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级校本教材《走进古诗》.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17340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级校本教材《走进古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五级校本教材《走进古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五级校本教材《走进古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五级校本教材《走进古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五级校本教材《走进古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五级校本教材《走进古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级校本教材《走进古诗》.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校本教材1.江南逢李龟年唐 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作者介绍】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注释】李龟年:唐代著名歌唱家,安史之乱后流落到江南。岐王:唐睿宗的第四个儿子,受封岐王。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译文】在岐王宅里经常看见您,在崔九堂前数次听到你的歌声。而今江南已是风景如画,在这落花时节又碰见您。 【拓展】江南逢李龟年,是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

2、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的诗。该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有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这首七言绝句脍炙人口,是杜甫晚年创作生涯中的绝唱。2.题临安邸宋代 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作者介绍】林升,字梦屏,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时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注释】邸:官府,官邸。休:停止、罢休。直:简直。临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译文】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湖中的游客皆达官贵人,他们通宵达旦与歌妓舞女一起寻欢作乐,纸熏金迷,这种情况不只何时才能罢休?暖洋洋的春风把游人吹得醉醺醺的

3、,他们忘乎所以,只图偷安宴乐于西湖,竟把杭州当成了汴州。【拓展】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是一首政治讽刺诗。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3.夏日绝句宋代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作者介绍】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注释】人杰:人中的豪杰。鬼雄:鬼中的英雄。 【译文】活着的时候当作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拓展】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李词的主要特点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4.已亥杂诗清代 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作者介绍】龚自珍,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号定庵。【注释】九州:中国。 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5、恃(sh):依靠。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译文】只有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拓展】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5.赠汪伦唐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作者介绍】李白,唐朝,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注释】踏歌:一种民间歌调,一边唱歌,一边

6、用脚踏地打着拍子。闻:听见。不及:比不上。【译文】 我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拓展】 这首诗写于诗人与汪伦离别之际。汪伦脚踏地打着拍节,为李白送行。看到这种场面,李白激动地流下了热泪,当场写下了赠汪伦这首诗作为感谢。 6.秋登兰山寄张五唐 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作者介绍】孟浩然,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

7、园山水诗为主。【注释】荠:野菜名,这里形容远望中天边树林的细小。 重阳节:旧以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风俗。 【译文】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拓展】: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自然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7.望月怀远唐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

8、,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作者介绍】张九龄,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注释】灭烛两句:刻划相思时心神恍惚,不觉从室内走到室外。【译文】一轮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徐徐升起;和我一同仰望的,有远在天涯的伊。有情人天各一方,同怨长夜之难挨;孤身彻夜不成眠,辗转反侧起相思。灭烛欣赏明月呵,清光淡淡泻满地;起身披衣去闲散,忽觉露珠侵人肌。月光虽美难采撷,送它给远方亲人;不如还家睡觉或可梦见相会佳期。【拓展】: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

9、时此刻正与我同望。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8.天末怀李白唐 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作者介绍】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注释】天末:犹天边;君子:指李白。文章句:意谓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汨罗:汨罗江,屈原自沉处,在今湖南湘阴县。【译文】凉风习习来自天边的夜郎,老朋友啊你心情可还舒畅。鸿雁何时

10、能捎来你的音信?江湖水深总有不平的风浪!有文才的人往往薄命遭忌,鬼怪正喜人经过可作食粮。你与屈原有共冤共语之处,请别忘了投诗祭奠汨罗江!【拓展】李白于至德二载,因永王之罪受牵连,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赦得还。杜甫于乾元二年作此诗,眷怀李白,设想他当路经汨罗,因而以屈原喻之。其实,此时李已遇赦,泛舟洞庭了。因凉风而念故友,望秋雁而怀思。文人相重,末路相亲,跃然纸上。 9.酬张少府唐 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作者介绍】王维,字摩诘,祖籍太原,唐朝诗人,外号“诗佛”。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他对山水画

11、贡献极大,被称为“南宗画之祖”。【注释】吹解带:吹着诗人宽衣解带时的闲散心情。君问两句:这是劝张少府达观,也即要他象渔樵那样,不因穷通而有得失之患。【译文】晚年只图个安静的环境,对世事件件都不太关心。自认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好归隐到这幽静山林。松风吹拂我且宽衣解带,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请听水边深处渔歌声音!【拓展】:这是一首赠友诗。全诗着意自述“好静”之志趣。前四句全是写情,隐含着伟大抱负不能实现之后的矛盾苦闷心情。由于到了晚年。只好“惟好静”了。全诗写情多于写景。三、四句隐含不满朝政之牢骚。 10.过故人庄唐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

12、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作者介绍】孟浩然,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注释】过:拜访。具:准备。场圃:农家的小院。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译文】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好啦!【拓展】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11.秦

13、中感秋寄远上人唐 孟浩然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作者介绍】孟浩然,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注释】三径:王莽专权时,兖州刺史蒋诩辞官回乡,于院中辟三径,唯与求仲、羊仲来往。【译文】我常常愿隐居小丘醉卧林泉,想回到旧的家园又苦于无钱。久住北方求仕并非我的心愿,我怀念的是东林寺高僧名远。长安米珠薪桂生活如同销金,壮志逐年衰退事业与我无缘。日色已晚阵阵凉风轻轻拂面,听到秋蝉吟唱心中更加悲怨。【拓展】这是一首抒情诗,是作者在长安落第之后写的,寄给名叫远

14、的僧人,报告客居逢秋的苦情,诉说欲隐无处,欲仕非愿,进退两难之苦。12.相思唐 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作者介绍】王维,字摩诘,祖籍太原,唐朝诗人,外号“诗佛”。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他对山水画贡献极大,被称为“南宗画之祖”。【注释】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采撷:采摘。【译文】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春天来了,该长得叶茂枝繁。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饰佩带;这玩艺儿,最能把情思包涵!【拓展】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

15、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13.送别唐 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作者介绍】王维,字摩诘,祖籍太原,唐朝诗人,外号“诗佛”。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他对山水画贡献极大,被称为“南宗画之祖”。【注释】柴扉:柴门。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译文】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拓展】

16、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14.贫交行唐 杜甫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作者介绍】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注释】 贫交行:描

17、写贫贱之交的诗歌。覆:颠倒。 管鲍:指管仲和鲍叔牙。弃:抛弃。【译文】 有些人交友,翻手覆手之间,变化多端,这种酒肉之交是多么地让人轻蔑愤慨、不屑一顾!可是你看,古人管仲和鲍叔牙贫富不移的君子之交,却被今人弃之如粪土。 【拓展】 此诗作于唐天宝中期,诗人杜甫困守长安,为谋一官半职,到处求人,常遭冷遇。此时的杜甫更深刻体味了人情冷暖,对寻常百姓的悲与苦,也因此而成就了他作品的“诗史”之称。15.赠孟浩然唐 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作者介绍】李白,唐朝,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注释】红颜:指年

18、青的时候。 卧松云:隐居。 【译文】 我钟爱孟浩然,潇洒的风度,超人的才华天下人都知道。年轻的时候就抛弃了功名爵禄,晚年在青松白云间隐居。在月光下饮酒常常沉醉,迷恋景色不愿意侍奉国君。你的品格像高山一样怎么能够仰望得到?我只能在这里向你作揖崇仰你清香的德行。 【拓展】 赠孟浩然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诗的风格自然飘逸,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白与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全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首联点题,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二、三两联描绘了孟浩然摒

19、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尾联直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抑止。16.月下独酌唐 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作者介绍】李白,唐朝,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注释】独酌: 自斟自酌.【译文】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拓展】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

20、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17.明月夜留别唐 李冶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作者介绍】李冶 ,唐代女诗人、道士。字季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诗今存十余首,多赠人及遣怀之

21、作,【注释】 层城:古代神话谓昆仑山有层城九重。后也用以比喻高大的城阙。 【译文】 在即将离别的时刻,我们就像明月一样默默无言。此时万籁俱寂,月光撒满了大地,我们的内心就像月光一样充满着柔情。离别后,我就像月光普照天南地北一样,对你的思念之情也追踪到任何一个地方不管是天涯海角还是海陲边塞。【拓展】诗从月光下离人的依依惜别,到月光下闺女的独自相思,从头至尾都将人、月合写,以人喻月,以月形人,写得十分有情味,又别致。18.山居秋暝唐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作者介绍】王维 ,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诗明净清

22、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注释】秋暝:秋天的傍晚。浣(hun)女:洗衣物的女子。歇:消歇,凋谢。【译文】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拓展】 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诗人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清朗明净的月夜:松间的明月、石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渔舟有机地构成了一幅明丽的画图。19.秋夕唐 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

23、看牵牛织女星。【作者介绍】杜牧,字牧之。唐朝著名诗人,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 【注释】银烛:一作红烛。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轻罗:柔软的丝织品。流萤:飞动的萤火虫。天阶:露天的石阶。【译文】初秋时节,屋内烛光摇曳,那摆在一隅的画屏被染上了一层清冷的色泽,身穿轻罗衣衫的宫女手执小团扇,在屋外追捕着飞萤。夜色渐深,凉意渐浓,她来到宫殿台阶旁的草地上,侧卧在上面,仰头观看那银河两边的牛郎织女星。 【拓展】 这是一首宫怨诗。诗人通过阴冷索寞的环境的描绘,暗示出宫女孤凄索寞的命运,表现出宫女孤寂的情思和幽怨。通篇未写一个“愁”字,而愁情浓郁,意在言外,极委婉含蓄之致。清人孙洙评此诗说:“层层布景,是

24、一幅暮色人物画。”说得极是。 20.易水送别唐 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作者介绍】骆宾王,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注释】银烛:一作红烛。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轻罗:柔软的丝织品。流萤:飞动的萤火虫。天阶:露天的石阶。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 【译文】【拓展】 据史记-荆轲传记载,易水是战国时期燕太子丹送别义士荆轲的地方。荆轲受命行刺秦王,没有成功而身亡。时有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诗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别友人时的感受。 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慷慨赴义,怒发冲冠。岁月匆匆,过去的人都不在了,只留下易水还和当年一样冰冷。赏析: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在送别友人之际,发思古之幽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无限仰慕,从而寄托他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大苦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