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提问设计的“七度”新论.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17863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提问设计的“七度”新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提问设计的“七度”新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提问设计的“七度”新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提问设计的“七度”新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提问设计的“七度”新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提问设计的“七度”新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提问设计的“七度”新论.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提由心生 问从疑起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提问设计的“七度”新论开化县实验小学 张志刚 【摘要】“提问是教学的核心”。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提问是师生交流的一种渠道,是引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如何提问,又如何有效提问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技能,本文就常见的几种无效提问进行剖析反思,提出了有效提问需遵循“七度”要求的教学原则。【关键字】小学信息技术 提问 有效性“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型课程,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进行提问设计,它可以开启思维、增长能力、诊断学习障碍,促进学生学科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师提问的艺术性和有效性将直接影响

2、教学的效果。特级教师高万同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概括成七字,即多、碎、浅、乱、急、干、飘。前三项属于提问内容方面的问题,后四项属于提问技巧方面的问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内容操作性和技能传授性较强,更容易陷入高特提出的课堂提问的七个误区。一常见课堂无效提问的剖解反思第一种:不着边际式提问无预设性。教师在课前没有精心预设,在课堂上提问,不着边际,东一榔头西一榔头,课中也没有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目标创设有效的课堂提问。提问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的提问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课前预设好课堂教学的“主问题”和“从问题”,以“主问题”的设计带动整个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的逐个呈现和突破解决,“从问题”是教师在设定“主问题

3、”后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设计的“追问”、“再问”和“启问”。第二种:泛泛而“问”提问无专业性。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很好的把握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特征,提出的问题应也没有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师只是刻意的调动学生的活跃程度,却不知这假象的活跃并没有给学生带来真正的思维拓展和技能发展。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技能性。如果教师的提问只关注到学生学习情绪的调动,而忽视了学生该掌握的技能目标和学科的操作性和技能掌握度的要求,这会模糊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容易造成整个课堂教学热热闹闹的开场,冷冷清清的收场。第三种:大一统式提问无层次性。这种提问方式在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备课中没有认真地进行学情分

4、析,提问的问题“过大过难”,罔顾学生的实际能力。如教师在使用范例教学法中,一次展示给学生的教学范例不可过多,否则,学生在观察范例时看似兴趣浓厚,但在具体分析作品时不知该从哪幅作品入手。这样的提问缺乏连贯性和层次性,对学生后期学习没有助推作用,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心里没底,教师心中更没底,容易造成教师只能尴尬地自问自答。第四种:喋喋不休式提问无实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检查前期教学效果,制造热闹的课堂气氛,不分主次,不顾学生实际,改过去的“满堂灌”为“满堂问”,学生疲于招架、无心思考。其实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能从学生的现场作品中体现出来,教师并不需要为检查而提问,无实质性

5、无挑战性的提问往往挤占了学生宝贵的独立思考,自主研习的时间,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越多,学生的思维越容易受老师的牵制,无法发挥优等生的表率作用、潜能生也得不到激发,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二有效提问的“七度”教学原则1.准度。“不愤不发,不悱不发”。课堂提问要问得适时,明确清晰口语化,真正体现学生的主动地位和教师的点拨作用。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特点和学生学习“盲点”,掌握火候,选准时机,巧设疑难。“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一般说来,提问交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根据课堂的不同阶段,教师的提问可分为导课时提问,授课时提问,结课时提问。导课时提问能

6、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打开学生的思路,根据提问目的,它又可分为激发兴趣式、诱发问题式、新旧知识“搭桥”式、鼓励学生式等等;授课时提问宜选择在教材关键之处提问、教材重难点之处提问,貌似无疑实则有疑处提问,教师在提问时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开放性思维;结课时提问主要作用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与过程,成功的结课时提问,要能达到“课虽结而意无穷”的效果,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时的提问,既可引导学生谈心得,说学法,也可设置悬念,拓展延伸,还可大胆求异和创新,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批判性。2.精度。有效的

7、提问要把握问题的质量和频率,不能随意问也不可满堂问。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主问题”和“从问题”。“主问题”一般不超过三个,言简意赅无歧义。“主问题”是竿,“从问题”是叶,“主问题”教师在课堂预设中要事先设定,“从问题”既可在备课时考虑,也可在课堂中应变生成。教师在提问之后,要给学生留足足够的“等候”时间(一般为3秒),为学生思考问题创造更为宽松的课堂气氛,这有助于提问学生回答的质量与准确性。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倾听”,要注意观察旁听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和变化问答策略,进行追问、转问、探问和补充,求得“主问题”的顺利解决和技能方法思维延伸拓展。教师的提问还得遵循学生的学习活

8、动规律。引疑析疑解疑答疑扩疑是师生课堂活动五大过程,教师应认真分析各阶段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结合学习内容的特点,提出各阶段“个性化”问题设计的策略。一般来说,引疑提问要煽情,启发情智;析疑提问要精巧,激活思维;解疑提问要深入,引导探究;答疑提问要简洁,一语中的;扩疑提问要高度,激活创新明方法。3.梯度。问题设计的梯度包含两个方面:学生层次梯度和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梯度。课堂提问是又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教师在设计问题的同时,还应该全面的了解提问的对象全部,如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家庭环境等,教师的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优差生特长生,因人施问,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教师可针对

9、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和提问策略,尖子生可合理“提高”,中等生可逐步“升级”,助推生可适当“降级”,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和收获。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要注意学习目标的“三维梯度”,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流程中得到能力的提升、情感的体验和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如运用范例教学法时,在学习初期,展示给学生的作品涉及知识点不宜过多,提倡发现式、浅层次的提问,设置悬念,给学生心理造成一种跃跃欲试和急于求知的紧迫情境;学习中期,教师在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后,抛出难度适中的范例作品和课堂提问,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的技能迁移;学习后期,教师的提问要有探索性,前瞻性,不追求学生

10、当堂解决,创新提问,忌俗宜新,整个过程体现了课堂提问的层次性和学生学习活动的递增发展。 4.角度。学生是教师设计提问的出发点,也是回答提问的落实点。课堂提问设计要重视学情分析,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作为师生交流中的“平等者中的首席”,要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入手处理好问题大小、多少的关系。同一个问题,可又从不同侧面提出,提问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不一样。如教师设计问题时可由顺向转为逆向,不问小朋友为什么这样做,而是问这样做行不行,为什么?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还可由单向转为多向,如对学生作品评价,可从作品的技术表现,创意性、美观度,完整性等多方面提问,这样既能给学生新奇

11、感,又有利于沟通各种知识的联系和创新思维的训练。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保持产生新问题的热情,让学生拥有充分的提问权。当学生的提问与教师预设问题出现差异的情况下,教师要能“容忍”不同,及时诊断与发现学生提出的闪光点与新疑点,进行转问、探问、追问、梳理补充和重新设计,求得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和课堂效度的提高。另外,课程整合思想也是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的重要思想,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还可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提出,这有助于特长生的培养和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重认识。5.广度。课堂提问的“广度”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站得要高、问得要深”,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共有7个模块,采用单元分组教学。每一个单元都有明确

12、的教学目标,承担着各自不同的教学任务,而单元和单元之间又有着知识层次间的逻辑性关系,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多从整个单元或整册教材上考虑问题的设计,这些问题既要考虑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也要考虑本课在所在单元的位置作用。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是学生探究活动的结束,而应该是新问题产生的开始,教师可通过提问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归类、总结,展望,使学生明白其知识与知识之间内蕴的关系,形成知识结构。如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的画图教学这个单元中,我采用了西游记作为整个单元学习的背景,以故事,比赛,探奇寻趣等形成形成问题,导入新课,引发交流、引领学习。小朋友们一节课结束后还会围着我转“老师,老师,下一节课猪八戒

13、和孙悟空还会有什么故事呀?”,既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又提高了学习活动效率和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另外,教师叫答的范围要广,给每个学生有尽量多而且均等的回答机会。6.难度。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人的认知结构可以划分为3个层次,即“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教师在问题预设前必须充分做好学情分析和调查,努力寻找学生“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分解问题难度,留足学生思考空间,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既感到成功的不易,又能体会到挑战的快乐。否则,问题难度过大,课堂将成了“少数尖子生”作秀的舞台,难度过小,教师则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隋性”。我在任教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四上

14、名片DIY时,如在分析范例作品的时候同时出现名片的所有要素,学生会觉得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而通过逐一展现名片各要素,依次分析各要素的制作方法时,学生直观体验到一幅作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创作过程,减少了学生对制作过程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学生会主动地要求学习和制作,教师只需适时点拨和适当帮助即可。 7.维度。课堂提问的“维度”要求教师在预设问题时必须从教学目标的“三维”出发,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学习过程与方法,也要关注学生情商、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四上第一单元电子作文教学中,在教学WORD基本操作中,我常向学生提问:刚才我们用到的这种操作方法,取个什么名字更好?学生非常

15、踊跃,取名字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整个操作过程的再认识再概括的过程,通过大家努力,我们将WORD操作中的基本方法取名为“菜单选择法”“工具栏按钮法”、“视图再见法”、“控点控制法”等,在后期Word、PowerPoint教学中,孩子们会自觉的将这些方法迁移或移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率。课堂提问的“维度”还要求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开放性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开放性问题能促进学生的有效思维,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教师可以使用追问、聚焦、转化等策略,引导学生正确地、深入地思考。“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一堂课中往往因为教师的一个巧妙提问,打开学生

16、思想的闸门,收到“点击关键,一问传神”的效果。提由心生,问从疑起。笔者建议:课前教师要做好计划员,研究学情精巧设提问;课中教师要当好观察员,审时度势实时生成新问题,课后教师要当好总结员,“七度”总结反思教学问题再设计。参考文献:1.课堂提问的艺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美】arylou Dantonio&Paul C.Beisenherz著 宋玲译2.全国小学名师最新课堂教学实录与评点西泠印社出版社 周一贯 张伯阳主编3.魅力新课堂浙江人民出版社 徐和平主编4.新课堂文化的探索与实践浙江科学科技出版社 施良主编作者:张志刚单位:浙江省开化县实验小学邮编:324300地址:开化县城关镇江东北路88号邮箱:zjkhzzg手机:136657053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