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跨文化交际.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03874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跨文化交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10.跨文化交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10.跨文化交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10.跨文化交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10.跨文化交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跨文化交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跨文化交际.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讲,跨文化交际,为什么要了解跨文化交际,认识自己所处的文化(Recognition of ones own culture)接受文化差异(Accepta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能够设身处地的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Ability to empathize with and respect different cultures),为什么要了解跨文化交际,提高评判性思维技能(Develop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具备跨文化交际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Equipping with IC knowledge,skills and val

2、ues),为什么要了解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Showing how IC is part of everyday life)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Understanding how we relate to each other as human beings),跨文化交际包括的内容,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认知Skills 能力培养Values and Attitudes 价值观和态度,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social justice and equitydiversityglobalization an

3、d interdependencesustainable developmentpeace and conflict,Skills,critical thinkingarguing effectivelychallenging injusticerespect for other people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resolution,Values and Attitudes,sense of identity and self-esteemempathy(转移、移情)Commitment(献身)to social justicevalue and respect

4、for diversityconcern for environmentbelief people can make a difference,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目的,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加深对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客观地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在发现差异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可忽视大量的共同之处。培养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初次与不同的文化接 触时,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Cultural shock),从而产生某种不适应。要使交际得以继续下去,必须设法减缓冲击、提高适应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研究内容,有关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研究;言语行

5、为的文化特性方面的研究;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研究。,世界观,人们对待世界的根本看法,包括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等诸多哲学方面的概念。仅从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来看,东西方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西方文化认为,人应该主宰自然,自然是人的征服对象,人类可以利用不断提高的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战胜自然,人是万物之中心。东方文化认为,人与自然是一种协调关系,人与自然紧密相关,人类不是改造自然,而是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条件为人类服务。,价值观,判断好坏、是非的标准。价值观构成了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基干。对于隶属于某个文化的人来说,什么行为好,什么行为不好,都是受这个价值观的支配的。价值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很

6、难得把握住它,但是通过语言的或非语言的行为模式,往往可以窥视出某种文化的价值观。,价值观,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于隐藏在文化深层里的价值观是回避不了的,人们恰恰是通过了解价值观的不同,来加深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这是因为,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往往是不同的价值观念发生对立的时候。,言语行为的文化特性,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产生差异,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上,就成为语言上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的使用一定得遵循文化的规则。换言之,文化决定思维、决定语言的表达方式。,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研究,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在跨

7、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不同解释,往往会产生误解。非语言交际以往多被看作是体态语的代名词,其实它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单纯的体态语。从人的身体特征到身上穿戴的服饰品,从搽的香水的味道到身体内散发出的体气,从声音的高低到房间的摆设、光线、色彩,从时间观念到空间观念,这些都是非语言交际的因素。,案例1-英雄,不久前,美国一家公司与媒体联手,一“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为题对民众进行调查,选举公众心目中的20位英雄。被选举出来的人里不仅有已故总统林肯、华盛顿,还有一位叫汤普森的人,位据“生活中的英雄”第二。汤普森是一个非常平凡的军人,他一生只做了一件出格的事。侵越战争期间,为使包围圈里的9

8、位越南平民免遭屠杀,作为普通士兵的汤普森掉转枪口,对准自己的战友“你们开枪,我也开枪!”汤普森的举动使战友目瞪口呆。事后,他受到美国军方的调查。,案例2-观念,在日常生活中,首先把你当成诚实的君子;在公共权力领域中,首先把你看作唯利是图的小人。在日常生活中信任人,于是有了种种让人感到温暖的事情:房东把一个家交给陌生的租房者,然后自己一家人毫无顾忌出外旅游;一件衣服在规定期限内,即使穿过了,只要你说不合适,商店也可以无条件全额退款。在公共权力领域不轻易信任人,因此也出现了强劲的权力制约:市长用公车送了一回妻子,被判六个月徒刑;联邦银行行长接受下属超规格的接待,被迫立即辞职;一个以性开放著称的国度

9、,总统与年轻女人发生不正当关系,却弄得灰头土脸。,案例3-裸体,画室里叫艺术,洞房里叫情爱,手术台上叫科学,从娘胎里出来叫宝贝,大街上叫流氓,电影里叫献身,大自然里叫返祖,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叫人生。看待问题,角度不同,立场不同,意识不同,境界不同,得出的结论绝然不同。,案例4-趣谈,一所国际公寓闹火灾,里面住有犹太人、法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犹太人急急忙忙先搬出的是他的保险箱法国人先拖出的是他的情人美国人则先抱出他的妻子中国人则先背出的是他的母亲 这一趣谈反映了一个事实: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的文化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尺度、道德规范和情感趣向。,案例5-隐私权,孔子训诫人要“

10、为尊着讳,为亲者讳”,这点正好与西方反其道而行之。尊者的隐私权在中国得到严密的保护。西方则总统、阁员、议员这类上层人物反而某种程度地被剥夺了平民享有的隐私权,必须公布收入、财产乃至私人的关系网之类的情况。连有些私人生活如酗酒、不正当的男女关系都不予保护。人们有权捅出来,公之于众。遇到大选、重要官吏任命的审议时,揭发的隐私常常成为轰动的大新闻。最有权的人被剥夺了隐私权,没有权的平民却享有不可侵犯的隐私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西方启蒙教育的认知方式不同 中西方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着眼点与执著不同中西方价值观与人生追求的不同,中西方启蒙教育的认知方式不同-西方重唯理、思辩,中方重经验、直觉,希腊哲学

11、是西方哲学的源头,古希腊对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关心世界本源、主客体关系、事物如何发展变化等。这种直接观察总是弥漫着理性思维的色彩,抽象思辩是西方思维的特征。而作为东方民族典型代表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则以直觉和经验为特征。,中西方启蒙教育的认知方式不同-西方重唯理、思辩,中方重经验、直觉,中国古代科学和哲学的各种范畴是靠向内思维得到的,是将各种经验现象酝酿体会、豁然贯通而提出的概念的。这些概念的理解与西方向外思维逻辑演绎所得到的不同,理解只能意会而难以言传,如对中医医理和气功的理解,又如对一幅书法作品、一幅国画的欣赏,只能向内领会,才能领略作者的神韵的起伏。,中西方启蒙教育的认知方式不同-西

12、方的细节分析与中方的整体综合,西方文化结构以细节分析居优,东方文化结构则以整体综合见长。西方人突出的是个别到整体的合成关系。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意识结构中,从整体出发的综合观占突出地位,而这种整体综合观在考察事物时,通常忽略细节和成分分析,往往提供的是关于对象模糊整体的图景。,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着眼点与执著不同,人与人的关系是中国文化关心的核心问题,人们立足于现实人生,所以政治伦理学相当发达。西方文化较多关注的是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古希腊注重的中心问题,由此衍生出理智和科技。,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着眼点与执著不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天人合一”,把自然人格化,追求人的精

13、神消融于自然界之中,人与自然共呼吸的和谐状态。西方文化认为天人处于对立的斗争状态,因而产生了与中国文化不同的对自然的态度,即人应征服、控制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把自然看成敌对力量。,中西方价值观与人生追求的不同-中西方人生价值取向不同,中国文化认为人生的价值就是在现世的作为之中,一个人在社会越有作为,他的生命就越有意义的积极入世思想。在专制社会中权力就是一切,因此,人的作为最大者莫过于实现从政的抱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理想统治着千百万中国文人碌碌无为的一生。受这种一元化的人生价值的影响,多数人不愿问津自然科学,致使科学被困于萌芽状态。,中西方价值观与人生追求的不同-中西方人生价值取向不同

14、,人的智慧、才能都集中到了政治权术上,创造了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变幻莫测而实质又超稳固的政治、文化模式。在这种特殊的模式中,产生了中国独有的历史现象:当官不成,求当圣人;报国不得则退做隐士,或吟诗饮酒自得风浪,于是道教、佛教随之兴起,贪生的自去修道,厌世的不妨念佛。,中西方价值观与人生追求的不同-中西方人生价值取向不同,西方文化中人生价值呈多元化。从政也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经商也被认为相当有价值。西方人眼中最好的职业莫过于律师、医生。,中西方价值观与人生追求的不同-西方的个人本位和中方的家族本位,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是在神学背景上产生的,原罪观念在西方根深蒂固。因此,西方人的道德指向是个人向自己负责

15、,通过个人奋斗向上帝赎罪,由此引申出一条基督教义,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当上帝被否定了时西方又产生了社会原子观念:个人就是原子,不依靠任何人而存在,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略,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这种个人本位的思想影响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亲人间界线划分明确,老少聚餐,各自付款,对孩子也非常尊重,强调以子女脱离父母独立生活奋斗为荣,乐于谈论个人一得之见。,中西方价值观与人生追求的不同-西方的个人本位和中方的家族本位,中国以家族为本位。家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生活的宇宙,是一个生活的港湾,具有至高无上的凝结力。脱离家便是“游子”,强调“父母在,不远游”。家庭中有长幼关系、夫妻关系,要各安其分,各尽义务,

16、即“尽伦”!使家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的国本、国粹,中国自古就有孝的文化,有以孝治天下之说。家与孝原本有伟大的理性意义,但由于过分强调,终成了一种过分的家族意识,而忽略了个人自由的发展,“存天理,灭人欲”,以个人向群体负责为人生宗旨。,中西方价值观与人生追求的不同-西方讲功利、时效,中方讲伦理、道德,西方文化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因此比较重功利和实效,善于算经济帐。例如:在一个大公司,如果每人节约几秒,加起来可节约几个人的时间,可少雇几个职员,减少多少开支。又如:一个人在写字,圆珠笔的笔尖向外放还是向内放比较节约拿笔写字的时间,怎么放的状态最有效等。,中西方价值观与人生追求的不同-西方讲功利、时效,中方讲伦理、道德,中国文化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的农业社会,自然科学不发达,着重于人伦关系的调节。礼义规范高于一切,“义”、“利”之辩的结果使价值观念产生偏差,提倡人为了符合某种礼义规范应该牺牲自己的利益,“重义轻利”被视为高风亮节、品格高尚。更有甚者,到了“文革”期间,“只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只算政治帐,不算经济帐,对外中国只考虑政治影响,不顾及经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