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评课稿.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23026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评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评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评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评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评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首先感谢小语协会举办了这次关于“识字、写字教学”的专题研讨活动,同时也感谢上课老师为我们呈现的精彩的识字写字课,让我们有机会相聚在一起就识字写字教学进行深入地交流、学习。正如柳斌同志在“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会”上谈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人生识字聪明始,成人识字率高的民族才可能是,也一定会是高素质的民族。”所以识字、写字教学应该是,也必须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研究对象。现在我就廖姗璐老师所执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课谈谈自己的收获与体会。在本课中廖老师有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值得我学习的:第一点:廖老师的识字写字教学基于语境。从字到词,从词到句,连句成段,连段

2、成篇,是学习语文的规律。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必须注意字、词、句、篇之间内在的联系,按照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进行识字教学。廖老师在她的教学过程中将“随文识字”的理念执行也很到位。她强调识字教学要基于文本、基于具体的语言情境。是从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将字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抽绎出来,进行重新组织,但是它本身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它所归属的语言环境。比如:她在教学同音字“忆”与“异”时,就是如此。她在教学时不只满足于用“忆”“异”组词或者造句,而从“忆”“异”字在诗歌中的意义着眼,让学生运用于具体的语境:“王维在(异)乡(忆)兄弟。”在这样的语境运用中,学生自然深切地感受到“忆”“异”字在诗

3、歌中的重要意义,体会到“忆”“异”字带来的深刻含义。第二点;廖老师的识字写字教学立足于儿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部分,对识字与写字分别提出了具体而切实的建议: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现在让我们再回顾一下廖老师的这堂课。首先,在识字写字过程中,廖老师两次引用了童谣“提手把篮摇,发言唱歌谣。如果加走之,就会路遥遥”“点画稍稍向右斜,横折折撇要低头,相连之处平又短,捺画起伏要潇洒。”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同音字、形近字的比较,进行重点笔画的教学,让重、难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完成

4、,孩子们能不喜欢上这样的识字写字课吗?第三点:廖老师的识字写字教学成于积累。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加强了识字与写字的教学,尤其是对于写字,在教学建议中特别作了如下表述: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廖老师在这堂课中,首先给足了学生练习的时间;其次,廖老师的书写示范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与其强迫学生每天机械地练字多少分钟,不如以身示范,凭教师自己一手漂亮的书法,启蒙学生书写的自觉追求。技能性的教学,往往需要示范性的引领,而不是指令性的说教。好习惯是“模仿”出来的。书法家陆修伯先生,常常让他的学生静坐“读贴”,就

5、那么端坐着,用心“读”悬挂在墙上的放大了数倍的字帖,反复地“读”,反复地“记”,直至将这些字的优美姿态刻印在脑海里,提笔时即能浮现。最后,把字写好也是有规律需要提示的,在廖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索这些规律,主动发现了左窄右宽的字,左低右高的字,以及上窄下宽的字在书写时的规律,从而延伸到今后写好这类字。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 如果说要给廖老师的这堂课提点建议,我想在如何将字教丰厚上,我们还可以下点功夫。我们要告诉学生,字不是死的知识,而是活的文化。20世纪50年代,印度总理尼赫鲁曾对他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

6、是中国。”汉字起源于汉民族的劳动与生活,是表意文字,识字的同时也认识了与此汉字相关的历史事物、古代文化。比如:异乡的异字,这个字不但是本课的生字,更是这首诗歌的一个关键字。王维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因为他是异乡异客;诗歌中浓浓的思乡情从何而来,也来自他的异乡异客;诗歌中的千古名句还是这句“独在异乡为异课,每逢佳节倍思亲。”所以,在教学这样的关键字时,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会写会用上,一定要在它的身上多下功夫,让学生通过对一个字的学习,达到对整首诗有一个更深层地理解。首先这个异是一个会意字。它的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我们借助“字源识字”不仅能更好的让学生记住字形,同时也让学生回到古文字,从字的演变中初步接触构字规律。其次,再让学生在想象对比故乡与异乡的差异,加深对字意的理解。 以上,就是我在听完廖老师所执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后的肤浅体会,不足之处敬请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