班的学生当中,多数学生对数学课学习兴趣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有少数以上的学生平时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好,课堂上不能专心致志,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也不能保持最基本的纪律,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止自己不能专心发影响周围的同学。而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却不愿开口,发言不积极。这个学期有效开展课堂讨论和提高学习效果是本学期要努力的方向。教 学 措

7、 施1.主抓常规教学,巩固学生学习习惯。分好小组,今后的学习和教学及评比以小组为单位,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自主自助学习能力。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4、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5、重视学生后续学习动力的储存,加强数学阅读和数学兴趣的培养。6、多创设

8、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7.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8、给特殊群体更多的关心与爱心,因材施教,分层次作业,适当降低要求。教 学 进 度 表周 次教学内容课时累计备注1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552积的近似值、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510渗透法制教育p303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整理与复习5154第一单元检测、位置5205国庆放假6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525渗透法制教育p50p547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5308解决问题、整理和复习、可能性5359可能性、用字母表示数540

9、10解简易方程54511解简易方程55012解简易方程、整理和复习5551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56014组合图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56515数学广角植树问题570渗透法制教育p15416总复习57517补充内容(观察物体、图形运动)补充内容(鸡兔同笼、数字编码)580渗透法制教育p18018复习迎考19复习迎考20复习迎考学生测试成绩统计表 科目:数学 班级:五(1)班学号学生姓名测试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备注123456781杨朝江2张嘉云3郑凤梅4夏体燕5彭宇豪6张熠7彭家海8罗恒圆9廖雨佳10刘家俊11王侃哲12王依依13田军军14袁述桃15龙明宇16彭杨17苏婷欣1

10、8魏庆鸿19袁莹莹20杨绍华21范一圣22骆欢23张舜曦24王世美25陈满星26蒋梦洁27李元旭28卢宇碟29刘世隆30杨少娟31谢军32彭祉璇33杨鹏34唐新怡35尹晶晶36黄秀荐37钱科雯38杨亮亮39张冰怡40田波41陈洁42黎安校43周思雨44张中宇45袁丹丹46陈正胜47徐美怡48李涛49王浩50杨玉洁51黎佳豪52田浩53王琳总分平均分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教材简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及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而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

11、同。因此,本单元的内容编排十分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数学思考: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应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自主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问题解决: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进行计算,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提倡策略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思考、仔细计算、遇到问题主动交流的好习惯。教学

12、重难点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展开类比思维,促进学习的正向迁移。 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探索理解计算方法。 抓住学习的关键,展开讨论、交流,让课堂成为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课时安排16课时 全期累计课时:第 1节学习内容 小数乘整数第 1 课时课型 新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过程与方法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到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常用的方法。情

13、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教学难点积的小数位数的确定。教学方法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引入尝试: 1、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2、出示例1情境图。 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了解每种风筝的价格。 3、教师整理并提出问题 板书:燕子的风筝3.5元一个,买3个要多少钱?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1)尝试计算。 师:买3个燕子的风筝需要多少钱呢?请同学们一起来算一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的不同计算思路。 (2)展示、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共同分析评价。 学生可能会

14、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连加。 3.5元+3.5元+3.5元10.5元。 方法二: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3元39元 0.5元31.5元 9元+1.5元10.5元 遇到这种想法时教师要询问0.53怎么算的?让学生讲清思路2个0.5 元是1元,再加上一个0.5元就是1.5元。明确在这种想法中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方法。 方法三: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3.5 元 3 5角 3 3 10.5 元 1 0 5角教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在计算时的思路,学生可能会说出:我把3.5扩大到它的10倍,是35,35乘3得105,再缩小到它的,就是10.5 (3)组织大家评价一

15、下这几种方法怎么样? 学生可能会说第三种方法最好,因为把用元作单位改成用角作单位,可以把小数转化为整数,就可以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做了,最后再把积缩小相应的倍数就可以求出得数了。 2、出示“做一做”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 3、学习例2。 师:出示0.725,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试着计算结果。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 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汇报演示竖式的计算过程并说算理 生1:我们可以把0.72看作72个0.01来做,最后求出有多少个0.01,就知道是多少了。 0. 7 2 扩大到它的100倍 7 2积缩小到它的 5 5 3. 6 0 3 6 0 把

16、3.60末尾的0去掉,就是3.6. 重点说一说: 360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向左移动两位呢? 因为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后,根据四年级学的积的变化规律,积也会扩大相同的倍数,那么要想保证积的大小不变,就要把积缩小到它的 同学们比较一下,因数的小数位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相同) 同桌相互讨论,小数乘整数怎样去做? 引导学生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l 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 l 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也应有几位小数; l 算出积以后,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用最简方式写积,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 三、巩固拓展。 1、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1题。 追问学生:小数乘

17、法与整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小数乘法需要处理小数点) 2、“做一做”第2题。 3、独立完成“做一做”第3题。 4、教材练习一第2题,先填出课本的单价,再计算总价。 四、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计算小数乘整数,更重要的的是大家都能够运用旧知识来探究新知识,这样的学习方法在后面还会帮到我们的。 全期累计课时:第 2 节学习内容练习一第 2 课时课型练习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体会因数变化与积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18、观感受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体会因数变化与积的关系。教学方法设置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练习;练习体验,小组交流讨论。教学过程一、 回顾旧知。1、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整数,你还记得怎么计算小数乘整数吗?2、学生回顾,汇报l 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 l 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也应有几位小数;l 算出积以后,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用最简方式写积,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二、 基础练习。1、 出示练习一,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请几名学生上台板演,然后根据学生情况进行点评。注意强调小数点的位置。2、出示练习二,第4题

19、根据第一列的积,写出其他各列的积因数32320323.232320.32因数1515150151.50.1515积480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一说,表格中因数与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学生可能说出: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n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扩大到的原来的n倍。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2、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现在我们就跟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来完成下面的题。3、 出示: (1)两个因数的积是9.2,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积是多少?(2)两个因数的积是5.6,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5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2倍,

20、积是多少?4、 学生思考后汇报。5、 师小结: (1)当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m倍,而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 的,积不变(m0) (2)当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n倍,积扩大到原来的mn倍。6、学生练习:(1)两个因数的积是36.84,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积是多少?(2) 两个因数的积是5.2,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5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2倍,积是多少? 7、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三、拓展提高。1、出示:甲、乙两数的和是3124,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乙数,甲、乙两数各是多少?2、学生组内讨论,然后汇报想法。3、思路分析:甲数的

2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甲数变为原来的10倍,此时正好等于乙数,说明乙数是甲数的10倍,甲、乙两数的和是甲数的11倍甲数:3214(10+1)284乙数:284102840四、课堂练习。1、完成练习二第3、5题。2、计算。(1)直接写出得数。6.510=0.56100=3.78100=3.215100= 0.810=4.08100=(2)用竖式计算4.66=8.97=15.6103=0.1815= 0.02514= 3.0636=3、根据下面的算式直接写出得数。12513162512.513 0.125131.2513 0.0125133648172836048 3.6480.3648 3.648

22、04、解决问题A、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9.5米,它的周长多少米?B、一种日记本的单价是2.38元,买15个要付多少元钱? 50元应找回多少?C、一个奶牛场八月份产奶18吨。九月份产的奶是八月份的2.4倍。九月份产奶多少吨?D、小明看见远处打闪以后,经过4秒听到雷声。已知雷声在空气中每秒传播0.33千米,打闪的地方离小明大约有多远?(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全期累计课时:第 3 节学习内容 小数乘小数(1)第 3 课时课型 新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根据因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的因数位数的方法,理解其依据。过程与方法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23、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比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出示例3情境图: 观图,获取数学信息已知条件所求问题长2.4米、宽0.8米的长方形宣伟栏。每平方米要用油漆0.9kg.给这个长方形宣传栏刷油,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2、读题,理解题意。 求给这个长方形宣传栏刷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可以先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再根据每平方米要用的油漆0.9千克,用乘法求出结果。二、学习新知。1、求长方形宣传栏的面积。 学生列出算式0.8 2.4,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

24、式(理由:玻璃是长方形的,要算出玻璃的面积也就是算出长方形的面积,所以长乘宽就可以了。) 2、探究2.40.8的计算方法,尝试自主计算。 师 :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计算呢?也可以把它们看作整数来计算吗?观察算式和前面所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小数乘小数”,和同桌讨论一下,然后自己尝试练习,指名板演。 3、组织学生共同研讨1.20.8的竖式算法及算理。 学生汇报,可能会说:l 2.4米24分米 0.8米8分米 248192(平方分米) 1921001.92(平方米)l 扩大到它的10倍 2.4 2 4 0.8 扩大到它的10倍 8 1.9 2 缩小到它的 1 9 2 4、教师引

25、导学生思考: 把2.4变成24,把0.8变成8,两个因数怎样变化了?它们的积如何变化?要得到原来的积,应该怎么办?(学生说一说2.40.8的计算算理。) 5、请仔细观察第二种方法中的竖式,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6、解决问题。长方形宣传栏的面积:2.40.81.92()7、求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1)分析题意并列式。 根据长方形宣传栏的面积是1.92,每平方米要用油漆0.9,可以用乘法求出一共需要多秒千克油漆,列式为1.920.9 (2) 引导学生利用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把因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 (3)解决问题。1.920.

26、91.728() 答:一共需要1.728油漆。 (4)比较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2.4一位小数 1.9 2两位小数0.8一位小数 0.9一位小数1.9 2两位小数 1.7 2 8三位小数学生通过比较得出: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和等于积中的小数位数。三、巩固练习。1、出示教材第5面“做一做”。计算下面各题。6.70.3 2.46.2 5.41.07 0.450.62、学生在草稿本上独立完成,请几名学生上台板演,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点评。3、师:观察例3和上面各题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通过比较得出: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和等于积中的小数位数。4、师:大家来讨论,小数乘法应该怎么样计

27、算?5、教师组织汇报,小结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1) 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2) 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四、全课小结。五、课堂作业。 全期累计课时:第 4 节学习内容 小数乘小数(2)第 4 课时课型 新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过程与方法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

28、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比较。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小数乘小数,你们还记得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吗? 2、学生回顾,汇报。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2)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师:很好,看来昨天同学们学得都还不错,那老师这里有一个题目,你会算吗?二、探究体验。1、出示例4。2、学生独立的尝试计算例4:0.560.04 计算后汇报 (1)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2)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

29、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 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0.5 6 两位小数 0.0 4 两位小数 0.0 2 2 4 四位小数 通过昨天和今天的学习,你能将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补充完整吗?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1)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2)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4、 老师这里用三个字将方法进行了归纳:一算(按整数乘法算出积)二看(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三点(从积

30、的右边起,数出小数位数,然后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位数若不够,在前面用零补足,现点小数点。) 5、学生对这三个字用自己的话进行解读。三、巩固练习: 不用计算,说出下面各个算式的积有几位小数 0.30.9 14.870.9 2.80.3 0.120.87 790.56 1.360.14 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0.0 2 4 0.0 1 3 0.1 4 0.0 2 6 9 6 7 8 2 4 2 6 0.3 3 6 0.0 0 3 3 8 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2.7= 10.560.27= 0.105627= 1.0560.27= 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

31、点。 0 . 58 6 . 2 5 2 . 04 4. 2 0 . 1 8 28 116 50 0 0 16322 3 2 62 5 4 0 8 2 4 36 1 12 5 0 5712 在下面算式的积里点上小数点,使等式成立。 2.50.4=100 0.4498=4312 0.3542=1470 1.052.7=2835 计算下面各题 31.524.5 0.80.56 4.230.028 0.631.05 360.56 0.320.2 一种铁棒每米重4.5千克,3米重多少?0.5米重多少?四、课堂练习: 1、完成书本练习二第二题 先让学生准确读出台秤刻度盘上表示出的物品质量的千克数,然后再计

32、算。 2、完成书本练习二第三题五、全课小结 全期累计课时:第 5 节学习内容 小数乘小数(3)第 5 课时课型 新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过程与方法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学会解答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认真计算,及时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

33、流,归纳应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 1、口算: 0.96 70.08 1.870 0.242 1.40.3 0.126 1.65 教师抽卡片,学生口算结果,集体订正。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 3、思考并回答。 (1)计算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是几位小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4、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从小发现归律。 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二、新授: 1、教学例5: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整理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画图分析题意 非洲野狗的速度: 56千米时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速度:?千米时 怎样列式? (561.3) 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算得对吗?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他做正确没有? 学生可能会说出: 方法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再乘一遍; 方法2:用计算器来验算; 方法3:用原式再做一遍; 方法4:观察法.因为第二个因数大于1, 所以积一定大于第一个因数。可以发现答案是7.28是错的。 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