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数据分析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96069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PSS数据分析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SPSS数据分析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SPSS数据分析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SPSS数据分析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SPSS数据分析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PSS数据分析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PSS数据分析论文.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课程综合报告课程名称: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任课教师: 班级:12信息与计算科学学号: 2012034643033 姓名: 小组成员: 评分:_评语:_Spss统计案例分析一、我国城镇居民现状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在国家连续出台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项改革措施和实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全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强劲增长,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结构不合理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本文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总结出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横向分

2、析第一,食品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恩格尔定律的表述一致。但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恩格尔系数相差太过悬殊,城镇最低收入户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而最高收入户的生活水平按照恩格尔系数的评价标准早已达到了富裕型,甚至接近最富裕型。第二,衣着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缓慢上升,到高收入户又有所下降,但各收入组支出比重相差不大。衣着支出比重没有更多的递增且最高收入户的支出比重有所下降,这些都符合恩格尔定律关于衣着消费的引申。随着收入的增加,衣着支出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事实上,在当前的价格水平和服装业的发展水平下,城镇居民的穿着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且居民对衣着的需求也不是无限膨胀的,

3、即使收入水平继续提高,也不需要将更大的比例用于购买服饰用品了。第三,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和杂项商品与服务的支出比重呈逐组上升趋势,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随收入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和改善。第四,医疗保健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提高呈现一种两端高、中间低的走势。这是因为医疗保健支出作为生活必须支出,不论居民生活水平高低,都要将一定比例的收入用于维持自身健康,而且由于医疗制度改革,加重了个人负担的同时,也减小了旧制度可能造成的不同行业、不同体制下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差别,因而不同收入等级的居民在医疗保健支出比重上差别不大。第五,居住支出比重基本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我国居民消费能级不

4、断提升,住宅商品正在越来越成为城镇居民关注的热点是相吻合的,同时与恩格尔定律的引申也是一致的。可以看出,城镇居民的消费状况虽然受价格水平、消费习惯、消费环境、消费心理预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归根结底仍取决于居民的收入水平,要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必须增加居民收入。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加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仅可以提高全国城镇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促进消费结构向着更加健康、合理的方向发展,而且在启动内需,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方面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三、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纵向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居民的各项支出显著增

5、加。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到追求质的提高,从以衣食消费为主的生存型到追求生活质量的享受型、发展型,消费质量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城镇居民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三项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食品类支出比重降幅最大;衣着类有所下降;家庭设备用品类下降幅度不是很大。与此同时,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教育服务、居住及杂项商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例均有上升,富裕阶段的消费特征开始显现。四、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趋势的统计分析以下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4:恩格尔系数:五:spss统计分析下图是年份与恩格尔系数的线性相关分析把数据转换成sa

6、v文件自变量为年份,因变量恩格尔系数模型描述模型名称MOD_1因变量1恩格尔系数方程1线性自变量年份常数包含其值在图中标记为观测值的变量未指定图中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有明显的下降,大致符合线性关系,由此可见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着稳定的提高。收入与支配分析:下面是人均总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曲线估计:由图可知,人均总收入和可支配收入之间最符合线性关系,随着人均总收入的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随之提高,但由曲线的斜率小于1可知,可支配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随着总收入的提高而下降,因为总收入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所以也就是说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着微弱的下

7、降趋势,但这并不影响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此可得,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总收入,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暂时没有很大(因为可支配收入虽然有下降,但还是属于较高比例),但暂时并不能说明可支配收入对居民生活水平没有很大影响。居民消费项目分析:相关系数矩阵:从表中看到因变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与自变量食品、衣着之间相关关系数依次为0.869、0.684,反映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与食品、衣着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食品与衣着对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条件的好转有显著的作用。自变量居住于因变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94,它于其他几个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也都为负,

8、说明它们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此外,食品与衣着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50,这也说明它们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关系。按照常识,它们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也是符合事实的。 下图给出了进入模型和被剔除的变量的信息,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有3个自变量都进入模型,说明我们的解释变量都是显著并且是有解释力的。变量进入/剔除信息表下图给出了模型整体拟合效果的概述,模型的拟合优度系数为0.982,反映了因变量于自变量之间具有高度显著的线性关系。表里还显示了R平方以及经调整的R值估计标准误差,另外表中还给出了杜宾-瓦特森检验值DW=2.632,杜宾-瓦特森检验统计量DW是一个用于检验一阶变量自回归形式的序列相关问题的

9、统计量,DW在数值2到4之间的附近说明模型变量无序列相关、下图给出了回归系数表和变量显著性检验的T值,我们发现,变量居住的T值太小,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因此我们要将这个变量剔除,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模型虽然通过了设定检验,但很有可能不能通过变量的显著性检验下图给出了残差分析表,表中显示了预测值、残差、标准化预测值、标准化残差的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差及样本容量等,根据概率的3西格玛原则,标准化残差的绝对值最大为1.618,小于3,说明样本数据中没有奇异值。下图给出了模型的直方图,由于我们在模型中始终假设残差服从正态分布,因此我们可以从这张图中直观地看出回归后的实际残差是否符合我们的假设,

10、从回归残差的直方图于附于图上的正态分布曲线相比较,可以认为残差的分布不是明显地服从正态分布。尽管这样也不能盲目的否定残差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因为我们用了进行分析的样本太小。模型概述:方差分析表:回归系数表:从上图的分析结果看,我们的模型需要剔除居住这个变量,用本次实验中的方法和步骤重新令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对食品和衣着回归,得到的主要结果如图上图所示,跟上面的分析类似,从中可以看出,剔除居住这个变量后,模型拟合优度为0.964,比原来有所降低;而方差分析的F检验为27.071,新模型与原来的模型相比,各个系数都通过了显著性T检验,因此更加合理,从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剔除居住这个变量后的模型更加合

11、理,因此在做预测过程中要使用剔除不显著变量后的模型。六、我国居民消费变化的趋势特点 (1)食品消费质量提高,衣着消费支出比重下降。食品消费水平由过去简单的吃饱吃好,转变为品种更加丰富,营养更加全面。一方面由于食品供应的日益充足。另一方面由于在外饮食的增加,粮食消费比重减小,购买量大幅度下降。 衣着是两项基本生存资料之一,衣着消费向时装化、名牌化、个性化发展的倾向更加明显,成衣化倾向成为主流。 从衣着和食品消费比重的下降可以看出城镇居民满足基本生活的支出并没有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这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满足吃、穿为主的生存型消费需求阶段已经结束,逐步向以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阶段过渡。 (2) 居

12、民收入迅速增长,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消费结构呈现明显的富裕型特征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的增加是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变化的前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21世纪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各项支出全面增加,消费性支出大幅度增长。今后510年以至更长时间,我国经济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是完全可能的,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将大幅度提高。 (3)消费能级不断提高,消费内容日益丰富,住房与轿车消费同时升温,可望提前成为消费热点在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改善的同时,城乡居民的消费能级不断提高。 (4)以教育为龙头的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继续攀升

13、随着人们对知识认知程度的提高和自我完善意识的增强,对教育的投入仍会保持增长。目前从子女教育在人们储蓄目的位居前列的情况看,对教育及教育产品的投入仍是今后一个时期的消费热点。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特别是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应是政府长期坚持和倡导的 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应做到: 1.进一步强化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力度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2.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做好扶贫开发工作。 3.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居民整体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 4.通过完善税收制度来缩小部分不合理的高低收入阶层差距。 5.对不动产、金融资产收益以及财产的继承与赠与,要通过合理设置税种税率,征收房产税、利息税以及遗产与赠与税等税种来进行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