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论文:网络资源为语文课堂教学插上翅膀.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19851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学论文:网络资源为语文课堂教学插上翅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教学论文:网络资源为语文课堂教学插上翅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教学论文:网络资源为语文课堂教学插上翅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教学论文:网络资源为语文课堂教学插上翅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教学论文:网络资源为语文课堂教学插上翅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学论文:网络资源为语文课堂教学插上翅膀.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教学论文:网络资源为语文课堂教学插上翅膀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的条件。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是激发课堂生命力的有效的办法。如何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优化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略陈浅见。一、网络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想象可以给创作加上翅膀,那么什么才能给想象加上“翅膀”呢?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懂得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可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条件的限制,使得学生想象力的启发主要落在语言上。并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活趋于单一,来自于生活的原始积累不够,也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的发挥。网络在这一方面

2、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弥补了学生生活积累的不足,为学生驰骋想象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拓展了想象的空间,使语文教学有了更多的变化。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在同学交流资料,对几种动物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让他们到相关的网站自由地浏览有关知识。同学们查阅图片,观看视频,从鲜活的素材中学生获得了大量感性的认识。他们仿佛刚刚推开一扇门,看到了他们一直都不曾涉猎的“风景”。关于青蛙为什么没有参加,冬天她在冬眠,关于动物冬眠的有关知识,通过点击观看有关的资料,全面地了解有关动物冬眠的知识,以及有哪些动物在冬天要冬眠。网络的资源优势,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参考材料,为学生创建了必要的生活的体验与积累,网络营造的情景

3、为同学们进一步发挥想象,发表自己的见解提供了厚实的基础。二、网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感兴趣,他们才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把学生的思维兴奋点激发出来,是实现最佳教学效果的前提。电教媒体绘声绘色,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再现教学内容的全貌,从而激发寓教于乐的目的。雪地里的小画家上课一开始,通过播放冬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白茫茫的世界,在雪地里一群小动物出门来,他们高兴地在雪地里欢叫,嬉戏。生动活泼的画面,学生兴致盎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播放各种小动物在雪地里画画的情景,小动物们小小的脚印,走在

4、雪地里留下了一串串生动的脚印。教师不用多讲,此处文字与画面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孩子们学习的欲望很浓,学习的效果不言而喻。三、网络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视野每篇课文都有体现训练重点的词、句、段,也有一些比较深或离学生实际比较远的知识与内容。一些教学内容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无法亲身感受,阻碍了对教材的理解,成为教学的重难点。借助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最适当的帮助,学生对问题理解了,教材中的重、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中关于小动物们为什么会在雪地里画画呢?这是课文的重点、难点。我通过课件的演示出现画面:小鸡的脚与竹叶的图片,小鸭的脚与枫叶,小马的脚与月牙,小狗的脚

5、与梅花。孩子们通过观察形象的画面,小动物们的脚印在雪地里留下了一串串美丽的脚印,多像一幅幅图画呀,而那些小动物们不就是一个个的小画家么?不用多讲孩子们自然明白了。这就很轻松地解决了教材的重点、难点的问题。四、网络尊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关注学生发展的“生命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教学中教师应鼓励他们参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允许他们自主选择学习材料、学习方式,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们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的资源优势,自由阅读,互相切磋,与教师共同讨论,共同参与多边多元多向活动,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主体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和品读,真正享受学习语文的主动权。“有一千个读者,

6、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在教学少年闰土时,我要求课前学生通过网络去了解鲁迅和他的作品,课上他们借助网络上的资源,以独特的视角,对鲁迅及其作品进行了多角度的鉴赏。我发现孩子们表现出来的鉴赏力和判断力,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想,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上网去了解少年闰土一文的社会背景,结合时代的特征去解读作品的主题和品评闰土的人物形象。通过网络,学生读到了少年闰土的可爱,同时也了解了中年闰土木纳的表现的社会根源,从而实现了对作品的更深层的把握。课后,我建议学生可以到网上去读鲁迅的作品,进一步拓宽自己的阅读面,再更深的层次上去理解作者和他的作品。五、网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7、素质教育的主旨是培养具有思维敏捷、想象丰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世纪人才。网络下的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有利于创新潜力的开发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如坐井观天一课最后一句话:小鸟说:“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教师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青蛙跳出井口会有怎样的感觉。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兴趣盎然地讲出自己的想法。有的说青蛙跳出井口,会大吃一惊,啊!天果然这么大啊!有的说青蛙会高兴地说:“原来天这么大啊”!有的说青蛙会说:“小鸟,你带我去天空来一次空中旅游吧。”还有的说青蛙非常感谢小鸟,使自己改变了错误的看法等等。从同学们的发言中,看到了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新性的思维。网络为语文教学插上理想的翅膀,增大了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课程资源,使得语文学习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大语文观的学习环境日益成熟,师生双方利用网络搭建的平台进行交流、讨论、评点,实现资源的共享,共同体验阅读鉴赏和自我实现的乐趣。语文教学走进“网络世界”后,学生获得了“自由”,拥有了自信,在开放的语文课堂上,每一名学生都得到了对生命应有的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