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护理4.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82586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腺癌的护理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乳腺癌的护理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乳腺癌的护理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乳腺癌的护理4.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乳腺癌的护理4.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乳腺癌的护理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腺癌的护理4.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乳腺癌的护理,乳腺癌病人的护理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发病率约为23/10万。多发于4060岁的女性,其中以更年期和绝经期前后的女性尤为多见,男性很少见。乳腺癌主要症状表现 为:乳腺肿块、乳腺疼痛、乳头溢液、乳头改变、皮 肤 乳腺癌细胞 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只要广大女性能有较强的防癌意识,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认真地做好自我检查,随着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相信癌症绝不是不治之症。,早期症状:1、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虽然在乳房部尚未能够触摸到明确的肿块,但常有局部不适感,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有时会感到一侧乳房轻度疼痛不适,或一侧肩背部发沉、酸胀不适,甚至牵及

2、该侧的 上臂。2、早期乳房内可触及蚕豆大小的肿块,较硬,可活动。一般无明显疼痛,少数有阵发性隐痛、钝痛或刺痛。3、乳腺外形改变:可见肿块处皮肤隆起,有的局部皮肤呈橘皮状,甚至水肿、变色、湿疹样改变等,4、乳头近中央伴有乳头回缩。乳房皮肤有轻度的凹陷(医学上叫做“酒窝症”),乳头糜烂、乳头不对称,或乳房的皮肤有增厚变粗、毛孔增大现象(医学上叫做“橘皮症”)。5、乳头溢液:对溢液呈血性、浆液血性时应特别注意作进一步检查。6、区域淋巴结肿大,以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最多见。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者已属晚期。,诊断 乳腺癌的诊断方法很多,常用的是乳腺钼靶片,最准确是病理诊断。一般先行影像检查,如有怀疑再进行病理

3、检查。随着西医的病理结果与中医证型密切关系的深入研究,乳腺的中医诊断也不可轻视。一、乳腺癌的诊断方法-西医影像检查乳腺癌的早期检出影像检查占重要地位。超声检查:乳腺肿块内微小钙化、边缘“毛刺”征、纵横比大于 1,癌的可能性最大。通过半定量法和彩色扑获技术观察癌肿血流峰值流速、彩色像素平均密度、血管平均密度对鉴别良、恶性肿瘤有很大帮助。穿入型血管和MVD对诊断乳癌有较高敏感性。,MRI检查:采用顺磁对比剂强化再行MIP重建对乳癌的显示率为 1 0 0%。MRS强烈提示乳癌组织内胆碱水平增高,水/脂肪比率明显大于正常组织,是诊断乳癌重要标准。CT检查:薄层扫描能发现直径 0.2cm癌灶,乳癌增高的

4、相关参数和MVD密切相关。较好显示转移淋巴结情况。X线检查:对乳癌钙化灶的检出最具优势,X线数字摄影有助CAD。MWA和CMRP技术能提高判定乳癌的可靠性。红外热像图:通过数字化定量系统对乳癌热区温度量化分析,标定病变中心与周围组织温差,判断肿块良、恶性。微创影像:对缺乏影像特征的微小病灶开展超声引导活检、3D CE PDU改善超声呈像CT引导下活检定性。,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一)手术适应症:Halsted首创乳癌根治术,因手术合理,疗效明确,近百年来成为人们治疗乳癌所遵循的标准方式,近半个世纪以来,对乳癌术式进行了不少探索性修改,总的趋势不外保守和扩大两方面,至今仍争论不休,乳房局部切除和全乳

5、切除是保守手术的代表性手术,术后需辅以放疗,放射剂量不一,一般为3070Gy,对严格选择的局限性早期癌,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但是否作为早期乳癌的常规治疗方法,以及如何准确无误地选择此类早期癌,还难得出结论。,(二)手术禁忌症1全身性禁忌症:肿瘤远处转移者,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一般情况差,呈现恶液质者,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者。2局部病灶的禁忌症:期患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乳房皮肤桔皮样水肿超过乳房面积的一半;乳房皮肤出现卫星状结节;乳腺癌侵犯胸壁;临床检查胸骨旁淋巴结肿大且证实为转移;患侧上肢水肿;锁骨上淋巴结病理证实为转移;炎性乳腺癌,有下列五种情况之二者:肿瘤破溃;乳房皮肤桔皮样

6、水肿占全乳房面积l/3以内;癌瘤与胸大肌固定;腋淋巴结最大长径超过2.5cm;腋淋巴结彼此粘连或与皮肤,深部组织粘连。,手术方式1乳腺癌根治术:1894年Halsted及Meger分别发表乳腺癌根治术操作方法的手术原 则:原发灶及区域淋巴结应作整块切除;切除全部乳腺及胸大,小肌;腋淋巴结作整块彻底的切除。Haagensen改进了乳腺癌根治手术,强调了手术操作应特别彻底,主要有细致剥离皮瓣;皮瓣完全分离后,从胸壁上将胸大,小肌切断,向外翻起;解剖腋窝,胸长神径应予以保留,如腋窝无明显肿大淋巴结者则胸背神经亦可以保留;胸壁缺损一律予以植皮。,术中常见并发症有:腋静脉损伤:多因在解剖腋静脉周围脂肪及

7、淋巴组织时,解剖不清,或因切断腋静脉分支时,过于接近腋静脉主干所致,因此,清楚暴露及保留少许分支断端,甚为重要。,气胸:在切断胸大肌,胸小肌的肋骨止端时,有时因钳夹胸壁的小血管穿通支,下钳过深,而致触破肋间肌及胸膜,造成张力性气胸。,术后并发症有:皮下积液:多因皮片固定不佳或引流不畅所致,可采用皮下与胸壁组织间多处缝合固定及持续负压引流而防止。皮片坏死:皮肤缝合过紧及皮片过薄等均可为其发生原因,皮肤缺损较多时,宜采用植皮。患侧上肢水肿,患侧上肢抬举受限:主要是术后活动减少,皮下疤痕牵引所致,因此,要求术后及早进行功能锻炼,一般应在术后一个月左右基本可达到抬举自如程度。,2乳腺癌扩大根治术:乳癌

8、扩大根治术包括乳癌根治术即根治术及内乳淋巴结清除术,即清除1&mdash4肋间淋巴结,本时需切除第二,三,四肋软骨,手术方式有胸膜内法及胸膜外法,前者创伤大,并发症多,因而多用后者。3仿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主要用于非浸润性癌或I期浸润性癌,期临床无明显腋淋巴结肿大者,亦可选择应用。(1)式:保留胸大肌,胸小肌,皮肤切口及皮瓣分离原则同根治术,先做全乳切除(胸大肌外科筋膜一并切除),将全乳解剖至腋侧,然后行腋淋巴结清除,清除范围基本同根治术,胸前神径应予保留,最后,将全乳和腋淋巴组织整块切除。,(2)式: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皮肤切口等步骤同前,将乳房解离至胸大肌外缘后,切断胸大肌第4,5,

9、6肋的附着点并翻向上方以扩大术野,在肩胛骨喙突部切断胸小肌附着点,以下步骤同根治术,但须注意保留胸前神经及伴行血管,最后将全乳腺,胸小肌及腋下淋巴组织整块切除。4乳房单纯切除术:作为一种古老术式而曾经被乳癌根治术所取代,近年来随着乳癌生物学的发展,而全乳切除术又重新引起重视,它的适应症:一是对非浸润性或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的早期病例,术后可以不加放疗,二是对局部较晚期乳癌用单纯切除术后辅以放疗,如果从日益增长的美容学要求看,全乳切除术仍需要复杂的乳房再造术,将不适于中青年妇女的早期病,因此它的主要适应症应限年老体衰者或某些只能行姑息切除的晚期病例。,5小于全乳切除的术式:近年来,由于放射治疗设备的

10、进步,发现的病灶较以往为早以及病人对术后生存质量的要求提高,因而报道有很多小于全乳房切除的保守手术方式,手术的方式自局部切除直到l4乳房切除,术后有些应用放射治疗保留乳房的手术并非适合于所有乳腺癌病例,亦不能代替所有的根治术,而是一种乳房癌治疗的改良方式,应注意避免局部复发,其适应症大致如下:肿瘤较小,适用于临床T1及部分T2(小于4厘米)以下病灶。周围型肿瘤,位于乳晕下者常不适宜;单发性病灶;肿瘤边界清楚,如肉眼或显微镜下看不到清楚边界者常不适宜;腋淋巴结无明确转移者。,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局部治疗手段之一,与手术治疗相比较少受解剖学,病人体质等因素的限制,不过放

11、射治疗效果受着射线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用目前常用的放疗设施较难达到&ldquo完全杀灭&rdquo肿瘤的目的,效果较手术逊色,因此,目前多数学者不主张对可治愈的乳腺癌行单纯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多用于综合治疗,包括根治术之前或后作辅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姑息性治疗,近10余年来,较早的乳腺癌以局部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日益增多,疗效与根治术无明显差异,放射治疗在缩小手术范围中起了重要作用。,化学治疗 辅助化疗的原理 多数乳腺癌为一全身性疾病已被众多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所证实,当乳腺癌发展到大于lcm,在临床上可触及肿块时,往往已是全身性疾病,可存在远处微小转移灶,只是用目前的检查方法尚不能发现而已,手术

12、治疗的目的在于使原发肿瘤及区域淋巴结得到最大程度的局部控制,减少局部复发,提高生存率,但是肿瘤切除以后,体内仍存在残余的肿瘤细胞,基于乳腺癌在确诊时已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概念,全身化疗的目的就是根除机体内残余的肿瘤细胞以提高外科手术的治愈率。,术前准备 术前心理护理 乳腺癌患者及家属均有不同程度的顾虑,担心手术治疗的效果及预后,使病人接受手术可能造成的形体改变,介绍有关整形,弥补缺陷的方法,患者本人担心手术后从美观与外表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护士应多关心、体贴病人,耐心倾听病人诉说,了解病人心理、家庭、夫妻、感情变化,从语言、态度、行为上关心,疏导病人。对心理素质好,了解自己病情的患者,向其介绍乳腺

13、癌相关知识,治愈率、手术成功率及正常的生活方面信息,这对治疗乳腺癌的患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术前乳腺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的,对有的患者乳头有分泌物溢出,同时细菌容易寄居在乳腺里,易合并感染坏死,每日1次15000高锰酸钾溶液擦洗,以达到预防感染目的,操作时动作轻柔,以免疼痛。,2.2 术后的护理(1)生命体征护理与观察。乳腺癌大多数的病人均在全麻下行乳腺摘除术,病人返回病房后,应去枕平卧6h,由于手术创伤大,因此护士应勤巡视病人,监测病人血压、脉搏、呼吸,每1h1次,平稳后改为每2h1次,并且观察伤口敷料是否清洁干燥,导尿管及引流管是否在位通畅,引流管的渗血渗液情况,患者术后可取半卧位,有利

14、于呼吸,扩大根治术患者注意呼吸及时发现气胸,鼓励病人深呼吸,防止肺部并发症。,。(2)生活护理:根据患者自己的身体状况及需要,术后6h可翻防止引流管和导尿管滑脱,由护士协助活动肢体,术后第二天协助病人洗脸、刷牙等一般的生活护理,由于乳腺癌手术所需的时间长、创伤范围大,为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预防下肢静脉栓塞,故在术后次日应在床上活动肢体48h可扶床下地轻微活动,但活动时勿将引流管拉出,满足病人的需求。(3)饮食护理,应根据病人消化功能,恢复情况而定,手术后6h可以饮少量水,12天进流质,排气后改为半流质,以后逐渐恢复普通饮食,原则上增加营养高热量高蛋白,维生素类为主,以促进 手术创伤组织愈合。,(

15、4)乳腺引流管护理,乳腺引流管一般引流术至7天保持引流管的通畅,观察引流管的量,色,性状,每日更换引流管袋,保持引流管周围的清洁,干燥,在无菌操作下拔管,拔管时动作轻柔。(5)尿管护理。根据病人病情及手术方式不同,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时间一般为37天,每日更换尿袋1次,观察尿量、尿色、性状,如无血尿异常情况,每24h左右放尿一次。(6)乳腺伤口护理观察伤口敷料,胸带加压包扎,使皮瓣与胸壁紧密贴合,避免过轻或过紧,保证患肢良好血运。(7)引导病人正视现实接受术后生理改变。,3 并发症护理(1)积血积液,予皮下抽液后胸带加压包扎。(2)皮瓣坏死,吸时换药,切除坏死后二期植皮。(3)患肢水肿,抬高并适当活动患肢,使用弹力绷带,利于回流,避免患肢意外伤害,禁忌在患肢测量血压,注射及抽血,患肢不能负重。4 健康教育(1)保护伤口,避免外伤、磨擦;(2)定期检查按医嘱继续化疗;(3)指导患肢功能锻炼。,5 出院宣教 出院宣教是一项心理护理重要内容,对帮助患者鼓足勇气,促进康复起到一定作用,患者术后因摘除乳房组织及部分胸部肌肉,担心预后,害怕癌细胞存生,不能树立正常信心,影响美观,而痛苦,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相关的医学知识及患者术后树立更健康的机体功能信心,应告之患者术后,要定期随访、定期放疗,以观察疗效,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