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优化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94743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如何优化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试论如何优化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如何优化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如何优化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试论如何优化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摘要】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既要让学生充满学习兴趣,又要培养其动手和实践能力,就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效率,采取合适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本文从三个方面着手,浅谈了如何优化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论文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评价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必修课,那么如何提高计算机操作的课堂教学效果就是值得众多计算机教师去努力探索的问题。下面我就如下几方面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一、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布鲁纳说过:“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使学

2、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使学习者主动卷入学习,并从中体现到自己有能力来应付外部世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1任务驱动。教师应在计算机教学中,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以任务驱动为主的原则,结合教材设计一个有趣味、实用性的教学课题,让学生自己动手,从实验操作中认识到计算机的知识,鼓励他们在探索中完成任务。2使用多种辅助软件。计算机辅助教学是面向所有学科的,而在计算机本学科的教学中,充分使用更多的媒体信息,给学生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教师应该尊重、关心、爱护、理

3、解每位学生,师生之间通过坦诚的对话与感情交流,建立起信任关系。学生才能把教师当作伙伴、知心朋友,从而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个性,教师也才能准确地把握每个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4精心设计教案。教师首先应该针对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充分考虑各个教学环节,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很轻松、便捷,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质量1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多媒体课件的闪烁变形、声像同步、动画效果、人机会话等多种手段,有利于营造恰当而轻松的学习氛围,提供生动直观的演示效果,有着其它媒体及传统教学方法(图片、文字)远远

4、不及的优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计算机教学能取得较好的效果。2采取循序渐进、做学合一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又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一步一步地进行引导,使学生由浅入深、有步骤地学习,先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后,再用这些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促使学生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应用能力。如用Word制作宣传海报、用excel制作班级成绩排名表、用Frontpage制作个人主页、使用Powerpoint制作小课件、组建小型网络等。3“个性教学”展现教师魅力。中专学生对新鲜事物非常敏感,他们好奇心强。老师上课如果做到既不枯燥,又能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老师上课必将很受欢迎。学校要督促

5、老师在创新教学上有所作为。我们每个老师也应该自觉地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在沿着教学大纲这根准绳的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创新教学方法,变不利为有利,变枯燥为趣味。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发散性思维,以引导性,悟性教育为依托,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让我们的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收获。4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知道以前那种赶鸭子上架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早已不再适用于课堂,尤其是对于实践性特强的计算机课而言更是如此。现在的计算机教材大都简明,通俗且还图文并茂,大部分学生都能看得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贯通、点拨的作用,对易懂部分作简单介绍,对一些难懂的、易错的地方以及一些更快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作重点讲解,然后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任务,让他们独立或者小组合作完成,这样可以更全面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协作能力。教师可以每节课都安排一个固定的环节通过大屏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给予充分的鼓励,即使是一个很简陋的作品,只要有独特之处就应该予以肯定,赏识学生的每一件作品,并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激活创新的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