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论文《初探小学劳动教学》 .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19679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学论文《初探小学劳动教学》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教学论文《初探小学劳动教学》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教学论文《初探小学劳动教学》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教学论文《初探小学劳动教学》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教学论文《初探小学劳动教学》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学论文《初探小学劳动教学》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学论文《初探小学劳动教学》 .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激趣明理示范实践小学教学论文初探小学劳动教学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小学阶段劳动技术教育从原来的学科课程,被纳入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中。无论在学科地位上,还是在学时的分配、知识的含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程理念要求综合实践活动不允许有原来意义上的教材出现,现在课程标准的意义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的功能也因此发生了变化,教学过程成为教师学生的互动过程,成为新教材不断的生成过程。“教是为了不教”,就教学方式而言也有了一个很大的变革,特别是学生学习方式的需要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通过研究性学习方式,通过项目活动的方式进行体验性、过程性学习。 劳

2、动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它是以操作性、实践性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技术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为目的的教育行为。 其中实践性强可谓小学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劳动课中不可能缺少实践,实践活动是劳动教学的重要形式,只有结合实践开展教学,把学到的劳动知识与劳动制作融为一体,才能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从而真正达成劳动课的教学目标。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学生的亲身活动是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只有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才能促进大脑思维的发展。这一理论的实质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做中学,从实践中来”。他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参与的过程,因此教学不应该只是讲和听,而必须通过做去感受、

3、发现和升华。这样做的目的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着眼于创造能力和意志力的培养。我在小学劳动教学实践中,深切的感受到引导讲解不可或缺,然而最终还要落脚于示范操作,让学生真正体味到劳动的乐趣,并享受这种乐趣。 一、导之以趣:兴趣是儿童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儿童探求知识的心理基础。要使学生愿意学、愿意做,因此要精心设计导言,从而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精心设计导言尤为重要。导入新课的方法不胜枚举,常用的有谜语法、成果展示法、游戏法、故事法等。就小学生而言,具有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这个时期的儿童充满求知欲和好奇心,好学、好问、好动、好玩,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然而注意力不稳定,持续时间短

4、,容易被无关刺激吸引,因此在选择方法时要根据每节课的具体内容来定。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伞花朵朵开一课时,我首先播放课件:在轻音乐的伴奏下,出现了江边下雨的画面。这时,一对撑伞的母女相依相偎的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大背景下出现好多撑伞的人,伞花特别漂亮。这给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加上悦耳动听的背景音乐花纸伞,燃起了孩子们对制作花纸伞的渴望。一位著名教育家也说过:“教育不但要发展孩子的智力,还应燃起孩子对劳动的渴望。没有少年儿童劳动的幸福,就没有教育的一切;教育的理想在于使所有的少年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让孩子们劳动着,快乐着。布置教室同样如此,为了让学生很快进入最佳状态,我们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屏

5、幕上是教室的立体图,但图片上只有桌椅板凳,没有经过任何的布置,让学生观察。之后,单击鼠标,屏幕上顿时生动起来,墙壁上挂上了字画,出现了班风警句一个充满文明竞争氛围的教室一下子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多媒体化静为动的处理,使学生的创造热情呼之欲出,创造灵感一触即发。 二、晓之以理:教师要指导学生感知教材,学好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这一步必不可少,不能认为劳动课只教会学生怎样操作就达到目的了,毕竟实践操作一定要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才能进行。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语言仔细斟酌推敲,讲解要做到简洁明确规范。劳动课的教学内容纷繁复杂,教师在讲解知识及技能时要尽量运用该类别品种,最基本、最通俗易于小学生可以接受的术语来讲

6、解清楚,同时,抓得住要领就能为学生动手实践提供更多更充裕的时间。教师的讲解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彰显学生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生活经验,进行启发诱导,促使学生乐于参与,自觉完成课堂任务,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思考、想象及创造等多种能力,以便更好地把劳动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讲解要注意渗透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劳动课是实现德育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劳动实践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优良的思想品德起着重大作用。因此教师在讲课中要注意挖掘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因素,还要注意捕捉教育时机,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生动的亲切的、合情入

7、理的教育,从而做到实践性与教育性的统一。如我在教学袜子玩偶一课时,让学生利用家里的旧袜子、旧棉花,制作出了漂亮的作品:小金鱼、刺猬、大象、小老鼠、小姑娘在时尚挎包一课中,学生利用家里的废旧布头制作出了漂亮的挎包,同学们都不敢相信,这些废旧物品还这么神奇,既增强了同学们变废为宝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三、示之以范:示范是劳动课上教师对所教的劳动项目进行示范操作的教学过程。通过教师的示范操作使学生明确该项目技能的操作步骤和动作要领。1.教师的示范操作要做到规范。教师的示范操作常常是学生模仿的榜样。为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方法,教师一定要做准确具体的操作示范。根据小学生好动、模仿能力

8、强、注意力不持久的心理特点,教师的示范操作和学生的模仿操作要同步进行,即教师示范操作一步,学生就模仿操作跟随一步。由于刚看完教师的示范操作,所以学生都能准确地模仿下来。等学生们都做完后,教师再示范操作第二步、第三步。这样就可以克服学生操作时的违规现象,从而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为独立操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任何不正确的或多余的动作,都会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妨碍延缓学生劳动技能的形成。只有教师规范化的示范操作,才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劳动技能。2.教师的示范要清楚。只有让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才会使学生获得操作过程的清晰表象。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注意所用教具要足够大(可借助多媒体电化教学等多

9、种手段)、教具的颜色也要便于学生清楚地观察。对于一些制作的关键点,教师的示范一定要慢些,好比“慢镜头”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思考、探究,有时甚至可以重复示范。对于一些难点为便于学生掌握,要想办法分散分解难点、突破攻克难点。课堂教学的细微之处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有些技能在示范操作时,教师要与学生同方向,使学生观察起来显得更清晰、明朗,能更快的掌握操作技能。3.劳动课的突出特点是实践,应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果对每一个劳动项目的实践,只是单调机械地重复,学生就会感到厌倦。因此不断地改变实践方式,如游戏、猜谜、比赛,即便同一个劳动项目,每一次实

10、践学生都力求有新奇感,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的情感交流,更会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在扎纸花一课中,我们是这样指导学生“玩”的:(1)放,让学生自己扎纸花。小组的同学就以前扎过、见过的纸花一一试做并相互交流各自的方法。 (2)收,将扎好的纸花收集起来,加以点评。小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最后,教师知道难点,如拉出花形。(3)创,创造出更多的扎花方法。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扎花方法后,让他们欣赏各种美丽的扎花艺术,启发他们开动脑筋,制作出玉兰花、菊花、月季花等美不胜收的作品。 小学阶段的劳动实践教育要从培养学生劳动情感入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使其养成勤劳动、爱劳动的良好习惯。通过参加校内的劳动实践和社会公益劳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锻炼意志,进而形成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美德。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应适应学校和学生的这种需求,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科技含量,要适合小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这样才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真正提高劳动课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