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战争.ppt.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07556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战争.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信息化战争.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信息化战争.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信息化战争.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信息化战争.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化战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战争.ppt.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科大军事教研室,信息化战争,西科大军事教研室,第一节 信息化战争概述,20世纪九十年代来,四场具有明显高技术特征的战争,1991年 海湾战争,1998年 科索沃战争,2001年 阿富汗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机械化战争至信息化战争,信息获取传递更加灵便指挥控制系统工作效率高使用信息化弹药比例高作战平台信息化水平更高武器装备实时攻击目标更强,1.信息战争的定义,是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战争形态。它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大量装备和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军队,以信息化战争理论为指导,在信息化网络化战场上展开的以夺取制信息权为核心目标,以信息对抗和知识对抗为主要对抗手段,附带杀伤破

2、坏减到最低限度的多军兵种一体化战争。,信息化战争,对信息化战争定义的理解,当代高技术战争中出现了信息化战争的一些端倪,但高技术战争还不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化军队是进行信息化战争的主要力量,没有信息化军队参与的战争当然不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武器装备大量使用,参战部队的作战、指挥实现网络化、一体化;,多维战争空间紧密相联,认知和信息空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甚至成为主导性战争空间;信息成为能量和物质的调节器,信息在战争中起主导作用;战争仍然具有暴力性质,但是战争的附带损伤和破坏将不断下降,直到最低限度。,2、信息战争与机械化战争的区别与联系,战争发展形态,冷兵器时代战争,热兵器时代战争,机械化战争,信息化

3、战争,人力,人力+火力,人力+火力+机动力,人力+火力+机动力+信息,信息化战争又与机械化战争有质的区别,信息化战争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对机械化战争的继承与发展,它的发展同样符合唯物辩证法,它和机械化战争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它是比机械化战争更高一层的战争形态,基本作战方式也由机械化战争时代的协同作战向一体化联合作战发生转变。可以这么说,目前与机械化战争有质的区别的信息化战争还没有出现。,3、信息战争的发展演变,信息化战争划分为信息蒙昧时代和信息文明时代两大阶段,这两个时代的分水岭是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的问世。进入信息文明时代后,信息化战争开始萌生并发展,经历了信息化战争的萌生

4、期、与机械化战争并生期及信息化独立发展期三个阶段。,数字化阶段,数字化阶段是指数字技术在计算机、通信系统、软件系统、传感系统、定位系统、模拟系统等多方面广泛应用,使战争中的武器系统的控制能力显著增强,反应速度明显加快,精确度大幅提高,从而把战争推向了精确作战的新时代。在这个阶段中,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军用技术纷纷由模拟化技术向数字化技术方向发展。,数字化战争的特点,信息装备数字化指挥控制体系网络化战场管理一体化武器装备智能化作战人员知识化和专业化,数字化部队,以数字化技术、电子信息装备和作战指挥系统以及智能化武器装备为基础,具有通讯、定位、情报获取和处理、数据存储与管理、战场态势评估、作战评

5、估与优化、指挥控制、图形分析等能力,实现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讯和电子对抗一体化,适应未来信息作战要求的新一代作战部队。,数字化战场,以数字化信息为基础,以战场通讯系统为支撑,实现信息收集、传输、处理自动化,网络一体化的信息化战场。,数字化战争的形成基础,技术推动 需求牵引 局部战争实践的促成,军事领域的数字化技术革命,侦察与监视的数字化 军事通信的数字化 指挥控制的数字化 作战武器系统的数字化,国外军队数字化状况,法军,单兵作战及联络综合装备战地敌友识别系统快速信息导航决策与报告系统第四代数字无数电收发机地平线地面侦察系统指挥系统数字化数字化计划主要障碍资金,英军,首先从陆军开始发

6、展和规划英国的数字化部队国防部颁发了“英国陆军数字化部队总纲”成立了第一个数字化机构-地面指挥信息系统作战需求办公室,美军,分四个方面对军队进行数字化,理论准备,讨论信息战的定义区分信息战的类型探讨信息战的特点及其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的作用提出信息战的若干作战思想界定信息战的技术基础,组织准备,建立了20多个信息战机构,国家保密政策委员会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委员会联合参谋部指挥与控制中心联合参谋部信息战局信息系统安全中心国家保密局信息处国防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信息战执行委员会,人才准备,强调转变观念,树立信息忧患和信息战意识把技术训练和加强信息战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内容,技术准备,制订战略性技术

7、准备计划,大力推进C4I系统的开发制定和实验未来C4I一体化计划实施综合信息管理,困难与问题,信息战防御漏洞不少,许多问题一时难以解决美军指挥控制系统对电子技术的过分依赖增加了其信息战网络的脆弱性,网络化发展阶段,网络化是在基本完成数字化改造或是数字化发展后提出的,网络化实现了信息共享,并使指挥、控制、通信、情报、侦察、监视、效果评估等融为一体,大大提高了作战效能,所以信息的网络化发展成了“战斗力倍增器”。通过上次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自动化指挥系统集侦察发现、决策与命令传送、火力打击、效果评估于一体,使信息战争具有发现就意味着催毁这一特点。,网络中心战示意图,智能化阶段,信息化发展到智能化阶段,

8、精确作战能力、网络一体化作战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战争的智能化水平、战争效率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大量辅助决策系统和自动决策系统将出现,武器装备数字化,人员素质空前提高,战争将是智力对智力、系统对系统的对抗。,美国军事指挥信息操作系统C4IKSR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Computer,Intelligence,kill,Surveillance,Reconnaissance(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打击、监视、侦察)。,作战单位。这些命令可能是直接指令自动化武器系统接战,或调整作战队形等。,第二节 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与发展趋势,一、信息成为战争的主导

9、要素 信息已经成为武器系统和军队作战效能的“倍增器”信息优势成为信息化战争制胜的根本条件 军事信息系统成为战争指挥与控制活动的基础,二、战争行动在多维化战场空间同时展开,一维战场:机器化大生产之前(陆地)二维战场:航海技术发展(陆地扩展到海洋)三维战场:飞机的出现并应用战场(陆地、海洋、天空)多维:电子磁、“星球大战”等,三、信息化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一体化对抗,信息作战中的主要作战样式,是由两个以上的军种按照总的企图和统一计划,在联合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共同进行的联合作战,其作战行动具有一体化的特征。一个军事行动的成功往往是诸军兵种共同协作的结果。,作战力量一体化,由于采用一体化信息网络联接,

10、C4ISR系统使诸军兵种之间、诸作战单元之间无缝连接,实现目标侦察与发现、指挥与决策、火力打击与评估于一体,消除各军种“各自为政”,相互独立的局面,实现诸军兵种作战力量一体化。,作战行动一体化,信息化战争中,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网络杀伤、情报、侦察和监视于一体的C4ISR系统,为作战指挥提供了准确的战场情报、快速的通信联络、科学的辅助决策、实时反馈监控,诸军种信息共享,统一决策,更便于协同动作,从而使作战指挥实现一体化。,作战指挥一体化,为了适应信息化战争联合作战的要求,必须实行统一组织、统一计划、统一行动,实行一体化保障。,综合保障一体化:,四、非线式、非接触作战成为重要作战样式,相

11、对于传统的线式作战而言,信息化战争作战行动在海、陆、空、天、电磁及信息与认知领域等多维空间同时展开,战略、战役、战术层次模糊,交战线模糊,前后方不分,战场明显呈非线性状态。,非线式作战,敌对双方在不接触的情况下,使用信息系统和远程作战武器实施防区外打击的作战行动样式。,非接触作战,五、信息域、认知域和太空成为信息化战争的战略制高点,信息域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主导性空间心理空间已经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一个重要作战空间制太空权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战争的胜负,信息化战争发展趋势,一、信息力量的竞争将愈演愈烈二、作战方式和战争形态将不断变化三、人类的战争能力将持续提升(一)战场感知力持续提升(二)战场反应速度持

12、续加快(三)精确打击能力持续增强(四)作战空间和时间持续延伸(五)战场效能持续提高四、对经济和科技的依赖性将越来越强五、战争的不对称表现日趋多样,国外军事家眼中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战,人人可以成为新人民战争中的主力军。用人民战争思想打信息战。用家用微机即可进行的战争,需要时动员成千上万人,攻击外国计算机系统。中国拥有一批杰出的软件专家,在信息战领域有巨大潜力。,人民战争与信息战结合,第三节 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江泽民主席在科索沃战争后指出:“信息战主要采取电子战和计算机网络战这两种形式。计算机网络战破坏力强,在科索沃战争中已初试锋芒。应对这种形势,我们必须加快发展信息技术。”十届全国人大四次

13、会议2006年3月14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纲要的决议,决议第四十五章“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强调,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努力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整体防卫作战能力。实施科技强军战略,推进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防卫作战力。”,一、树立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国防观念,1、紧紧把握重大战略机遇期的观念2、牢固确立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观念3、科学树立信息化人民战争的观念,二、增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1、加快国家战略能力建设2、提高武器装备机械化信息化水平

14、3、谋求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4、发展和创新信息化战争理论,三、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国防动员,又称战争动员,是指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通常包括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科学技术动员、人民防空动员和政治动员等。,国防动员,日益成为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局部战争的动员实践看来,国防动员呈现出精确动员、全维动员、实时动员和快速动员等特点,军事强国在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建设上走在了前列。,四、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进入信息化战争时代,军队建设朝小型、多能、复合、精干化方向发展,必然要

15、求要有一支能快速动员的后备力量。,党的十六大对我军建设提出了实现机械化、信息化的双重历史任务,建立巩固的国防是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实施科技强军战略,人才是建军治军,在我国,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人民防空知识,人民防空,简称“人防”,国外一般称“民防”,是指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人民防空的基本目的是采取各种有效的防护手段,保证城市各种功能正常运行,保护战争潜力,稳定后方,支援战争。,一、防空袭的方式方法,1、疏散防护 疏散防护通常是指战争爆发前后,把城市或重要目标内的人员、

16、物资等有计划地转移到安全地区,以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保护战争潜力的目的。其主要对象首先是人力资源,其次是交通、通信、能源等经济设施。疏散防护时机可分为早期、临战和紧急疏散等三种。,2、隐蔽防护,隐蔽防护是指在遭到敌人空袭时,有计划、有组织地将城市的人员、物资、工厂、设施等转入地下隐蔽,对地面的重要目标实施伪装的防护行动。隐蔽防护的方式通常有:转入地下、利用地形地物、对重要目标进行伪装等。,3、消除空袭后果,消除空袭后果是指对敌人空袭所造成的直接危害和产生的次生灾害等,进行消除和控制,以保证城市功能的恢复。消除空袭后果的主要手段有消防灭火、抢险抢修、救生医疗、防化洗消、治安保卫等。,二、

17、核生化武器的防护,1、核武器防护核武器是利用原子核反应瞬间释放出的巨大能量而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主要有: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等。核武器的杀伤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放射性沾染,其中前4项是在核爆炸的最初几十秒内产生的,而放射性沾染则可以持续几个月、几年或更长的时间。对核袭击的最好防护措施是进入人防工事,若来不及进入人防工事,则应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隐蔽。,2、化学武器防护,化学武器以各种毒剂的毒害作用来杀伤人畜,包括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中毒性毒剂、失能性毒剂等。遭到化学武器袭击时,应迅速用湿毛巾或湿口罩等捂住口鼻,扎紧领口、袖口、裤脚口,戴上防风眼镜或游泳潜水镜,披上雨衣或风衣等,朝上风方向转移,离开染毒区后马上清洗消毒。,3、生物武器防护,生物武器是利用致病微生物或毒素作为战剂,来杀伤有生力量及破坏农作物的特殊武器,对它的防护基本上与防化学武器的方法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