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创设情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20825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创设情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创设情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创设情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创设情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创设情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创设情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创设情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及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只重视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的注入,忽视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导致学生被动学习,课堂气氛沉闷。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情景,进行学习,就不会取得有效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若能善于结合教学实际,巧妙的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好奇,把学生引入到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知识,揭示其中的规律,必将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新课改也提倡数学教学应体现“从问题情景出发”的教学理念

2、。因此,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需要,是现代教学理论发展的要求,也是新课改理念的体现。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创设问题情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打开思维的闸门,能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如教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景:把含盐20%的盐水40千克改制成含盐30%的盐水,怎么办?“怎么办”这样一个灵活性较强的问题,打破“陈规旧矩”

3、的束缚,引起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思考。提高浓度的途径有:使盐水中的盐变多加盐;使盐水中的水变少蒸发水;加浓度更大的盐水。由此提出三个不同的问题:(1)需加多少盐?(2)需蒸发多少水?(3)需加浓度多大的盐水,要加多少?从而使问题的思路明朗化。当加盐时,盐水中的水的重量不变;当蒸发水时,盐水中盐的重量不变;但当加盐水时,盐和水的重量都在变化。这样就培养了学生考虑问题的全面性、严谨性。二创设实物演示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最直观的教学手段莫过于实物,体现教学原则中的直观性原则。对于抽象理论,通过实物演示,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物演示情景应用广泛,特别在小学数学中体现的尤为突出。

4、向他们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操作、探索、发现、解决问题,从而不断积累学习经验,掌握学习方法。如在教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时,安排学生动手拉用木条钉成的四边形和三角形,让学生亲自感受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征,然后举例说说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运用,并出示相应的实物画面。让学生动手动脑解决“怎样使四边形不变形”这个问题。这种利用实物演示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学在生活中”,“在生活中学”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三创设有趣的语言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发生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直接的内驱力。如教

5、学“循环小数”时,一教师通过一个诙谐的故事引入的。“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 ”老师指名叫一学生接着讲下去,学生讲了一段说讲不完,因为这个故事总是重复的。师适时引出:在数学王国里,有一种小数也象故事中今天我们来学习“循环小数”导入新课。以此引入,形成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一下子进入最佳的状态。四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给数学插上五彩的双翼新教材的情景图尽管幅幅都色彩明丽,充满童趣,但毕竟都是静态的平面图形,而动画的表现形式对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把情景图制作成动画课件,充分利用它的形、声、色、动、静等功能,

6、使静态的画面动作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渲染气氛,创设学习情景。在教学“0的认识”中,通过播放动画片“小兔采蘑菇”、“四弟采萝卜”的故事,学生们激情投入。从“小兔采蘑菇”的故事中,他们初步感知到0的存在,他们也同时明白到:如果像四弟那样做事三心两意就“一无所有”了,有的学生还联系到学习上,如果学习不专心也会什么知识也学不到了。五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源于生活,而生活又促使数学不断发展。让学生接触到生活中的数学,才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饱含热情地去从事数学学习活动。因此在设计课程内容时,我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规律尽可能选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接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为题材,唤起学生的学

7、习兴趣。例如,当教学完百分数应用题后,我设计了如下一题:“老师想买一台长虹彩电,可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孝感商场标着彩电八折大酬宾,孝武商场标着彩电一律九折优惠。你说老师应该到哪家商场去购买?”此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各抒己见。最后在学生的争论声中达成一致协议:先摸清商店彩电的原价(就是百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然后计算出彩电卖出的现价,看哪家便宜就到哪家去购买。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学生既巩固了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又受到了优化思想的熏陶,体验了数学对生活的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创设操作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操作实践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使学生自

8、觉地投入到主动学习状态中去,使课堂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有序状态。我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做了一个“测算”的实践活动:拿一个圆柱形茶叶盒,量一量它的底面积和高,再算出它的表面积。那该如何测量它的直径呢?充分创设操作和实践的机会,这时同学们的情绪高涨,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于是出现了以下的操作:(1)用一根线绕茶叶盒一周,然后量出线的长度,用线的长度除以就是直径。(2)先把茶叶盒的底面描画在白纸上,剪下这个圆对折,量出折线的长,就是直径。(3)把直尺上的零刻度线固定在茶叶盒底面边缘的一点,慢慢转动直尺,测量出的最长的距离就是直径。(4)让茶叶盒在白纸上滚动一周,再画出它的侧面展开图,由测量出的底面周长便

9、可求出直径自由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灵感,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他们在探究中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情景的创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景,将课堂还给学生,将探索的空间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水乳交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必须创造性的运用教材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情景创设就在我们的身边。参考文献:1数学课程标准导读与小学课例评析主编:曾令鹏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3情境数学趣无穷,江苏省张家港市万红小学 周丽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