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栽培技术(培训).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404754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4.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棉花栽培技术(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棉花栽培技术(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棉花栽培技术(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棉花栽培技术(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棉花栽培技术(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棉花栽培技术(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棉花栽培技术(培训).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棉花栽培技术,一、概述二、棉花的生长发育特点三、棉花的栽培管理要点四、棉花栽培的四种主要技术五、收获与贮藏,一、概述,1、棉花的经济价值与分布棉花是重要的商品经济作物棉花经济价值较高,商品率也相当高。是进出口的重要原料。美国产量的1/3到1/2出口,占世界总出口量的25.9%;前苏联1/3向国外出口,占世界总出口量的20%;埃及长绒棉出口2/3以取得外汇。我国棉花播种面积占全国农作物的三十分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6000-8000万亩,经济收入占全国农副产品交售总值的九分之一。棉花主产区植棉直接经济收入占全部农副产品总值的75%。,棉花籽棉的56-70%是棉籽,棉籽经脱壳处理分为棉籽仁和棉籽壳。

2、棉籽仁含有35-46%的油脂和43-50%的蛋白质,因此棉花是高产、优质的油料作物。还含有多种维生素。作为人类和动物的重要高蛋白食物。棉籽壳可作为化工原料、食用菌培养基和反刍动物饲料。,2001 2006 年全国和世界棉花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棉花在世界上的分布,2、棉花的主要栽培种与品种,棉花是离瓣双子叶植物,属锦葵目锦葵科木槿亚科棉属。喜热、好光、耐旱、忌渍,适宜于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棉花栽培历史悠久,约始于公元前800年。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棉花较早的国家之一,在我国的棉花栽培历史上,先后种植过四个栽培品种:海岛棉(长绒棉)、亚洲棉(粗绒棉)、陆地棉(细绒棉)和草棉(粗绒棉)。在不同历史时

3、期,我国的主要栽培品种也不一样,亚洲棉引入历史最久,种植时间最长,同时栽培区域较广;陆地棉引入我国的历史较短,但发展很快,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即取代了亚洲棉。目前广大棉区所种植的棉花多为陆地棉种(细绒棉),新疆还种植有少量海岛棉(长绒棉),中棉(亚洲棉)苞叶基部联合,铃柄下垂,植株纤细,叶、花、铃、种子均较小,苞叶紧围花外,长大于宽,铃面有凹点,草棉(非洲棉)苞叶基部联合,铃柄下垂,植株纤细,叶、花、铃、种子均较小,苞叶向外散开,宽大于长,铃面光滑,陆地棉 苞叶基部分离,铃柄下垂,植株纤细,叶、花、铃、种子均较大,茎有茸毛,叶面无油光,叶基部有红点,花乳白色,圆或椭圆形铃,铃面光滑。,海岛棉 苞叶

4、基部分离,铃柄下垂,植株纤细,叶、花、铃、种子均较大,茎叶光滑,叶面有油光,叶基部无红点,花金黄色,尖长形铃,铃面有凹点。,中国棉花的来源,非洲棉印度西南部张骞通西域,亚洲棉在公元前后经缅甸、泰国、越南传入我国南部,陆地棉1865年美国,海岛棉埃及或南美,中国棉花的分区,3、棉花的产量构成与品质,皮棉产量,=,籽棉产量,衣分,单位面积株数,单株铃数,单铃重量(5g以上,种子多且小),果枝数/株,铃数/果枝,由37%提高到40%42%?,棉花的产量构成,珂字棉2000,懒汉18,棉铃大小,棉花纤维品质指标,绒长(mm)纤维伸长、伸直的长度。2.5%跨距长度(mm)纤维数量为基部2.5%时的梳夹移

5、动的距离。马克隆(micronaire)值 纤维细度指标(细度成熟度),用一定重量的试样在特定条件下的透气性测定,分A(3.74.2)、B(3.53.6,4.34.9)和C(3.4或 5.0)3级。比强(g/tex,cN/tex)细度和强度的综合指标,拉断1tex(1000m纤维的重量g)棉纤维需要的重力g,1g/tex=0.98cN/tex,四种棉花的绒长比较,棉花纤维品质的变化,彩色棉,棉酚(C30H30O8),棉酚的遗传控制,二、棉花的生长发育特点,(一)棉花的一生(二)生长发育习性,(一)棉花的一生,通常把棉花出苗(播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叫棉花的一生,也叫大田生长期,需200天左右。从

6、出苗到第一个棉铃成熟吐絮叫棉花的生育期,约130天。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吐絮期,播种出苗期 从棉子播种到有50的子叶出土并展开,称为播种出苗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种,经715天出苗。是决定一播全苗的关键时期。苗期 自出苗到现蕾前,约需40-45天。从出苗到棉田有50棉株出现第一个幼蕾称为苗期,早熟品种2530天,中熟品种4050天。,蕾期 从现蕾到50棉株开第一朵花叫蕾期,2530天,蕾期一般处于当地的6月上中旬至7月上旬。花铃期 从开花到有50棉株第一个棉铃吐絮叫花铃期,需5060天。花铃期多处于7月上旬到8月中旬的气候环境中,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两旺时期,有70%以上的干物质在花铃期

7、形成。是决定棉花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也是棉田管理的重点时期。花铃期是棉花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棉株对水反应敏感,如水分失调,代谢过程受阻,大量蕾铃脱落,并引起早衰,严重影响棉花生育进程。,吐絮期 吐絮以后,或称成熟期。从开始吐絮到收花结束为吐絮期。约70天,一般在8月中、下旬开始吐絮,9月为吐絮盛期,10月中、下旬到11月初基本收花完毕。棉铃积累的干物质约占此期积累量的90以上,此期所需肥水显著减少。,(二)生长发育习性,1.棉花与环境的关系温度 棉花是喜温作物,生育期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棉子萌发要求的最低温度为10-12,现蕾要求在19以上,花铃期的适温为25-30,开花结铃期的月平均

8、温度在24以上,纤维素的积累20以上。在15积温低于2600的地方不能种棉花。,光照,棉花是短日照作物,一般以年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的地方种棉较好,如少于1500小时,特别是生长期间日照不足,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明显的限制作用。光照是光合作用必不可缺少的条件。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就会下降,光合产物就会减少,造成大量蕾、花、铃脱落;光照充足,棉袜生长健壮,铃多、铃大、品质好。,水,棉花生育期长,枝多叶茂,耗水量多,虽然根系发达,吸收土壤水能力强,比较耐旱,但水分的多少能否满足各生育期需求非常重要。棉花一生的耗水量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虽然其耗水系数为200300g但需水量的增加与产量的增加不

9、成比例。从各生育期需水占总需水量来看,苗期占15左右;蕾期占1220左右,花铃期占4550左右,吐絮以后占1020左右,因而花铃期需水量最大,为需水临界期。,由于备生育期需水量的不同,棉花各生长发育阶段对土壤水分要求也不同:苗期要求土壤含水量为20cm耕层中水分达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或稍多;蕾期要求盛蕾至始花60cm土层土壤水分达最大田间持水量的6070,整个蕾期不宜低于60;花铃期需水量最大,要求土壤水分含量达田间持水量的7080(80cm土层平均值),最低不低于55;吐絮期水分需要量下降要求60cm土层,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570。有利于棉铃成熟。总之棉花整个生育期需水规律是前期

10、少,中期多,后期较少。,养分,棉花对于矿质元素的需求属于全营养型,包括各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土壤中硫、铁、钙、镁及各种微量元素一般不缺乏,基本能满足棉花生长发育的需要,但氮、磷、钾三种元素因需要量大,土壤无法完全满足,必须通过肥料来补充。棉花的氮、磷、钾的吸收量随产量的不同而变化,但并不成正比例;一般每生产100kg籽棉从土壤中吸收氮5.0kg,磷18kg,钾4.0kg。产量高则吸收量大。棉花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对N、P、K的需要量也不同。一般苗期较少,现蕾以后需肥量迅速增加;开花结铃期需要量最大;以后棉花长势减弱,吸收力下降,对N、P、K吸收量也下降。产量不同棉花吸收矿质营养的时期也不同。产量

11、较低的棉花大量吸收矿质营养的时期明显较高产棉花提前。就具体元素而言,高产棉花氮素在盛花期后吸收很少,而磷钾的吸收却向后推迟。,土壤,棉花正常生长发育要求良好的土壤条件,即土层深厚、结构疏松、中性或微碱性。但棉花适应性很广,无论是粘土还是沙土都能够生长。良好的土壤,由于通透性、保水保肥能力强有利于建立强大的根系,春季有利于地温回升,有助于幼苗生长;粘土不利于保苗,易涝早,后期又易发生旺长,引起蕾、花、铃大量脱落;沙土虽易保苗,但保水保肥能力差,棉花易早衰。棉花对土壤PH值适应范围很广。pH在6585范围内都能正常生长,但以中性至微碱性最适宜。,2、棉花的生长发育习性,无限生长习性,株型具有可塑性

12、。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只要环境条件适宜,植株就可以不断进行纵向和横向生长,生长期也就不断地延长。同时,棉花株型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棉株的大小、群体的长势长相等,都受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在棉花栽培中,可以采取不同的栽培措施,延长或缩短生长期,塑造不同株型,创造不同的高产途径。,适应性广、再生力强、结铃自动调节能力强,棉花根系强大,吸收肥水能力强,对旱涝和土壤盐分具有很强的忍耐力,因而,棉花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研究表明,在10-30cm土层含水量8一12时,棉花仍能存活。土壤含盐量03以下,棉花能出苗并正常生长发育;此外,棉花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也较广,在ph值5.28.5的土

13、壤中都能正常生长。,喜温好光性,棉花是喜温作物,其生长起点温度在10以上,最适温度为2530,高于40 组织受损伤。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其生育进程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同时,完成其生长期还需要一定的积温。从播种到吐絮需10 的活动积温,早熟陆地棉品种为2900-3100,中早熟陆地棉品种为32003400。棉花是喜光作物,棉花单叶的光补偿点为100012001x,光饱和点为78万lx。棉花产量潜力及纤维品质优劣与当地的太阳辐射强度、全年日照时数及日照百分率密切相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间长,棉花从开始花芽分化到停止生长,都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约占整个生育期的45,棉株在长根、茎、

14、叶的同时,不断分化花原基、现蕾、开花、结铃。,三、棉花的栽培管理要点,1、种植制度2、播种3、田间管理,1、种植制度,1、一年一熟2、套作,一年两熟3、轮作,一年两熟,2、播种,(1)播前准备.播前整地和施基肥 棉田在秋冬季深耕的基础上,要做好春季播前整地,最好在冬前结合翻耕施入基肥。北方有灌溉条件的棉田,要进行冬灌或早春灌溉。春灌不迟于播前20天。两熟棉田,也要争取在冬作物播前深耕。棉田基肥用量一般需占总施肥量的60-80。种子准备与处理 a.选择良种b.晒种 播前1周晒种2-3天。,(2)播种期和播种,播种期 5cm地温稳定在12以上即可播种,北方棉区以温度稳定在14-15较为稳妥。我省春

15、棉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种方式 目前棉花播种方式有条播、点播和育苗移栽,绝大多数地区采用条播。,播种深度 棉花是双子叶植物,出苗顶土力弱,春播出苗慢,播种深度很重要。墒情好,土质粘重的宜浅些,反之宜稍深。一般播深以4-5cm为度。播种量 我国目前栽培技术水平下,为保证全苗,一般播种量为留苗密度的5-19倍。条播的每亩5-6kg,点播每亩3-4kg。,3、田间管理,(1)苗期管理早查苗补缺。齐苗后,2片子叶平展时间苗,2-3片真叶定苗。中耕:苗期中耕要做列早、深、细、勤早防治病虫害:炭疽、立枯、红腐、黑斑、茎枯;棉蚜、地老虎、盲蝽象、蓟马施肥与灌水:根据苗情掌握早施、轻施或不施。,(2)蕾期,生长

16、发育特点约2530天。蕾期棉花进入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并进时期,但仍以养生长为主,并延续到开花盛期;地上与地下部分生长明显加快,花蕾增长也加快。管理的中心搭好丰产架子,早显蕾,多显蕾;早开花,带桃入伏,三桃俱增。,管理措施早去叶枝:稳施蕾肥:稳施蕾肥,塔好丰产架子、为实现高打好基础轻灌蕾水:灌水要轻,灌后要及时中耕保墒。中耕培土:勤中耕,深中耕,促进根系深扎,控制棉株徒,增强株吸收与抗旱能力,实现稳长。防治病虫:棉蚜,棉铃虫等。化学控制:使用生长调节物质如矮壮素,缩节安等,(3)花铃期,生长发育特点花铃期又可划分初花期和盛花结铃期。前期是指从棉株开始开花到第四、第五果枝开花,大约15天时间;营养

17、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但营养生长占优势,体内营养物质主要供给主茎生长和果枝生长点。后期是指初花期以后到吐絮期,营养生长下降,生殖生长占优势;体内营养转供蕾、铃为主。叶面积系数达最大值。根系生长速度大大落后于地上部。,管理的中心促进花铃期生长旺盛,多结伏桃、争结早秋桃,提高铃重。控制贪青晚熟,早熟不早衰管理措施施肥: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灌水:一般连晴710天以上,预报又久晴无雨,土壤水分下降到适宜指标之下,要及时灌水。整枝:花铃期整枝工作包括打顶尖打群尖、去赘芽,打老叶,剪空枝,因而工作繁杂,要精细整枝。中耕培土:中耕宜浅,防伤根;培土宜在封行前完成防治病虫害;花铃期主要病虫是伏蚜、棉铃虫、红蜘

18、蛛等化学控制:利用生长调节剂等控制疯长。,四、棉花栽培的四种主要技术,(一)麦棉两熟栽培技术1、麦棉两熟应具备的条件具有充足的热量的资源具有较好的水利资源具有较高的土壤肥力2、麦套棉的生育进程与特点春棉:共生时间长、现蕾期叶面积小、中后期长势旺夏棉:生育期短、开花结铃集中、有效铃期短,3、高产栽培技术(1)合理的套种方式(2)选种适宜的配套品种(3)适期播种合理密植(4)施足底肥(5)加强田间管理五早管理:早灭茬、早浇水、早追肥、早治虫、早打顶,(二)棉花育苗移栽技术,1、棉花育苗移栽的主要生育特点2、育苗移栽技术,1、棉花育苗移栽的主要生育特点,移栽棉花早发性强移栽棉花侧根强大生育前期生长量

19、大易倒伏、易早衰,2、育苗移栽技术,(1)育苗方式:营养钵、营养块、无土育苗(2)苗床要求:(3)播种时间(4)苗床管理(5)移栽(6)栽后管理,施足底肥精细整地地膜覆盖边栽边浇“安家水”,(三)棉花地膜覆盖技术,1、地膜覆盖棉花生育特点耕层根量大,吸收能力强生长发育快产量结构合理,2、地膜覆盖棉花栽培技术要点,播前准备:选地和整地覆膜方式:先种后膜、先膜后种适时播种:较露地早5-7天田间管理:破膜放苗、水肥控制、揭膜,(四)棉花化学调控技术,棉花定苗后5-7片真叶时(这时开始现蕾)亩用缩节安0.5-1克,见花期(浇头水前)亩用缩节安2-3克,花铃期打顶前(即7月15日前)亩用缩节安3-6克,

20、(对较旺长棉田还可以将缩节安量增加),如水肥条件较好株继续旺长,打顶后可再进行一次化控,缩节安用量同花铃期一样,每次化控应加入叶面肥磷酸二氢钾20克/亩,尿素150克/亩,喷洒,也可加入喷施宝,绿丰95,丰产素少需。,1、缩节胺的调控效应,延缓主茎和果枝节伸长促进根系发育抑制叶片扩展促进棉铃发育,2、缩节胺的调控原则,早控轻控(2片真叶开始)分段化控(苗期促根,蕾期保稳,花期控旺,后期保铃)结合肥水调控分类调控(品种、肥力、气候等),五、收获与贮藏,及时收获分类贮藏,收花的间隔时间7-10天为宜,间隔时间过长,在日光照射下,会使纤维氧化变脆,强力收到影响,降低品质,收花要做到“五分”、“四净”、“两不收”。“五分”:即不同品种分收,留种与一般分收,霜前花与霜后花分收,好花与僵瓣花分收,正常成熟花与剥出的青桃花分收;“四净”:即将棉棵上的花收净,铃壳内的瓣摘净,落在地上的拾净,棉絮上的叶屑杂物去净;“两不收”:即没有完全成熟不要急着收,棉絮上有露水暂时不收;“晾晒”:收摘的棉花一定晾晒后再贮藏,每次收花能严格做到上述要求则可保证丰产丰收,又可提高棉花品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