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环境下虚拟物流配送研究最终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98274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商务环境下虚拟物流配送研究最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电子商务环境下虚拟物流配送研究最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电子商务环境下虚拟物流配送研究最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电子商务环境下虚拟物流配送研究最终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电子商务环境下虚拟物流配送研究最终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商务环境下虚拟物流配送研究最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商务环境下虚拟物流配送研究最终版.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安欧亚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 电子商务环境下 虚拟物流配送研究 学生姓名: 魏 静 指导教师: 李 艳 所在分院: 物流贸易学院 专 业: 电子商务 班 级: 0701 二O一一年四月电子商务环境下虚拟物流配送研究摘要: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不仅刺激了对物流的需求,也给传统的物流配送观念带来深刻的革命,改变了物流企业的竞争协作模式。而作为电子商务模型的基本要素,现代物流也将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必备条件和实施的关键。通过对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关系的研究,可以发现电子商务促进了物流基础设施的改善、改变了传统物流的运作经营方式和物流企业的竞争状态。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物流配送问题已成为电子商务发展

2、的最大的瓶颈之一。如何能够在消费者要求的时间内及时的送达商品,同时又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实现物流配送的最优化,这一直是抑制当今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随着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虚拟物流应运而生,已成为电子商务物流的一个重要发展模式。虚拟物流理论研究是物流管理研究中的前沿课题。而构建电子商务虚拟物流配送模式的关键是虚拟物流联盟的信息化。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整合成员物流企业的核心能力,建立物流信息系统,使得各企业可以在信息系统上获取数据,形成资源共享,第三方物流业可凭借信息系统了解市场变化,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最终达到合作各方共赢的目的。关键词:电子商务;物

3、流配送;虚拟物流Virtual logistics distribution under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E-business not only stimulated the demand for logistics, but also brought intensive reform to logistics distribution idea and changed the mode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among the logistics ente

4、rprises. As a basic element of E-business, modern logistics would also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and key factor and for its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E-business and logistics distribution, it can be found that, E-business has improved the logistics infra

5、-structure,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logistics operating mode and the competition pattern among the logistics companies.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logistics, the logistic delivery has becoming the biggest bottle neck. How to deliver the goods on due time and decrease the cost to the lowest

6、 to realize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logistic delivery has becoming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Virtual Logistics is a logistics e-commerce development model.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stablished the base of virtual logistics developmen

7、t. Virtual Logistics is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in the forefront of issues. The key steps of the E-business virtual logistics distribution mode were the informationize of virtual logistics alliance.This paper mainly lies in using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stablish logistic

8、s information system, the integration of logistics enterprise core competence members, make each enterprise can obtain data in information system, forming a sharing of resources, third-party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by understanding market changes, provides fast and high quality service, and all

9、 sides would benefit in this way.Key words: E-business; Logistics Distribution; Virtual Logistics目录1 绪论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11.1.1 研究背景11.1.2 研究意义11.2 物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1.2.1 国外研究现状11.2.2 国内研究现状2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32.1 研究内容32.2 研究方法33 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43.1 电子商务的发展43.1.1 电子商务的概念43.1.2 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43.1.3 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53.2 物流的演变和发展53.2.1

10、 物流的概念53.2.2 国外物流的发展史及发展现状63.2.3 我国物流的发展史及发展现状73.3 物流配送的发展73.4 基本的物流形式103.5 一般物流配送模式103.6 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关系113.6.1 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的影响113.6.2 物流配送对电子商务的作用124 电子商务配送模式134.1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134.1.1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特点134.1.2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34.2 电子商务配送模式144.2.1 电子商务企业自主配送模式144.2.2 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144.2.3 电子商务第四方物流配送模式144.2.4 共同配送

11、模式154.2.5 物流联盟配送模式155 电子商务环境下虚拟物流配送模式165.1 虚拟物流理论165.1.1 虚拟物流概念165.1.2 虚拟物流的要素165.1.3 虚拟物流的特点165.1.4 虚拟物流的发展前景与应用175.2 我国电子商务虚拟物流配送模式的可行性175.3 虚拟物流配送模式的改进185.3.1 目前国内中小企业物流配送的现状185.3.2 物流资源整合的条件185.3.3 建立基于Internet的物流信息系统195.3.4 物流信息系统产生的效益206 结论21致谢22参考文献231 绪论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1.1.1 研究背景在信息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电

12、子商务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它的优势已经开始显现,无论是从成本上还是流程上,它以其低廉、快速、无时空限制的特点带来了可观的利润空间。二十一世纪以来,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完美结合,促使物流实体网络与虚拟网络建立联系,到现在虚拟物流已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虚拟物流是以现代物流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物流运作与管理,实现企业间物流资源共享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一种物流方式。对于提供实物产品的电子商务企业来说,实物产品不像电子信息类产品那样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传输,而要通过实实在在的物流来完成。只有通过物流将商品或服务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电子商务活动才能成功结束。在目前条件下,落后的物流服务已经成为我

13、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如何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配送模式来保证我国电子商务的顺利发展显得尤为重要。1.1.2 研究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活动中物流配送能力正在不断加强,它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及获取更好的业绩和客户资源。尤其是虚拟物流配送模式的产生,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利用虚拟物流进行虚拟采购、虚拟库存以及虚拟物流手段提供电子商务的模式是解决电子商务物流问题的有效方法,目前在很多国家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现在已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虚拟物流是伴随着协同商务的发展而产生的,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高级阶段1。1.2 物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2.

14、1 国外研究现状纵观国外物流产业的发展,美国作为物流理念的发源地,其物流研究、设计和技术开发一直处于世界前沿,有十分成熟的物流管理经验。通过政府推行的自由经济政策,确立以现代物流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建立安全、高效、充足和可靠的运输系统,促进美国经济在本区和国际上的竞争力,其近景和远景目标都十分明确。亚洲国家的民族、国情各不相同,现代物流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是日本。日本自1956年从美国全面引进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后,大力进行本国物流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日本政府大力扶持物流产业的发展所采取的一些宏观政策导向,简化行政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使物流产业呈现出运输便捷化、装卸机械化、仓储自动化、信

15、息管理网络化的趋势。欧洲和美国、日本一样,也是将现代技术用于物流管理的先锋。特别是最近几年来,IT技术的发展及相关产业的合并联盟,促进了欧洲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欧盟组织之间采取一系列协调政策与措施,大力促进物流体系的标准化、共享化和通用化。与此同时,扩大行业协会的作用,运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手段维护客户的利益,巩固与客户的合作关系2。1.2.2 国内研究现状目前物流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我国也开始日益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现代物流业已经被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我国物流产业起步较晚,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还处于初级阶段,专业化物流服务才刚刚起步,物流总体质量方面的潜力还尚

16、待挖掘。目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是:企业物流仍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增加;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物流产业发展正在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另外,汪贻生,王丰等提出了虚拟物流的理论研究三维框架,给出了虚拟物流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指出了虚拟物流研究的四个发展方向以及相应的研究重点3。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2.1 研究内容本文着重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虚拟物流配送模式,根据目前虚拟物流的发展状况,我们发现虚拟物流的初步应用已经展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信虚拟物流必将成为未来物流运作的主要模式,本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

17、成:第一部分阐述问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简述国内外物流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分析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之间的关系。首先,简述电子商务的概念,对比国内外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探索物流的演变与发展过程,重点分析美国、日本及欧美国家物流的发展史及现状。简述配送的概念、作用和功能要素,分析国内外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的发展及现状。其次,概述目前物流配送的几种常见模式。此基础上分析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阐述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特点、分析配送中出现的问题,思考如何才能建立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配送体系。第四部分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虚拟物流配送模式。本章节从虚拟物流的定义、要素、特点、发展前景和应用做出

18、系统的归纳,分析我国电子商务虚拟物流配送模式的可行性4,寻找如何提高电子商务虚拟物流的绩效,提出自己新的观点,并对建立我国电子商务虚拟物流配送模式提出建议。2.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主要是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2)信息研究法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3)比较分析法主要是指按照特定的指标系将客观事物加以比较,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3 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3.1 电子商务的发展3.1.1 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最早的雏形出现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我们可以简单地

19、把电子商务的概念概括为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信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业和贸易活动。然而由于电子商务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因此,就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概念:(1)IBM公司认为,电子商务是指采用数字化电子方式进行商务数据交换和开展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方案的设计与实现商务业务的活动,是在Internet下的广阔联系与传统信息技术系统的丰富资源相互结合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相互关联的动态商务活动5。(2)世界电子商务会议关于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是指对整个贸易活动实现电子化。从涵盖范围方面可以定义为:交易各方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任何形式的商业交

20、易;从技术方面可以定义为:电子商务是一种多技术的集合体,包括交换数据(如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获得数据(共享数据库、电子公告牌)以及自动捕获数据(条形码)等。(3)政府和国际性组织的定义:欧洲议会给出的关于“电子商务”的定义是: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方式进行的商务活动;美国政府在其全球电子商务纲要中比较笼统地指出:“电子商务是指通过Internet进行的各项商务活动,包括:广告、交易、支付、服务等活动,全球电子商务将会涉及全球各国”。3.1.2 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美国经济的持续良好发展势态为电子商务的成长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全球电子商务,美国独占鳌头,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与规

21、模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目前,世界各国纷纷看好电子商务这块新大陆,普遍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英国政府决心在21世纪发展最先进的电子商务,将使用电子商务的家庭比例提升为西方七国之冠。为此,英国内阁专门任命了一位电子商务大臣,负责电子商务法规和制度的推行。2000年春天,英国完成了由100家地方咨询中心组成的国家网,以帮助企业上网,预计最晚到2005年,使英国所有的政府服务都将上网。日本在发展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方面是落后的,但为了赶上形势,也采取了新的措施。日本内阁成立了电子商务促进会,政府开放了电信行业和金融行业,使互联网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产省已投资近10亿美

22、元支持电子商务的技术开发和实验。电子商务为日本的经济调整带来了良机6。 加拿大总理1998年颁布的“加拿大电子商务战略”,提出了加拿大在2000年进入电子商务先进国家行列的目标7。3.1.3 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国电子商务始于1997年。如果说美国电子商务是“商务推动型”,那么中国电子商务则更多的是“技术拉动型”,这是在发展模式上中国电子商务与美国电子商务的最大不同。在中国,电子商务概念先于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启蒙者”是IBM等IT厂商,网络和电子商务技术需要不断“拉动”企业的商务需求,进而引致中国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2007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2.17万亿元,比

23、上年度增长90%。中国网络购物发展迅速,2008年6月底,网络购物用户人数达到6329万,半年内增加36.4%。截至2008年12月,电子商务类站点的总体用户覆盖已经从9000万户提升至9800万户7。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五个时期:第一,起步期。1990-1993年,电子数据交换时代,中国电子商务的起步期。第二,雏形期。1993-1997年,政府领导组织开展“三金工程”阶段,为电子商务发展期打下坚实基础。第三,发展期。1998-2000年,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阶段。第四,稳定期。2000-2009年,电子商务逐步进入可持续性发展的稳定期。第五,成熟期。3G的蓬勃发展促使全网全程的

24、电子商务V5时代成型。3.2 物流的演变和发展3.2.1 物流的概念进入二十一世纪,一个名词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变得跟网络、电子商务一样炙手可热,这便是“物流”。物流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中是降低成本的“第三利润源”,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物流科学的迅速发展,世界许多国家的专业机构、管理机构以及物流研究专家等,对物流的概念作出了各种定义: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把物流定义为: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其专注于物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始点到消费地的有效流通及储存的企划、执行与控制(即管理),以达成顾客的要求。阿保荣司在新

25、版物流基础里面写道:物流是指克服时间和空间,联结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创造部分形质效用的包括废弃和还原在内的一切有形无形物资的物理性移动的经济活动8。欧洲物流协会(European Logistics Association,ELA)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指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或商品的运输、安排及与此相关的支持活动的计划、执行与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8。物流概念引入我国20多年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于2001年8月1日开始实施,物流术语对物流给出了如下定义:物流即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

26、、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8。3.2.2 国外物流的发展史及发展现状(1)美国物流的发展史及发展现状纵观美国物流产业几十年的发展,可以大致概括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是物流观念产生和萌芽阶段;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是物流管理的推广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是物流管理逐步走向现代化阶段;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物流信息化、网络化的阶段9。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逐步放宽对公路、铁路、航空、航海等运输市场的管制,取消了运输公司在进入市场、经营路线、联合承运、合同运输、运

27、输费率、运输代理等方面的审批与限制,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运输费率下降、服务水平提高。同时,重视物流服务的外部化,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实现内部一体化物流管理,设立物流总监进入企业高层,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促进经济的增长和贸易的增长,以物流产业的发展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2)欧洲物流的发展史及发展现状欧洲是引进“物流”概念较早的国家和地区之一,第三方物流在欧洲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欧洲的物流产业大致概括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中期,工厂物流阶段;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实物配送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综合物流供应链管理阶段;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电子

28、物流时代9。欧洲各国的物流管理体制基本采取的是政府监督控制、企业自主经营的市场运作模式。在21世纪,IT技术的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合并、结盟,为物流供应商提供了发展机遇,利用电子商务提高竞争力,大大促进了欧洲物流产业的发展。(3)日本物流的发展史及发展现状亚洲国家的民族、国情各不相同,物流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是日本。日本物流管理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各阶段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管理观念与手段的发展。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物流概念的导入和形成期;第二阶段,1965年至1975年,物流近代化时期。日本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高速道路网、港湾设施、流通聚集地等各种基础建设;第三阶段,1974

29、年至1983年,物流合理化时期。这一阶段担当物流合理化作用的物流专业部门开始登上了企业管理的舞台,从而真正从系统整体的观点来开展降低物流成本运动;第四阶段,1983年至1993年,物流范围扩大阶段;第五阶段,1993年至今,物流产业信息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国内商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物流合理化的观念面临着进一步变革的要求。尤其是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使以前那种大量生产、大量销售的生产经营体系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使日本许多公司开始注意到,物流发展战略在企业经营管理上的重要性。于是,日本的许多公司引进信息系统改善其物流管理,并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零售业便是日本

30、率先建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行业之一。3.2.3 我国物流的发展史及发展现状我国物流产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其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企业物流仍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露端倪。第二,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第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第四,物流产业发展正在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中国物流行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物流体系不断完善,行业运行日益成熟和规范。中国物流产业将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并呈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与特征。如物流产业规模将快速扩张、

31、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相适应、物流产业内的分工将越来越细、物流服务方式日益多样化、物流产业技术进步快、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3.3 物流配送的发展(1)配送的概念配送是物流活动中的一个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是物流系统的一个缩影,也可以说是一个小范围的物流系统,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过程中包含着其它的物流功能(如装卸、存储、包装等),是多种功能的组合10。(2)配送的作用配送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第一,推行配送有利于物流运动实现合理化。第二,完善了运输和整个物流系统。第三,提高了末端物流的效益。第四

32、,通过集中库存使企业实现低库存或零库存。第五,简化事务,方便用户。第六,提高供应保证程度。第七,配送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支持。(3)配送的功能要素配送的功能表现在:在正确的地方得到正确的商品,而且保证质量和准时。其功能要素主要包括备货、储存、分拣及配货、配装、配送运输、送达服务和配送加工。备货是配送的准备工作或基础工作,备货工作包括筹集货源、订货或购货、集货、进货及有关的质量检查、结算、交接等。备货是决定配送成败的初期工作,如果备货成本太高,会大大降低配送的效益。储存在配送中有两种形态,分别是储备和暂存。配送储备是按一定时期的配送经营要求,形成的对配送的资源保证。另一种储存形态是暂存,

33、是具体执行日配送时,按分拣配货要求,在理货场地所做的少量储存准备。分拣及配货是完善送货、支持送货的准备性工作,是不同配送企业在送货时进行竞争和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必然延伸,所以,分拣及配货是决定整个配送系统水平的关键要素。在单个用户配送数量不能达到车辆的有效载运负荷时,就存在如何集中不同用户的配送货物,进行搭配装载以充分利用运能、运力的问题,这就需要配装,通过配装送货可以大大提高送货水平、降低送货成本,是配送系统中有现代特点的功能要素。配送运输属于运输中的末端运输、支线运输,和一般运输形态主要区别在于:配送运输是较短距离、较小规模、额度较高的运输形式,一般使用汽车做运输工具。配好的货运输到用户还

34、不算配送工作的完结,这是因为送达货和用户接货往往还会出现不协调,使配送前功尽弃。因此,要圆满地实现运到之货的移交,并有效地、方便地处理相关手续并完成结算,还应讲究卸货地点、卸货方式等。送达服务也是配送独具的特殊性。在配送中,配送加工这一功能要素不具有普遍性,但是往往是有重要作用的功能要素。主要原因是通过配送加工,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的满意程度。(4)配送的优点配送的优点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下面五点:第一,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第二,配送能够变分散库存为社会集中库存,有效降低社会库存总量。第三,有利于开发和应用新技术。第四,配送可以降低物流成本。第五,推行配送能够充分发挥专业流通组织的综合优势,有效解决运

35、输问题。(5)国外发达国家的配送现状及发展配送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是伴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二战以后,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西方工业发达国家逐步发展了配送中心,加速了资金的周转。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配送的活动范围已经扩大到了省际、国际和洲际。例如,以商贸业立国的荷兰,货物配送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了欧盟诸国。在日本,全国各大城市建立了多个流通中心。发达国家在开展配送活动的过程中,信息化、自动化、机械化、组合化程度越来越高,普遍采用了诸如自动分拣、光电识别、条形码等先进技术,并且建立了配套的体系,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如无人搬运车、分拣机等,大大提高了配送的效率。(6)国内配送的产生

36、、发展及现状中国的物流配送发展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落后的生产力,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加上其它方面因素的制约,这些运输中转站并没有得到持续平稳的发展,但这可以算是配送的雏形。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这是我国物流配送的发展阶段,是我国物流配送业从自发阶段到自为阶段的过渡阶段。随着生产资料市场的开放搞活,物资流通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该阶段的技术装备较以前虽有所提高,但仍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物流配送背后的利润。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国外物流理念引入中国,人们日益认识到物流在流通领域中可挖掘的巨大空间,于是产生了专业的物流配送公司。

37、目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发展配送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截止到2004年末,中国已建立的各类配送中心达到1000多家。全国700多家连锁公司中,一些规模较大的连锁公司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中心。许多外国物流企业和运输业巨头也纷纷进入中国,合资物流企业越来越多,成为跨国公司角逐中国市场的有力竞争武器。虽然我国的物流配送业发展很快,但是其中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解决。我国物流配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比较落后,个性化的服务意识还很淡薄,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特别是以从事B2C模式的电子商务企业。以更大的精力建设基础物流信息系统,逐渐改善我国的物流配送平台,应当是需要引起经济界共同重视的

38、问题。(7)现阶段限制我国物流配送发展的主要问题第一,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滞后,相对比较脆弱,缺乏规划。第二,我国物流配送企业“小、少、弱、散”,大多数企业对物流配送还缺乏正确的认识。目前我国为电子商务服务的1000余家物流企业中多为传统的物流企业,是过去的仓储、运输的简单转行,物流技术单一,缺乏专业的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第三,“配”和“送”未能形成有机的结合。合理的配送,既应包括送货,也应包括分拣、配货、配载、配装等功能,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体。目前的物资配送,因其大都脱胎于送货上门,又因配送设备设施、配送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往往造成两者的相互脱节。 第四,物流企业管理人才稀缺是造成物流企业

39、服务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第五,配送的集约化程度低。鉴于我国物流配送的实际发展情况,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资本结构、服务产品结构、配送技术以及管理经验等方面进行改革,使之朝着正规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3.4 基本的物流形式目前存在的物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传统物流、现代物流等,以下对不同的物流形式分别做出介绍:传统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传统物流一般指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传统物流的弊端在于:系统供应链不是特别畅通,某一个部位或者某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会出现问题,即出现短路。另外这种库存成本比较高,物流系统的反应速度比较慢

40、,导致成本也相应提高。传统物流系统中,部门各自为政,不能互相配合,使得物流成本不好控制。现代物流:是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的。它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库存减少,成本降低,以此延伸和放大传统物流的功能。现代物流具有物流反应快速化、物流功能集成化、物流作业规范化、物流目标系统化、物流手段现代化、物流信息电子化的特征。3.5 一般物流配送模式所谓的配送模式是指企业对配送所采取的基本战略和方法。企业选择何种配送模式,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配送对企业的重要性、企业的配送能力、市场规模与地理范围、保证的服务以及配送成本等

41、。正确地选择配送模式对于改善配送效果、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效益有着重要意义。根据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及我国的配送理论和实践,目前,主要有自营配送、共同配送、互用配送23。自营配送模式是指企业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自身筹建并组织管理,实现对企业内部及外部货物配送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企业供应、生产和销售的一体化作业,系统化程度相对较高。同时还能拥有对物流系统运作过程的有效控制权,因此配送速度及服务都是很好的。其不足之处表现在,企业为建立配送体系的投资规模将会大大增加,在企业配送规模较小时,配送的成本和费用也相对较高。目前,较为典型的企业内自营配送模式,就是连锁企业的配送。大大小小的连锁公司或集团基

42、本上都是通过组建自己的配送中心,来完成对内部各场、店的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和统一结算的23。共同配送,按日本运输省的定义,是指“在城市里,为使物流合理化,在几个有定期运货需求的货主的合作下,由一个卡车运输业者,使用一个运输系统进行的配送。”共同配送的目的在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核心在于充实和强化配送的功能,提高配送效率,实现配送的合理化和系统化,优势在于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弥补配送企业功能的不足,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所谓互用配送模式,是指几个企业为了各自利益,以契约的方式达到某种协议,互用对方配送系统而进行的配送模式。其优点在于企业不需要投入

43、较大的资金和人力,就可以扩大自身的配送规模和范围,但需要企业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以及与相关企业的组织协调能力。3.6 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关系21世纪是电子商务的时代,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电子商务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就是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物流配送。现在,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可以说,电子商务是信息传播的保证,而物流配送是执行的保证,没有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只能是一张空头支票。一方面,电子商务在促进物流配送的集约化、效率化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物流配送也在电子商务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11。3.6.1 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的影响随着电子商务突

44、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个人、团体都感受到了电子商务带来的巨大优势,物流产业也不例外。在电子商务改变传统产业结构的同时,物流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电子商务将物流配送的发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随着大多数的商店和银行虚拟化、商务事务处理信息化、多数生产企业柔性化以后,整个市场剩下的就只有物流处理工作了,物流成了代表所有生产企业供应商向用户进行实物供应的惟一最集中的供应者,可见电子商务把物流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物流配送的发展必将有一个空前的发展机遇。(2)电子商务使物流配送实现高效率、低成本传统物流配送整个过程比较

45、复杂,信息交流也受到限制,完成一个配送过程的时间较长。而在电子商务下,它可以使得企业有能力进行物流系统的优化,使商品实体在实际的运动过程中,达到效率最高12。(3)电子商务促进物流配送技术水平的提高传统物流配送过程是由多个业务流程组成的,受人为因素影响和时间影响很大。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整个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实时决策。此外,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普及后,尤其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物流配送技术中综合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如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EDI(电子数据交换)、BARCODE(条码)等等。(4)电子商务促进物流业态变革,改变了传统的物流理念首先,在传统经济活动中,物流企

46、业之间在服务质量和物流费用上存在激烈的竞争。在电子商务时代,这些竞争内容虽然依然存在,但有效性却大大降低了,原因在于电子商务需要一个全球性的物流系统来保证商品实体的合理流动。这就要求物流企业相互联合起来,在竞争中形成一种协同竞争的状态,以实现物流高效化、合理化、系统化,从而打破传统物流分散的状态。其次,电子商务由于应用网络技术使得物流配送的过程简化,信息传递的时间减少,整个物流配送周期缩短,经营效率提高,物流配送企业的竞争力更强13。3.6.2 物流配送对电子商务的作用人们对电子商务中物流的认识还刚刚开始,在电子商务给物流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物流配送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显得日益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概念模型是对现实世界中电子商务活动的一般抽象描述,由电子商务实体、电子市场、交易事务和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物流等基本要素构成14。与传统商务过程一样,电子商务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物流的重要性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影响日益显著。没有现代化的物流配送模式支持,电子商务所具有的优势就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所以在一定意义上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基础和载体。(2)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证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保证,是实施电子商务的关键,主要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