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14051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小数的意义导学案课时建议:2课时 【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各部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3、大胆质疑、大胆展示,与小组同伴合作探究,为小组争光增彩。【学习重、难点】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了解小数的意义。【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 认真阅读书上的26页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意义及相关知识点,完成预习案。2、 先自主研究探究案,然后质疑,不懂得通过对学、群学完成,理解小数与生活的联系。【课前预习】1、 想一想,除了书中的例子,生活中还有哪些数据需用小数表示,举例说一说。2、基础知识归纳:

2、(1)填空 0.1是( )分之一。0.7里有( )个0.1。(2)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用小数表示是( );空白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用小数表示是( )。(3)、小数中间的圆点叫作小数点。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点左边是小数的( )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是它的( )部分。(4)、请认真研究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并铭记在心。6.8读作:( ) 0.124读作:( )零点六写作:( ) 一点零二二写作:( )一百一十七点一九写作:( )我的疑问:通过预习,哪些知识是你还不明白的,或者你还有哪些疑问,请写下来,在课堂上和大家一起解决。【课堂探究】1、 通过预习,将你的收获与小组成员一起分享;将你的疑问提出

3、来小组同学一起解决。2、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通过看书我们知道了: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如果把一个正方形看作“1”,那么把它平均分成10份,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也可以用小数表示为0.1;其中4份用分数表示是,也可以用小数表示为0.4。想一想:百分之几可以用( )位小数表示:如果把一个正方形看作“1”,那么把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 ),也可以用小数表示为( );其中23份用分数表示是( ),也可以用小数表示为( )。将下列分数化为小数: 探究点二:小数的计数单位、进率和数位将书上第5页“认一认”填写完整,并与小组成员交流一下: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

4、 ),表示( );右边第二位是( ),表示( );右边第三位是( ),表示( );右边第四位是( ),表示(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探究点三:小数的读法与写法1、 读法读每一个小数时,都应先读( )部分,再读( ),最后读( )部分。小数部分跟整数部分的读法一样吗,若不一样该怎样读? 2、 写法3、 将书上第5页“试一试”中计数器上的数写出来。并说一说你的方法。【当堂检测】1、由2个十、7个0.1和5个0.001组成的数写作( )。2、0.78的计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3、判断(1)小数都比1小。 ( ) (2)0.37里面有37个0.01 。 (

5、)(3)7.03读作七点三。 ( )(4)4.32是三位小数。 ( )(5)把小数点后面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 ( )4、选择(1)一个小数,它的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2,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小数写作( )A 200.02 B 200.002 C 200.2(2)0.0302用分数表示是( )A B C 5、写出下面几个数中“9”表示的意义(1)9.23中的“9”表示( )(2)0.923中的“9”表示( )(3)0.293中的“9”表示( )【我的收获】 测量活动 课时建议:2课时 【学习目标】1、通过探讨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体会小数的意义。 2、能用小数表

6、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3、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学习难点】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学习过程中需进行实物测量,每人需准备一把软尺或钢卷尺。2、请认真进行课前预习,用心填写预习案,将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课堂上讨论解决。【课前预习】2、 回顾一下:1米( )分米( )厘米3、 一张桌面长6分米,宽45厘米,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吗?若不能,是什么原因致使的呢?4、 预习第7页内容,学习怎样将分米、厘米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表示?3分米=( )米 7厘米( )米72厘米( )米 9分米( )米4、一

7、根棍子长1米6分米,其中6分米( )米,所以1米6分米( )米。5、试填第7页“填一填”表格,右边三格需自己测量身边的任一两件物品。我的疑问:【课堂探究】探究点一:单位的改写你会将27厘米、6角、324克这几个数的单位化成米、元、千克吗?试一试。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如何将这样的小单位化成较大的单位?探究点二:把复名数化为单名数(用小数表示)1、3米9厘米( )米,将你做这道题的方法讲给小组其他成员听一听。2、2元4角( )元,6千克32克( )千克,和同伴讨论解决。3、归纳方法: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价格时,可先把高级单位的数写在( )部分,再把低级单位的数改成分母是10、100、1

8、000的分数后化成( )数,写在( )部分。探究点三:拓展练习1、(1)100元8角4分( )元(2)1米2分米4厘米( )米2、 1.89米=( )米( )分米( )厘米 2.06米=( )米( )厘米由此我们发现:用“米”作单位的小数,每一个数位上都对应一个单位,整数部分表示( ),十分位表示( ),百分位表示( )。【课堂检测】1、将下列各数改写成小数3米5厘米( )米60千克500克( )千克6角5分( )元164毫米( )米2、连线题12米4分米 1.24米12米4厘米 12.4米1米24厘米 12.04米3、 判断题7.00米7米 ( )080米8米8分米 ( )3米4厘米3.4米

9、 ( )0.8米、80厘米、8分米一样长 ( )【我的收获】 比大小 课时建议:1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2、学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及将几个小数按照大小顺序进行排列。 3、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学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照大小顺序进行排列,提高自己的推理能力。【学习难点】能够掌握比较小数的方法并且正确地比较它们的大小。【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要学好本节课内容,需先回顾上学期我们学习的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比、思考,才能掌握本节知识。希望同学们好好预习,认真填写导学案。【课前预习】1、 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5460355

10、630 79319791935449330549030想一想,对于两个较大的整数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2、 小数比大小0.930.92 0.60.5 1.351.363.22.9 6.457.1 9.4412.3想一想,两个小数比较大小应从小数的哪一部分比起?两个小数该怎样比较大小?我的疑问:通过预习,哪些知识是你还不明白的,或者你还有哪些疑问,请写下来,在课堂上和大家一起解决。【课堂探究】探究点一: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1、 将预习案中的第二题及你做这道题的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最后拿出你们小组的意见:两个小数该怎样比较大小?2、 几个小数怎样按大小排序?将下列几小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8.5

11、3 8.49 8.91你是怎样做的,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想法?最后形成你们小组共同的结论。探究点二:单位名称不同的同类量大小比较的方法把下面的几个数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3米1厘米 3.1米 310毫米 30分米探究点三:拓展练习在 里填上数字,使它分别符合下列要求5. 5 (1)使这个数最小,这个数是( )(2)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 )(3)使这个数最接近50,这个数是( )(4)使这个数最接近45,这个数是( )【当堂检测】1、 判断题(1)比7.7大比7.9小的数只有7.8( )(2)整数都比小数大( )(3)2.93在整数2和整数3之间( )(4)两位小数一定大于一位小数。

12、( )2、在里填上“”“”或“”。0.560.65 10.99 6.06元6元6角3、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列各数0.8 0.87 0.087 0.807 8.7( )( )( )( )( )4、在2.45,2.045,2.54,2.504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我的收获】购物小票导学案课时建议:1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交流评价中培养自信心,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重、难点: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并能准确地计算。使用说

13、明及学法指导:1、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观察课本第14页的情境图,思考“教材助读”中的的问题,并自主、认真地完成“预习自测”。2、把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在“我的疑问”中写出来。一、动手活动:课前收集去超市购物的结算小票,观察小票上有什么内容。二、教材助读:1、观察课本14页“购物小票” 学习内容,说说你从图上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计算整数加、减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三、预习自测:1、口算:0.4+0.2= 2.8-0.5= 2+0.45=3.9-1.2= 0.37+2.2= 9.99-9.9=2、试一试,用竖式计算。5.76-2.33= 6.47+3.51=3、小明家今年一月份电费3

14、2.2元,二月份电费48.5元,算一算小明家两个月电费共多少元?两个月电费相差多少元?我的疑问: 四、基础知识探究:探究点一:1、完成“涂一涂”并独立列式,试用竖式计算,并与课本14页下方的“算一算”进行对比。2、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算法,再在全班进行交流。3、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归纳总结: 探究点二:1、结合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探究1,在小组内简单描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五、当堂检测:1、竖式计算:5.26+3.22= 18.69-4.36=2、同学们进行跳远比赛,东东跳了3.16米,亮亮比东东多跳0.23米,青青比亮亮少跳0.16米,青青跳了多少米?六、课后训练:(具体解题过程写在导学案背

15、面)1、独立完成课本第15页“练一练”第1题。2、独立完成课本第15页“练一练”第4题。3、完成课本第15页“练一练”第5题。我的收获: 。 量体重导学案课时建议:1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小数性质,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观察课本第16页的情境图,说说在量体重的过程中,你了解了什么?并自主、认真

16、地完成“预习自测”。 预习自测: 1、试一试,口算: 0.6+0.4= 7.47-7.45=2 3.24+0.46= 3.88-1.2= 0.37+2.7= 1-0.9=2、试一试,用竖式计算。 8.25 7.3 _ 1.55 + 2.25 课内探究探究点一: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记录本小组同学的体重:2、从收集的体重信息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探究点二: 1、用竖式计算:10-2.45。并交流计算方法。2、动用你的聪明脑袋,比较2.50和2.5的大小,最好举例证明你的看法。3、比较大小并说明理由: 3.5( )3.500 4.02( )4.20 0.040( )0.04 9.00( )

17、9我的发现: 当堂检测:1、完成课本第17页第4题“森林医生”。2、完成课本第17页第5题“下面的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训练案1、独立完成,用竖式计算。3.7+2.36= 11.65-7.39= 5.64+0.37= 2.独立完成课本第17页“练一练”第3题。3、完成课本第17页“练一练”第6题。我的收获: 。歌手大赛导学案课时建议:1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正确进行计算。2、过程与方法:选择简便的方法运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大胆、自信地交流评价,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重、难点: 正确

18、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 选择简便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阅读课本第18页的情境图,思考“教材助读”中的的问题,并自主、认真地完成“预习自测”。教材助读: 1、阅读课本18页“歌手大赛” 学习内容,说说你从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计算整数加减混合运算时,计算顺序是怎样的?遇到小括号怎么办? 预习自测:1、试一试: 54.7-22.3+34.2 18+42.6-7.882、妈妈买了一瓶酱油5.8元,一盒腐乳6.5元,付给售货员20元,应找回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计算) 课内探究探究点一: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1根据比赛歌手大赛比赛情况,估一估谁的总分高一些?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

19、题?自己解决小组提出的其中一个问题。2、讨论,归纳:我们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它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比怎样?探究点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1、试一试,下面这两道题你会巧算吗?7.6+5.8+12.4 15-(1.2+3.9)我的发现: . 当堂检测:1、独立计算: 4.28-0.53+4.55 5-(4.19-2.33) 2、 爸爸用两条分别长1.38米和1.5米的绳子接起来捆扎报纸,接头处共用去0.25米,接好后的绳子有多长?课后训练:1、 独立完成课本第19页“练一练”第2题计算。(自选四道题)。2、 独立完成课本第19页“练一练”第3题。3、 完成课本第19页“练一练”第4题。我的收获: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