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上册各单元试题.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13061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数学上册各单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初二数学上册各单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初二数学上册各单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初二数学上册各单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初二数学上册各单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数学上册各单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数学上册各单元试题.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测试(时限:90分钟 满分100分)姓名_班级_成绩_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一个图形经过平移,_、_后,位置变化了,但_都没有改变.2.若ABCDEF,此时,_DE,BC_,ACB=_.3.如图,已知AC=BD,要使ABCDCB,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_.4.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_它也能充分告诉我们:三角形具有_.5.如图,将一幅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O,则AOC+DOB的度数为_.6.在长度为5,6,11,12的四条线段中选出三条构成一个三角形,这三条线段的长度分别是_.7.在ABC中,A=500,B和C的平分线交于O点,则

2、BOC=_.8.如图,等腰ABC中,C =900,AD平分BAC,DC=,DB=,那么AB=_.二、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代号填入答案栏中的对应位置(每小题3分,共24分) 题号12345678答案1.在ABC中,B=C,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000,那么ABC中与这个角对应的角是(A)A (B) B (C)C (D) 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等三角形是指周长和面积都一样的三角形;(B)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都一样 ;(C)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D)全等三角形的边都相等3.下列三角形不一定全等的是(A)有两个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B)有两条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

3、的三角形;(C)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D)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4.把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斜边扩大到原来的(A)2倍 (B)3倍 (C)4倍 (D)5倍5.如图,ABAC于A,BDCD于D,AC交BD于点O,若AC=DB,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A=D (B)ABC=DCB (C)OB=OD (D)OA=OD6.如图,B=D=900,BC=CD,1=400,则2=(A) 400 (B) 500 (C)600 (D)750 7.如图,AB=AC,BD=EC,AFBC,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A)2对 (B)3对(C)4对 (D)5对8.如图,C=90

4、0,AC=BC,AD平分CAB,交BC于D,DEAB于E,且AB=6,则DEB周长为(A)4 (B)6 (C)10 (D)14三、解答题(共52分)1( 10分)如图,点D、E在OC、OB上,BD、CE交于点A,B=C,AB=AC.求证:BODCOE.2. (10分)如图,AE是BAC的平分线,AB=AC,D是AE反向延长线的一点,则ABD与ACD全等吗?为什么?3. (10分)已知:如图,1=2,,3=4,求证:ABEADE.4. (10分)如图,AB=AC,BAC=900,BDAE于D,CEAE于E,且BDCE,求证:BD=EC+ED.5、(12分)如图,在RABC中,ACB=450,BA

5、C=900,AB=AC,点D是AB的中点,AFCD于H交BC于F,BEAC交AF的延长线于E,求证:BC垂直且平分DE.第十四章 轴对称单元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17181920得分班级: 座号: 姓名: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等腰三角形是 对称图形,它至少有 条对称轴.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底角的度数之比为4:1,则它的各内角度数为 _.3、已知ABC是轴对称图形且三条高的交点恰好是C点,则ABC的形状是 _.4、直线y=kx+4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k= .5、已知点P(一3,2),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坐标为 _.6、Rt

6、ABC中,ACB=90,CD是高,A=30,BD=5cm,则AB= . 7、观察上图中的图片,请说出图中小亮衣服上的数字是: .8、如果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腰的夹角为30,则该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 9、已知点A(一2,4),B(2,4),C(1,2),D(-1,2),E(一3,1),F(3,1)是平面坐标系内的6个点,选择其中三个点连成一个三角形,剩下三个点连成另一个三角形,若这两个三角形关于轴对称,就称为一组对称三角形,那么,坐标系中可找出 _组对称三角形10、小强拿了一张正方形的纸如图(1),沿虚线对折一次得图(2),再对折一次得图(3),然后用剪刀沿图(3)中的虚线(虚线与底边平行)剪

7、去一个角,再打开后的形状应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下列四个图案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2、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B)两个大小一样的圆形纸片随意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构成轴对称图形. (C)若两图形关于直线对称,则对称轴是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D)等腰三角形一边上的高、中线及这边对角平分线重台.13、将长方形ABCD沿折痕EF折叠,使CD落在GH的位置,若BGH=55,则HEF=() (A)55 (B) 65 (C)72.5 (D)75 1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

8、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 )(A) 65,65. (B)50,80 (C) 65,65或50,80. (D) 50,50.15、如图,ABC中,AB=ACA=36,AB的中垂线DE交AC于D,交AB于E.下述结论:(1)BD平分ABC;(2)AD=BD=BC;(3)BDC的周长等于AB+BC;(4)D是AC中点.其中正确的是( )(A) (B) ; (C) (D) 16、符合下列条件的图形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A) 能够互相重合的两个图形; (B) 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C) 沿着一条直线对折,能够互相重合的两个图形; (D) 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

9、转一定角度后与原来位置重合三、解答题:(共62分)17、(8分)A、B两个村庄位于小河MN的同侧,如图为了解决两村村民的喝水问题,政府决定在小河边挖一口井,并使井到A、B两村距离和最短,请你找出适合挖井的位置。18.(8分)在ABC中,C=90,DE垂直平分斜边AB,分别交AB、BC于D、E。若CAB=B+30,求AEB.北CBA19、(8分)如图,某岛C周围1海里内有暗礁,一轮船沿正北方向航行,在A处测得该岛在北偏东150处,继续航行了3海里到达B处,又测得该岛在北偏东300,若该船不改变航向,有无触礁的危险?BCDA20、(8分)如图墙上钉了一根木条,小明想检验这根木条是否水平,他拿来一个

10、测平仪,在这个测平仪中,AB=AC,BC边的中点D处挂了一个重锤,小明将BC边与木条重合,观察此时重锤是否过A点,如果过A点,那么这根木条就是水平的,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21、(10分)在ABC中,AB=AC,A=120,BC=6,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M,交AB于E,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N,交AC于F,求证:BM=MN=NC.EABCMNF22、(10分)如图所示,已知RtABC中,AB=AC,BD平分ABC,CEBD交BD延长线于E,BA、CE延长线相交于F点。DFEACB求证:(1)BCF是等腰三角形;(2)BD=2CE.23、(10分)如图所示,在ABC中,D、E分别是AC、A

11、B上的点,BD与CE交于点O,给出下列四个条件:EBO=DCO;BEO=CDO;BE=CD;OB=OC。(1)上述四个条件中,由哪两个条件可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用序号写出所有情况)?OEDCBA(2)选择第(1)小题中的一种情形,证明ABC是等腰三角形。第十章 实数单元教学测评一、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30分)1.16的平方根记作_,等于_.2.的值为_.3.计算+=_.4.-的倒数是_.5.两个无理数的和为有理数,这两个无理数可以是_和_.6.0.0009的算术平方根是_.7.若x2-25+=0,则x=_,y=_.8.如果正方形的面积为3,则它的边长是整数吗?_,它是_(填:无理数或有

12、理数),它最接近的整数是_.9.已知x的平方根是8,则x的立方根是_.10.有一个边长为的正方形,其面积为_;若有一面积与它相等的圆,求此圆的半径为_.二、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18分)11.4的平方根是( ) A.2 B.-2 C.2 D.1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6 B.=6 C. =5 D. =413.下列各式中,无意义的是( ) A.- B. C. D.14.请选出下列估算较准确的一组( ) A.0.059 B.2.6 C.35.1 D.299.615.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 ) A.-2与 B.-2与 C.-2与- D.-2与2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3、) A.1的平方根是1; B.1的算术平方根是1; C.-2是2的平方根; D.-1的平方根是-1三、做一做:17. (15分)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1)81;(2);(3)1.44;(4)2; (5).17. (6分)求下列各式中的x:x2=1.21; 27(x+1)3+64=0.18. (12分)a0时,才有意义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由此你会求下列各式有意义时x的取值范围吗?试试看: (1); (2); (3); (4)+。20.(6分)已知2a-1的平方根是3,3a+b-1的平方根是4,求a+2b的平方根.21.(5分)用大小完全相同的200块正方形地砖铺一间面积为50米2的客厅,求每块正

14、方形地砖的边长.22.(4分)座钟的摆针摆动一个来回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周期,其计算公式为T=2,其中T表示周期(单位:秒),L表示摆长(时间:米),g=9.8米/秒2.假如一台座钟的摆长为0.5米,它每摆动一个来回发出一次滴答声,那么在1分内,该座钟大约发出了多少次滴答声?23.(4分)乔迁新居,小明家新买了一张边长是1.3m的正方形的新桌子.原有的边长是1m的两块台布都不适用了,丢掉又太可惜了.如图,小明的姥姥按下列方法将两块台布拼成一块正方形大台布.你帮助小明的姥姥算一算,这块大台布能盖住现在的新桌子吗?八年级数学(上)自主学习达标检测(五)(一次函数)(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15、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2分)1已知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3),则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 2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3已知一次函数y=2x+4的图像经过点(m,8),则m_4若函数y= -2xm+2 +n-2正比例函数,则m的值是 ,n的值为_5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_,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_6若直线y=kx+b平行于直线y=5x+3,且过点(2,-1),则k=_,b=_7两直线与的交点坐标 8某种储蓄的月利率为0.15%,现存入1000元,则本息和y(元)与所存月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9某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且函数y随x的增大而减小,请

16、你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函数解析式_10现有笔记本500本分给学生,每人5本,则余下的本数y和学生数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_,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11若一次函数ykx4当x2时的值为0,则k 12一次函数一定不经过第 象限13已知直线与轴,轴围成一个三角形,则这个三角形面积为 .14如右图: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B两点,则AOC的面积为_15根据下图所示的程序计算函数值,若输入的x值为,则输出的结果为 .16观察下列各正方形图案,每条边上有n(n2)个圆点,每个图案中圆点的总数是Sn4S12n2S4n3S8按此规律推断出S与n的关系式为 二、解答题(共68分)17(4分)已知一个一次函数,当时,;

17、当时,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已知,直线经过点A(3,8)和B(,)求:(1)k和b的值;(2)当时,y的值18(4分)已知正比例函数(1)若函数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则k的范围是什么?(2)点(1,2)在它的图像上,求它的表达式19(4分)已知与成正比,且当时,(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点(a,2)在这个函数图象上,求a20(4分)利用图象解方程组21(6分)已知函数,(1)若函数图象经过原点,求m的值;(2)若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且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求m的取值范围22(6分)作出函数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当 -2x4时,求函数y的取值范围;(2)当x取什么值

18、时,y0?(3)当x取何值时,-4y0,y0),利用分解因式,写出表示该正方形的边长的代数式 15观察下列算式:32128,523216,725224,927232,请将你发现的规律用式子表示出来:_16已知,那么_二、解答题(共68分)17(12分)计算:(1)(3xy2)3(x3y)2; (2)4a2x2(a4x3y3)(a5xy2);(3);(4)18(12分)因式分解:(1); (2);(3); (4)19(4分)解方程:20(4分)长方形纸片的长是15,长宽上各剪去两个宽为3的长条,剩下的面积是原面积的求原面积21(4分)已知x2x10,求x32x23的值22(4分)已知,求的值23

19、(4分)给出三个多项式:,请你选择掿其中两个进行加减运算,并把结果因式分解24(4分)已知,求的值25(4分)若(x2pxq)(x22x3)展开后不含x2,x3项,求p、q的值26(4分)已知是ABC的三边的长,且满足,试判断此三角形的形状27(6分)下面是某同学对多项式(x24x+2)(x24x+6)+4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解:设x24x=y 原式=(y+2)(y+6)+4 (第一步) = y2+8y+16 (第二步) =(y+4)2 (第三步) =(x24x+4)2 (第四步)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第二步到第三步运用了因式分解的_ A提取公因式 B平方差公式 C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

20、D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 (2)该同学因式分解的结果是否彻底?_(填“彻底”或“不彻底”) 若不彻底,请直接写出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_ (3)请你模仿以上方法尝试对多项式(x22x)(x22x+2)+1进行因式分解28(6分)阅读下列因式分解的过程,再回答所提出的问题:1+x+x(x+1)+x(x+1)2=(1+x)1+x+x(x+1) =(1+x)2(1+x) =(1+x)3(1)上述分解因式的方法是 ,共应用了 次(2)若分解1+x+x(x+1)+x(x+1)2+ x(x+1)2008,则需应用上述方法 次,结果是 (3)分解因式:1+x+x(x+1)+x(x+1)2+ x(x+1)n(n为正整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