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备考策略(人文地理)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备考策略(人文地理) .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精雕细刻 务实高效,浅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备考策略,一轮复习的指导思想稳战稳打,扎实推进,宽深适宜,不留死角,以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结合我校学生地理学习的实际情况,借鉴上届高三地理复习的经验,坚决做到起点低、台阶密、依据考纲,大胆取舍,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使一轮复习真正实现夯实基础、培养能力的目的,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为二、三轮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适应2013年高考的要求。,全面、扎实、系统、灵活,原则,一、人文地理部分的课标要求二、考试说明三、2012山东卷试题特点分析四、我校一轮复习策略,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举例说明
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 务功能的差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 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1人口与城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 其形成条件。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 展特点。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 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3、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 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 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注重考查考生所学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1.“命题指导思想”的论述中删除了“又要体现学科间的联系”,增加了“体现出创新性思维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考核目标与要求”
4、:不再像往年一样对政史地三科做总体阐 述,而是将“考核目标与要求”放在了地理学科考试内容之 下,并且在具体阐述中更加侧重对地理学科素养的要求。这 个变动很大,在备考中应加以重视。3.“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最突出的是非选择题必做部分的变 化,出现两道必做题,取消了跨学科综合题,进一步体现了注重 地理学科特点的试题设计方向。命题形式上接近全国新课标 卷,需要在备考中加以注意。,与2011年相比,山东省2012年说明的新变化:,以能力立意为主导,重视新情境的创设,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着力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注重考查考生多层次和多角度应用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地理问题的能力,
5、一、植根学科核心内容,创设新颖情境 今年的地理试题均以学科主干知识和学科前沿内容为考查重点,覆盖面较广.在对学科核心内容考查的同时,注重对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整体把握,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灵活运用,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呈现的材料使用价值高,与设置的问题紧密相联,材料中隐含的信息比较深,材料的原创性强,试题入题情境创设新颖.,如12年山东卷78题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7图中信息反映出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是 趋势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
6、量比2009年的8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表明252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巧妙地运用静态的图像来考查动态的地理问题,让考生透过现象究其本质,渗透着地理学探究问题的思维和方法。,静态,现象,动态,本质,上升,低,高,多,变化,加快,加重,下降,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二、关注区域主题事物,体现学科本质特征,选择区域整体性、差异性和开放性特征都较明显的某区域,采用直观和丰富的文字资料、区域图和景观图,全方位、综合地呈现试题信息,从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入手,进而考查区域内部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以及人类活动对区域的影
7、响,从空间变化到时间演变,从自然到人文,紧紧围绕这一区域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主题要素进行“知地、析因、究理”。是今年高考区域地理试题命制上的一大突破。,如:12年山东卷26.(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他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图5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1)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2分)(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
8、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6分)(4)“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图5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2分)(5)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6分),即在某些区域地理的教学中,应把握区域中最能体现区域特点的关键性的主题要素,围绕该要素,由浅及深,由点到面,对区域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究分析。另外,经常开展区域地理的研究性学习,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积极的意义。,三、依托地理图表,彰显学科特色,1、“利用图表作为试题的信息载体”。全卷共有各种图表10幅,其中区域图4幅、
9、统计图2幅、坐标图1幅、剖面示意图1幅、景观图1幅、表格1幅并且要求考生绘制剖面图1幅。通过典型的、新颖的、多彩的图表和文字材料,给考生判读、分析问题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为考生创设了内容丰富的信息平台。如第78题组,以条形统计图的形式呈现我国1982年与2009年两个年份的人口年龄结构,与常见的人口金字塔图类似,但不同的是,它寓动态信息于图表之中,将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表现得淋漓尽致。2、注重新课程标准中的“过程与方法”这一考核目标,绘图这种基础性较强的技能题目再次出现在高考试题当中:综合题第26题的第(1)题,以辽河局部流域的等高线地形图为信息载体,要求考生绘出图中A、B两点间地形剖面示
10、意图。,四、重视问题探究,展现地理思维过程,今年的地理试题设问指向明确,思维含量明显增加,浅层次识记性的题目明显减少。除了多方位、多角度考查考生对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基本规律掌握情况外,更注重考查考生缜密的地理思维过程。考生能否全面挖掘材料中显性和隐含的信息,灵活与所学基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并能进行正确地逻辑推理、分析和深层次地思考问题,是做好今年试题的关键所在。,如:12年山东卷3.图2为某区域地址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以某区域的“
11、地质剖面示意图”为信息载体,挖掘材料中显性和隐含的信息,判断图中侵蚀面、沉积岩和岩浆岩形成的条件及先后顺序,逻辑推理、分析和深层次地思考,地层在抬升的情况下,遭受外力侵蚀作用形成侵蚀面;在地壳下沉时,接受沉积而后慢慢形成沉积岩;图示该区域的岩浆在最后侵入,冷凝后形成花岗岩,如:12年山东卷综合题第26题,注重对一个区域内某一主题要素进行梯级式、深层次地考查;试题设问层层递进,具有很强探究性。要求考生能从所提供的信息中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循着设问的引导,一步步探究和分析区域问题,试题对考生地理思维过程的考查要求较高。,(1)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
12、沙”形成的自然原因。,让考生明晰该区域东西侧河流所流经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由此引出第二问设题背景及问题,辽河干流水量主要来自其东侧支流、泥沙主要来自其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并让考生分析此现象产生的自然原因,(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辽河是条含沙量高的河流”为第三问打下伏笔,试题中第二问和第三问所设问题隐含着该流域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河流泥沙含量大、水量少,通航能力差,工农业发展造成该流域缺水严重等,(4)试推断丁坝的作用。(5)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整道试题从影响水系发育的地貌背景
13、,到河流水文特征的成因剖析,再到水问题以及水生态、水经济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紧紧围绕辽河流域的“水”这一区域地理环境的主题要素展开,让考生不断进行区域问题的分析、演绎、归纳和探究,完整地展现了考生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全过程。,12年山东卷26.(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他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图5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1)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2分)(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
14、“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6分)(4)“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图5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2分)(5)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6分),五、关注时代热点,渗透地理思想,“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永远是地理高考试题的主旋律”(张亚南/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今年的地理试题中隐含了诸如科学考察、我国的人口问题、水资源开发及水环境问题、国家大型工程的建设、城市化发展等一些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渗透了“可持续发展”这一地理学的核心思想。如选择题
15、78题组中关注的中国人口问题:人口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宿,中国人口的增长模式在短时期内完成了从“高低高”向“低低低”的转变,人口的发展与布局呈现出增长数量大和老龄化程度快速增长的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人口红利”与“未富先老”成为中国社会谈论的热点问题。综合题第26题(5)小题,通过分析“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引发考生对区域开发和经济发展的思考。第27题则着眼于中国城市化这一长期的热点问题,通过江苏省与贵州省城市化发展的对比,论证和探讨了我国近30年来沿海与内陆地区城市化发展状况的差异。,深研考试说明,大胆取舍抓主干,瞄准课标,把握方向,研究三年考题,突出重
16、点知识,多种方式并行,促进有效学习,一、瞄准课标,把握方向,描述、说出、运用运用资料说明、运用示意图说明、运用图表说明、举例说明、根据有关资料说明、运用实例解释其成因、运用地图阐述、分析、绘制,10年山东卷26(25分)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图8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1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读图、表回答问题。,对比分析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2内容(6分),煤炭资源(
17、1分)、水资源丰富(1分);海洋运输(2 分);劳动力素质较高(2分)。注:只答劳动力素质不给分。,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3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3分)注:答对一个要点即可得 2 分,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 3 分。,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据图8表1,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工业发展迅速(2分);利用外资,产品大量出口(2分);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交通便捷(1分);交通便捷(1分)。注:工业可替换为第二产业,答工农业基础好不给分;,10
18、年山东卷29(35分)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五 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图12为重庆市1999-2008年主要能源消费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读图回答题。,(5)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GDP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6)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5分),答案:(5)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1分);单位CDP能耗呈下降趋势(1分)。提高能源利用率(2分);调
19、整产业结构(2分)注:单位GDP逐年下降不给分;提高能源使用率不给分;提高资源利用率不给分;答案空泛,如节能减排、科技进步等不给分;调整产业结构答成改善经济结构不给分(6)以煤为主,石油、天然和水电的比重较低。(2分)增加水电、天然气的比重(1分),降低煤的比重。(2分)注:只要有以煤为主就给2分,出现增加水电、天然气、降煤其中一个给一分;漏降低煤的比重不给分(1分);降低煤的比重写成降低炭的比重给分,写成降低碳的比重不给分。,12年新课标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红木家具广受人们的喜爱。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
20、。凭祥(位置见下图)是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近年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开始在凭祥集聚。,(1)说明越南限制红木原材出口的原因。(6分)(2)分析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10分)(3)说明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的原因。(6分),【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和工业地域的形成原因。,(1)提高原材的附加值,增加收入;扩大就业;保护红木(森林)资源。(2)(地处边境)接近原料(红木);(我国)市场需求旺盛;(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交通便捷;(作为边境地区的较大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3)接近家具厂(客户),节省运输费用;利于企业间人员与信息的交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共享
21、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二、深研考试说明,大胆取舍抓主干,主干知识体现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培养学生地理能力的知识。,人文地理,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l、人口与城市(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5)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6)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7)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粪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3)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生产活动中
22、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5)变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问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12年山东卷图4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78题。,7.图中信息反映出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8.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标明252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立意:根据“人口年龄结构图”分析区
23、域人口变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三、研究三年考题,突出重点知识,12年山东卷27.(12分)图6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1、自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4分),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立意:利用柱状图,比较两区域城市化差异,立意: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城市化区位因素,12年新课标卷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13题。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D.完善
24、了粮食流通体系,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广 B.生产规模大 C.机械化水平高 D.人口较少,立意: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立意:影响粮食商品率的因素,12年新课标卷图3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3,完成89题。,8.由图3可以推断,该区域 AT0年工业基础雄厚 B.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C.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D.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9.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B甲类企业趋向
25、廉价劳动力区位 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立意:利用变化曲线图,判断区域工业产业的变化,立意:比较不同类别工业区位和布局,11年山东卷图3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请回答7-8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B.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甲城市的小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8.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
26、M处 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B.C.D.,立意:城市功能区的分布,11年山东卷2.表1为2007年亚洲四个国家水稻生产情况的统计表。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A.印度、日本、中国、泰国B.印度、泰国、中国、日本C.中国、泰国、印度、日本D.中国、日本、印度、泰国,立意: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11年山东卷26、(25分)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图8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4)以加利福尼亚谷
27、地(北部)和大盆地为对比区域,以“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简要分析两地农业区域差异,完成表3内容。,立意: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1年山东卷29(35 分)汉阳纸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建设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89 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划在湖北设铁厂,考虑的场址是大冶或省城武昌附近的汉阳。1893 年,铁厂最终在汉阳建成投产。图10 是19 世纪末湖北省局部区域示意图。,材料二 张之洞认为,若铁厂设于大冶,“厂在省外,实缺大员,无一能到厂者。岁靡巨款,流之,若设在省,刺督、抚、司、送皆可常住阅视,局务皆可与闻”。据张文襄公全集,
28、(1)据材料一,指出与大冶相比,当时在汉阳建设铁厂的区位优势。6 分),(5)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若1955 年选择在汉阳铁厂原址建设武汉钢铁厂,可能会对武汉的城市发展造成哪些不利影响。(5 分),立意: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化对城市环境的影响,10年山东卷26(25分)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图8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1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读图、表回答问题。,(3)对比分析工业
29、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2内容(6分),(4)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3分),立意:区域工业发展条件,(5)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额,据图8表1,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立意:产业转型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立意:城市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反映,四、多种方式并行,促进有效学习成功经验以及今年的策略,(一)做好集体备课工作(二)编制高质量的导学案(三)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四)重视“周清学案”,(一)做好集体备课工作,1.集体备课制度化 制定集体备课的计划,确定每周开展集体备
30、课的具体时间,定出每单元(章、节)的主备教师,制定集体备课的环节、及实施办法。责任明确,有章可循。2.备课的主要内容:(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学生学情(分层次教学、分层次作业)(4)教学重点难点的安排及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5)教学方法建议;(6)课时安排及具体教学内容分配;(7)单元或章节过关测试题安排。,3、具体实施(1)主备教师提前钻研教材和复习内容,搜集相关信息,设计导学案,打印后在集中备课前两天把导学案分发给组内每位教师,同时准备好备课会上的说课稿。辅备教师在活动前熟悉教材和复习内容,认真阅读主备教师的导学案,提出自己的观点,为组内集中交流作好充分准备。(2)开展好集体
31、讨论活动,集思广义,兼容多人之长:主备教师结合主备导学案,阐述主讲内容;组内教师针对主备导学案、主讲内容,各抒己见,进行讨论交流;(特别是新老教师的互补)组内教师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参考组内教师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修改补充,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教案。(3)做好课后的教后反思和教后再设计。每位教师对自己的教后情况进行反思,为下一轮备课活动作必要的准备,同时调整教案中不切合学生实际、学生需求的环节,重新设计可行性教案。,(二)编制高质量的导学案,导学案的组成: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小结、达标检测 1、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
32、、能达成。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2、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一般包括课前预习、自主演练、合作探究、典例分析、变式训练等内容。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注:例题的选取要有典型性,整合组内各位老师的意见,选出高质量的例题。),3、学习小结,即知识结构整理归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识树”、“知识网络”。在导学案上要留出一定的空让学生整理归纳。与其他章节知识联系紧密的,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与其他章节等知识的联系。同时还要有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根据自己的授课计划可安排在
33、课上,也可安排在课下)4、达标检测 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建议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长。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1、罗列知识2、课堂小结3、基础训练4、总结反馈,1、明确学习目标2、创设学习情境3、引导探索学习4、师生共同小结,陈旧的授课模式,新课程授课模式,(三)努力打造高效课堂,2、教学过程(1)知识梳理(2)考点剖析(3)例题解析 精心选择历年典型高考题(尤其是课改省份试 题,并且符合山东考情的试题)(4)题目训练 题目训练的目的一是巩固知识点,二是检验复习效果。,
34、1、授课模式,3、每课必做、提高效益(1)加强读图,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2)合作、探究教学。(3)学生必动手。(4)必须留下5-10分钟的巩固时间。,(1)关于“周清学案”的设计指导思想:当周知识当周成体系,当周知识当周巩固,当周知识当周掌握”设计方案:第一部分:本周知识网络复习阶段 第二部分:习题知识巩固阶段 第三部分:周清小结自我反思、师生交流互动阶段,(四)发扬学校特色,利用好“周清学案”,2、关于“周清”习题选编 第一轮复习过程中,“考什么,就要练什么;考多难,就要练多难”,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占总试题80的中档题和容易题上。第一轮复习过程中,在训练上不做或少做“大跨度,高概括”的题
35、目,少做难题,对个别难题要将其分解成多个小题,甚至可以把题目的解题过程按其层次,分别给出相应的题目,把主攻点定在记忆的恢复,知识系统的梳理,典型问题熟练解答和答题的规范性等方面。3、关于“周清”的批改 要求教师及时全批全改练习,目的是要准确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总结得失。(1)一卷:答题卡的难度系数(2)二卷:全批全改(3)小纸条:学生问问题(4)学生的献身说法,为什么错,4、关于“周清”的讲评(1)“三讲、三不讲”。“三讲”是指: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三不讲”是指: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做到精心取舍,有的放矢(2
36、)通过建立答题模板,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实施案例教学,教会学生以不变应万变。训练学生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3)进行审题解题训练,重视答题策略训练 适度进行答题练习,通过审题,练习提取和解读信息;通过适应新的情境设置,获得临场探讨问题的应变能力;(忌帮学生读题)多思考解决新问题的练习,获得独立编制答案、确定解题思路的体验;(形成符合自己思维特征的解题思路,自己总结的是最适宜学生的)(4)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能让学生分析的要让学生自己分析、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自己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思考、能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得出结论有时让学生展示自己错误的推理过程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考纲研究前提备考策略关键落实到位重点各位专家的经验是我成功的基础,祝领导和老师们教师节、中秋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