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科版四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我们是邻居》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20230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科版四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我们是邻居》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教科版四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我们是邻居》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教科版四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我们是邻居》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教科版四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我们是邻居》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教科版四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我们是邻居》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科版四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我们是邻居》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我们是邻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访问,简单了解熟悉的邻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2、懂得与邻居和睦相处,有利于文明、健康地生活,并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感受邻里互助的快乐。3、学会与邻居友好相处,并能为维护家庭的周边环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活动准备:学生进行调查,教师了解学生的生活。总体设计思路:1、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以生活为本,回归生活。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生活的周围环境邻居和邻里关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来源,通过教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发展学生的生活,在生活中培养,在提高培养中生活。通过教材中的图片与现实情景相结合,让学生认真观察,充分体验和感受,指导学生在

2、生活中怎样友好地与邻居相处。2、根据活动目标,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调查活动。品德与社会课综合性、开放性的特征决定了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观察、调查、查找等能力的培养,在这一主题的设计中,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调查的任务,并进行简单指导。我设想教师能尽可能参与一部分学生的调查,提高调查的有效性。3、适当拓展,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新课程下品德课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而是面向学生广阔的生活空间,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因此,我最后设计了三项拓展活动,由学生自由选择参与其中的一项或几项活动,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学会合作和探究,从而也感受共享的快乐。教学活动过程:一、调查访问、了

3、解邻居教师活动:课前提出调查的要求,指导调查的方法,可以单独一人调查,也可以分组调查。学生活动:课前调查,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一两个邻居进行采访,并做好相应的记录。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要使学生了解邻居,才能亲近邻居,帮助邻居。二、介绍交流、展示调查所得教师活动:今天,请大家来介绍一下你的邻居,可以说说他的名字、年龄,在哪儿读书(工作),最好能把你调查的结果向大家进行展示。学生活动:小组交流:你有怎样的邻居?并进行简单介绍。设计意图:通过介绍邻居,夸夸我的好邻居,使学生感受到邻里和睦相处的意义,并愿意与邻居友好相处,互相帮助。三、设置情境、指导行为教师活动:设置情境,看图片:1、小英要去学校参

4、加活动,要换条裙子。当她到阳台去拿晒在外面的裙子时,发现裙子被楼上邻居家空调水管里滴下的水淋湿了。2、小方和小黄是邻居。一天,俩人在院子里玩,小方不小心将小黄撞倒在地,头上还流了血。小黄的妈妈不明真相,说小方欺负小黄。3、李斌和王宏两家的大人因为一点小事闹了点矛盾,如果你是李斌或王宏见到对方的家长时该怎样做?学生活动:1、学习让墙三尺又何妨。2、如果我是图片中的主人公,我会这样做设计意图: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通过交流使学生有所触动,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提高。四、分享快乐、帮助邻居教师活动:讨论: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邻居,你能说说当邻居有困难时,你是怎样帮助他们的吗?当你得到他们的帮助时,你是怎样想的?当你有困难时,你的邻居又是怎样帮助你的?学生活动: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勾起对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美好回忆。设计意图:说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的事例时,教师要适时引导。让学生明白与邻居相处要做到一个“助”字,当邻居需要帮助的时候,要热心地伸出自己的双手。五、课外拓展活动教师活动:1、总结,出示谚语。“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进邻”“邻里好,塞金宝”2、再社区征求邻居的意见,制订邻里公约。3、开个家庭会,专门汇总一下近些年来邻居帮助自家的情况,想一想怎样回报好邻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