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论病毒入侵微机的途径与防治研究.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02140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论病毒入侵微机的途径与防治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试论论病毒入侵微机的途径与防治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论病毒入侵微机的途径与防治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论病毒入侵微机的途径与防治研究.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试论论病毒入侵微机的途径与防治研究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病毒信息安全互联网入侵途径防治措施论文摘要分析计算机病毒入侵微机的特点及途径,指出互联网是病毒发作酶最大载体?我们要坚持依法治毒,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并且要制定严格的病毒防治技术规范,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侵入。一、计算机病毒入侵途径计算机病毒具有自我复制和等特点。从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机理分析可知?只要是能够进行数据交换的介质都可能成为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根据计算机病毒传播媒介的报告显示?目前网络已经成为病毒入侵微机的最主要途径?此外?传统的软盘、光盘等传播方式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大致有以下四种途径?1、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传

2、播?这些设备通常有计算机的专用ASI C芯片和硬盘等。这种病毒虽然极少?但破坏力却极强?目前尚没有较好的检测手段对付。2、通过移动存储设备来传播这些设备包括软盘、磁带等。在移动存储设备中?软盘是使用最广泛移动最频繁的存储介质?因此成了计算机病毒寄生的“温床”。一部分计算机是从这类途径感染病毒的。3、通过进行传播。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病毒种类和数鼍伴随网络的发展迅猛增长?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和破坏性越来越强?计算机病毒对我国当前的信息化建设和工作形成严重掣肘。4、通过点对点系统和无线通道传播?目前?这种传播途径还不是十分广泛?但预计在未来的信息时代。这种途径很可能与网络传播途径成为病毒扩散的两大。时

3、尚渠道”。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我国目前的病毒疫情呈现出两种趋势?一种趋势是国外流行的网络化病毒大肆侵袭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另一种趋势是出现大量本土病毒?并且传播能力和破坏性越来越强。为了有效降低病毒的危害性?提高我们对病毒的防治能力?我们每一个计算机用户都应积极参与到病毒防治工作上来。(一)建立计算机病毒预警系统。在我国主干网络和政府、税务等专业网络建立病毒预警系统。通过这个系统监控整个网络的病毒传播情况?发现、捕获已有的病毒和新出现的计算机病毒。单位应建立病毒应急体系?并与当地公安机关建立的应急机构和国家的计算机病毒应急体系建立信息交流机制?无论谁发现病毒疫情应及时上报。同时?注意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发布的病毒疫情?以便在爆发病毒疫情时?及时做好工作?减少病毒造成的危害。对发生的病毒事故?要认真分析原因?找到病毒突破防护系统的原因?及时修改病毒防治策略?并对调整后的病毒防治策略进行重新评估。确保恢复。减少损失。一旦发生了病毒侵害?事故?启动灾难恢复计划?尽量将病毒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并尽快恢复系统正常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