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上册《天的雨》教学片段及评析.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10899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上册《天的雨》教学片段及评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上册《天的雨》教学片段及评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上册《天的雨》教学片段及评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上册《天的雨》教学片段及评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上册《天的雨》教学片段及评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上册《天的雨》教学片段及评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上册《天的雨》教学片段及评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让学生在想象中感悟秋之美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教学片段及评析情景说明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丰收的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教学中要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从而使学生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并积累语言。下面我选取的是第二自然段的教学片

2、段实录,展示师生、生生互动中感悟、想象、积累、创新的情景。片段再现师:秋天的雨把美丽的颜色送给谁了呢?请大家默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带颜色的词画下来。(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在读书的时候有个孩子问我“五彩缤纷”是什么意思?(板书:五彩缤纷)他提的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相信你把第二自然段读懂了就会弄明白。谁来说说秋天的雨都把颜色送给谁了呀?生:秋天的雨把黄色送给了银杏树。生:秋天的雨把红色送给了枫树。生:秋天的雨把金黄色送给了田野。生:秋天的雨把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送给了菊花。生:秋天的雨把橙红色送给了果树师:这么多颜色真漂亮啊,你们小声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

3、画下来,再美美地读一读。(生自读第二自然段。)师:现在我们一块交流交流,谁想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生:我最喜欢这一句“你看,它把黄色给秋天的凉爽。”点评:学生读时缺乏感情,教师再次示范朗读课文,直到学生读出感情,加强了学生的朗读训练和指导。师:你们看见过枫叶吗?生:我看见过。有一次我在公园看到枫叶,火红火红的。生:我也看见过。秋天到了,枫叶就会变红,一片一片飘落下来,可好看了!师:那课文中作者把枫叶比作邮票,好吗?生:好。枫叶飘落下来,天气就变凉爽了。生:枫叶飘啊飘啊,告诉我们秋天来了,就像秋姑娘写给小朋友的信。师:是呀,红红的枫叶飘啊飘啊,轻轻的,柔柔的,迎来了秋天的凉爽。老师想读读

4、这句话,好吗?生:好!(师范读。)师:谁来挑战老师?点评:生争着朗读,读得非常生动。师:读得真好,就像小播音员一样!谁还想读自己喜欢的其他句子?生:菊花仙子频频点头师:她把菊花仙子的美丽读出来了,谁还想再读一读这句。(指名读。)师:瞧,她在读的时候真是带着微笑美美地读的。是呀,秋天的颜色可真多、真美!谁来通过朗读带我们去看一看?其余同学闭眼想象。点评:一学生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教师带头为她鼓掌,全班掌声雷动,读出来了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读出来了秋天的韵味美。师:读得真是富有诗意,果然是不负众望。从她的朗读中,你仿佛看了什么?生:我仿佛看见了金色的田野,微风一吹,田野翻起了金色的海浪。师:你的

5、眼前出现了一片金黄,真美!生:我仿佛看到一片片火红的枫叶飘落下来,像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师:你的眼前出现了火红,更美!生:我仿佛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菊花,有紫红的、雪白的、淡黄的师:你的眼前出现了紫红的、雪白的、淡黄的美极了!这么多的颜色出现在我们眼前,书中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生:五彩缤纷。(学生齐读词语)师:说说这个词语可以换成哪些词语?生:五颜六色。生:绚丽多彩。生:五光十色点评:学生在换词中不仅体味了作者用词的巧妙,而且借助老师引导的想象的浮现的黄色的银杏叶、红红的枫叶、金色的田野和美丽的菊花时,就自然而然地知道了“五彩缤纷”的意思是什么了。师:秋雨把这么多好看的颜色送给了大地,让我们带着

6、对秋雨的喜爱一起读读这段吧。(教师播放轻音乐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朗读课文)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生:自由读。生:配乐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生:小组赛读。生:男女生比读,点评:孩子们忘情地诵读着。教师又配上音乐,孩子们想像的翅膀在优美的旋律中飞升着,轻声地吟诵着,那纯真的表情,那夸张的动作,那动人的声调,真切地让人感受到“诗意”的魅力。片段评析课堂上,孩子们活泼可爱,充满活力。绵绵无声、细细温柔的秋雨洒进了孩子的心灵,秋的气息在教室里流淌。细细品味,这个片段案例有以下巧妙之处:一、放飞想象,为语文学习插上翅膀。阅读是一种他人无法代替的个性化行为,阅读者将获得他人无法取代的心灵体验。教师重视语文的熏

7、陶感染作用,并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将想象与美读紧密结合起来,以诵读为“经”,以想象为“纬”,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美的意境,引导学生在充分的阅读实践中品悟语言的魅力,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秋的美好,开启了学生的情感世界,这样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学生们在听读、自读、比读、赛读、配乐读的过程中,在各自脑海中想象秋雨给大地带来的多种颜色,从而理解词语“五彩缤纷”,感悟秋天的美好;在诵读中放飞想象的翅膀,以读传递各自的感受入情入境,体味诗意,徜徉于文本的诗情画意间,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让学生获得了审美的熏陶。二、再现生活,为学习语文创设情境。叶圣陶先生认为:“文字是一道桥

8、梁,通过了这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的确,只有当这些文字“活”起来,学生才能与作者心心相印,才能与文本对话,才能感悟文本的美。学生初读“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时缺乏感情,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将枫叶与邮票建立起相应的联系。教师深谙其因,转而问学生有没有看到过枫叶,唤醒了学生沉睡的记忆,打开了他们的生活库存,使学生头脑中呈现了枫叶飘落的美丽画面。这时课文所描述的意境就不仅仅是作者的体验,同时也是学生的感受。这一移情,让学生朗读得有声有色。正是这样生活的再现,使语言文字所蕴含的形象鲜活无比,跃然纸上,为学生学习语文创设了情境,学生与文本融为了一体。

9、可想而知,写得再美的文章,如果学生难与作者心灵相通,读起来也就与课文貌合神离,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因此,我们要设法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备的与语言文字有关的表象,使语言与活性的形象建立联系,并在鲜明的形象中获得生命的活力。三、以情激情,为学生滋润心灵拓宽空间。如果学生即使再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我们如果不去激活它们,让它们为学生所用,它们就丝毫没有价值,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也必将从学生的库存里消失。在本片段案例中,教师自始至终包含热情,让学生打开“心灵之门”,让学生去触摸生活。同时,教师也善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谁来挑战老师?”这种激发性的话语就象火种,迅速点燃了学生尝试的欲望。教师还十分善于激励学生,

10、“读得真是富有诗意,果然是不负众望。”“ 读得真好,就像小播音员一样!”这些话语犹如春风荡漾在学生的心间,激励孩子们不断超越,不断向前。可见,教师的以情激情,为学生舒展心灵拓展了一个无比宽广的空间。让绵绵秋雨悄无声息地洒进每个学生的心灵,整个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让学生在感悟秋之美中放飞想象的翅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觉得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推动教师读书上,因为我始终深信:一位热爱读书的老师才会像勤劳的农人一样,在孩子纯洁的心田播下一粒粒热爱读书的种子。我坚信,只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尽量采用或创造新颖、活泼的教学方式,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不断感染和影响自己的学生,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声音美、神韵美,就一定能让学生的阅读思维在朗读中尽情地放飞,那么我们的课堂上也会出现更多意想不到的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