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优化教学方式 追求高效课堂》.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23292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优化教学方式 追求高效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优化教学方式 追求高效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优化教学方式 追求高效课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优化教学方式 追求高效课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优化教学方式 追求高效课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优化教学方式 追求高效课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优化教学方式 追求高效课堂》.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优化教学方式 追求高效课堂 随着“高效课堂”活动在我区的举行,许多老师开始行动起来,并把自己做出来的成绩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在收获的同时,也带动我们行动起来。课堂教学的质量关系着师生的幸福指数。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教学主张中寻找真正的“有效教学”的诀窍就在于: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作根本性的思考,真正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就是要激发、维持、强化。“学”就是要促使学生学习力的解放。那么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一、激发兴趣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想探究其奥秘,就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那么如何利用课堂

2、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1)精心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如:学习琥珀一文时,我给同学们展示人工做的“琥珀”,同学们相互传看很感兴趣,时不时发出惊叹的声音。然后我接着播放琥珀的形成过程,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观看得特别认真,看完后同学们纷纷发出“太好玩了!”、“太不可思议了!”、“我要是有一块这样的琥珀就好了!”的感叹,我趁机把话锋一转

3、: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课本中是如何介绍琥珀的形成过程的?这样一来学生对学习本课有了很强烈的兴趣。(2)激情授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把自己的激情完全融入授课过程当中,让教师的情感与授课内容同兴奋、同疑问、同激昂、同探求。有教育专家曾指出:形体语言具有很强的表达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眼睛、手势等形体语言来加强教学内容的讲解,对完成教学任务将起很好的辅助作用,所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形体语言来配合授课内容,并且要把学生的情绪也引入教师的激情当中。这样让学生兴奋、疑问、激昂、探求,从而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学习我们上路了,因为学生就要告别童年,踏上初中的路程,在这种比较特殊的情况下,我在说导入语

4、的同时,眼睛里也流露出对学生的不舍,不过,接下来我又用自己激昂的语言和手势告诉大家在今后的道路上我们要越走越好。导入时我让学生轻轻地读“告别童年”这个单元主题,让学生谈感受,可以加上动作,学生感到有些不舍童年的美好时光,我又让学生大声地读,学生意气风发,谈到要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冲破艰难险阻。同学们带着激情来学习这首小诗,朗读水平也提高了不少。(3)让学生唱主角,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

5、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二、学法指导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若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会事倍功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

6、知方法。1、鼓励质疑,引导创新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即培养质疑问难能力。那么,如何使学生学会质疑问难,从而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认为这需要教师的一个引导过程。(1)审题激质疑:关键字句是题目的“窗户”,透过“窗户”才能领略内涵,引导学生读题、审题,围绕题目提出问题,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更能迅速地掌握题目的脉络和内容。比如:教学一个这样的老师一文时,可这样设问:“老师”简单

7、的一个词语,那么为什么在前面加一个“一个这样的”?“这样”的是怎样的,与我们平时的老师有什么不同吗?这样引导学生通过对“这样的”的分析探究抓住了本文的中心线索或内容。(2)身边小事启质疑:除了课堂教学训练学生质疑能力之外,应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实际,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身边日常事务提高质疑问难的能力。总之,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2、创设问题,引导主动探索问题是思维

8、的出发点,有问题才会去思考,思维总是指向解决某项任务的。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钻研和掌握,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提出几个“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带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去思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一般是通过高质量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例如:学习四时田园杂兴(二)时,我问学生,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呢? 你有什么证据呢?学生都举起了小手,生1:夏季。(其他同学点头)生2:只有夏季的时候有蜻蜓和蝴蝶。生3:夏天的时候梅子和杏子成熟。生4:夏天白天变长以“学生探索明白

9、”为主,学生就变成了主动探索者,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更透彻了。3、培养创新能力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创新,是人的生命迸发出的最鲜活的最富灵性的智慧的火花。即使是瞬间的,也是灿烂的;即使是粗浅的,也是可贵的。它是与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态度、敏锐的观察力、求异的思维品质,丰富的精神世界相关”。例如:学习我们上路了一文,我先领着学生学习第一节并总结出学法“谈感触明象征生联想读语气”,然后要求学生依同样的方法自学下一段。学生通过学法指导后练习学法,最后掌握学法,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是有法可依的。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来得出结论,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在

10、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三、优化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传统的评价过分强调统一标准。出于严格要求,教师往往以班里的尖子学生的回答作为评价参照,于是,大多数学生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就会“不尽人意”。现代素质教育观倡导学生参与评价后,教学组织形式呈现多样化,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增多了。在小组内、在班里有了机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而再也不是去揣度教师期待的标准答案,课堂上就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引发争论,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奇谈怪论”。如果在这时候,我们还以教师的权威去压制这些“奇谈怪论”,以自己的标准答案来作最终的评价,那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好奇、探究、创造的内在动力的减退,最终扼制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因此,在课堂评价的标准上,应强化“自我参照”,就是以学生个体原有水平为标准,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法与过程”这三个维度入手,综合地去评价学生。评价标准因人而异,学生的表现不求完美,只要有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这样具有个体性特征的灵活评价,才能促进学生增强自信,发挥其创造潜能。总之,实施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将有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课堂效率。相信随着我们不断探索研究,实施高效课堂的步骤将会越来越完善,最终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