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传统文化校本教材.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17598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传统文化校本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小学传统文化校本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小学传统文化校本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小学传统文化校本教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小学传统文化校本教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传统文化校本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传统文化校本教材.doc(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单元蒙学诵读 “读了幼学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这是前人学习运用幼学琼林的经验之谈。幼学琼林为明朝学者程登吉所著。它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较少伦理道德的说教;它内容广博,包罗万象,古代读书人要求掌握的知识类型,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它的全篇采用两两对偶的形式,当长则长,当短则短,非常灵活;它虽然涉及很多典故,但正文部分就是释文,通畅可读,浅显易懂。因而是传统启蒙教材中极好的一部读本,在现代依然具有很旺盛的生命力。第1课幼学琼林(一) dn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 ddn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虹名螮 蝀,乃天地之

2、淫气;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车之女曰阿香。混沌:天地没有开辟之前的元气状态。乾坤:天地。奠:奠定。七政: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太阴:指月亮。螮蝀:彩虹的别称。蟾蜍:别名癞蛤蟆,过去因为有月中有蟾蜍的说法,所以用它指月亮。石燕:相传古代零陵(今湖南永州)有一种神奇怪诞的石头,样子像燕子,名叫石燕。刮风时,石燕乘风飞舞,等风停止则石燕复还为石头。后人常用石燕来比作大风。商羊:传说中的一种鸟。大雨之前,这种鸟往往屈起一只脚跳舞。羊角:旋风。因为曲而上行,好似羊角,故名。模糊

3、一团的宇宙一经开辟,天地从此奠定。浮在上面的轻气便是天,凝结在下面的厚重物质便是地。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叫做七政;天能够覆盖万物,地能承载万物,人可以创造万物,所以被称为三才。太阳是众阳之主,月亮是太阴的象征。虹又叫螮蝀,是天空中的水汽与阳光交相辉映形成的彩色晕圈;月宫里的蟾蜍,形成了月球的背景色彩。要刮风时,石燕群起飞舞;天要下雨时,被称作商羊的独足鸟翩翩起舞。旋风弯曲盘旋,故称羊角,闪电过后是雷鸣,因此闪电称为雷鞭。青女是主管霜降的神,素娥是月亮的别号。雷部里行动敏捷的鬼叫律令,推雷车的女子叫阿香。第2课幼学琼林(二) hun月有三浣:初旬十日为上浣,中旬十日为中浣,下旬十日为

4、下浣;学足三馀:夜者日之馀,冬者岁之馀,雨者晴之馀。以术愚人,曰朝三暮四;为学求益,曰日就月将。 u b焚膏继晷,日夜辛勤;俾昼作夜,晨昏颠倒。自愧无成,曰虚延岁月;与人共语,曰少叙寒暄。可憎者,人情冷暖;可厌者,世态炎凉。y周末无寒年,因东周之懦弱,秦亡无燠岁,由嬴氏之凶残。 jn泰阶星平曰泰平,时序调和曰玉烛。岁歉曰饥 馑 之岁,年丰曰大有之年。pio唐德宗之饥年,醉人为瑞;梁惠王之凶岁,野 殍 堪怜。 岁时浣:唐代官制,每十天休息沐浴一次,后因称十日为浣。膏:脂肪,油,常与火连用,指灯火。晷:光阴,时间。俾:使(达到某种效果)。泰阶:古星座名,即三台。上台中台下台共六星两两并排而斜上如阶

5、梯。后来借指朝廷。一个月的时光分为三浣,上浣、中浣、下浣分别对应着现在的上、中、下旬。夜晚是白昼之余,冬季是一年之余,雨天是晴天之余,做学问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诈术可以欺人,譬如养猴人的朝三暮四;做学问要有所收益,每日每月都要有所进步。点起灯来继续日间尚未完成的工作,日夜辛劳;把白天当作晚上,就会晨昏颠倒。人们常用虚延岁月谦称没有成就;少叙寒暄指的是同人见面,互相问候。与人交往中,感情和态度因时势变化而改变是最可恶的。东周末年,朝廷衰弱,政治宽松,人们感受不到寒冷;秦王朝的残暴统治使人们感受不到还有温暖的岁月。泰阶星宿平正象征国泰民安称泰平;一年四季风调雨顺叫玉烛。庄稼歉收的年月叫饥馑之年;

6、大有之年指的是丰收的年月。唐德宗时遇到年月饥荒,老百姓偶尔遇到醉酒的人,认为是吉祥的征兆。梁惠王时遇到灾荒的年月,荒野中饿死的人很多,让人觉得可怜。战国时,宋国有个老人养了一大群猴子。猴子很贪食,吃了还要吃。时间长了,老人就有点力不从心,负担不起了。一天老人对猴子说:“明天起早上给你们吃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好不好?”猴子很懂他的话,得知早上少了一个,很不满意,就又跳又叫。老人见它们反对,又说:“那么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这样行了吧!”猴子听说早上加了一个,都非常高兴。橡子的总数并没有变,只是分配方式有所变化,猴子们就转怒为喜,哪里知道这其实都是一回事。 这就是成语朝三暮四的来历。第3课 幼

7、学琼林(三) sh弑父自立,隋杨广之天性何存!杀子媚君,齐易牙之人心何在!分甘以娱目,王羲之弄孙自乐;问安惟点颔,郭子仪厥孙最多。 yn和丸教子,仲郢母之贤;戏彩娱亲,老莱子之孝。 x毛义捧檄,为亲之存;伯俞泣杖,因母之老。 l zh h q 慈母望子,倚门倚闾;游子思亲,陟 岵陟 屺。爱无差等,曰兄子如邻子;分有相同,曰吾翁即苦翁。祖孙父子弑:臣杀死君主或子女杀死父母。檄:古代官方文书用木简,多作征召、晓喻、申讨等用。闾:古代以二十五家为闾。与里、巷合用,泛指乡间。陟:登高。岵:有草木的山。屺:不长草木的山。隋朝杨广为篡夺皇位谋杀父亲,齐国易牙为取悦皇帝杀掉儿子,他们都是没有天性人心的人。王

8、羲之与儿孙分食美食,郭子仪儿孙众多,这都是天伦之乐。唐朝柳仲郢的母亲,用熊胆和丸,让儿子夜间嚼食,培养他勤苦的品德,令人钦佩;春秋时期楚国隐士老莱子,七十三岁时还穿着彩色的服装做游戏逗父母开心,表达自己的孝心,使人感动。汉代人毛义为了养活母亲而接受檄书做官,韩伯俞因母亲年老力衰而哭泣,他们都是至孝之人。由于对亲人的深切思念,慈祥的母亲常在门口或里巷等待外出的孩子,漂泊外乡的人都会登上高山遥望家乡。疼爱人没有等级和差别,正如对兄长的儿子和邻人的儿子一样;你我情分相同,对待我的父亲就像对待你的父亲一样。 汉代有个叫伯俞的孝子。有一次,伯俞有了过错,母亲用拐杖打他,他竟跪在地上哭了起来。母亲问他:“

9、以前打你,没有见到你哭,今天却哭了,难道你有什么委屈吗?”伯俞回答说:“往常打我我觉得疼痛,知道母亲还有力气,身体健康,但是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年老体衰,所以伤心,忍不住流下了泪水。”春秋时期楚国有个隐士叫老莱子,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多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逗得二老大笑。第4课幼学琼林(四)马融设绛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孔子居杏坛,贤人七十,弟子三千。称教馆曰设帐,又曰振铎;谦教馆曰糊口,又曰舌耕。师曰西宾,师席曰函丈;学曰家塾,

10、学俸曰束修。桃李在公门,称人弟子之多;苜蓿长阑干,奉师饮食之薄。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学生过于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谓弟子优于师傅。未得及门,曰宫墙外望;称得秘授,曰衣钵真传。人称杨震为关西夫子,世称贺循为当世儒宗。 j负笈千里,苏章从师之殷;立雪程门,游杨敬师之至。弟子称师之善教,曰如坐春风之中;学业感师之造成,曰仰沾时雨之化。 师生马融:汉朝时著名的大学问家。女乐:歌舞伎。杏坛:传说孔子讲学处。振铎:古时国家发布政令时,靠振铎来警示百姓。函丈:对前辈的敬称,后来专门用于弟子对老师的敬称。束脩:肉干。指学生交给老师的学费。苜蓿:一种多年生草木植物,可作饲草,其嫩芽人可食用。衣钵:佛教僧尼的袈

11、裟和食器。指老师教授给学生的真谛、真传。负笈:谓背笈游学。笈,书箱。马融在学堂中设立紫色帷帐,前面教学生诵读经书,后面教女伶鼓乐;孔子在杏坛讲学,一共有三千弟子,其中德才兼备的有七十人。设帐和振铎都是称人设馆教学;糊口和舌耕都是开馆授徒的谦称。在学堂中教书先生称为西宾,先生坐的席位叫函丈。在家设立学校叫家塾,先生的薪水叫束修。桃李在公门是称赞别人的弟子很多;苜蓿长阑干是比喻老师的生活清苦。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指弟子的才能胜过师傅。未能进门正式拜师称作宫墙外望;得到先生学问之真谛秘诀,称做衣钵真传。杨震和贺循都是博学多才、品德高尚的人,分别被世人称为关西夫子、当世儒宗。负笈千里

12、和立雪程门的故事体现了苏章和杨时、游酢(zu)求师的殷切。弟子称颂师长教导有方,用如坐春风之中来形容;学业完成感谢老师,说是承接及时雨的滋润。 程颢、程颐都是宋代的大学问家。杨时是当时的进士,为了继续学习,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程颢死后,杨时已经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决定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一天,他和好友游酢一块儿冒着大雪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睡着了。 这两人便恭恭敬敬站在门外等候。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门外,身上落满雪花,吃了一惊,忙请他俩进屋。 杨时这种尊敬老师的优良品德,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第5

13、课幼学琼林(五)取善辅仁,皆资朋友;往来交际,迭为主宾。尔我同心曰金兰;朋友相资曰丽泽。东家曰东主,师傅曰西宾。 po父所交游,尊为父执;己所共事,谓之同袍。 f心志相孚为莫逆,老幼相交曰忘年。刎颈交,相如与廉颇;总角好,孙策与周瑜。胶漆相投,陈重之与雷义;鸡黍之约,元伯之与巨卿。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朋友宾主金兰:朋友之间情投意合。丽泽:朋友之间相互讲习切磋。同袍:袍,长衣,像后来的斗篷。军人行军时,日以当衣,夜以当被,言同袍以比喻友爱总角: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指幼年。肆:铺子。吸取善行辅助仁德,靠的是朋友相助,交际中

14、互为主客是朋友交往中的常事。同心同德情谊深厚,叫做金兰;得到朋友相助叫做丽泽。古时称东家为东主,师傅叫西宾。父亲的朋友尊称为父执;与自己共事的人曰同袍。品行相合、意趣相同的朋友称为莫逆之交;年老与年幼人的做朋友叫做忘年之交。廉颇与蔺相如的刎颈交,孙策和周瑜的少年交好,陈重与雷义如胶似漆,张元伯和范巨卿不背鸡黍之约,都表现了友情的真挚与深厚。与善良的人交往,如同进入遍植芝兰的花房,时间长了就闻不出它的香味,品格德行则受其熏染而高尚;与恶人交往,如同进入卖咸鱼的铺子,时间久了便不觉得它的臭味,人也同样变坏堕落了。古时候,有一个名叫范式的秀才,赴京赶考途中病重。另一个赶考的秀才张劭(sho)寸步不离

15、地照料他。范式病愈后,两人都误了考试。范式非常内疚,张劭说,“功名富贵不过身外之物,如今我得到你这样一个朋友,比什么都强啊!”于是两人焚香结拜为金兰。范、张二人从此一连数月朝夕相处。重阳佳节时两人分手,心中伤感,范式说:“你我情同手足,你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来年今日,我一定去拜见老人家!”张劭大喜,说,“乡村田舍,没有什么好款待,我一定备下肥鸡和黄米饭,恭迎大哥。”范式回到楚州家中后,为养家糊口而奔忙。直到重阳,才想起“鸡黍之约”,顿时心急如焚:张劭家在汝州,与楚州相隔千里,一天如何能到?无计可施之际,忽然想起古人说魂魄可以日行千里。于是拔刀自刎(wn),一缕魂魄出窍,往汝州而去。再说张劭,重

16、阳这天一早就杀鸡煮饭,迎接范式。一直在大门外等到夜深人静,才看到远远一个黑影,从村口随风而来,正是范式日夜兼程地赶来了!范式席间不食不语,最后张劭才知道他为赴约已成阴间魂魄。第二天,张劭急奔楚州吊孝。张劭扶棺痛哭,祭拜后恳请范家人,自已死后同范式葬在一起。随后拔刀自刎,终于同范式合葬一墓。第6课 幼学琼林(六)大学首重夫明新,小子莫先于应对。其容固宜有度,出言尤贵有章。nn zu知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阁下足下,并称人之辞;不佞鲰生, 皆自谦之语。 rn贺入学曰云程发轫,贺新冠曰元服初荣。贺人荣归,谓之锦旋;作商得财,kn kun谓之稛载。谦送礼曰献芹,不受馈曰反璧。谢人厚礼曰厚贶,自

17、谦礼薄曰菲仪。 jn z zh送行之礼,谓之赆仪;拜见之赀,名曰贽敬。贺寿仪曰祝敬,吊死礼曰奠仪。 jin请人远归曰洗尘,携酒送行曰祖饯。 jin具名帖,曰投刺;发书函,曰开缄。思慕久曰极切瞻韩,想望殷曰久怀慕xi hu蔺。相识未真,曰半面之识;不期而会,曰邂 逅之缘。人事明新:大学里有,大学之到,在明德,在新民。佞:有才智。鲰:小鱼,形容小。发轫: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比喻新事物或某种新局面开始。稛载:捆载,满载。贶:赠,赐。祖饯:设宴饯别出行的人。大学的内容,首先要求明白什么是美德,怎样做一个有美德的人;小孩子应首先学习有礼貌地应答长辈的问话。仪表、容貌是做人的法度,说话则贵在有章

18、法。人要灵活变通,品行要方正,做事要胆大心细。阁下、足下是对别人的尊称;不佞、鲰生都是对自己的谦称。祝贺别人入学叫云程发轫;别人刚刚举行了加冠礼(成人仪式)叫元服初荣。祝贺别人衣锦还乡叫锦旋;在外面经商发了财回来叫稛载。谦称自己送给别人的礼物微薄叫献芹;不接受人家赠送的礼物叫反璧。厚贶是感谢人家送给自己丰厚的礼物的说法;菲仪是谦称自己送的礼物。送礼给即将要走的人叫赆仪;初次拜见尊长送的见面礼叫贽敬。祝贺别人过生日送的礼物叫祝敬;吊唁死者送的礼物称奠仪。邀请从远方归来的人吃饭叫洗尘;拿着酒为远行的人送行叫祖饯。准备好名帖去拜访别人叫投刺;开启书信的封函叫开缄。极切瞻韩和久怀慕蔺都是指思念久而又极

19、想见面。半面之识是说认识时间不长,了解不深;邂逅是指偶然相遇。 “极切瞻韩”说的是李白的故事。李白因家庭出身而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他为国效力的理想一直无法实现。当时有个叫韩朝宗的官员推贤进士的美德有口皆碑,有“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的说法。李白也耳闻已久,非常渴望能见到他。于是李白不顾路途遥远来到襄阳,通过好友孟浩然设法拜见了韩朝宗。“久怀慕蔺”讲的是西汉的司马相如,他是著名的辞赋家,音乐家,与司马迁并称为“西汉两司马”。司马相如字长卿,年少时好读书击剑。他完成学业之后,知道了蔺相如的故事,非常佩服蔺相如的才能,希望自己能有蔺相如那样的才能,建立蔺相如那样的功业。为了表示自己对蔺相如的

20、羡慕之意,便改名为司马相如。后来就用“极切瞻韩”和“久怀慕蔺”来形容对某人的思慕。第二单元 古诗诵读古代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们或隐居山野,或潜于闹市,或高居庙堂,或远涉江湖,他们春游草地,夏赏绿荷,秋登高山,冬踏白雪,那秀美山川、满眼云烟,往往令他们触景生情,赋诗吟诵,在悲欢离合中演绎世间情怀。他们的诗作或思人状物、或寄情寓理,或抒发爱憎喜悲、或感喟怀才不遇,既有对锦秀河山的热爱,民族命运的关怀,也有对专制统治和邪恶势力的鞭挞,美好生活的追求,更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询,生命真谛的求索走进这一单元,让我们追随刘禹锡的豁达坚毅,体验飞来峰上王安石的高瞻远瞩,探寻朱熹求学的源头活水,感受龚自珍的激荡蓬勃,

21、体会晏殊的惆怅感怀,领悟苏轼的超然达观第1课 古诗两首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酬:酬答。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巴山楚水:泛指他受贬做官的荒原地区。 二十三年:刘禹锡被贬官,前后共二十三年。弃置:抛弃。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冬天,刘禹锡路过扬州与白居易相遇。当时白居易吟诗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刘禹锡长期被贬的不幸遭遇鸣不平。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写了这首诗回赠白居易。刘禹锡在诗中感慨

22、,我在巴山楚水这片荒远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回到家乡故友都已逝去,只能吟吟诵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我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斧头的人,无人相识。我如同一艘沉船,旁边正有千帆竞渡,飞驰而过,又如一棵病树,眼前却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一曲不胜感慨,就凭借这杯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刘禹锡这首酬答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形象生动,含意深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表现出豁达的襟怀和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给后人莫大的启迪和鼓舞,所以古今传诵,交口称赞。(二)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飞来山

23、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飞来山:指越州(今浙江绍兴)飞来山。据史志记载,山上有塔高二十三丈,站在山上可见海上日出。传说此山从别处飞来,故此而得名。千寻:古代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浮云:比喻奸邪小人。缘:因为。最高层:比喻自己得到了皇帝的信任,有强的实力 。诗的前两句写飞来山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山塔的感想。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山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诗人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可见飞来山那耸入云天的气势吧! 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转

24、眼间,诗人已登上塔顶,世间万物,尽收眼底,那游荡的浮云再也挡不住视线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诗既是雄心勃勃的自勉,也是引人向上的启示。体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胸怀和坚毅无畏的气概,真是千古名句。第2课 古诗两首 (一)观书有感 (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方塘:方形的水塘。将书比作半亩方塘。书是长方形的,所以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像一面镜子被打开。鉴,镜子。天光、云影:比喻书中的内容。徘徊:来回移动。渠:它,指方塘。如许:如此,这样。为:因为。朱熹是我国古代社会后期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读书讲学。他读过

25、的书,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这首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深切独特、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一问一答,暗含哲理。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只是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有时也用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二)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浩荡:广大无边,这里形容愁思无穷无尽。离愁:离别的愁思。白日:太阳。吟鞭:诗人的

26、马鞭。落红:落花。1839年一天的傍晚,夕阳西坠,京都郊外的小路上,一个布衣青衫打扮的人骑马缓缓前行,既没有家眷亲属,也没有随从,只有一车文集书卷。他就是告别京都、被迫辞官南归的龚自珍。此时正值暮春时节,晚风乍起,路旁花树,落英满眼,狼藉残红,龚自珍回望京城,旌旗明灭,看眼前红日西沉,飞花点点,想想事业未竟,青春已逝,此次一别,也许再无重返之日,一阵阵浓郁的离情别绪不由得涌上心头。于是,他情不自禁地挥动马鞭吟出这首诗。望着斜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作者从小就在京城读书,又在考中进士做了京官,京城是他的第二故乡,是他的理想所在。现在,他被迫

27、离京,心情是多么复杂呀!黄昏日落的惨淡景象,天涯海角的遥远距离,使他的离愁更加浩大而沉重了。诗的后两句,诗人却将笔锋一转,即景抒情,表达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古人眼里,凋谢飘零的落红,总是引起叹息和伤感的“无情物”;然而作者却看到它有情的、积极有为的一面,用来比喻辞官归家的自己,表现一种不甘自弃、继续奋斗的精神,表明要在退出官场后仍然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一切。 第3课 词两首(一) 浣溪沙 (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香径:花园里的小路。徘徊:来回往复,流连不舍。相传

28、有一次,晏殊到扬州大明寺浏览。他看见寺中的墙上有好些题诗,并很喜欢一个叫王琪的人写的诗,便叫人去找这个王琪。王琪被找来后,晏殊跟他一聊,挺谈得来,就高兴地请他吃饭。饭后散步时,晏殊看见满地都是晚春的落花,猛地触动了自己的心事,不由得对王琪说:“王先生,我每想出个好句子,就写在墙上,再琢磨个下句。可有个句子,我想了好几年,也没琢磨出个好下句。”王琪连忙问:“请大人说说是个什么句子?”晏殊就念了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王琪听了,马上就说:“您干吗不对似曾相识燕归来呢?”王琪的下句对得工整又巧妙。晏殊一听,连声说:“妙,妙,太妙了!”晏殊对这两句非常喜欢,在他的诗词中不止一次地用上了这副联语。在这首

29、词中,是第一次使用。作者一边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一边饮酒,天气、亭台依然和去年一样。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然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花的凋落,春的远去,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然而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象是去年曾在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很多美好的事物,都无法避免会消逝,但同时仍然会有美好事物的再现。这种旷达的情怀,是对后人富有启迪的人生哲理。 (二)水调歌头 (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0、?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词牌名。子由:即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天上宫阙:指传说的月中宫殿。阙,古代宫殿前左右竖立的楼观。 琼楼玉宇:美玉建筑的楼宇,指月中宫殿。不胜:无法忍受。 弄:赏玩。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照无眠:照着有心事的人,不得安眠。婵娟:指月亮。这首脍炙人口的词作,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

31、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美好祝愿。第4课 古诗两首 (一)行路难(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古乐府杂曲歌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开头。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斗十千:形容酒美、价格昂贵。珍羞:珍贵的莱肴。羞通“馐”。直通“值”。闲来垂钓:传说吕尚(姜太公)没有遇见周文王时,曾垂钓于磻溪(今陕西宝

32、鸡市东南)。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在受商汤聘请前,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长风破浪:南朝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济:渡过。 744年,诗人李白遵照皇命来到京城,在翰林供职,准备施展抱负,成就大业。但他很快就受到当朝官吏的排挤,无奈之下不得不再次选择离开。临行之前,出于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友人设下盛宴为之饯行。本该开怀畅饮的李白,这一次端起酒杯,举目四顾,心情极为复杂:失意、愤懑、迷惘、困惑、愤世嫉俗种种情感交织一起,感慨万千。一首行路难就这样写成了。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

33、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把上山的路给封住了。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巨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这首诗跳荡纵横,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既充分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登高 (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烦双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渚:水中的小洲

34、。回:回旋。落木:落叶。萧萧:形容秋天树叶纷纷落下的声响和态势。百年:犹言一生。烦双鬓:两鬓白发多起来了。潦倒:犹言困顿,衰颓。新停: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古人有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的习俗,这首诗就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重阳节时诗人登高抒怀之作。此时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顿。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这首诗中,萧瑟的秋天,被诗人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

35、来。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此诗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象“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但细细体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因此清代的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明人胡应麟更认为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第5课古诗两首戏答元珍 (北宋) 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元珍:即欧阳修的朋友丁宝臣,字元珍,时任峡州军事判官。 天涯:指边远地

36、区。山城:指夷陵(今湖北宜昌)。 冻雷:春雷。 物华:对自然景物的美称。花下客:欧阳修曾任洛阳留守推官,洛阳盛产牡丹,故自称“花下客”。 欧阳修,字永叔,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创作实绩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有人问他: “六一”这个称谓指的是什么?欧阳修回答说:“我家藏书有一万卷,集录了三代以来金石遗文有一千卷,有一张琴,有一局棋,而且我还常常置备一壶酒。”问者说:“这才是五个“一”呀,怎么说是“六一”呢?”欧阳修回答:“还有我这

37、一个老头呢,陪伴这五种物品终老一生,这难道不是“六一”吗?”景佑三年(1036),范仲淹上书批评时政被贬。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这首诗是他被贬官夷陵时,写给朋友丁宝臣的一首酬答诗。“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诗的开头两句是欧阳修的得意之作。据史书记载,他曾对人说:“若无下句,则上句不见佳处,并读之,便觉精神顿出。”后人也称赞此诗“起得超妙”。 这两句一果一因,语气连贯;次序上先以“疑”领起,引出对于“疑”的解释,因此显得有波折而不平铺。另外,它还寓含着诗人在受贬谪时期待和失望的心情。所以,虽说是有如口语的句子,其实写得很讲究。诗人写道:我怀疑春风吹不到这荒远的天

38、涯,已是二月这山城怎么看不见春花?残余的积雪压在枝头好象有碧桔在摇晃,春雷震破冰冻那竹笋也被惊醒了想发的嫩芽。夜晚听到归雁啼叫勾起我对故乡的思念,带着病进入新的一年面对春色有感而发。我曾在洛阳做官观赏过那里的奇花异草,山城野花开得虽迟也不必为此嗟叹惊讶。本诗在写景抒情中还蕴涵着更深一层的象征和寓意。首联明写春风不至,实际暗寓皇恩不到,透露出诗人的忧郁之情;颔联中的黄橘与笋芽不惧雪压、雷鸣的顽强精神,象征着诗人在逆境中的操守与气节,也暗示出正义的力量不但无法被摧垮,而且必将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尾联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对前途充满了乐观的信念。全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二)书愤 (宋)陆游早岁那知世

39、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入金人之手的失地。楼船:高大有楼的战船。瓜洲渡:瓜洲渡口,在今江苏省境内。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即散关,在令陕西省境内。塞上长城:南朝檀道济曾自比抵御外敌入侵的“万里长城”。这里借以自喻。堪:能够。伯仲:比喻两者不相上下的意思。陆游是著名的爱国诗人,其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由于南宋朝廷采取投降政策,他的壮志未能实现,心中充满悲愤,这首诗就是抒发这种感情的。诗的大意说: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的艰难,北望中原被金兵占领,心中气愤郁积如山

40、。想起当年的征战生涯,瓜洲渡口的雪夜,高大的战船森列;大散关头,披甲的战马在秋风中长嘶,这战斗场面,终生难忘。当年曾以万里长城来自我期许,可是收复中原的至今还没有实现,鬓发已经斑白了。诸葛亮一生坚持北伐,他的出师表真可垂名后世,上千年来,有谁能与他相比拟呢!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感情沉郁,气韵浑厚。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南宋军队曾分别在瓜洲和大散关打败了北方的入侵金兵,两句诗写的就是这两件事的。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冬,金主完颜亮率领军南下,势如破竹,逼近长江北岸,企图在采石()一带渡江,剑锋直建康、临安。宋军守将王权的军队一触

41、即溃,气急败坏的宋朝廷急令李显忠率部接替。被上面派到前线慰问将虞允文迅速把士兵、船只组织起来,迎击敌人的进攻。由于战术得当,加上南宋将士视死如归的决心,经过激战,不足2万人的宋军击退了号称是40万、由金国皇帝亲自督阵的金兵。大散关位于川陕交界,这里山势险峻,层峦叠嶂,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吴氏兄弟聚兵扼险固守,与金兵在此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击退十多万金兵的多次进攻,终于打败敌人,敌将金兀术仅以身免。年轻时的陆游曾经骑马到大散关边,观察金人占领的地区,亲自到了抗战第一线体验战场的气氛。全诗以“愤”为意脉,以对“世事”艰难的慨叹,对中原沦陷的激愤,对战斗的向往,对

42、岁月流逝的惆怅贯穿全篇。尽管诗思遄飞,运笔纵横,仍然题旨鲜明,不枝不蔓,给人以深沉蕴藉之感。第6课词两首 (一)虞美人 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词的作者李煜既是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的一代词人;又是玩物丧志、生活奢靡、崇尚神佛,最终国灭家破的亡国之君。传说农历的七月七日是李煜的生日,夜晚,他在被囚禁的寓所里命侍女歌舞取乐,席间歌女唱了一首他作的新词,因词中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句,宋太宗听之勃然大怒,于是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就是虞美人。词中通过今昔交错对比

43、,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鲜艳的颜色已经失去。这里暗含着李煜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 这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既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也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 (二) 定风波 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