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13341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五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北师大版五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北师大版五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北师大版五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北师大版五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五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五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单元分析 学习内容 第三单元 分数 教材简析 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习分数的再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分数大小变化规律、公约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计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分数教学的重点。本单元的具体学习内容安排了九个活动情境:在“分数的再认识”活动中,通过具体的情境,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了解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则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在“分饼”与“分数与除法”两个活动中,学生将知道分数的分类标准,并能掌握带分数

2、与假分数的相互转化的方法;在“找规律”的活动中,经历探索分数大小不变规律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在“找最大公因数”与“约分”两个活动中,学生将认识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正确地约分,也为后续理解、掌握通分的方法打下了基础;在“去少年宫”与“分数的大小”两个活动中,学生将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并能运用这一知识,会正确地通分与比较分数的大小。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与直观操作,体验分数生产的实际背景,进一步理解分数,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 2、认识真分数、假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能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 3、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4、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 5、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能积极参与操作活动,主动地观察、操作、分析和推理,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学习重点 学习分数的再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因数与公倍数、约分与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 学习难点 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

4、应用,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方法 教法:引导、点拨 学法:自主、合作、交流 教 具 课件、投影等 学 具 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等 学习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课时 分数再认识 分饼(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与除法练习三分数基本性质找最大公因数约分练习四找最小公倍数分数的大小单元检测数学与交通整理复习二 2221222132241 合计26课时分数再认识预习案1、 我们三年级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你能举出一些分数吗?2、说说这些分数各部分的名称?3. 说说这些分数的意义。 分数再认识导学案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 学期总第 22 课时单元名称分数课题分数再认识(第一课时)课型

5、新授型 主备人 成小华审核人有无课件 有课时本单元第 1 课时(共 26 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同一个分数,由于单位一的不同,所表示的含义、大小也分别不同。2、通过一个分数单位,能理解并准确找到这个分数所在的整体。3、理解并掌握一个整体和单位一之间的关系。学习重点1. 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同一个分数,由于单位一的不同,所表示的含义、大小也分别不同。学习难点理解并掌握一个整体和单位一之间的关系。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学习环节学 案导 案一、自主学习 预习题:1、我们三年级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你能举出一些分数吗?2、说说这些分数各部分的名称?3. 说说这些分数的意

6、义。 学生 根据预习题回答问题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作业1、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2、 检查预习作业。二、合作交流分小组进行学习归纳小结:因为每个人的铅笔总数不同,所以拿出的二分之一也不同。在这件事上,铅笔的总数要看作单位“1”。二、合作探究学习教材34页。 试着解释活动中得现象?说说12所表示的铅笔数一样多吗?为什么?三、展示成果指名学生说一说。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标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说说13所表示看得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四、达标检测1、课本34页“画一画”2、课本35页练习题。1、先独立答题2、组内交流3、师生交流五、盘点收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

7、,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我还有哪些疑惑( ),我的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六、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七、板书设计分数再认识单位“1”不同,相同分数对应的数量也不同。八、教后反思分数再认识练习课预习案1、练习要求: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再说说体会2、 根据给出的分数,把正方形形等分后,图阴影。 3、 读一读课后的“你知道吗”分数再认识练习课导学案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 学期总第 23 课时单元名称分数课题分数再认识(第二课时)课型练习课 主备人成小华审核人有无课件 课时本单元第 2 课时(共 26 课时)练习目标1、联系具体情境,使学生

8、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经历探索“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估计与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 进一步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学习难点能熟练的解决分数相关问题。课前准备练习题学习环节学 案导 案一、自主学习 学生口答 完成预习要求1.检查课前预习 。2.导入新课二、合作交流合作交流:1、第5题。(1)先让学生选择正确的答案。(2)说一说思考过程。2、第6题。(1)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并和同学交流。(2)说一说有什么发现。(3)在完成第(2)小题时,要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接近0,什么样的数接近1。完成书P、36的第5、6题。按照

9、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小结:分子越小的分数越接近0。分子越大的分数越接近1。三、展示成果淘气和笑笑,每个人都拿出3枝铅笔,淘气是拿出自己的1/3,笑笑是拿出自己的1/5.淘气和笑笑谁原来的铅笔多?组内交流组际解疑老师点拨四、达标检测1、5个1/5是( ),( )个1/6是17/8里面有( )个1/8.2、6枝铅笔的1/3是( )支,10铅笔的( )/( )是4支铅笔。3、一盘苹果的1/2是4个,2个同样的盘子里共有( )个苹果。1、先独立答题2、再交流五、盘点收获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六、作业布置练习册题八、教后反思分饼预习案1. 3个1/5是( ) 4个1/5是( ) 5个1/

10、5是( )2. 7/8里有( )个1/8 4/9里有( )个1/93. 3个1/4是( ) 4个1/4是( ) 9个1/4是( )分饼导学案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 学期总第 课时单元名称分数课题分饼(第一课时)课型新授型 主备人 成小华审核人有无课件 有课时本单元第 3 课时(共 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动手分一分,让学生体会把很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以后用分数表示的含义。2、通过学习,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并且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习重点 让学生体会把很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以后用分数表示的含义。学习难点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学习环节

11、学 案导 案一、自主学习 1.完成预习任务。2、分饼。学生动手操作练习分法一: 分法二: (一) 导入新课1、师生共同讨论前置作业2、讲故事引入: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这一天,师傅把解决午餐的事教给了八戒来解决。八戒出去化缘,从一户人家里化来了三张饼。这可让八戒犯难了,三张饼怎样分给四个人呢?同学们能帮帮他吗?二、合作交流3、深入探究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体验分数的产生过程。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汇报讨论结果。(1)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我可以先分给1张,每人四分之一张,这样一张一张的分,9个四分之一实际是四分之九。(2)可以先分8张,每人2张,再分1张,每人四分之一张,和起来是二又四分

12、之一张。介绍四分之九就是二又四分之一。我的发现:分子( )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 )1.分子( )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 )或( )1.带分数是由( )和( )组成的分数就是带分数.带分数( )3、如果唐僧又拿来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又得多少张饼呢?用9个圆代替饼,分一分。(自己动手,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三、展示成果以7为分母,分别写出3个真分数和3个假分数。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让学生找出分母是7的最小真分数和最大真分数,分母是7 的最小假分数,让学生发现:分母为7的真分数是有限的、假分数是无限的。组内交流组际解疑老师点拨四、达标检测课本38页”练

13、一练”第3小题,让学生依据”假分数”与”带分数”的意义来填.1、先独立答题2、组内交流3、师生交流五、盘点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六、作业布置练习册相关习题七、板书设计分 饼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假分数 :分子等于或大于分母带分数:有整数部分和真分数组成=22 读作:二又四分之一 八、教后反思分饼练习课预习案1、要将6个苹果平均奖励给上课的48位同学,你说该怎么分? 2、以9为分母,分别写出3个真分数和3个假分数。 3、在上面的方格里填上适当的假分数,在下面方格里填上适当的带分数。分饼练习课导学案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 学期总第 课时单元名称分数课题分饼(第二课

14、时)课型练习课 主备人 成小华审核人有无课件 课时本单元第 4 课时(共 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真分数、带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2.通过练习,能迅速准确地读出写出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3.在练习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做出有说服力的说明。学习重点 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真分数、带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学习难点通过练习,能迅速准确地读出写出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课前准备练习题学习环节学 案导 案一、自主学习 1、学生回答提问及预习题 2、基础练习题(一)填空1. 分数单位是1/8的最小真分数是( ),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 分数是( ),最小带分数是( )

15、。2. 7/8的分数单位是(),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3. 4个1/7是(),11/12是由()个1/12组成的。4. 分数单位是1/5的真分数有() 提问导入1.上节课我们都学习了那些内容?2.什么是真分数什么是假分数?什么是带分数?3、共同完成预习题4、.说明本节练习目的及内容。基础题学生自主学习后交流二、合作交流判断1.假分数都比大。( )2.小于4/5的真分数有3个。 ( ) 3.带分数2 4/5表示2个4/5. ( )4.正方形的边长是周长的1/4. ( )师出示判断题,学生合作交流,能说出理由。四、达标检测解决问题1.蜜蜂酿100克的

16、蜂蜜,要采蜜15000次,采一次花蜜可酿蜜多少千克?(用分数表示)2.五(一)班有女生27人,比男生多2人,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1、出示应用题2、独立思考3、指名板演4、讲解解题思路五、盘点收获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六、作业布置练习册习题七、板书设计 分饼学生板演 八、教后反思分数与除法预习案1、快速写出下列各式的商。54= 1224= 1812=2、解决问题: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到几块蛋糕?如果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了?该怎么分了?3、通过预习后将分数与除法间的关系说给家长听。

17、 4、如何将假分数和带分数进行互化?将方法讲给家长听。分数与除法导学案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 学期总第 课时单元名称分数课题分数与除法课型新授型 主备人 成小华审核人有无课件 有课时本单元第 5 课时(共 28 课时)学习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观察比较,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2. 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学习重点重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习难点难点: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学习环节学 案导 案一、自主学习 学生交流汇报预习情况1.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18、2)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2.检查预习作业的完成况。二、合作交流1、如何用分数表示除法算式12和73的商?2、分数的各个部分在除法中分别表示什么?3、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你能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吗?4、完成教材第22页的“试一试”的第2题,你有什么发现?5、完成教材第22页的“试一试”的第3题,你有什么发现?1、出示要求2、组内讨论3、交流并汇报(预习题第四小题)被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小结:分数可以表示整数除法的商,除数做分母,被除数做分子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三、展示成果1、0”不能表示分数中的分子还是分母?2、怎样将化成带分数?3、怎样将2化成假分数。组内交流组际解疑

19、老师点拨四、达标检测课本P40“练一练”第2、3题。完成导学单中的达标题。1、先独立答题2、组内交流3、师生交流五、盘点收获本节课我学会了( ),今后还需要努力。六、作业布置课本P40“练一练”第1、4题。七、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被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ab=(b0) 八、教后反思分数与除法练习预习案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3 5= 87= =( )( ) =( )( )2、怎样把化成带分数? (1)=+=2+=(2)=73=3、怎样把化成假分数? 分数与除法练习课导学案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 学期总第 课时单元名称分数课题分数与除法课型练习课 主备人 成小华审核人有无课件 课时本单

20、元第 6 课时(共 课时)学习目标1、进一步体会分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熟练掌握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学习重难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熟练掌握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课前准备2013年日历学习环节学 案导 案一、自主学习 学生汇报预习案中的问题。检查预习案。二、达标反馈基础题1、填空题。(1)5个是( ),( )个 是1。(2)里面有( )个 ,18个是(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或把分数改成除法算式。 34= 1649= 1225= 88= 7 12= 2524= 12= 3657= =( )( ) =( )( ) =( )( )3、把5米长

21、的铁丝平均分成7份,每份长多少米?必做题1、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三的第3题。2、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三的第8题。3、小王骑自行车5分行了1千米,平均每分行多少千米?1、提出要求:学生先独立做,不会的可以相互交流。2、做完后全班交流。(基础题注意控制时间)要求:1、审清题意。2、做题时注意细节问题八、教后反思练习三预习案1、举例说明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2、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分数的分母可以为“0”吗?为什么?3、 3.小贝说自己吃了一块蛋糕的 ,妈妈吃了这块蛋糕的 ,那么妈妈和小贝谁吃的多?请说明理由。练习三导学案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 学期总第 课时单元名称

22、分数课题练习三课型练习课 主备人 成小华审核人有无课件 有课时本单元第 7 课时(共 课时)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分数、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2、进一步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能正确地比较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大小。学习重点 熟练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学习难点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学习环节学 案导 案一、自主学习 1、 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2、汇报学习情况 检查预习案二、合作交流按要求进行学习1、 分小组讨论交流2、 汇报学习情况完成教材第42页“练习三”第5,6,7题,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样的分数叫“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23、2、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各有什么特点? 3 、 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是怎样的? 4、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吗?请用“?”标出来。三、达标检测基本题1、把下列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 ) 10=( ) 4=( ) 2=( )=( ) 6= =( ) =( )2、判断:(1)真分数一定小于假分数。( ) (2)假分数一定大于1。( ) (3)假分数一定比真分数大。( ) (4)小于1的分数都是真分数。( )(5)真分数一定小于1。( ) (6)大于1的分数是假分数。( ) (7)分母是10的真分数共有10个。 ( )3、分别写出以9为分母的三个真分数和三个假分数。

24、必做题1、有分母为7的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各一个,它们的大小只相差一个分数单位。这三个分数各是多少?2、有一个带分数,它的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把这个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后,它的分子是11.这个带分数是多少?四、盘点收获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五、作业布置练习册练习三六、教后反思分数基本性质预习案1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填空。 (0除外)2根据12030=4在里填数。(1203)(303)= (12)(3010)=(1)学生填空。 (2)你是怎样想的?(回忆除法中商不变性质。)3、用3个相同的正方形分别折出它们的、,并涂上颜色。4、仔细观察,涂色部分,你有什么发现?分数基本性

25、质导学案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 学期总第 课时单元名称分数课题分数基本性质课型新授型 主备人 成小华审核人有无课件 有课时本单元第 8 课时(共 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找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2、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找出和一个分数有相等关系的分数.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发展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学习重点通过找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难点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找出和一个分数有相等关系的分数.课前准备三张形状大小相同的纸条学习环节学 案导 案一、自主学习 1、 认真聆听,取长补短,同桌展示,相互检查。2、 说出分数的意义。3、 说出除法商不变

26、的规律。205=( )( ) 164=( ) ( )一、 展示预习作业,自由交流预习作业1、 指名展示并交流学习心得。同桌展示,相互检查。二、合作交流合作探究,加深理解阅读教材第43页,完成“做一做”和“说一说”,并思考下列问题:1.根据“做一做”(1),你能得到一组相等的分数吗?请写出来。2.根据“做一做”(2),你还能得到一组相等的分数吗?请写出来。3.分别观察这两组相等的分数,你发现了什么?与同学进行交流。4.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一个数,这个数能不能是“0”,为什么?5.试着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6.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请用“?”标记出来。组内交流 组内讨论交流并汇报板书:分数基本性质

27、: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三、展示成果组内讨论,列举例子;进行论证。讨论: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一个数,这个数能不能是“0”,为什么?老师点拨四、达标检测1.试一试: 2.涂一涂,填一填。3、课本P4950页第2、4题1、先独立答题2、组内交流3、师生交流五、盘点收获1、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你能说出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六、作业布置课本50页第3题;数学游戏。七、板书设计分数基本性质板书: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八、教后反思分数基本性质练习课预习案1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1)先让学生举例说明分数的基

28、本性质。 (2)找一找正确的答案。 A.、一个分数的分子扩大2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 ) 乘以2 缩小2倍增加1倍 不变 B、把4/5的分子与分母都乘4,那么( ) 分数的大小和分数单位都不变。 分数的大小和分数单位都变了 。 分数的大小不变,但分数单位变了 。 分数的大小和分数单位都无法确定 。 C、把2/7的分母加上14,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 ) 也加上14 扩大2倍扩大3倍 加上4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相互间的对应关系。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除数0)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 35 43 812 97 分数基本性质练习课导学案授课时间:201

29、3年 月 日 学期总第 课时单元名称分数课题分数基本性质课型练习课 主备人 成小华审核人有无课件 课时本单元第9 课时(共 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各种层面的练习思考,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涵,能够灵活地应用性质参与问题的解决。 2组织多层面,不同要求的练习,并在练习中议、思、辨,使学生既有兴趣,又深化了对分数基本性质的认识。 学习重点对分数基本性质的深化与理解,并能熟练地应用解题。 学习难点能够灵活地应用性质参与问题的解决。 课前准备练习题学习环节学 案导 案一、自主学习 1、完成预习案1、检查预习案二、合作交流2、关系的延伸 五二班男生23人,女生25人,你能表述出所有的商的关系吗?(学

30、生独立思考后,全班进行交流) 3、拓展 从上面的问题与对应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议一议,感知并体会到: 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如3/4吨;还可以表示两种数量间的关系,如男生是女生的23/25,女生是全班的25/48等。 当用分数来表述两种数量间的关系时,数量关系是:2、组内交流解惑,将不懂的问题用“?”表示学生独立完成,师巡对错解生个别指导。 小结:一个数另一个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二、达标检测一、练习与深化 1.把5/14的分母乘2,分子应该( ),才能使分数的大小不变。这是根据( )。如果分子变成2、5,那么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是( ) 二、练习册习题小组长检查

31、组内完成情况。学生交流汇报三、盘点收获通过练习收获到了什么?你认为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四、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五、教后反思找最大公因数预习案1、 什么是因数?找出29=18中的因数?2、 你知道18的因数还有哪些?3、 填空: 186=3 所以18是6的( ),6是18的( )。 24的因数有( ), 30的因数有( )。4、 2、怎样才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找最大公因数导学案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 学期总第 课时单元名称分数课题找最大公因数课型新授型 主备人 审核人有无课件 有课时本单元第 10 课时(共 课时)学习目标1、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32、的意义。2、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3、使学生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学习重点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学习难点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学习环节学 案导 案一、自主学习 1、 汇报预习情况填空:186=3 所以18是6的( ),6是18的( )。24的因数有( ), 30的因数有( )。2、怎样才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说给家长听)1、 检查预习作业检2、指名口答3、自由发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公有的因数。点明课题:找( )公因数。二、合作交流阅读教材第45页, 思考下列问题:1.写出12和18的因数分

33、别有哪些?2.举例说明你是怎样找因数的? 3.举例说明什么叫公因数?什么叫最大公因数?4.举例说一说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5.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请用“?”标记出来。组内交流组内讨论交流并汇报三、展示成果课本第四题。1、当两个数的公因数是1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2、当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时,最大公因数是其中最( )的数。组内交流解疑老师点拨四、达标检测1. 8的因数: 2. 5的因数: 16的因数: 7的因数: 8和16的公因数: 5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 8和16的最大公数是: 3.填一填。12的因数15的因数18的因数15和18的公因数公因数12和18的公因数公因数12和15的公因

34、数公因数完成导学单中的达标题。1、先独立答题2、组内交流3、师生交流五、盘点收获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你能举例说明吗?六、作业布置(1)找出右边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2)写出下列分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3、小组合作完成“数学探索”七、板书设计找最大公因数12的因数:1,2,3,4,6,1218的因数:1,2,3,6,9,1812和18公有的因数:1,2,3,6其中最大的公因数是:6 八、教后反思找最大公因数练习课预习案一、填空1、甲235,乙237,甲和乙的最大公约数是()2、36和60相同的质因数有(),它们的积是(),也就是36和60的()3、()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4、自然数a除以自然数b,商是15,那么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5、两个数为互质数,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6、所有自然数的公约数为()7、18和24的公约数有(),18和24的最大公约数是()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互质数是没有公约数的两个数()2、成为互质数的两个数,一定是质数()找最大公因数导学案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 学期总第 课时单元名称分数课题找最大公因数课型新授型 主备人 成小华审核人有无课件 有课时本单元第 11 课时(共 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发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一些简捷的方法,并能根据两个数的关系选择用合理的方法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