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思潮和世界教育改革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1524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3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教育思潮和世界教育改革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国际教育思潮和世界教育改革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国际教育思潮和世界教育改革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国际教育思潮和世界教育改革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国际教育思潮和世界教育改革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教育思潮和世界教育改革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教育思潮和世界教育改革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MK4.1 国际教育思潮与世界教育改革,MK4.1 国际教育思潮与世界教育改革,第一节 国际教育思潮,一、国际理解教育思潮国际理解教育(以下简称国际教育)是超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全球范围内的教育实践及其理论研究,国际理解教育理论相应建立在国际关系之上。二战以来,经济全球化、相互依存和文化相对论,第一节 国际教育思潮 一、国际理解教育思潮,一、国际理解教育思潮,美、英、日、中等国学校教育中开设的“国际理解教育”(一)加强外语教育(二)开设国际问题课程(三)我国中小学课程中的“国际理解教育”,一、国际理解教育思潮美、英、日、中等国学校教育中开设的“国际,一、国际理解教育思潮,从灌输式走向对话式的国

2、际理解教育:(一)课程设置(二)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应体现国际意识(三)培养具有国际精神的教师(四)校外教育的配合(五)搞好本国各民族的理解教育(六)积极主动地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一、国际理解教育思潮从灌输式走向对话式的国际理解教育:,二、女性主义教育思潮,作为20世纪60年代以后产生的一种教育思潮,女性主义在西方教育领域独树一帜,它不仅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而且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其影响也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了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流派。,二、女性主义教育思潮,二、女性主义教育思潮,女性主义教育的特点:(一)富有个性的研究对象(二)鲜明的研究主题(三)独特的研究视角,二、女性主义教育思潮女性主义教

3、育的特点:,二、女性主义教育思潮,女性主义教育的分析模式 (一)平等的分析模式(二)性别的分析模式(三)解放的分析模式(四)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分析模式对女性主义教育的评价,二、女性主义教育思潮 女性主义教育的分析模式,三、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当代世界性的文化思潮和“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一种思潮” 。任何对后现代主义进行简单化的理解,任何给后现代主义下一个简单定义的企图都是不得后现代主义要领的,本身就是违背后现代精神的,因而也是注定要失败的。,三、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当代世界性的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的类别:,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们根据各自不同的立场和理论观点,

4、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和看法。总体来看可分为两种:一是破坏性的后现代主义教育学者对“现代性”下的教育理论研究进行全面颠覆;二是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教育学者则认为以往的教育思想尚有合理性,尚未达到“终结”的地步,主张对过去的教育思想观点进行综合,提出一些创造性观点。,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的类别: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们根据各自不同的立,哈贝马斯后现代理论对现代教育的批判与改造,教育目的课程观教学观教育研究方法论,哈贝马斯后现代理论对现代教育的批判与改造 教育目的,四、后殖民主义教育思潮,后殖民主义理论思潮是在国际性的后现代主义理论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之时,西方学术界泛起的又一股具有强劲冲击力的理论

5、思潮。 后殖民理论与后现代理论相呼应,是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体;它在后现代主义消解中心、解构权威、倡导多元文化研究的潮流中开始崭露头角,并以其意识形态性和文化政治批评性纠正了本世纪上半叶的纯文本形式研究的偏颇,有更广阔的文化视域和理论研究策略。,四、后殖民主义教育思潮后殖民主义理论思潮是在国际性的后现代主,后殖民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征,1.试图超越民族主义的理论努力2.文本分析的研究方式3.对东西方文化关系的再认识,后殖民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征 1.试图超越民族主义的理论努力,后殖民主义理论对教育研究的启示,1.强化研究者的主体意识,抵制西方文化霸权2.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交流,争取在国际教育

6、研究群体中占据一席之地3.重视教育研究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整合,后殖民主义理论对教育研究的启示 1.强化研究者的主体意识,抵,五、批判主义教育思潮,“批判理论”与批判教育学批判教育学产生 1、产生的必然性 2、存在的合理性 3、发展的可能性,五、批判主义教育思潮“批判理论”与批判教育学,五、批判主义教育思潮,批判教育学的特征 批判教育学与现代各种教育思潮的区别批判的课程与教学论阿普尔教育理论的批判性 批判教育学的困境与出路,五、批判主义教育思潮批判教育学的特征,第二节 战后世界教育改革,20世纪被誉为是教育改革的时代。从起源于19世纪末期、在20世纪初期达到高潮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新教育运动,到两

7、次世界大战对教育的影响;从战后各国教育的恢复与重建,到60年代以后席卷全球的教育改革浪潮;从80年代世界各国新一轮教育改革运动的兴起,到90年代人们对教育改革运动的反思和在新世纪对教育的期望,世界教育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过。,第二节 战后世界教育改革20世纪被誉为是教育改革的时代。,第二节 战后世界教育改革,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20世纪50年代中期70年代:二战后 的教育大发展 二、20世纪80年代至今:面向新世纪的教 育改革,第二节 战后世界教育改革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二战后的教育改革(20世纪50年代中期70年代),改革的主要推动力是科学技术的进步。 以美苏为代表的两大阵营的国际竞争也成

8、为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动力。 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加剧了各国通过教育开展国力的竞争,成为世界教育改革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一、二战后的教育改革(20世纪50年代中期70年代)改,改革措施与特点,(一)教育投资大幅度增加,教育规模迅速扩大 。二战后,各国都把恢复经济并取得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主要目标。 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视为一种教育投资活动,指出教育具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生产力功能,并在理论上确认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意义。,改革措施与特点(一)教育投资大幅度增加,教育规模迅速扩大 。,(一)教育投资大幅度增加,教育规模迅速扩大 。,各国政府大幅度增加教育投资 :美

9、国1958年颁布的国防教育法规定,从1959年到1962年,联邦政府每年拨款八亿多美元援助各级学校教育;1975年,日本教育经费居发达国家第二位,其教育发展速度和水平仅次于美国。 教育投资的增加带来了教育规模的扩大和速度的增长,最主要的表现是在校学生人数激增。,(一)教育投资大幅度增加,教育规模迅速扩大 。各国政府大幅度,(二)教学内容科学化,教学手段现代化,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重在改革教学内容中的陈旧部分,增加大量的科学知识,同时还特别注重天才教育及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的扩充,以应付经济发展和高科技竞争的紧急需要,尤以美国的改革为代表。,(二)教学内容科学化,教学手段现代化,(二)教学内容科学

10、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在国防教育法的影响下,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美国教育的改革由生活适应教育转向重视自然科学、数学和外语教学,中小学教育得到较快的发展。 50年代末,美国出现了课程改革运动,旨在全国范围内重新形成整个课程内容。 欧洲主要国家和日本也进行了相应的课程改革,其核心都在于充实基础学科、提高科学技术教育,(二)教学内容科学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在国防教育法的影响,二、世纪之交的教育改革(20世纪80年代至今),20世纪80年代是战后世界形势变化最深刻的时期,全球范围内各种矛盾的加剧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改变了世界基本力量的对比,孕育着世界格局的根本转折。面对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

11、,各国都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纷纷制定本国教育发展战略。,二、世纪之交的教育改革(20世纪80年代至今) 20世纪,进入90年代后,各国教育改革的最大特征就是面向21世纪进行教育规划,教育不再是被动追随时代,而是主动适应时代。,进入90年代后,各国教育改革的最大特征就是面向21世纪进行教,(一)高度重视教育改革,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1983年4月,美国发表了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全面总结了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美国教育发展的状况,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建议,要求进行一次全面的教育改革。该报告也成为8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运动兴起的标志。 英国政府颁布了战后最为重要的教育立法

12、1988年教育改革法,以推进全面的教育改革。,(一)高度重视教育改革,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1983年4月,美,日本于19851987年相继发表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的四个咨询报告。 中国:1983年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要依靠教育”的基本方向。,日本于19851987年相继发表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的四个咨,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为21世纪做准备”列为当前教育的两大战略优先之一;1994年,第44届世界教育大会上“面向21世纪的教育”是其讨论的主题之一。 美

13、国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案 ;韩国:金泳三上任后自称“教育总统” 发展中国家 :巴基斯坦、马来西亚,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为21世纪做准备”列为当前教,1993年我国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 中国:201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9年3月教育部又颁布了20192019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规划了我国各类教育发展战略,并进一步研制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1993年我国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进一步深,(二)教育改革重点转向教育质量,20世纪初和战后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更多关注了教育数量的增长、义

14、务教育普及化、中等及中等以上教育的大众化,而对教育质量有所忽视。70年代末期以来,西方国家把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和劳动力素质下降与教育质量问题联系起来,表现出对教育质量问题的担忧,从而把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提高教育质量。,(二)教育改革重点转向教育质量20世纪初和战后发达国家的教育,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个支柱” 。 实际上阐述了一种新的教育质量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三)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各国的课程改革主要反映出三个特点 :第一,为培养人的合理素质结构调整改革课程结构,注重科学教育课程与

15、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的平衡,呈现出多样化、实用化、个性化、综合化的特点。第二,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增删调整课程内容。 第三,强调基础学科的教学。,(三)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各国的课程改革主要反映出三个,(四)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加强传统的道德价值观教育,注重弘扬本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优良传统,根据新形势更新德育内容,正在成为世界各国道德教育的重点。,(四)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五)重视提高师资水平,各国采取的改革措施 :第一,提高教师的聘用标准,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第二,改善教师待遇。第三,改革教师培训制度。第四,发挥优秀教师的主导作用。,(五)重视提高师资水平各国采取的改

16、革措施 :,(六)教育公平渐成教育改革主题,进入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0世纪90年代,人们已经认识到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并不仅仅取决于少数精英及其所掌握的尖端知识,全民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才是更加根本的决定性因素。而在80年代时,世界主要国家的教育改革还仍然是紧密围绕着尖端科技、知识精英和国家实力等展开的。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教育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的重要地位得到了空前的重视,教育公平的问题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也成了一个十分突出的改革主题。,(六)教育公平渐成教育改革主题进入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0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1990年3月在泰国宗迪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可以看作这

17、一主题的标志性事件。,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1990年3月在泰国宗迪恩召开的“世界,第三节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第三节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一、 全民教育,全民教育的基本含义是:(1) 全民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道德发展的需要;(2)全民教育是广义的,它的范围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教育不仅是投入更是产出,教育有各种传送体系,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定形教育,学校应当与丰富的学习环境结合在一起;(3)全民教育是一项新的社会责任,赞助者、家庭和非政府组织都要贯彻这一政策。,一、 全民教育全民教育的基本含义是:(1) 全民教育既是经济,全民教育(Education for A

18、ll)思想(概念、目标)的正式提出,始于1990年3月在泰国宗迪恩(Jomtien)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又称“宗迪恩大会”)。大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童基金会、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联合发起召开,并通过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和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行动纲领两个划时代的文件,从而使全民教育思想为国际社会所接受。,全民教育(Education for All)思想(概念、目,二、 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涉及的主要内容是:(1)加强地方分权、地区自治权、学校自主权;(2)家长、居民、教师、科研人员、学生、社会各部门参与教育管理,任何一个利益代表都不占优势;(3)参与项目扩大,包括经费、课程、教学法、人

19、事、决策等;(4)工商界、科技界、政界、新闻界、文艺界、法学界等社会各界参与重大教育决策及科研决策。,二、 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涉及的主要内容是:(1)加强地方分权,三、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一样有两个含义:一是教育培养适应于信息化社会的人才,一是教育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与科研。,三、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一样有两个含义:一是教,教育的信息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许多国家通过立法或颁布教育改革的政策法规,把信息教育课程列入了正式课程,并增大了投资;二是注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的信息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许多国家通过立法或颁布教,四、教育全球化,教育全球化

20、是一个多层次、多阶段、内涵丰富的历史过程。1994年乌拉圭回合结束,缔结了服务贸易总协议,教育服务作为其中一部分,受到服务业贸易总协议(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简称GATS)若干条款的约束。随着各国陆续签署服务业贸易总协议,教育服务全球化的趋势日趋明显。,四、教育全球化 教育全球化是一个多层次、多阶段、内涵丰富的历,留学生在教育全球化趋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种角色不只是派出,也包括引入。目前,各国都在积极开拓留学市场,抢夺国际人才。,留学生在教育全球化趋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种角色不只是派出,,五、教育个性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变得五彩缤

21、纷,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同时社会中的激烈竞争也需要培养具有个性、有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的人才。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1988年提出的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重视个性的发展。 国际教科文组织的教育调查报告学会生存一书也指出,教育者的任务在于“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进入现实世界开辟道路”。,五、教育个性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变得五彩缤纷,社会需要各种,巴西在“全民教育十年计划(19932019)”中规定实施教育策略要满足各个学生的特殊学习需求,确保优质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促进儿童或青少年形成特殊的个性。 墨西哥在20世纪90年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官方文件中也反复重申,教育应“通过重视知识财富和培养创造力,不带任何偏见地促进人类各种潜能和各个方面的发展。”,巴西在“全民教育十年计划(19932019)”中规定实施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