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研究工作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16223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研究工作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研究工作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研究工作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研究工作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研究工作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研究工作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研究工作报告.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研究工作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实施素质教育,感到最困惑的问题是评价问题,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学校和教师感到最困难的也是评价改革问题。随着教育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进一步凸现出来,亟需建立起一套以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的新的教师评价制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分析和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长期以来,教师评价一直以奖惩性评价为主。这种制度对于教师专业发展

2、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并且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了很大的弊端。为更好的发挥教师评价制度的作用,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我们很有必要通过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实践来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一)课程改革的需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其中,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建立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教育评价体系,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教师评价制度是教育评价体系中的核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机制。(二)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在对教师进行年终考核评价、职

3、称评审、先进评选、奖金等级评定、优秀教师推荐等活动时,均把指标分配到各处(室)、教研组等基层单位,由处(室)组教职工直接投票决定。由于没有制订考核评估方案,考核评价的原则、目标、项目、内容、标准、程序和方法均无据可依,因而出现了许多不正常的评选结果:每年(次)的先进、职称、优秀教师等指标均落在校处(室)组领导、人数多的组、会拉选票的教职工等人手中。而相当部分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不论任务多重,工作多辛苦,业绩多突出,因得不到足够的选票而落选。由此产生了许多不良的现象:教职工中,拉帮结派,搞地方主义,同乡同学者亲,讲哥儿们义气,买卖感情,拉拢人心,论资排辈,排挤能人。造成了可怕的后果:教职工中,

4、地方意识严重,人际关系紧张;校内派别林立,各树山头,内耗严重;违纪现象屡屡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思想,教师身心也受到严重损伤;教职工无心从教,学风、教风、校风日渐衰落,办学资源得不到应有发挥,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下滑。 要实现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必须依靠广大教师的努力,尤其要依靠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合作精神和凝聚力。而学校所面临的困难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措施,融合教师个体的需要与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的需要?教育实践证明,如果学校的需要与教师的需要融合统一,使教师获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那么教师在工作中必然表现为:以学校的总体目标为已任,热情主动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高质量高

5、效益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促进教师发展需要与学校发展需要统一和融合的有效策略。欲使发展性教师评价得以有效实施,必须要从制度上予以保证,因此,很有必要研究并建立一套适合校情的教师评价制度。(三)改革试验的需要为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区教育局于2008年8月启动现代学校制度研究与建设试验工作,学校抓住契机,高度重视试验工作,成立课题组,对立项工作进行充分论证。我们认为,开展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试验将有力促进我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有助于提升我校依法治校的力度。因此,我们审时度势,与时俱进,选择了“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作为学校现代学校制度研究与试验的课题内容。(四)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长

6、期以来,我国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在教师中心、师道尊严背后,掩盖着对教师发展的漠视或遗忘。以前的教育改革,也只是突出了学生发展而忽略了教师发展。然而事实上,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合格学历起点偏低,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漠,广大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等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因此,关注教师专业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学校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学校不仅是学生发展的场所,也应当具有教师发展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具有教师发展功能的学校才是“真正

7、的学校”。1,传统的评价方法不利于教师可持续发展:(1)现行的职称评聘消磨了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教师职称评聘中,一般按照“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根据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表现、教学质量和教研成果进行评定。其问题是,由于职称与待遇直接挂钩,许多教师在制定自我发展规划中,把教师专业发展简单地等同于职称的提升,直接把高级职称和“优秀”“先进”等荣誉称号作为个人发展的目标,而一旦这些目标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实现时,这种挫折感势必会影响教师发展的积极性。另外,一些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特别是一些老教师,由于个人在职务、职称晋升方面已经基本封顶,一时找不到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就造成教师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8、。再加上学校过多的工作负担,来自学生、家长社会的压力,对自己所教知识的怀疑,教育系统内部的某些不正常现象,使许多教师心神疲惫,产生了“厌教”情绪和职业心理枯竭。由此看出,现行的教师职称评价制度,缺乏长效的评价目标和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引导教师弄虚作假,“为晋升搞科研,为职称编论文”,窒息了教师内在的专业发展的愿望、需求和动力,进而造成整个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迟缓和落后。(2)激烈的业绩竞争影响了教师合作及人际关系目前的业绩评价,评价结果直接关系到教师晋级、荣誉、奖金和前途。“能者上、庸者下”,“教师聘任制”,“末位淘汰制”等使得学校中“优胜劣汰”,“你上我下”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学生成绩仍是考核教

9、师的最主要方面,因而“学生分数”在相当程度上变成了教师追逐名利的手段。教师之间,特别是同学科之间的教师,明里不比暗里较劲,严重影响了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和团结。从评价对象与评价者之间的关系看,由于缺乏与被评教师之间的民主、平等的交流,评价人员难免产生居高临下的心理状态,或以挑剔的眼光对待被评者。教师基本处于被动地位,对评价指标的制订、评价过程结果的解释,没有充分的发言权,导致教师对评价持一种冷漠、应付、对立、讨厌或者恐惧、逃避的态度,甚至出现欺骗、弄虚作假的行为,不利于教师积极主动地配合评价工作,容易造成学校领导与教师间的对立。由于过分重视教学成绩,教师为了饭碗,不得不把这种压力转嫁给学生,因而

10、导致了教师对学生采取“管、卡、压”,不惜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以提高考试成绩。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必然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和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教师的工作是一门艺术,具有很强的创造性,教师的人格、职业素养、教育教学风格、师生交往类型等客观上存在者差异。我们必须尊重这些差异,尊重个性发展,只有教师的个性得到发展,学校的个性才能得到成分发展;只有管理人性化,教师和学校发展才能持久化。2、符合实际的发展性评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同现行教师评价制度相比它具有以下特色:一是非奖惩性,评价结果不直接与教师的奖惩挂钩,而是为教师确立下一步发展目标提供依据;二是发展性,即以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为

11、根本目的,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性发展;三是差异性,即着眼于对教师的个体评价,承认教师之间的差异,结合每个教师实际,根据个人基础,注重纵向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双向的教师评价过程,是建立在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上,通过评价让教师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帮助教师制订针对性的个人发展规划,促进教师提高专业素质、教学技能的评价方法。尽管发展性教师评价具有现行评价制度无法比拟的长处,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是时代的潮流,但在实施过程中,人们发现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虽然克服了业绩性教师评价模式评价内容狭窄、评价标准和方法机械以及忽视教师的自我评价等弊端,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过于注重评价过程而不太注重评价结果;过

12、于强调质性评价,标准化程度较低,不易操作;整理和分析工作量太大,学校负担过重。在教师自我评价中,出现了报喜不报忧现象,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家长评价也存在着敷衍、走过场现象。尤其是他评形式化、主观臆断、凭个人印象行事、对评价对象不能一视同仁等等,造成对教师的评价有失客观公正,从而造成了新的矛盾,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发展性教师评价强调用质性评价代替量化评价,但质性评价是作为对量化评价的反思、批判而出现的。量化评价的优点是逻辑性强,标准化和精确化程度较高,能对课程现象的因果关系做出精确分析,结论较为客观。而质性评价尊重现实,对问题的认识较为真实而全面,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人的尊重。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是从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方法对事物进行评价。在课程评价领域中,两者都无法单独使用来解释所有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必须适应新课改要求,结合国情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运用发展性教师:既重视他律又重视自律,既重视他人评价又重视自我评价,既重视对教师要求的一致性又重视对具体教师要求的多样性,既重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又重视终结性评价的作用,既重视教师过去的表现又重视教师未来的发展,既重视教师教学成绩又重视教师育人、协作的主观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教师的各项工作。“必须建立多元的、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才能真正把新课改精神落到实处”(新课程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