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习题及命题设计和应用研究结题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20474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习题及命题设计和应用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习题及命题设计和应用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习题及命题设计和应用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习题及命题设计和应用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习题及命题设计和应用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习题及命题设计和应用研究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习题及命题设计和应用研究结题报告.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数学习题及命题设计和应用研究结题报告ok3w_ads(“s004”);ok3w_ads(“s005”);篇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再创造”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再创造”的研究 结题报告 余杭区运河镇亭趾实验学校小学部 目录 一、研究背景 研究缘起 问题分析 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相关研究 国内相关研究 三、研究设计 研究的目标 研究的内容 四、小学数学概念及教与学的分析 小学数学概念的基本分析 1数学概念的定义 2小学数学概念的特征 3小学数学概念的呈现特点 小学数学概念的学习分析 1概念的获得 2影响概念获得的因素 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分析 1学习材料的质量与数量

2、2教师教学引领的效果钟立五、小学数学概念“再创造”的论述 “再创造”的阐述 “再创造”的运用分析 六、小学数学概念“再创造”的实践 “再创造”的第一个环节引入材料 1生活化引入 2操作化引入 3问题激发引入 4知识迁移引入 “再创造”的第二个环节建立概念 1在直觉猜想与实验验证中经历再创造 2在合情推理与归纳概括中经历再创造 3在数形结合与动手操作中经历再创造 4在联系迁移与深化构造中经历再创造 “再创造”的第三个环节辨析概念 1在正向理解与反向理解中辨析 2在肯定例证与否定例证中辨析 3在抓关键词与剖析含义中辨析 4在变式与比较中辨析 七、研究成果 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 1“再创造”促进

3、了“我会学” 2“再创造”锻炼了思维能力 3“再创造”强化了学习反思 4“再创造”促进了知识理解与应用 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提高 1冲击了原有观念,实践了再创造教育思想 2激发了教研热情,培养了教研合作意识 八、研究后思 把握好概念的阶段性与教学发展性的关系 把握好概念的抽象性与认识曲折性的关系 处理好再创造教学要求高与日常教学进度的关系 【内容摘要】 在校本教研中对倒数一课的探究,使我们认识到在看似接受学习的地方转换角度设计也能让学生进行探究,进而归纳概括出概念,亦即间接地“创造”出的概念。这个启示让我们重新审视现在的概念教学。在分析日常概念教学问题与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小学数学概念“再

4、创造”的研究。在研究中,我们先对小学数学概念的定义、特征、呈现特点进行了分析,也对小学数学概念的学习与教学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再创造”这一教育思想进行了论述与运用分析,根据我们的理解设计了数学概念“再创造”的教学流程,接着分环节叙述了我们的实践策略与教学实践。在“再创造”的第一个环节引入材料时,可以是生活化引入、操作化引入、问题激发引入、知识迁移引入等;在“再创造”的第二个环节建立概念时,我们可以引领学生在直觉猜想与实验验证中经历再创造、在合情推理与归纳概括中经历再创造、在数形结合与动手操作中经历再创造、在联系迁移与深化构造中经历再创造;在“再创造”的第三个环节辨析概念时可以引导学生在正向理解

5、与反向理解中辨析、在肯定例证与否定例证中辨析、在抓关键词与剖析含义中辨析、在变式与比较中辨析。通过研究与实践,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概念 再创造 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再创造”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 研究缘起 在一次区级校本教研中,我校教师执教倒数一课。该教师开门见山,直接从“倒数”引入。老师的第一句话是:今天我们来学习倒数。(板书:倒数)看了这个课题后,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说:什么是倒数?怎么写倒数?然后老师请学生猜一猜:什么是倒数?你能举例吗?学生就说:倒数就是倒过来的数。8757如就是的倒数。在学生举例后,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刚才我们说了,

6、是7875 98的倒数,是的倒数,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两个数的乘积是1,分子89 与分母交换了位置。”然后师生共同小结得出倒数的概念。 在评课时,我们思考的问题是:倒数的概念能不能进行探究呢?怎样进行探究?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搜索与学习。我们认为:倒数这一知识点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对倒数这一概念,学生可以进行探究学习。为此我们重新设计本课并进行实践,简要过程如下: 例1:倒数一课的教学设计 提供学习材料 1研究材料一:下图中长方形面积为6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面积 1=3 (平方厘米) 2 引导学生比较两个算式,说一说他们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

7、方不一样? 可能会出现两种解法:62=3(平方厘米);6 2研究材料二:在日常的加、减、乘计算中,我们经常碰到结果是1的式子。你能举出这样的式子吗?(提示:数字可以是整数、分数、小数等。) 23110=1 1-0=111=1 =1 8=1 328 请你观察这些乘法算式,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进行合情推理 1如果不能,请再写出各四个得数仍旧是1的分数乘法算式。 1381457=1 =1 2=1 =1 783254 2请你观察这些乘法算式,它们的结果是多少?比一比算式中的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 3你还能举出这样乘法算式吗?你所举的例子中两个乘数的特点是不是跟刚才的发现一样? 4你认为怎样的两个分数相

8、乘积是1?在分数乘法中,乘积是1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5在分数乘法中,乘积是1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再次合情推理 1我们都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如果把上面的除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后,你的发现还正确吗? 2如果乘积是1的算式中有整数或小数,你发现的秘密还适用吗?请举例说明。 3你发现的规律也适用于加、减法吗? 归纳概括得出倒数 1乘积是1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2师生共同概括: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反思: 倒数一课,许多教师都把重点放在倒数概念的理解上,放在如何写倒数上。那倒数的概念要不要探究呢?如要探究怎么探究呢?本例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创设探究情

9、境,将学生的注意力指向乘积是1的乘法算式,根据观察进行合情推理、初步感知乘积是1的特征;然后引导学生努力去发现它们的特殊之处,再次突乘积是1的本质特征;并通过将除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及能不能应用于加减法来探究规律的适用范围。此时再归纳概括倒数的意义可谓水到渠成 通过实践,学生能从提供的研究材料中概括出倒数这一概念。对倒数一课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在看似接受学习的地方我们转换角度设计也能让学生进行探究,进而归纳概括出概念,亦即间接地“创造”出要学习的概念。这个启示让我们重新审视现在的概念教学。 问题分析 要分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问题,我们可以观察课堂上学生地学与教师地教,可以通过教学后测来检查,

10、还可以通过数学试卷来分析。而一张期末试卷更能全面反映一学期来学生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各个概念的掌握情况,从而反映出教学效果如何。其中填空题是小学数学试卷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填空题看起来很简单,但它却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一般涉及基本知识点篇二: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高效的探索与实践 结 题 报 告 负责人:程生余 负责人单位:信阳市潢川县双柳树镇中心学校 电子邮箱:xycsy11 电 话:13783761019 参加者:余川江、刘 园、张 艳 指导老师:王骁力 2014年 5 月 目 录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1)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2)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1、 (2)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3)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4)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5)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6)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7) 九、课题研究成果 (10) 十、课题组成员分工 (11) 参考文献 (12)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高效的探索与实践 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由于高效课堂所倡导的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

12、课堂,既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又解放了教师,故而在各地各校备受推崇。如我们所知道的杜郎口模式,山东模式都依着高效课堂的理念来打造他们的课堂教学模式。然而由于各地的具体情况不相同,在实施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农村的小学课堂上趋于形式化,仅仅是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形式与面貌,并没有达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把教师和学生真正从加课和题海中解脱出来。因此怎样使我们领悟到高效课堂的本质,为实际课堂提供理论指导,避免高效课堂流于形式,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使其各方面也能在数学课堂上得以发展,这就是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13、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向课堂要效益要质量,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效课堂应运而生。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主渠道,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命题。“创建高效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其显性标志是:课堂教学既有课程内容选择上的广度和深度,又有课程实施安排之上的密度和适度,还有课程组织落实上的力度和效度。也就

14、是说,“高效课堂”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情感培育要真正触及人格和灵魂。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高效课堂教学尤为重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本人课堂教学实践丰富高效课堂基本的标准,为此把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具体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策略。 2、把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具体的情景设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把课堂教学开展成一场猜测,探究,实验,验证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各方面的提升与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应

15、被动地接收外在信息,而应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有选择地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发现新问题、同化新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 心理学有这样一条原理:人的认识与情感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不同的情感对学习有不同的影响。积极的情感,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很大作用,人在愉快时则感知比较敏锐、记忆比较牢固、想象比较活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

16、堂氛围。 2、现代教育理念 创新性人才要求教育创新、学习创新,只有学生用科学的方式探究新问题,才能更好培养其创新精神与能力。一个人今天在校的学习方式,必然会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正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之一。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各学科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下学习。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篇三:“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研究结题报告 2013年9月我申报了关于“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课题研究。于2014年6月结题。通过一年的努力和实验时间,顺利

17、的完成了预期的研究计划,达到了预期目标,现将本课题的研究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新课程指出数学课程及其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还要关注其数学能力的发展,而且还要理解数学的社会价值,体验数学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促使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从而在生活和学习中形成必要的数学素养。 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数学课堂的密度就是以练习量来衡量的,其实不然。新课改以来,衡量一节优秀的课是看重学生在练习中思维是否得到发展,数学素养是否得到提高,可见数学素养的培养才是衡量数学课质量的标准。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8、 研究内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素养一种个人能力,学生能确定并理解数学在社会所起的作用,得出有充分根据的数学判断和能够有效的运用数学,这是作为一个有创新精神、关心他人和有思想的公民,适应当前及未来生活所必须的数学能力。有关统计数字表明:人们毕业后从事数学研究或者教育的只占1%,经常使用数学的人占29%,很少用数学的人占70%。然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却用了13%18%的时间在学习数学,而且还是在升学或抽测压力下的重复、机械学习,数学学科应有的价值却被摒弃和忽视。因此,小学阶段扎实开展教学研究、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回归,要通过不懈的努力给我们所有的学生:一双能用数学

19、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 研究方法:调查法、文献法、实践法、对比法、实验法 三、课题的研究对象及周期 研究对象:小学一年级全体学生 研究周期:一年 四、研究计划与实施: 2013年9月立题; 2013年10月2014年5月课题研究; 2014年6月结题。 五、研究成果 1、提高教学能力:深挖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用于教学。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和它的对象、数学概念,命题和数学方法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包括两条主线,其一是数学知识,这是写在教材上的明线,其二是数学思想,是一条暗线。只有掌握好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从整体上、本质上理解

20、教材;只有深入挖掘教材的数学思想方法,才能科学地,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法。 2、培养学生熟练地用准确、严格、简练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的素养。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正确的语言是进行正确的数学思维的基本前提,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 要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心理学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两者相互依存。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可采取:个人小声独立说,同桌互相说,小组内轮流说等

21、形式。说的内容有许多,比如:说图意,说算理,说解题思路,说公式的由来,说操作过程等。教师要经常演示教具、向学生提供鲜明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思考、理解、掌握知识。教师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其次教师要示范,让学生知道怎么说。 3、让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当数学和孩子的生活现实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的,才是激发孩子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激发孩子的思考和创造的源泉。我们应积极地创设生活情境,使他们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通过活动去理解有关知识,而不是与实际脱节,被动地接受知识,只有源于生活的数学问题,才能使学生倍

22、感亲切,自然。在无形之中诱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心理倾向,使人人能够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4、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 身边的事物数学问题很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一步揭示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联系,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题研究的结论与体会 我组全体教师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等方法,我们认为小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学生基本数学素养具有内隐性。 内隐性是指潜伏于事物内部不容易被人们发现和认识的特性。素养是人的潜能,在一般情况下,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不具有外显的特点,而是以“内隐”的形态存在于学

23、生个体的潜在能量之中。 第二,小学生基本数学素养具有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事物某些属性一经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或消失的特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长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过程,其数学素养是以“内隐”的形态存在,也就是学生个体不断内化的结果。所以一经形成,就不会轻易丧失。 第三,小学生基本数学素养具有实践性。 小学生获取数学信息主要来源于新教材,但是教科书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也不应该只是承载知识的载体,还应该包括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到哪学习?数学从社会生活中来,反过来又服务于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学习数学或在实践中应用数学,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

24、的。第四,小学生基本数学素养具有综合性。 综合性是指某种属性不是由单一因素构成的,而是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特性。小学生数学基本素养的培养过程是小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数学能力的提高、以及数学学习态度与数学习惯的养成等综合性的过程。从新课标对学生培养的四个维度来说,每一个维度目标的达成都不是简单的过程,且几个六、课题研究过程。 七、研究影响与效果 通过这一年的研究,我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我的教育科研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主要方法如下: 1、建立规章制度,保证课题研究顺利开展。 2013年9月,课题选定,经学校课题组认定后,写出课题实施方案交学校教导处。然后我组两位教师做了以下工作:(1)订阅了各类教学杂志,并经常阅读,然后根据课题实施情况,每月写出与课题相关的经验文章。课题组活动与教研活动相结合。尽可能多参加外出学习和交流等活动。 2、加强学习,明确课题内涵。 刚开始课题研究的时候,我们课题组两位老师进行了相关内容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