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论文:关注成功 关注体验.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22288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论文:关注成功 关注体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论文:关注成功 关注体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论文:关注成功 关注体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论文:关注成功 关注体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论文:关注成功 关注体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论文:关注成功 关注体验.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注成功 关注体验内容摘要:教学实践中,大多数老师能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方法,但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体验关注不够。学生学习的成功感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是促使创造性思维引发的巨大精神力量。培养学生的成功感要善于把常见的成功表现转化为成功体验的积累,同时要避免走入成功体验的误区。关键词:成功 体验 成功感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好与不好,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以及学习过程,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学实践中,大多数老师能

2、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方法,但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体验关注不够。学生学习的成功感,是学生在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的、积极而愉快的情绪状态;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是促使创造性思维引发的巨大精神力量。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利用一些机遇巧妙地培养学生的成功感,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循环。现和同仁们一起分享:一、把常见的成功表现转化为成功体验的积累面对社会的竞争,背负着家长的沉重期望,许多孩子感觉学得很累。因此,学习的挫败感、厌倦情绪时常困扰着他们。如何让孩子摆脱学习的桎梏?让孩子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应讲究策略和方法。1、立足课堂,注

3、重体验。课堂上,学生的成功感重于教师的成功感。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让学生体验成功应该成为一堂课是否成功的要素之一。课堂生成高于课前预设,自主探究优于满堂灌输是让学生享受成功体验的基本策略。让学生有自己的发现,有自己的疑惑,有自己的争论。学生在激烈的争论中,有灵感的闪现,有思维的碰撞,有深刻的反思,有意外的顿悟,这一系列的过程无不让学生体验着成功带来的欢悦。课堂学习中,当需要举例的时候,请知识面广的学生来回答;当要进行分析比较时,请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来演绎;当要归纳总结时,请语言精练、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来陈叙;当面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请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展示;遇到比较简单的问题,请基础稍差一些的学

4、生来表现,教师画龙点睛、适时点拨,相机给予肯定与表扬,使不同层次、能力各异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的成功感也就自然而然得到满足。课堂上,潜能生的成功感重于优等生。优秀学生不管在小组合作还是集体交流中,往往都是占据鳌头,自信心的培养和成功的体验往往不需要教师特别关注。因此,教师应更多地关注潜能生。经常让这些学生到黑板做题,给她们表现自己的机会。同时对她们在学习中的点滴(如,一次工整的作业、一次检测的点滴进步、一次瞬间的灵感)进步都及时给予充分的鉴赏和鼓励。号召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这种不放弃、不畏惧,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通过老师这样有意识地多次强化“成功感”,让他们充分体验成功的愉悦

5、,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起信心,为今后更好地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动力。2、巧借外因,顺水推舟。教学实践中,我们都会遇到些“特殊”学生。因为贪玩,不愿意接受有纪律约束的班级授课,厌学情绪很厉害,甚至有些孩子“人来疯”,课堂上不听讲,作业不按时完成等等。如果我们老师一开始就勉强这样的学生紧跟班级教学节奏是很难的;而我们的教学却要面向一切学生,在两头为难的情况下我认为教师要巧借外因,顺水推舟。首先,和这些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以教师的热情感染他们,并明确告诉他们,无论他们的数学成绩如何差,老师都不会放弃他们。利用午休时间为他们辅导,并举一些世界上名人大器晚成的事例给他们听。如: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

6、尔、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我国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等等。他们都是大器晚成,特别是我国的数学家华罗庚小学数学不及格,最终能成为大数学家,完全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坚定的信心,不屈不饶、坚韧不拔的精神。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故事的吸引,师生之间的距离接近了,学生开始不讨厌上数学课了。接着,和这些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配合老师做一些教育。例如:建议家长在家里为孩子预习第二天的新授内容,拉近自己孩子与班级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就是“笨鸟先飞”。课堂上,老师有意地让这些学生优先回答问题。准确的答案获得老师的肯定。全班同学们的热烈掌声震撼着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内心的自豪感,让他体验着受人敬佩的

7、成功感觉是那么的美妙!半个学期,乃至一个学期,多次成功的体验也就增强了他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孩子从此爱上上课,爱上数学学习。3、将错就错,无心插柳。在网上我看到这样一则求救:“我是一个孩子,总是想得100分。可是总得不了,请大哥哥,大姐姐帮忙!”可以看出,一张卷子的得分学生是比较在乎的,100分往往也就成了一种高不可攀的顶峰,也时常抑制着一些孩子的自信。一次偶然的错误100分,让一个孩子竟然从此爱上了数学,这却有点让我意外。一次单元测试,我把成绩一般般的小F试卷上的一个竖式计算题看错,结果给了她100分,分发试卷之前,我在班上宣布成绩,同时特别表扬了小F,当时,全班同学都朝她投去敬佩的眼光。

8、小F的双眼也特别有神,脸兴奋得象个红苹果,坐姿比任何时候更优雅。试卷分发下去后,小F下课找到我,说她的竖式计算在填写算式得数的时候把余数漏掉了,应该要扣分的。当我看到她那种懊恼的神情,我依然肯定地对她说:“你还是得100分!因为你能主动要求把分数改正,又主动把错误的订正了,这种诚实和认真是要肯定的。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也是值得老师和同学们学习的。”第二天,我在班上继续表扬小F,说小F能帮老师指出批阅试卷中的错误,是老师得力的检查员,并希望小F以后不仅监督老师的批阅也严格监督好自己;但我并没有向班上同学申明她这次考试不是100分。从此,这个孩子几乎变了个人,学数学的热情空前高涨,做题比以前更细心了

9、,在本学期还真得过两次100分。对一个孩子来说,“100分”是无比神圣的,考到100分,那种快乐是无以言表的。我的“无心插柳”让这位学生无意中体验了“100分”所带来的成功感和自豪感,享受了一次成功。我的“将错就错”,让这位孩子在学生群体中延续了这份“无意的”的成功体验。让她觉得只要细心“100分”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这种可贵的成功体验也就改变了她的学习状态;也就成为了她热爱数学学习的原动力。我们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机会,把握机遇,能让每个孩子在小学阶段都拥有100分的成功体验。利用课堂与课外的时间、空间;利用一些差错资源因势利导,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构

10、建出一幅立体的情感交流网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到学生主动的“我要学”的情感转化,再辅之以心理施教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而愉悦的学习氛围,及时鼓励和肯定,让成功感伴随着学生,使之动力永存。二、避免走入成功体验的误区。1、只见树林,以偏盖全。有些教师认为,教学环节一一落实,内容过渡衔接自然,课件图片丰富多彩,课时计划正好完成,最好在下课铃声响起时恰好讲完最后一个字,所有这些设计都是以教师为主体,甚至考虑到了听课教师的观感,却没有考虑这样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相符,学生能否接受,收获多少,效率如何。这样的课堂关注的是教师的成功感,而不是学生的成功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

11、本末倒置。例如:有位老师上“巧求与圆有关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他把平常课的两节课的内容整合在一堂课中,教学要求高了,题量不仅多而且一个比一个难。需要根据图形的特点,将一些组合图形分解转化为扇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组合来求解。一连78个这样的题,每个题都有不同的巧妙解题方法,出示题不到23分钟时间老师就在几个学过奥数的学生中指名回答。表面看,课堂学习密度很大,几个回答问题的学生也学会了,可看看那些大多数一脸茫然的学生,仔细想想到底有几个学生真正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呢?这样的课堂呈现了教师扎实的知识功底和少数学生的精彩表现,但课堂不是教师个人的知识展示或才艺表演,教师应当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

12、,单凭教师和几个优等生的精彩表演根本不足以演绎教学的真谛。应让大多数孩子甚至每一个孩子真正学有所获,才是课堂教学的根本。2、体验肤浅,缺乏深度。 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只有通过教师的肯定和表扬才能实现。于是,一些教师为了给学生信心,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总是“好”声一片,不管回答是否离题、偏题甚至存在错误。这样对学生不能及时作出诊断,表面上看似乎学生受到了激励,但事实上这样的鼓励方式会大大削弱教学效果,使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出现偏差。还有的在师生讨论过程中,老师喜欢提出大量易于作答的问题,学生争相回答“是!”“不是!”教师不断地说:“好!”“很

13、好!”“你很棒!”讨论结束,却不见教师作出总结和提升。这样的课堂也许充满欢声笑语,却不会留下思考和回味,数学课没有了“数学味。”。虽然有一些成功体验,但体验肤浅且缺乏持续性,忽视了学生应该达到的情感体验效果,并不利于学生沉静地思考问题、提升认识、发展能力,恰恰相反会让学生以后丧失更多深层次体验成功的机会。成功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强化的结果。”所以,需要我们教师时常关注学生成功感的强化。应“因班级制宜”,“因人而教”,突出教师和学生的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彰显师生的个性和优势。关注学生的情感,及时充分肯定学生的一点一滴成绩,使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有一种独特的成功快乐和自我欣赏与陶醉。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个人意义上的成功。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进取心态。参考文献:数学课程标准 2008年9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