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级《噪音与健康》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22530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级《噪音与健康》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级《噪音与健康》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级《噪音与健康》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级《噪音与健康》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级《噪音与健康》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级《噪音与健康》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级《噪音与健康》教学设计.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噪音与健康授课年级 :五 年 级 教 材 版 本 : 校本课程 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社会是一本丰厚的书,里面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 本次“爱耳日”的主题为:“减少噪音,保护听力”,长时间戴着耳机玩电脑游戏、听随身听、MP4的习惯给年轻人听力造成伤害的现象日趋突出,青少年噪音性耳聋患者越来越多。专家指出“人长期处在8590分贝的环境中就会得噪音病”。噪音污染是与水污染,大气污染共称为环境的三大污染,但大家对噪音污染既是司空见惯,又是习以为常,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更别说与“病”相联系了。如今噪音已被列为国际公害,它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小学生正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

2、段,我们就要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噪音,知道噪音对健康的影响,找到减少噪音的方法,从而有利于身心发展。于是就将此次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定为-噪音与健康。(二)学情分析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的、实践的、综合的课程,它要求学生是活动的主人,让他们能主动参与了解社会,能自主的解决问题,从而使其学习方式得到有效的改变。本主题的活动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认识到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与危害,从而树立环保意识,从自身起不制造噪音,做一位文明的小公民。在活动过程中,感受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3、通过调查、访问,让学生初步认识噪音,寻找生活中的噪音,激发学生对“噪音与健康”活动主题的兴趣。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噪音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哪些影响。培养学生关注自己,关注他人,关注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交流与分享,知道减少噪音的基本方法。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适应能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噪音,了解噪音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哪些影响。难点:能想出办法,减少身边的噪音。培养学生关注自己,关注他人,关注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四、教学策略建议:教法建议:1、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经验,引发学生探究欲望。2

4、、调查法、体验法:寻找生活中的噪音。学法建议:1、自主探究。通过上网查阅、咨询家长、调查采访、翻阅书籍等方式了解噪音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哪些影响。2、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合作优势,集体讨论,思维碰撞。3、任务驱动。所有的探究活动都是基于问题的研究、学习。五、教学资源与环境:媒体设计:利用ppt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身边的噪音来源、图片等资源,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环境:基于网络环境的多媒体教室。六、教学评价方案设计:评价标准:好的活动方案实施起来要得心应手,引导学生从多种方式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建议: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

5、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七、教学课时建议:建议:三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一:认识噪音;第二课时完成活动二:噪音的来源和危害;第三课时完成活动三:如何减少噪音。八、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认识噪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认识噪音,寻找生活中的噪音,激发学生对“噪音与健康”活动主题的兴趣,培养孩子筛选课题及进行课题研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走进生活,了解寻找身边的噪音。培养学生关注自己,关注他人,关注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感。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噪音,了解噪音对人类的健康带来

6、哪些影响。教学难点:深入感知什么是噪音,能发现身边的噪音。教学具准备:MP4、课件、分贝计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学习指导语:(出示MP4)同学们都认识这是什么吧?你们经常用它做什么?预设:MP4、听歌。老师用MP4录制了几种不同的声音,请你们闭上眼睛,静静的走进声音的世界,用心体会它们给你们带来怎样的感受。播放声音:一段是鸟叫,一段是水声,一段是天籁之音。学生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预设:美、舒服继续听,播放一段各种各样的噪音。学生继续听。你听后又有什么样的感受?预 设:1. 这段音乐非常刺耳。2. 这段音乐非常嘈杂。3. 这是让人烦噪的声音。教师小结: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

7、,不仅有好听的,优美的,让人舒服的声音,也有嘈杂的,刺耳的,让人烦噪的声音,这就是噪音(板书:噪音) (课件出示)二、学习与探究:走进生活,寻找身边的噪音。活动一:学生动手,制造声音。 学生活动:1、2、3组的学生分别制造声音,其他组的同学闭眼静听。引导语:1,2,3组的同学玩的可真起劲,其余两组的同学,你们听到这些声音有什么感觉?预设:1 我听到有些同学的声音很有节奏感,觉得很舒服。2 我听到一些令人烦躁的声音。3 我听到一些刺耳的声音。通过制造声音和感受声音,谈一谈你对噪音的认识。预设:1. 凡是妨碍我们学习,影响我们生活,干扰人们的声音都属于噪音。2. 影响我们休息的声音也属于噪音。【这

8、一环节,安排部分学生动手制造噪音,其他的学生闭眼听,并谈感受,初步了解讨厌,不喜欢的声音是噪音。】活动二:初步了解噪音的来源。引导语:那么在平时的生活中, 你还在什么时候听到过什么声音,觉得它是噪音呢?预设:1 我在上学、放学路上听到汽车喇叭声。2 我在家听到邻居家弹琴声。3 我还听到盖房子的机器转动声。(让学生结合所学,发现身边的噪音)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这些声音吧!(出示课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噪音。三、实践与体验 1.利用测试,深入感知什么是噪音。我们学校里有没有噪音?预设:1有。2没有。我们来做个实验测试一下。这是专门用来测试噪音的分贝计,有时也叫dB计(出示分贝计实物)dB是表示什么,谁知

9、道?(dB表示分贝,是声音的单位。)课件相机出示:嘘!,我们先用分贝计测试安静的教室的声音。好,谁来告诉老师你看到的数字是多少?(学生交流,汇报)我们来取个平均数大约是41分贝。那么你知道你平时说话的声音大约是多少分贝吗?预设: 1我觉得平时说话的声音大约是55分贝。2我觉得平时说话的声音大约是30分贝。3我觉得平时说话的声音大约是67分贝。那你再猜猜课间吵闹声又大约是多少分贝呢?预设: 1我觉得课间吵闹声大约是76分贝。2我觉得课间吵闹声大约是85分贝。3我觉得课间吵闹声大约是100分贝。老师在课间用分贝计测试过,大约是95分贝。2.学一学规章制度。那么,多少分贝的声音才是噪音呢?(课件出示

10、)对于噪音,我们国家有专门的规定标准和制度。(请看屏幕,课件出示)看了这些数据你有何感想?预设:1国家噪音标准真低呀。2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教师小结:是呀!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连我们平时说话的声音的分贝都是超标的,又何况是下课的喧哗声呢!我们成天就生活在这种噪音的环境中,我们的器官、神经又会怎么样呢?我真的开始担心了,为什么担心?(健康!)对,我和同学们一样,开始为我的健康担心! 四、总结与交流 1、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通过学习,你对噪音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五、拓展与延伸课下,调查研究,继续寻找身边的噪音。板书设计: 认识噪音嘈杂的 刺耳的 让人烦噪的第二课时 噪音的来源

11、和危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继续认识噪音,寻找生活中的噪音,了解噪音给人类的健康带来的危害。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噪音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哪些影响。培养学生关注自己,关注他人,关注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感。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噪音,了解噪音给人类的健康带来的危害。教学难点:了解噪音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哪些影响。培养学生关注自己,关注他人,关注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感。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学习指导语: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噪音,知道噪音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你是否知道噪音的来源和对我们的危害呢?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噪音的来源和

12、危害吧。(板书课题:噪音的来源和危害)二、学习与探究 噪音的来源:噪音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请大家观察下面四幅图,了解一下身边的噪音主要来自何方? (课件出示四幅图) 学生活动:1、学生先观看图片,然后小组讨论。2、选派小组代表汇报。 3、引导学生归纳出噪音主要来自何方。预设:(1)校园里有噪音。(2)我居住的社区里有噪音。(3)生活中处处存在噪音。学习指导语:课前同学们还收集了关于噪音的资料,谁先来说一说?学生交流汇报预设:(1)交通运输噪音:引擎声、汽笛声、刹车声;施工噪声:搅拌机、 打桩机、切割机等的声音。(2)工厂里的噪音:机器运转振动发声,机器切割、摩擦、锻造等发声。(3)社会生活噪

13、音:娱乐场所的音乐声,商店、集贸市场吆喝叫卖声。(4)校园里的噪音:下课后同学们的大声喧哗,尖声高叫声。三、实践与体验噪音的危害:学习指导语: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噪音,课前同学们还收集了关于噪音危害的资料,谁先来说一说?学生交流汇报。预设:(1)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耳聋等,严重的甚至神志不清、 休克或死亡。(2)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影响工作效率。这些噪音给你带来怎样的影响?预设:(1)我没办法学习。(2)我上课会注意力不集中。(3)我会头疼。(通过学生汇报,感受噪音对自己的影响。)长期生活在噪音环境中又会有怎样的危害呢?相机课件出示:总结危害: 噪音会使人注意力不集中,心烦

14、,耳聋,头晕,失眠,血压上升等等。(课件出示)1. 噪音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损害听力。有关资料表明: 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 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 若是在摇滚音乐厅, 半小时后, 人的听力就会受损;若在8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的可能性可达50。(2)、噪音损害视力 噪音会严重影响听觉器官,甚至使人丧失听力,尽人皆知。然而,耳朵与眼睛之间有着微妙的内在“联系”,当噪音作用于听觉器官时, 也会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而“波及”视觉器官, 使人的视力减弱。研究指出,噪音可使色觉、色视野发生异常。调查发现,在接触稳态噪音的80名工人中,出现红、绿、白三色视野

15、缩小者竟高达80,比对照组增加85。噪音对视力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在安静明亮的商店购物时,显得愉快和镇静,买东西能做到挑选精细购买齐全。而在高音喇叭大声播放快节奏的流行音乐(一些所谓的流行音乐,只不过是震耳欲聋的强噪音)时购物,往往烦燥不安,眼花缭乱,甚至会混胡乱交易,该买的未买,买了的因识别不细也不满意。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噪音影响视力造成的。(3)、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我国对城市噪音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 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 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4)、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使人急躁、易怒。 科学研究发现,噪音可刺激神经系统,使之产生抑制,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还会

16、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痛、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视力降低等)。(5)、 影响睡眠, 造成疲倦。噪声对睡眠的危害:突然的噪声在40分贝时,可使10的人惊醒,达到60分贝时,可使70的人惊醒。2. 噪音对我们生活中重要场所的危害:(1). 在学校上课时,当你听到吵杂的声音(例如:飞机声、打雷声、同学讲话声、来往的汽、机车声、喇叭声、广播声、铃声、宣传声等),都会影响我们的听课,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2). 在医院的病人需要宁静的场所来休息养病,如果有了噪音(咳嗽声、呻吟声、讲话声、小孩的哭声等),病患将无法获得充分的休息,进而影响病情痊愈的进度。 (3). 在图书馆阅读书报时,如果有了噪音(脚

17、步声、讲话声、东西掉落地面声等),精神则无法集中,进而影响阅读的效果。 (4). 长期生活在吵闹噪音中,(工厂机器运转声、飞机场飞机起降声)会使耳朵听力减弱,甚至情绪低落,身心受到伤害,进而使得工作效率降低,严重的还会造成心理上的疾病。 四、总结与交流 1、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通过学习,你对噪音和噪音对我们的危害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五、拓展与延伸噪音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课下调查研究消除噪音的方法。板书设计: 噪音的来源和危害噪音的危害 影响工作和学习、休息 损害人的听力第三课时 如何减少噪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噪音的危害,提出防治噪音污染的各种建议,让学生在参与消

18、除噪音研究中树立社会责任感,从而培养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的情感态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知道噪音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哪些影响。培养学生关注自己,关注他人,关注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感。3、情感目标:继续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生活中防治噪音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想出办法,减少身边的噪音。培养学生关注自己,关注他人,关注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感。教学具准备:课件 ;发声罐; 布;毛巾;棉花;海绵;水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学习指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噪音对我们的危害非常大,它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我们必须想办法来防治它。课前同学们收集了关于防治噪音的资料,谁愿意来说

19、一说?二、学习与探究 1、小组交流,整理资料。2、学生自由说自己的办法。预设:1控制噪声源。2控制噪声传播途径。3加强绿化,植树造林,形成屏障,也能降低噪声。4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戴防噪声耳塞,用手指塞住耳朵等。课件相机出示学习指导语:同学们都提出了很多防治噪音的好方法,知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用到了哪些吗?预设:1控制噪声源,例如在摩托车上安装消音器。2控制噪声传播途径,例如安装隔音墙、隔音门、隔音玻璃等。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戴防噪声耳塞,用手指塞住耳朵等。课件相机出示2.阻断噪声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控制教师小结:除了采取措施降低噪音外,我们应注意自己不要成为噪音源。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闹,这既符

20、合礼仪,又符合环保;在家中,不要把电视、音响设备的音量调得太大,以免影响邻居的正常生活等。三、实践与体验 学习指导语:老师这儿有个发声罐,它就是一个噪声源,谁有办法来消除或减小它产生的噪音呢?(教师边说,边摇发声罐。)讨论方法学生回答。预设:1在发声罐外面裹上布或毛巾来隔音。2给发声罐包上很厚的海绵,海绵能吸音、把发声罐投进一个装水的罐子里。3在发声罐里面塞上棉花或纸屑来减小振动、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不就听不到声音了。 学习指导语:生活中如何减少或防治噪音的产生呢? 预设:1 加强绿化。2 植树造林。3 形成屏障。教师:引导学生在其他同学汇报过程中学会倾听,对展示同学质疑、补充或评价。【这是本

21、课的一个难点,只有知道减少噪音的方法,才能更好的保证我们身体健康。首先,我让学生谈谈减少噪音,你有什么好办法吗?让他们初步的说出自己的措施,针对性的找到减少噪音的方法。最后总结出防治噪音的四个方法。】相机出示:四、总结与交流 学习指导语: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指名谈谈收获。预设:(1)我知道了噪音会影响我们的健康。(2)我知道了加强绿化,植树造林,形成屏障,也能降低噪声。(3)我知道了今后如何减少身边的噪音。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噪音的防治方法以及今后如何减少身边的噪音。那么你打算在消除噪音的活动中做些什么呢?预设学生回答:1轻声关门。2阅览室里不大声喧哗。3楼道里放轻脚步

22、。4告诉爸爸妈妈开车时少摁喇叭。五、拓展延伸消除噪音从我做起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我们应该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而努力,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和谐、安宁。课下希望同学们能把学到的噪音的危害告诉周围的人,并能把消除噪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借下课之际,让孩子们把防治噪音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板凳轻拿轻放,静静走出教室)板书设计: 如何减少噪音消除噪音从我做起教学反思:设计理念:生活在日益嘈杂的城市中,学生对噪音的危害是有比较深刻的亲身体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选题要立足学生实际,只要是学生感到有趣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我们都可以把它拿来,作为我们综合实践的研究主题。本节课的活动是让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兴

23、趣,点燃学生内心的探究欲望。噪音污染对于学生来说既常见,却又空洞。怎么能引起学生对噪音污染的关注,并能主动的提出问题,带着好奇带着兴趣研究下去,是这节课下大笔墨的地方。从开始的亲身体验,到触摸已有的生活经验,再到用分贝计进行测验,都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激起他们“想问,想做,愿做”的热情,用最浓缩的,最有代表性的情境,去碰撞孩子内心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激起对问题研究的渴望。设计亮点: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一定不能“越位”。在本节课中,无论是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做计划,教师全是大放手,跟着学生的思维走,这样也充分体现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形散神不散”,教师把握关键时的引领是非常重要的,如:引领学生对问题进行归类,指导对学生问题回答的不全面的地方进行补充等。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也是这节课的一个亮点。学生结合自己对噪音的认识及生活经验,说出个人独特的心理体验,重视每位学生的探究体验及独特见解,激发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践活动的热情的方式,给予学生探究的空间,在发现科学、学习科学的同时激发学生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