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内生化服务“三农的制度创新——来自美国社区发展银行的借鉴.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07753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9.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镇银行内生化服务“三农的制度创新——来自美国社区发展银行的借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村镇银行内生化服务“三农的制度创新——来自美国社区发展银行的借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村镇银行内生化服务“三农的制度创新——来自美国社区发展银行的借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村镇银行内生化服务“三农的制度创新——来自美国社区发展银行的借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村镇银行内生化服务“三农的制度创新——来自美国社区发展银行的借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村镇银行内生化服务“三农的制度创新——来自美国社区发展银行的借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镇银行内生化服务“三农的制度创新——来自美国社区发展银行的借鉴.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村镇银行,村镇银行内生化服务“三农的制度创新来自美国社区发展银行的借鉴,村镇银行可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业务,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以及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所谓村镇银行就是指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机构,摘要,村镇银行背景,2006年12月21日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合作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相继成立,其中村镇银行被认为是能够有效解决金融服务“三农”不足的重要制度创新。,村镇银行优势,从草根金融

2、演化而来的村镇银行,己经成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正规化”改革的重要实践,其金融服务内生供给的实践使其拥有信息、机制等优势。村镇银行缓解了农村金融服务不足、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强化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等,己经成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持力量。,村镇银行出现了严重偏离“三农”的趋势!,现有农村金融市场无法保证村镇银行积极主动的服务 三农,而现有商业银行竞相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多是基于特许权价值的考虑。银行多数都是为了突破已有的经营限制并达到进一步扩展资源和地盘的需求,因此,村镇银行出现了严重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嫌疑。在经营过程中更是体现出严重的抛农,弃农及“非农户化行为,村镇银行偏离三农原因

3、分析,经营因素:村镇银行运营成本高,筹资困难以及抵御风险能力弱的先天缺陷发起制度设计:本身就拒“三农”于千里之外,其 冠名村镇,却身处县城,很少专注于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的小额农贷业务,已经严重偏离了设立村镇银行的初衷,村镇银行偏离三农对策,李泓建认为,制度重构是前提,同时经营管理和信贷模式要加强创新,其中政策性村镇银行被视为有效的制度安排,但其同样面临信息约束,抵押担保约束以及信贷配给等弊端。,村镇银行偏离三农对策,刘湘云等认为,村镇银行建立与其他金融机构信息合作机制更有利于村镇银行信贷资金真正服务“三农”。柴瑞娟提到,村镇银行的商业性与支农性可以有效调和,美国社区再投资法案中通过法律建立合

4、理的信贷指标评价体系,确保村镇银行服务“三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社区再投资法案,1977年,关国国会通过了社区再投资法案,口的在于减少社区资金的外流、促进社区内信贷的公平可获得性,实现全国范围内社区的均衡发展。事实表明,法案的制定并没有抑制银行信贷投放的偏见,弱势社区仍然无法获得有效的金融供给,相反产生了严重的金融歧视,有法案约束的金融机构和没有相关约束的金融机构并不存在明显的金融服务差异。,社区在投资法案结果分析,明斯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内在不稳定性,而真正有活力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来源于富有创造力的小企业的成长,弱势地区及人群能够获得平等的金融供给,其中社区发展银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5、和现实可操作性。美国学者伯格与迪锡认为,关国社区银行以关系型融资为其核心的经营战略使其具有重要的“软信息”比较优势。更重要的是 在面临金融危机考验时,为社区服务的传统银行因为 具有很强的抗风险的能力,因而也大大降低了金融泡沫的集聚和危机的发生。,明斯基金融结构改革与银行内生性解读,明斯基认为,促进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社区资本”(community capital)的形成,而有效的资本形成关键在于社区金融结构的改革,有效的金融供给是弱势地区资本形成的最重要的制度保障。,资本的形成与经济金融危机的产生却也是相伴而生,明斯基金融结构改革与银行内生性解读,金融结构改革的核心在于银行功能和金融

6、发展的正确解读明斯基认为,银行防范风险、促进投资的根本,在于发掘经济体的合理金融需求,继而选择有效的金融供给方式,而这必然是一个内生过程,需求创造供给,这是银行货币创造的内生视角,,明斯基金融结构改革与银行内生性解读,银行内生货币的创造和清偿过程就体现为:银行贷款一银行存款(银行货币)一准备金(中央银行货币),而这不同于传统的银行货币创造过程。银行贷款的本质是银行与其客户间的“债务”交换,也是信用交换,而交换的基础是客户必须付出利息代价。由上可知,银行通过贷款支持经济体的资才形成是银行本质功能的体现,美国社区发展银行和我国村镇银行的困境及借鉴,基于上述论述,银行的重要功能在于根据经济体的内生金

7、融需求,合理有效地提供金融供给。村镇银行作为我国村镇社区的基层金融组织,其创建的口的就是满足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不愿意触及的地域和领域。村镇银行的法律性质私法律定位决定了“风险防范”前提下的“营利与“支农”是其经营发展的两大目标。美国社区发展银行和我国一样面临营利与支农的矛盾,美国社区发展银行特点及优势美国的经济繁荣与社区发展银行的创立和发展密不可分(1)合理有效的支付与储蓄系统,保证弱势群体能够有效地进行支付结算,拥有各种支付账户和使用信用卡结算。(2)保证正常的房屋抵押信贷、消费者信贷以及助学贷款等。与此同时,还提供一定银行理财业务咨询、保险业务以及投资银行业务的咨询等。最重要的是这些业务的开

8、展不增加底层居民的相关负担为前提(3)银行间的清算以及准备金的供给一直以来都是社区银行而临的主要问题,明斯基建议可以专门成立一个用于社区银行的清算体系和监管体系,即,美国社区发展银行特点及优势,(1)定位优势。社区发展银行客户群主要以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和一定社区的居民、农户等与社区经济发展密切关联的中小客户为主和大银行之间的客户群并不重叠(2)信息优势。易获取当地客户的信息并于此具有了较强风险识别能力,社区银行员工是己经融入到社区生活的成员,获得“软信息”优势明显(3)效率优势。社区发展银行在审批中小企业和家庭客户的贷款时,客户的财务数据并不是进行信贷评级和发放贷款的主要评判,个人因素

9、纳入评判范围,同时贷款速度快,美国社区发展银行特点及优势,这样不但有利于鼓励“本土化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顾客满意度,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良性的经济金融生态环境。(4)风险规避优势。银行信贷的关键在于对风险的把控和规避。在金融危机中兼并重组的都是大型金融机构。而社区银行的定位及“软信息”优势使其在金融危机中独树一帜,甚至使一些社区银行家感到“金融危机使他们看到了过去几十年都没有的发展机会,美国社区发展银行特点及优势,总之,关国社区银行在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不但服务对象进一步固化于一定的社区,而且社区银行的金融资源基本在一个社区内循环。同时重视小额零售业务,这样基于地缘和人缘等优势,使得其能为客

10、户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关系型的“软信息”借贷是社区银行可持续拥有客户的有效手段。,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困境,(1)村镇银行的发起和设立需要一家银行类金融机构作为大股东,而这种要求必然使村镇银行拷贝大股东的经营策略,从而致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于不顾。更有甚者,村镇银行可能演化为外资银行或者中小城市银行机构。,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困境,(2)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口的在于使其充分展开竞争,但由于竞争手段的同质化和低级化使金融资源的配置更为恶化“皇大户”、抢夺优质客户的竞争格局,使农村的弱势群体仍然处于“金融真空状态”,村镇银行是农村农户的专门服各银行的本质将不再存在,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困境,(3)民

11、间资金可以进入银行业被认为是可以实现农村地区处于“灰色”地带的民间金融寻找了一条“正规化”的出路,但这种天真的想法恰恰为缺乏金融监管的、贪婪的民间金融资本的非法金融行为提供了合法的“保护伞”,更进一步恶化了农村社区的金融生态环境,金融风险的高度传染性必将引起金融危机。,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困境,(4)村镇银行“内生化”服务“三农”的微观基础并不牢固和稳定,以至于农户和村镇银行之间缺乏有效的“信用机制”,农户从未把村镇银行作为自身金融需求的有效供给者,而村镇银行在无法获得农户真实信息的情况下,也不愿冒险行动。因此,农户与村镇银行之间渐行渐远,村镇银行无法有效服务“三农”。,来自美国社区发展银行的现

12、实借鉴,村镇银行是为农村社区设计的正规金融组织形式,其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方而尚在于农村地区真实的、有效的金融需求,而这来自于农村地区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自关国社区发展银行的现实借鉴,首先,村镇银行应该进行合理的业务和服务范围定位,解决农村地区弱势群体无法获得有效金融服务的困境。村镇银行建立合理的银行支付清算体系,金融服务部增加农民负担,来自关国社区发展银行的现实借鉴,抑制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低水平和“同质化”恶性竞争的发生,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村镇银行如何“因人而异”,量体定做有效的个性化服务。美国社区发展银行的信息优势和定位优势使其充分了解客户的金融需求,并且通过“关系型”信贷的方式,帮

13、助农户发掘其内在的金融需求,并将根据其有效的信息来源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这样的“感情化”和“创新性”借贷模式,在使客户资源更稳定的同时,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也得到了改善和提升。,来自关国社区发展银行的现实借鉴,最后,美国社区发展银行的风险规避优势的经验,可以帮助我国村镇银行的风险识别能力的提高,“关系型”借贷使社区银行拥有充足的“软信息”进行风险识别,“软信息”是村镇银行降低信贷风险的最有效的手段。同时,如果村镇银行真正致力于与“三农”有关的金融服务,民间高盈利性要求的非法资金也会自动退出,这从根本上可以降低民间非法资金进入村镇银行,进一步防止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恶化。,政策建议,创建

14、真实的以乡镇为基础的“关系化”信息网络,真正做到“熟人”借贷,这样不但能够有效发挥村镇银行作银行组织的重要功能、降低村镇银行的借贷风险,同时还可以引导民间借贷“正规化”,降低民间投机性和庞氏借贷的可能性,减少民间借贷风险并阻其向正规金融机构转移。,政策建议,政府通过各项立法降低村镇银行的各项服务收费标准和税收标准,加大村镇银行清算资金的支持力度。例如:可以成立专门为村镇银行清算和监管服务的清算组织和监管机构等。村镇银行还可以首先作为一种“准政策性金融机构”保证其业务的顺利开展,随着其客户群的进一步稳定和业务的壮大,再进一步向商业化金融组织转化。,政策建议,形成村镇银行联盟,避免单打独斗,降低来自大银行的各种约束。村镇银行联盟并不意味着合并为一个大的金融机构,相反却应该是“谁的地盘谁做主”,同时当个别村镇银行出现短缺时,可以相互支持和帮助。,政策建议,确保村镇银行的信贷支持与当地的实体经济密切配合,创造性地发掘区域内经济体内部的金融需求并采取各项措施支持这样的金融需求,THANKS,谢谢观赏!蔡冬辉,60312114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