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09066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2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教师专业发展相关因素研究行动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田野,一、什麽是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有两个标志性的文献:(1)国际: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说明,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国外提出教师专业化的初衷,是为提高教师的职业地位、待遇,然后扩展到教师教师素养以及教师教育(教师的培养与培训)。(2)中国:教师法 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规定:“

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教师教育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其基本理念是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地位与素养。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具有不可替代性、专业性、规范性和发展性。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就广义而言,两个概念是相通的,均用以指加强教师专业性的过程;当将它们对照使用时,主要可以从个体、群体与内在、外在两个维度上加以区分,教师专业化主要是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而教师专业发展则是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

3、业性的提高。,新课程改革既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挑战,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机遇,课程理念: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了中华民族复兴课程内涵:课程是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 课程结构: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课程内容:分科综合 文本各类资源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手段:传统学习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行为:主导、引导、互动、创造,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阶段和相关因素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实际经历的专业发展的变化过程,侧重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各个方面的发

4、展是否有关键期等。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研究在教师专业发展有关观念指导下,给教师提供哪些以及如何提供外在的环境和条件,才能更好地帮助教师顺利地走过专业发展所必须经历的诸阶段。”(叶澜等著:教师角色和教师专业发展新探,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217页),1、六个教师案例的启示,我们借鉴香港大学徐碧美教授的研究方式,选择了不同类型的六位教师进行案例研究,从供职单位来看,有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从职称来看,有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包括俗称的“小高高”)、中级教师、初级教师;从年龄来看,有老、中、青教师。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阶段,促进教师专业发

5、展的主要因素,从而探讨教师培训机构和校本研修要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哪些有效的课程支持。,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可以从多种视角进行划分(1)职称视角 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 初级教师(职初教师、新手教师)教龄15、6年;中级教师(较有经验的教师)教龄620年;高级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或仍为较有经验的教师)(2)成就视角这是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取得实际成效来划分 一般教师校级骨干教师区级骨干教师区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3)生涯视角 任职初始阶段任教适应阶段任教成熟阶段任教再发展 阶段任教高原期任教更新再发展期保守衰退期(4)经验视角 适应期成熟期创造期(5)课堂教学视角

6、讲得清讲得好教得活,教师专业发展因素,(1)专业情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动力(2)任职学校: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环境(3)实践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4)关键事件:是教师专业发展产生质的飞跃的 契机(5)教学研究:是教师克服“职业倦怠”、突破“高 原期”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6)专业引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条件(7)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2、840名教师的问卷分析,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那麽,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主要包括哪些主要成分呢?,教师专业结构,教师自我评价和发展期望,从调查分析来看,我区广大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都有一定评价和

7、期望。教学现状评价:认为自己处在适应期(已基本胜任教学工作等)152人占18%,认为自己处在成熟期(已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等)487人占57%,认为自己处在创造期(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艺术、风格等)202人占24%;专业发展期望:希望成为校级骨干教师(校星级教师、校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等)544人占64%,希望成为区级骨干教师(区学科中心组成员、区兼职教研员、科研员等)149人占18%,希望成为区学科带头人80人占9%,希望成为特级教师36人占4%。,问题1:师德与育德研修需求,【分析比较】,(1)师生沟通艺术被列在首位,说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已受到教师关注。(2)优秀教师

8、成长经验被列在第二位,说明师德修养学习,也要重视实践性,创设具体情境。,问题2:更新教师知识结构需求,【分析比较】,(1)初级教师排在前三位的是学科专业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心理学知识,中级教师排在前三位的是学科教学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心理学知识,高级教师排在前三位的是人文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心理学知识。对前三位,高、中、初都选择了学科专业知识、心理学知识,中、初级都选择了学科教学知识,而且都放在第一位,中、初级共721人,占问卷的85%。(2)值得注意的是,初级将外语知识排在第五位,比高、中级的需求高出23、9个百分点。高级将人文知识放在第一位,中级也将其排在第四位,初级将其放在第五位。对课程

9、知识都缺乏需求,中、初级将其排至末位,高级也仅将其排在第六位。,问题3:优化教师能力结构需求,【分析比较】,(1)高级、中级、初级,都将课堂教学及管理能力放在第一位,毫无疑问,我区各类培训都要将此作为重中之重来抓。(2)高级、中级都将信息技术能力放在第二位,说明有较大需求;初级是将信息技术能力放在第五位,也许这方面的基础好于高级、中级,或许是这部分教师自身对驾驭课堂教学还需要有更多的关注。(3)高级、中级都将科研能力放在第三位,初级则更是将科研能力放在第二位,这反映了三者的共同需求,如何更为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值得关注。(4)教师自我监控的反思能力,似乎未受到应有的关注,高级将其排在第六

10、位,中级将其排在第五位,初级将其排在第七位。,三、行动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田野,范例案例课例,(一)什麽是范例?,所谓范例,是指教材中的典型事例。范例教学,是指通过教材中典型事例的研究,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教材结构,理解带普遍性的规律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又称范例方式教学论。20世纪50 年代,原西德M.瓦根舍夫首先在物理和数学学科中提出实行“范例教学”。,范例教学程序一般分为四个阶段,1、范例性地阐明“个”的阶段。2、范例性地阐明“类”的阶段。3、范例性地掌握规律和范畴的阶段。4、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经验和生活经验的阶段。,范例教学举隅:防风林与草原,第一阶段:用乌克兰防风林带景观,说明

11、俄罗斯南部草原的风光,使 学生了解草原景观特征;第二阶段:迁移到其它地区草原的景观,例如美国的中西部草原、中国的内蒙古草原等景观,使学生认识一系列类似景观的本质特征;第三阶段:在对“个”和“类”的景观的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草原形成 的规律有所理解和发现,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在特殊地理条件下采用 防风林带 和谐自然的作用;第四阶段:在上述三个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即人类能够依照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然而人类不能彻底地支配自然。这样,学生 就能从世界观的角度去审视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培养独立精神,(二)什麽是案例,案例教学最先用于法学界和医学界,其后运用于管理学界,在教育学界特别

12、是师资培训中得到运用是20世纪70 年代以后的事情。1910年,科普兰博士在哈佛工商学院最先使用讨论法进行工商管理教学。当时,许多工商管理行业的人员走进课堂,向学生展示自己管理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写出了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诸多方法。哈佛工商学院在案例教学中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其影响并不仅限于工商管理界,对师范教育也有着重大影响。,案例的内涵,所谓案例,是指“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有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所谓案例教学,“可以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郑金洲编著案例教学指南第1、7

13、页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2005年7月第6次印刷,教学案例的内涵,教学案例就是对一个真实的教育活动情境的描述,其中包含有明显的教育疑难问题,同时也有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学案例具有情景性、真实性、典型性、启发性的特点。,教学案例的价值,一个精彩的案例不亚于一项教学理论的研究,而且只有教师自己才最适合于做这种研究,当然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不可或缺。教师要有自己特点的教学理论表达方式,远离身边教学改革与发展实践的“研究”恐怕会“高原缺氧”案例知识是教师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案例外显了教师工作中的默会认识教学案例是沟通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案例的基本结构,背景问题解决办

14、法讨论,教学案例的基本结构,A式背景过程反思B式背景事件回放反思,例解,例1:哈佛大学商学院肯德基开拓中国大陆市场的选址例2:郑金州编著案例教学指南“案例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1 版第211-221页)(一)背景。(二)问题。(三)解决办法。(四)评论(中学教师、小学教师、师范院校教师)例3:课间的灵感,离别的礼物教学案例:课间的灵感,教学过程:今天,我给两个班上美国作家弗达尔的微型小说离别的礼物。小说通过叙述彼得爸爸再娶,迫于无奈将祖父送到孤老院,在离别之际送老人一床双人毯,漂亮女人搅局,彼得又只好将毛毯剪成两半的故事,揭示了家庭、伦理、亲情诸方面的问题。我的教学思路是试图

15、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应该是可行的,但上下来的结果并不理想,令人纳闷。课间,上课时的情景又浮在眼前,我分析原因,寻找对策,苦苦反思中嚓出灵感的火花,对有的环节进行了再设计。原设计:“对于这个离别的礼物,彼得一家人的态度是不同的,他们各有什么表现?这些表现反映了他们怎样的内心世界?”这一问题的设计虽然提得较明确,但不符合预备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所以学生回答时比较迟疑,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再设计:改为“看了这个故事,你对彼得一家人产生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人物的言行谈谈你为什么有这样的看法?”同时补充了一个教学细节,就是让同学们分角色朗读,再谈看法。这两处调整立即见了效

16、,一是问题降低了坡度,二是突出了教学的重点,这篇小说的一个重要特色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分角色朗读,加深了对人物的感悟和体验,这时来谈印象,火候到了,他们都很兴奋,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这个改动,在另一个平行班上这篇课文时,果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回想前1节课,是问题设计出了偏差。,课后反思,这两节课给自己一个启发,就是教学过程中的及时反思十分可贵,当教学的实际效果与原设计的教学目标产生较大距离时,就要及时调整教学设计,选择有效策略。调整教学设计并非一定要大刀阔斧,推倒重来,有时只要在教学的细节处作些调整,就可能收到好的效果。这种实践反思,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大量的,坚持不懈,必有

17、所获。,案例写作的基本过程,采集阶段:回忆教学过程 搜集相关资料分析阶段:进行讨论分析 确定案例主体撰写阶段:安排行文结构 突出事件描述定稿阶段:听取专家意见 推敲修改定稿,(三)什麽是课例?,“课例”是一个实际的教学例子,是对一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决策的再现和描述,它以教师的实践知识为主,是教师叙述个人在专业生涯过程中经历的改变,包括知识、行为、态度、工作技巧、期望、关注、重要事件经验等。课例研究,是上海市教育科学院副院长顾泠沅教授在通常的教师培训形式之外,提出的一种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师教育模式,简称“行动教育”。,“行动教育”基本模式,新设计阶段关注新理念的

18、课例设计,新行为阶段关注学生获得的行为调整,更新理念反思1:录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改善行为反思2:录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课例为载体/教师与研究者的合作平台:理念学习、情境设计、行为反省,原行为阶段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教学行为,三个阶段 两次反思 行为跟进,课例研究的基本模式为“三个阶段、两次反思、行为跟进”。“三个阶段”是指: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原行为阶段,关注新理念下课例的新设计阶段,关注学生获得的新行为阶段。连接这三个阶段活动的是两轮有引领的合作反思:(1)反思已有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的差距,完成更新理念的飞跃。(2)反思性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获得的差距,完成理念向行为的转移。这样的流程多次往

19、复,达到螺旋式的上升。,什麽是模式?,模式,是一项活动的基本特征,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含义。作为一个较为理想的一教师群体为对象的教学模式或组织模式,通常会涉及理论基础、教学目的、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手段和策略)、评价和师生角色等。模式的特点 概括性 结构性 程序性 可操作性 针对性 优效性,什麽是行动研究?,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犹太人)勒温(18901947),“新格式塔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最早提出了“行动研究”一词,而且建构了行动研究的基本理念,期望改善当时的社会问题。行动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高潮。行动教育是一种可以形成原理和理论的应用研究,以行动为导向,以对自身或同行的教学实践为对象,以

20、重视过程变化为重点,以反思和改进行为为手段,使知识、实践和发展相融合。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 教师即研究者(斯腾豪斯)合作 改进实践 科学的方法(计划行动观察评价再计划),什麽是反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记学者们对反思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杜威认为,当人审慎地考虑某个观念的基础以及佐证信念的充分性时,“这个过程就被称作是反思,这个过程本身就具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反思的本质)舍恩(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哲学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行动中反思”的意念,提出了“反思性实践”,后来把这种观点引入到教师教育研究中。(二者的关系)对教师而言,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

21、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反思的价值和意义,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备一篇课文,至少三次,课后还要再“备课”。“台上一节课,台下千百功。”她精湛的教学艺术就来自教学实践的千锤百炼。因此,强调教师的实践反思,已成为中外学者的共识。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为此,他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认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体现教师成长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22、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改进职业生存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反思什麽?,顾泠沅:注重两轮反思 1、反思已有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的差距,完成更新理念的飞跃。2、反思新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获得的差距,完成理念向行为的转移,叶澜:课堂教学反思评价项目,自我评价 1、总体评价恰当性 2、总体评价具体性 3、自我意识清晰性问题反思 1、问题归因恰当 2、反思清晰度 3、反思深刻度教学重建 1、改进设想的可行性 2、改进设想的针对性 3、有层次提升,新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能注意钻研教材,但对重点难点把握不准,尤其缺乏解决重难点的设计经验;只关注自己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只关注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忽视

23、了教学效果;只会依据计划按部就班的实施,无法按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尤其忽视对学生生成性问题的回应;能注意营造学习气氛,而往往疏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管理。,教学反思的类型,行动前、行动中、行动后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教学博客教学日志教学后记教学随笔,怎样写反思?,教学反思的基本写法 叙述性记录与思考性感悟相结合(叙事意义),例解:一位青年教师写的一则教学叙事,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我要学生用“我愤恨”、“我敬佩”、“我叹息”说说对文中人物的感受。生:我敬佩孙悟空,他不怕困难,坚定不移誓与白骨精斗到底。师:说得好,还有不同的说法吗?生:我愤恨的是,白骨精她几次三番想尽办法害人,心肠太狠毒

24、。师:好,有道理。(问似乎有不同意见的另一学生)生:白骨精也有令我敬佩的地方,她碰到困难和挫折不灰心,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师:(略一迟疑)你想的和别人不一般,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很了不起!当时,我作出这样的反应时,山入脑海的知识新课程的一些理念“创新思维”、“个性化阅读”这些词,事后反思这件事,我觉得这样教学不妥:个性化阅读也需要价值引导啊,怎能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专家点评】本案例中的教师是个有着反思精神的的教师,他及时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上的“价值误导”,澄清了自己的教育信念,为今后避免再出现类似的失误做了准备。今天的反思是为明天的教学。,一篇好的教学反思的基本要求,以写一节课的教学反思为

25、重点,运用微格教学法等形式,对自身的课堂教学理念、行为进行自觉的再认识,找准存在的问题,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原理进行因果分析,选择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总体评价客观;问题归因恰当;反思较有深度;改进设想可行:篇幅适当,案例与课例的共同点,案例、课例均具有典型性案例、课例都是以真实情境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案例、课例都注重质的研究,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对生活中的事件进行描述,并折射出事件所蕴含的意义。,质的研究和教育叙事研究,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

26、解的一种活动。叙事研究则是质的研究运用的一种表现形式。1、以描述和诠注教学实践经验为主要特征2、是科学与人文两极之间的一个中间道路3、是呈现乃至穿透经验的语言方式或理论方式,案例与课例的不同点,1、从内涵和外延来看,案例的范围更加广泛,包括各个行业,课例只是其中之一,课例仅限于教学领域。2、从材料来源来看,案例的材料既可以来自直接材料,也可以来自间接材料;课例的材料都来自直接材料,来自课例作者的亲身体验。3、从写作主体来看,案例可以独立完成或者合作完成;课例一般都须合作完成。4、从写作人称来看,案例既可以用第一人称,也可以用第三人称;课例一般都是用第一人称,或者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的交替使用。,

27、案例与课例的不同点:之五、之六,5、从文本结构来看,案例文本的基本结构是:背景问题 解决办法讨论;课例文本的基本结构是:背景问题设计实践反思。6、从主要用途来看,案例主要为“教”与“学”提供具有情境性、事件性、典型性的实例,以便展开讨论、思辨;课例不仅具有案例所具有的这些作用,更重要的是,课例是写作主体和作者们亲身体验的结晶,贯穿着行动教育的探索过程,改善教学行为,提升实践智慧。,例 解 比 较,例1,郑金州编著案例教学指南“案例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1 版第211-221页)(一)背景。(二)问题。(三)解决办法。(四)评论。例2,人民教育2003年第13-14期(课例研究

28、专辑)第24 28页:“水雷”揭秘与金属纳基于真实情境进行“问题-解决”教学的一次尝试(一)问题缘起。(二)教学实践。(三)课后反思。(四)结束语。,课例研究的特点,课例研究之所以在校本研修中受到教师的欢迎和认可,是因为它既切合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又便于操作,便于实施,是一个知行统一、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实践反思过程,具有七个鲜明的特征:主体性。教师是课例研究的主体,不是陪衬,而是真正的研究者、体验者。问题性。问题来源于教学的真实情景,而不是来自某本教科书或某种现成的理论。思辨性。涉及到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牵一发而动全身”。过程性。重在研究过程,三个阶段、两次反思、行为跟进。互助性。

29、专业人员既与教师结为合作伙伴,又发挥着专业引领的作用。叙事性。研究方法注重叙事研究,通过教与学经验的叙述折射其意义。科学性。思维方式注重假设、归纳与演绎,又蕴含科学发现模式。,例 解,1、教师该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怎样的支持?2、不同理念影响下的“课堂互动”比较研究3、如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尝试4、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思考 新综合科学课例营养物质的吸收 5、品味诗歌意象 点燃学生诗情 余光中乡愁四韵课例研究,开展课例研究的意义,1、课例研究是教师教育的新形式 自“八五”以来,我市教师职务培训(俗称240、540课时),一般采用班级集中授课的形式,走上了制度化的轨道,这

30、是一大成绩,但毋庸讳言,集中授课形式一般是以知识的学习和更新为重点,这固然是必要的,今后仍要进行,但与教学实践似乎存在某种“隔离”,以课例为载体的行动教育则是教师教育的新形式,有助于走进“教学田野”,促进教师“知”和“行”的统一。,2、课例研究是案例教学的深化,国内外的实践表明,教师培训如果仅用案例讨论的形式,远不如其他职业那样突出。案例教学是一种教与学两方面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案例讨论能促进从理论到实践的转移,但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教师职业除了具备作为一般职业的共同特征之外,毕竟与医生、律师、工商管理者有所不同,比如说后者技术含量高,前者工艺性特别讲究;后者的

31、学习与培训采用对书面个案讨论很能有所建树,而前者还须在反复活动中作行为自省与调整的跟进才能见效,课例研究则是案例教学的深化。,3、课例研究更加注重发掘教师的实践智慧(默会知识),上世纪50年代,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把人的知识分为两类:明确知识(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隐性知识)。教师专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它的实践智慧,行动教育是提升教师实践智慧的基本途径。课例研究是一种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一种可以形成原理和理论的应用研究,以行动为导向,以对自身或同行的教学实践为对象,以重视过程变化为重点,以反思和改进行为为手段,使知识、实践和发展相融合。实践智慧是缄默的,蕴含于教学实践过程之中,更多地与个体的思想和

32、行动过程保持着一种“共生”关系;它又是情境性的和个性化的,难以形式化或通过他人的直接讲授而获得,只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展和完善。,开展课例研究的基本步骤,学校制订课例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标、组织领导、实施步骤、评价办法、保障措施等。教研组制订课例研究实施计划,包括研究目的、时间节点、试点教师、具体措施等,约请专家、教研员参加,共同组成研究小组。首轮研究原行为阶段观课,大体分为“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反馈会议”三个步骤。注意反思已有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的差距。第二轮研究新设计阶段观课。注意反思、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第三轮研究新行为阶段观课。若有必要,还可继续进行第四轮、第五轮的研究。撰写课例研究报

33、告。课例研究交流分享。,课例研究的变式,一位教师围绕主题,针对同一内容连续上三轮研究课(多轮研究课)一位教师围绕主题,针对不同内容连续上三轮研究课(多轮研究课)几位教师围绕同一主题,针对同一内容分别(先后)上一轮研究课(多轮研究课)几位教师围绕同一主题,针对不同内容分别(先后)上一轮研究课(多轮研究课),撰写课例研究报告的作用,记录亲身体验深化自身反思探索教学原理促进行为跟进提升研究能力 同伴分享沟通,课例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确定课例标题选择写作取向 1、科学论文取向的写作 2、叙事式取向的写作安排课例结构背景问题过程反思讨论修改定稿,范例1 体验“做中学”“测量学校绿地面积”的项目学习 王洁

34、(科学论文取向的课例写作),导言与学生一起“做数学”生活情境的教学化处理提供适当 的“脚手架“做数学”中教师的数学素养“做数学”之后“做数学”的几点启示,范例2 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叙事式取向的课例写作),一、问题的由来二、教学实践 1、第一轮教学实践及反思 2、第二轮教学实践及反思 三、实践后的再反思,课例:“水雷”揭秘与金属钠基与真实情境进行”问题解决”教学的一次尝试 上海 张国华等,一、问题缘起二、教学实践 1、第一轮教学实践对真实情境预设讨论框架 2、第二轮教学实践在真实情境中生成问题并引发讨论三、课后反思四、结束语,课例研究成果的表述类型,口头书面视频,(十)撰写课例研究报告的基本要求,背景交代清楚;问题具有普遍性;充分反映教学事件及其冲突;揭示教学相关原理;语言表述清晰,篇幅适当,课例研究实例:余光中乡愁四韵,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第一次实践反思第二次实践反思第三次实践反思第四次实践反思第五次实践反思几点思考,结 束 语,范例教学:实施教学的策略教学案例:教学情境的描述课例研究:实践智慧的提升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梯,备课是一种策略研究 上课是一种临床研究 听课是一种比较研究 评课是一种诊断式研究“教后记”是一种反思性研究 读书是更新观念、寻求精神支点的研究,请予批评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