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工作原理.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405279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轮机工作原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汽轮机工作原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汽轮机工作原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汽轮机工作原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汽轮机工作原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轮机工作原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轮机工作原理.ppt(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汽轮机设备,汽轮机定义:,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锅炉,汽轮机,发电机,汽轮机是一种以蒸汽作为工质,并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机械功的旋转式原动力机。,第一节 概述一、汽轮机的级及其类型,1.级的概念,(1)定义:把蒸汽的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基本单元,(2)组成,喷嘴(静叶栅):加速汽流,动叶栅:叶片移动,带动转子,蒸汽的 动能转换为机械能,热能,动能,机械能,喷嘴,动叶,产生高速汽流,带动转子转动,2、级的作功原理,(1)冲动作用原理,单级纯冲动式汽轮机为例:(动叶为园弧形叶片,流道不收缩),蒸汽在动叶中改变流动方向,产生冲动力推动叶片旋转作功。,(2)反动作用原理,蒸汽在动叶中膨胀作功:p1

2、p2,c1 c2(w1 w2),热能动能机械能,反动级为例:(喷嘴、动叶叶型相同),蒸汽在动叶中膨胀加速,产生反动力推动叶片旋转作功。,带有一定反动度的冲动级:(动叶叶型介于前两者之间),注意:纯冲动级只利用冲动作用原理作功,带有一定反动度的冲动级和反动级同时利用冲动、反动作用原理作功。,(1).蒸汽没有加速,只改变方向,(2).蒸汽既改变方向,还因受到动叶片 反作用力而继续膨胀加速,所产生的离心力(即冲动力),除了冲动力以外,还产生由于加速而产生的反作用力(即反动力)。合力=冲动力+反动力,冲动作用的特点:汽流在动叶中不膨胀加速,只改变 流动方向,产生冲动力使动叶片运动作出机械功。,蒸汽流经

3、动叶汽道时有两种情况:,3.冲动作用与反动作用,蒸汽在动叶栅中完成了二次能量的转换。首先是蒸汽经动叶通道膨胀,将热能转换为蒸汽的动能,再是随着蒸汽的加速,给动叶栅一个反动力,推动转子转动,作出机械功,完成动能到机械能的转换。,反动作用的特点:,二、汽轮机设备的组成及工作概况,本体 辅助设备,凝汽设备回热加热设备除氧器调节保安装置供油系统,汽轮机设备,三、汽轮机的分类和型号,冲动式汽轮机:主要由冲动级组成 反动式汽轮机:主要由反动级组成,按工作原理分:,按热力特性分:,凝汽式汽轮机:有凝汽器背压式汽轮机:排汽压力高于大气压力,无凝汽器。前置式汽轮机调整抽汽式汽轮机:中间某几级后抽出蒸汽对外供热

4、一次调整抽汽、二次抽汽,供热式汽轮机,中间再热式汽轮机,抽凝式抽背式,低压汽轮机:0.11761.47MPa(1.2 15ata)中压汽轮机:2.0583.92MPa(21 40ata)高压汽轮机:5.978 9.8MPa(61 100ata)超高压汽轮机:11.76 13.72MPa(120 140ata)亚临界汽轮机:16.17 17.64MPa(165 180ata)超临界汽轮机:22.148MPa(226ata)超超临界汽轮机:32MPa,按新蒸汽参数分:(新蒸汽压力),按汽流方向分:,轴流式汽轮机辐流式汽轮机,按用途分:,电站汽轮机工业汽轮机船用汽轮机,按汽缸数目分:,单缸汽轮机双缸

5、汽轮机多缸汽轮机,单轴汽轮机双轴汽轮机,按汽轮机轴数分:,国产汽轮机型号:,N12513.24/535/535 N20012.75/535/535N30016.7/538/538 N60016.7/538/538N60024.2/566/566CC123.43/0.98/0.118 B258.82/0.98 CB258.82/1.47/0.49,变型设计序数蒸汽参数额定功率(MW)汽轮机型式,例:,第二节 汽轮机本体主要结构,静止部分:汽缸、喷嘴、隔板、汽封、轴承等。转动部分:主轴、叶轮、叶片、联轴器等,一、汽缸,作用:,封闭汽室、支承内外零部件,结构形式:,按进汽参数的不同:,高压缸中压缸低

6、压缸,按汽缸的内部层次:,单层缸双层缸三层缸,按汽缸形状:,有水平接合面无水平接合面,二、喷嘴与隔板,固定各级喷嘴,形成各级间壁,隔板作用:,三、转子和动叶片,转子类型,按制造工艺分:,整锻转子套装转子组合转子焊接转子,按临界转速分:,刚性转子挠性转子,大型机组的转子采用。,叶片,叶型、叶根、叶顶,组成:,四、汽封及轴封系统,减少各处间隙漏汽,防止空气漏入低压部分,作用:,前轴封(装在汽轮机高压缸前的汽封)作用:尽量防止高温高压蒸汽漏出,减少漏汽损失后轴封(装在汽轮机低压缸后的汽封)作用:尽量防止空气漏入轴封系统(由前、后轴封及与之相联的管道 及附属设备所组成),作用:,尽量防止高温高压蒸汽漏

7、出,减少漏汽损失尽量防止空气漏入,平齿汽封:用于前后压差比较小,高低齿汽封:用于前后压差比较大,枞树型汽封,J型汽封,梳齿型汽封,曲径式(迷宫式):,五、轴承,支持轴承:承受转子巨大重量,确定转子中心位置。推力轴承:承受转子未平衡轴向推力,确定转子轴向位置。,采用以油膜润滑理论为基础的滑动轴承,六、联轴器,刚性联轴器:半挠性联轴器:,联接汽轮机各转子或汽轮机转子与发电机转子,借以传递扭矩。,作用:,类型:,七、盘车装置,在汽轮机启动前或停机后使转子以一定转速连续转动以保证转子均匀受热或冷却。,盘车装置:,第三节 汽轮机的主要辅助设备,任务:1、在汽轮机排汽口建立并保持高度真空。2、将排汽凝结成

8、纯净凝结水作为锅炉给水。,一、凝汽设备,组成:凝汽器、循环水泵、凝结水泵、抽气器(或真空泵)等主要部件及连接管道和附件组成,1、凝汽器,工作原理:汽轮机排汽与冷却水通过管子表面进行间接换热,在此过程中蒸汽的汽化潜热被吸收而成为饱和水,使凝汽器压力成为排汽凝结温度所对应的饱和压力,形成真空。,单流程双流程,单背压双背压,2、抽气器,抽气设备任务:在汽轮机启动时建立真空及在运行中抽除从真空系统不严密处漏入的空气和未凝结的蒸汽以维持凝汽器的正常真空。,喷射式抽气器:射汽式、射水式机械式真空泵:离心式真空泵、水环式真空泵,抽气设备类型:,二、回热加热设备,任务:利用汽轮机中间级的抽汽到加热器中加热送往

9、锅炉的给水,以减少抽汽在凝汽器中的冷源损失,提高循环热效率。,组成:各级加热器及其汽水管道、阀门等。,加热器种类,混合式表面式,高压低压,表面式加热器疏水连接方式1逐级自流 排挤下级压力较低抽汽,热经济性低。2疏水泵打入加热器入口 排挤本级抽汽,热经济性高于逐级自流。3疏水泵打入加热器出口 排挤上级压力较高抽汽,热经济性最好。,一般高加采用疏水逐级自流;低加疏水逐级自流为主,在排挤严重处设疏水泵。(排挤严重处指汇集的疏水量大、所排挤的抽汽压力低)实例:600MW机组采用疏水全逐级自流系统。为简化系统,没采用蒸汽冷却器、疏水冷却器,而分别在高加设置了蒸汽冷却段和疏水冷却段,在低加设置疏水冷却段,

10、疏水冷却效果好。,低压加热器,卧式立式,高压加热器,卧式,1.给水除氧的任务 除去给水中溶解的氧和其它气体,防止热力设备及管道的腐蚀和传热恶化。气体主要来源是补充水及真空系统。2.除氧方法 热力除氧:将给水加热至除氧器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水蒸气的分压力接近水面上的全压力,其它气体的分压力趋近于零,则溶解在水中的气体将从水中逸出被除掉。,三、除氧器,原理:1.亨利定律单位体积中溶解的气体量b与水面上该气体的分压力P气体成正比。推论:如P气体 0,则b 0。2.道尔顿定律混合气体的全压力P 等于各组成气体的分压力之和。PP气体+P水蒸汽 推论:若P P水蒸汽,则P气体 0。,(1)必要条件:给水应加

11、热到除氧器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2)充分条件:保证足够大的汽水接触面积(细水流、水膜、雾化),并及时排走分离出来的气体。,2除氧器的压力调节和保护 当压力升高至额定工作压力的1.2倍时,应自动关闭抽汽管道电动隔离阀。当压力升高至额定工作压力的1.251.3倍时,安全阀应动作。3除氧器的水位调节和保护(1)水位过低。给水泵入口富裕静压头减少,影响给水泵安全工作。(2)水位过高。汽轮机水击、给水箱满水、除氧器振动、排气带水等。,4排汽的调整和利用(1)开度过小。排汽量减少且排汽不畅,除氧效果恶化。(2)开度过大。增加工质及热损失,且会造成除氧器内蒸汽流速太大,导致排气带水和除氧器振动,除氧器的结

12、构组成:,除氧塔给水箱,四、给水泵、凝结水泵、循环水泵,给水泵和凝结水泵的保护防止汽蚀:保证水位;保证最小流量。,一、汽轮机调节系统任务,电压频率(n),供电要求:,(1)数量:功率,(2)质量:,供电频率与转速关系:,第三节 汽轮机调节与保护,作用于转子上三力矩:Mt:汽轮机的蒸汽主力矩 Mg:发电机的反力矩 Mf:摩擦阻力矩(忽略),转子运动方程式:,1、功率平衡2、稳定转速,调节系统任务:,二、汽轮机调节系统的基本原理,(1)调速系统组成:转速感受机构 传动放大机构 执行(配汽)机构(2)有差调节:稳态时不同负荷下对应不同稳定转速的调节,归纳:,三、汽轮机调节系统的类型和发展,类型:,按

13、工作原理分,机液(机械液压)调节系统电液(电子液压)调节系统,速度调节系统 功频调节系统,按调节信号分,发展:,机液调节系统模拟功频电液调节系统数字功频电液调节系统,四、调节系统的静态特性,调节系统的静态特性:稳态下汽轮机功率与转速之间关系,调节系统的速度变动率:,意义:说明汽轮机同样负荷变化下稳定转速变化大小。,速度变动率对不同机组间负荷分配影响:,带基本负荷:较大 4%6%带尖峰负荷:较小 3%4%,(一次调频),同步器(转速定值器)作用:1.在单机运行时,操作同步器可调整机组转速,使机组在任何负荷下都能保持额定转速运行,从而保证供电频率稳定。2.在机组并列运行时,(a)操作同步器可改变机

14、组功率,使机组在电网频率不变时带不同负荷。(b)操作同步器可改变电网中各台机组的负荷分配以及调整电网频率。(二次调频)3.在机组并网前,操作同步器可调整机组转速与电网同步并入电网。,转速升高到额定转速的1.101.12倍时动作,迅速关闭自动主汽阀和调节阀。,1、机械超速保护及手动脱扣保护系统,五、汽轮机的保安系统,转速升高,转动部件应力增大,危及转子的强度。为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汽轮机设多道超速保护措施。,功能:,2.电气信号危急跳闸保护系统功能:在下列参数超限时,该系统关闭全部蒸汽阀门:1)汽轮机超速2)轴向位移大3)轴承油压过低4)低真空5)轴承振动大6)抗燃油压力低3.OPC超速保护,(

15、3)OPC超速保护,轴向位移保护装置,各种原因造成轴向推力过大时将导致推力瓦的乌金融化,转子产生不允许的轴向位移,使汽轮机动静摩擦。,功能:当轴向位移达到一定值,发出报警信号,当轴向位移达到危险值,自动保护装置动作,切断汽源停机。,润滑油压保护装置,润滑油压过低,会烧坏轴承乌金造成动静摩擦。,功能:(1)发出报警信号(2)投入辅助油泵(3)关闭主汽阀(4)停止盘车,低真空保护装置,真空降低,影响汽轮机出力且使排汽温度升高,轴向推力增大,汽轮机振动加剧。,功能:真空降低到一定值发出报警信号,真空降至规定危险值自动停机。,六、汽轮机润滑油系统,作用:(1)向汽轮发电机组各轴承提供润滑油(2)向机械

16、式超速危急遮断系统提供压力油(3)启停时向盘车装置和顶轴油泵供油(4)向发电机氢密封油系统提供高压和低压密封油要求:保证可靠供油,多级汽轮机的经济指标,一、相对效率,二、绝对效率,汽机相对内效率ri,汽机相对电效率r,el,汽机绝对内效率i,汽机绝对电效率el,绝对效率=相对效率t,三、汽耗率和热耗率,汽耗率d 定义:每发一度电(1kwh)所消耗的蒸汽量 单位:kg/(kwh)定义式:,热耗率q 定义:每发一度电(1kwh)所消耗的热量 单位:kJ/(kwh)定义式:,第六章热力系统,一、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及组成以规定的符号来表示工质按某种热力循环顺序流经的各种热力设备之间联系的线路图,称为

17、发电厂的原则性热力系统。特点:只表示工质流过时状态参数发生变化的各种热力设备,图中同类型同参数的设备只用一个来表示,它仅表明设备之间的主要联系,备用设备、管道及附件一般不画出。应用:用来计算和确定各设备、管道的汽水流量,发电厂的热经济指标等,故又称为计算热力系统。,组成:主要由下列各局部系统组成:(1)主蒸汽及再热蒸汽管道系统;(2)主给水系统;(3)除氧器和给水箱系统;(4)主凝汽水系统;(5)补充水系统;(6)锅炉连续排污及利用系统等。,二、发电厂全面性热力系统及组成发电厂的全面性热力系统是以规定的符号表明全厂主辅热力设备,包括运行的和备用的,以及按照电能生产过程连接这些热力设备的汽水管道

18、和附件整体系统图。,特点:为适应启动、低负荷运行、变工况、正常运行、事故或停止运行时各种运行方式变化的需要,装置了各种不同作用的备用设备、备用管路、操作部件和安全保护部件。全面性热力系统图是按发电厂设备的实际数量绘制的。,应用:(1)全面性热力系统标明一切必需的连接管路和管路上的一切附件,反映了全厂热力设备的配置情况和各种运行工况的切换方式,是发电厂运行操作的依据。(2)在发电厂设计时,可以根据拟定的全面性热力系统图,编制全厂汽水设备总表,计算管子的直径和壁厚,提出管制件的定货清单。同时也给发电厂管道系统和主厂房布置设计提供了依据。,(一)主蒸汽、再热蒸汽管道系统 锅炉供给汽轮机蒸汽的管道、蒸

19、汽管间的连通母管、通往用新汽设备的蒸汽支管等称为主蒸汽管道系统。,主蒸汽再热旁路系统图,(二)旁路系统 旁路系统是再热机组启、停、事故工况下的种调节和保护系统。作用1.保护再热器。2.改善启动条件,加快启动速度。3.回收工质,消除噪音。4.其它。可进行超压保护,减少安全门动作次数,延长使用寿命;可配合进行中压缸启动等。,旁路系统运行1.旁路启动旁路系统将按压力控制曲线进行控制。步骤:(1)开启高低旁喷水手动截门,打开旁路启动曲线,检查设定值设定正确;(2)将高、低旁压力调节阀切为手动方式,对旁路管道进行暖管;(3)投高、低旁压力调节自动,设定好主、再热蒸汽升压率和目标值;(4)通过改变启动曲线

20、上的升压率来控制旁路流量。,2.旁路的切换低负荷暖机后,要进行阀切换,即旁路逐渐关闭,高压缸进汽。说明:在阀切换时应严密监视旁路系统的动作情况,如果旁路减压阀的关闭与调门的开启在流量上配合不好,必然导致蒸汽汽压力波动和汽包水位的大起大落。因此,当阀切换控制效果不理想时,应立即切至手动进行,以确保各参数的稳定。,(三)主凝结水系统组成从凝汽器热水井经凝结水泵、轴封蒸汽冷却器及低压加热器到除氧器的全部管道系统称之为主凝结水管道系统。,(1)在主凝结水系统中,一般设两台凝结水泵,一台运行,一台备用,运行泵故障时能自动切换。(2)凝结水再循环管的作用是在机组启动或低负荷运行时,保持凝结水泵流量大于水泵

21、的最小允许流量,维持一定的热井水位以保证水泵入口不发生汽化,同时还应保证轴封冷却器足够的冷却用水。,凝结水系统运行(1)机组初始启动,要向凝结水系统、闭式水系统、除氧器、凝汽器进行注水;(2)凝结水泵启动前应开启再循环电动门,以免因流量不足而引起泵的损坏;(3)凝结水泵启动后,除氧器水位可由大小调节阀自动控制;(4)在真空建立后,凝汽器可实现抽吸补水。,(四)给水系统 组成 给水管道系统就是从除氧器给水箱下降管入口,经给水泵、高压加热器到锅炉省煤器前之间的全部管道、阀门和附件的总称。大容量机组采用单元制给水系统。,特点:给水管道输送的工质流量大,压力高,对全厂的安全、经济运行影响很大。给水管道

22、系统事故会使锅炉给水中断,造成紧急停炉或降负荷运行,甚至使锅炉发生严重事故以致长期不能运行。,说明:(1)给水泵配置有两台汽动给水泵,一台电动给水泵(启动和备用),在给水泵逆止阀出口处装有再循环管。(2)给水泵出口逆止阀的作用是当给水泵停止运行时,防止压力水倒流入给水泵,给水泵倒转而冲击低压给水管道和除氧器。(3)给水再循环管的作用是防止给水泵在启动或低负荷时入口发生汽化而导致汽蚀,保证通过给水泵最低流量。(4)给水操作台中给水调节阀系统的路数、容量应根据锅炉进水路数及调节阀的性能研究确定。,给水泵调节方式 1.节流调节 特点:采用给水调节阀调节给水流量,压力损失大。2.变速调节 特点:(1)

23、通过改变给水泵转速调节给水流量,减少了压损,节省厂用电;(2)简化给水操作台。,给水泵拖动方式300MW及以上机组采用小汽轮机拖动,电动泵作备用。特点:(1)高转速,轴短,可靠性高。(2)功率不受限制。(3)增大回热抽汽量,高压缸容积流量增大,机组热经济性提高。(4)系统复杂,启动时间长。小汽机汽源选择。(1)新汽:负荷适应范围大,但蒸汽容积流量小,小机效率低。一般作为低负荷备用汽源;(2)高压缸排汽:低负荷备用汽源;(3)中压缸回热抽汽:抽汽压力较低、抽汽量较大,热经济性好。,(五)轴封蒸汽系统作用 1.防止汽缸内蒸汽和阀杆漏汽向外泄漏。2.机组正常运行时,防止高温蒸汽引起汽机转子轴承超温。

24、3.防止蒸汽漏入汽缸的真空部分。4.回收工质和热量。,轴封蒸汽系统组成大容量机组的轴封系统为自密封系统,正常运行时,利用高中压轴封漏汽供给低压轴封用汽,大约在75%负荷时可进入自密封状态。,(六)辅助蒸汽系统作用采用单元制机组的发电厂均设有辅助蒸汽系统、辅助蒸汽系统在电厂起、停、甩负荷和各种工况下,为各用汽项目提供参数、数量符合要求的蒸汽。组成(1)电厂的第一台机组启动:启动锅炉(2)启动:邻机。(3)正常运行:4段抽汽。(4)低负荷:高压缸排汽,应用:(1)在机组启动、停机、低负荷期间,除氧器的加热除氧用汽;(2)机组负荷低于50,汽机高、中、低压缸和给水泵汽轮机汽封用汽;(3)卸油、油库加

25、热,燃油加热及燃油雾化用汽;(4)锅炉暖风器用汽;(5)汽轮机法兰、螺栓及汽缸夹层加热用汽;(6)其它如给水泵汽轮机启动前的调试用汽、电厂生活采暖用汽、化学处理车间用汽、机组停运后露天设备及管道保暖防冻用汽。,(七)真空抽气系统组成,(八)工业水系统1.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开式水系统采用水质较差的工业循环水,主要供给所需冷却水量较大的冷却器和向灰水系统补水。特点:对水质要求较低。,2.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闭式水采用水质较好的凝结水,经闭式泵升压、冷却器自动调温后送到对水质要求较高、但用水量相对较少的用户,绝大部分用户的回水又回到闭式泵进口,进入新的循环。特点:对水质要求高。,第七章 汽轮机运行基本

26、知识第一节 汽轮机启动与停机1 启动方式(1)新蒸汽参数 额定参数和滑参数(2)汽缸金属温度 冷、温、热态(3)冲转进汽阀门 调节阀、主汽阀内旁路阀2、机组停机正常停机、事故停机额定参数停机、滑参数停机,二、正常运行1、正常运行监视负荷,频率,汽温,汽压,润滑油温、压力,轴承温度,除氧器水位等2、变负荷运行:定压运行滑压运行(变压运行),汽轮机组的监视,蒸汽,机械设备,工质,凝结水,冷却水,油,压力,温度,流量,蒸汽品质,压力,温度,流量,水质,压力,温度,流量,水质,压力,温度,油质,汽轮机,凝汽设备,机械情况,热力工况,转速,轴承温度,汽缸膨胀,胀差,径向移动,大轴状况,轴承荷载,振动,大轴偏心,机座,调节,大轴,缸壁,上下缸温度,螺栓,法兰,轴承箱,凝汽器,循环水泵,凝结水泵,真空,三、机组启停及变负荷影响因素1、热应力2、相对膨胀3、热变形4、机组振动5、启动或负荷变动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