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体会 五.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23348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体会 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体会 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体会 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体会 五.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体会信息化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教育术语也在教改的浪涛下改头换面。譬如:现在不说“观念”更不说“思想”而只说“理念”,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自古如此,无可厚非!但为了改革而改革的语文课真叫人痛心啊!过去语文教学中那种肢解课文、烦琐分析、刻板操练的教法,既扼杀人文性,也扭曲工具性,不足以挽留;同样眼下某些语文课上那种架空文本和语言,脱离学生的听说读写实践,凭空追求所谓的“人文性”,也不该是语文课所需要的人文性吧?在吴永军老师的乱花渐欲迷人眼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看语文本质中,也提出了一些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流派”跟“主张”的看法,其实这些主张背后的实质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语文”

2、性所做的独特解读。而这种独特的解读背后又是对“我们究竟给学生什么样的语文基础”为前提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关注中的语言文字,逐句逐段梳理文章,深入品味语言文字的涵义。可见,语文课教学应该要以文字为抓手。要通过对文字诠释、识别、辨认、理解、探究,感受作品的丰富内涵,领悟作者深寓其中的思想、见解、品德、情操。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得到提升。正像于漪老师所讲“语文课就是咬文嚼字,该教的语文知识就得让学生掌握,通过对语言文字理解与应用的扎扎实实的积累,从而提高语文能力。”否则脱离语言文字教学活动只会扭曲母语教学,挫伤民族心灵。反思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们总是更多地关注

3、语言文字以外的东西,文本被一带而过,课堂没有朗读声,取而代之的是,无用的冗长的开场白,没有实效的小组合作讨论,没有思维量的追问,不着边地拓展,胡里花哨的媒体运用很多时候语文课更像音乐课、美术课、政治课、自然科学课总之不是语文课。综观这次观摩课,专家们都是围绕文本,通过文字,引领学生挖掘文章内涵,使学生实实在在的学习属于语言文字的东西,感受母语的魅力。这应该是语文的本色吧。反思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往往是我想教什么,怎样的课更完整。所以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严重脱节,然后教师抱怨学生不配合,没法教。实际上是我们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找错了课堂教学的起点。难怪乎学生对我们的课堂失去了兴趣。课堂教学仅有

4、以上这些还是不够的,于漪老师说过:语言活动是生命的活动。的确,语文课堂教学仅简单的传授知识、机械训练还是不够的。语言的魅力还在于她有独特的情和意,寓含着浓郁的民族情结,丰富、深邃、色彩斑斓。教师还要引领学生以最大的审美感走进文字 ,在这互动交流的过程,就是师生思想碰撞,情感交流,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课堂是民主的,师生的对话是平等。.如薛法根老师在心田上的百合花这节课中,先让学生用心体会课题,学会读课题,然后出示这篇课文中的灵魂词语,让学生通过对词语的理解而加深对课文意境的领悟。由此搭建起师生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的桥梁。进而让学生更容易进入到文中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感情。窦桂梅老师上珍珠鸟时的激情朗读,于永正老师上卜算子咏梅时读释到位的解说,他们通过清晰的思路,激荡的感情,阐释和演绎语言文字的魅力,创造语文课堂的精彩。在各位名师满怀爱心的引领下,学生在母语教学的优质环境里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妙与奥妙,提高素养,享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展现出本色语文的课堂。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切的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发现我需要学习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在以后的教学中,就需要我重新塑造自己,提升自己,努力探索,完善自己,让自己能拥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胜任小学语文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