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谈汉字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有效运用.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24075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论文:谈汉字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有效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论文:谈汉字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有效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论文:谈汉字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有效运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论文:谈汉字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有效运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论文:谈汉字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有效运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谈汉字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有效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论文:谈汉字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有效运用.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谈汉字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摘要 现代汉字的笔画化是汉字难学的原因之一,学生不易理解字的构型理据,多年来,学生的识记形式主要是机械摹写、死记硬背或简单随性的加一加、减一减等,从而造成了学生识记混乱,识字效率低下。面对这些由汉字性质带来的诸多复杂的问题,汉字教学的方法和程序,必须运用汉字学的科学原理使其科学化。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当、有效地运用汉字学,根据汉字的性质、特点,遵循汉字构型规律,引导学生系统、科学地学习汉字,把学生对汉字的理解识记由混乱引向清晰,由浅层引向深层,由单一引向系统,由课内引向课外。关键词 识字教学 汉字学 科学 引向现代汉字的笔画化是汉字难学的原因之一,学生不易理解

2、字的构型理据,多年来,学生的识记形式主要是机械摹写、死记硬背或简单随性的加一加、减一减等,从而造成了学生识记混乱,识字效率低下。温儒敏等专家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中提出:“面对这些由汉字性质带来的诸多复杂的问题,汉字教学的方法和程序,必须运用汉字学的科学原理使其科学化,不能因为教学内容显示出的知识不多,就认为教育者所需知识也很简单。小学识字教学是一个尖端的课题,在这个领域遇到的问题,需要大量的汉字学成熟理论的支撑,才能处理得当。”1这段话里多次提到“汉字学”。何谓“汉字学”?汉字学在汉代称为“小学”,主要指儿童学习汉字的方法。清末改称为“文字学”,从识字方法发展为文字理论。上世纪5

3、0年代改称为汉字学。汉字学是专门研究汉字的性质和特点、汉字构型及形、音、义关系,汉字教学及应用等问题的一门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当、有效地运用汉字学,根据汉字的性质、特点,遵循汉字构型规律,引导学生系统、科学地学习汉字,把学生对汉字的理解识记由混乱引向清晰,由浅层引向深层,由单一引向系统,由课内引向课外。一、用于由混乱引向清晰在识字教学中,学生比较常见的问题是字音混淆,书写错乱,学生出现这些错误大都是把生字当作“笔画组合的符号”孤立地识记,认的字多了,每个字的笔画组合就容易模糊、混乱,多音字、形近字读起来就容易张冠李戴。出现这种情况时,特别需要教师科学地讲解易错字的音形义联结关系,并利用

4、义的决定因素,讲清字的构形原理,引导学生清晰、正确的识记。引在写错字时。错字是指错误的、不存在的字,学生经常在书写时添加或遗漏笔画而造成的。如学生写“冢”时经常会把“豖”写成“豕”,我们可以领着学生走进“冢”字,感受“冢”的“前世今生”。“冢”是会意字,从勹(bo,表坟墓)从豖(ch),豖是豕(sh,猪)双腿被绑形,表示陪葬品,那一点就表示拴住了猪腿殉葬之意。这样,由义辨形,那一“点”就变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印在学生的记忆里了。再如,学生常把“初字的部首”“衤”写成“礻”,很多教师再三强调“衤”不是“礻”,学生还是写错了,问其原因,学生认为“初”和衣服没有任何关系。这时,理解“初”字造字规律的

5、教师就会从形义关系上给学生有力的引导:“初”是会意字,从刀从衣,表示用刀裁剪是做衣服的第一步。本义是制衣之始、开端,如“起始”、“初学”等,还可以引申为第一次,最低等的,当初的等。这样,学生再写“初”时一定印象深刻,因理解而正确识记了。引在写别字时。产生别字的主要原因是同音字或相似字产生混淆。对小学生而言,区别多同音字和相似字如果仅靠机械识记,那是非常困难的事,如学生常把“篮球”写成“蓝球”,“川流不息”写成“穿流不息”,“一筹莫展”写成“一愁莫展”等,显然是学生没有领会词语的意思,教师要通过字理加深学生对汉字内涵的理解,建构清晰的形义关系。以“筹”字为例,当学生把“一筹莫展”写成“一愁莫展”

6、时,怎样的强调纠正都是苍白的,只有讲清“筹”,书写才不“愁”。筹字是形声字,从竹,本义是古代投壶所用的竹签(计数用具)。因用于计数,故又引申作动词,指谋划,又引申为名词,指计策、计谋,“一筹莫展”是指一点计谋也想不出来。学生明白了字义,就很轻松了记住了这个词语的正确书写。引在读错音时。学生读错音有好几种形式,有的是遗忘了,乱读,有的是遇到多音字,错读。遇到遗忘,教师要加强生字的复现。碰到同音字在不同的语境中读音分辨不清,教师就应该依据字义定读音,分辨多义多音字。如“鲜”有“xin”和“xin”两个读音,xin”表示“味道美好,新鲜的,明丽的”,如“鲜美、鲜花、鲜亮”;“xin”表示“少的、不多

7、的”,如“鲜有、鲜见”;再如“畜”有 “ch” 和 “x”两个读音。“畜”的本义是家畜ch,古代以马牛羊鸡犬豕为六畜,如“牲畜、六畜兴旺”。后引申为作动词用,读x,如“畜牧、蓄养”等。汉字的表意特点对帮助学生辨析字形,认清字音有很大的作用。正如田学红、张亚飞在关于不同阅读水平儿童汉字音形义联结研究中得出“汉字能否被正确的认知或顺利地输出,主要取决于儿童对汉字音形、形义之间的联结情况。”2二、用于由单一引向系统。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学生的识字量大,识字任务重,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地根据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原理引导学生通过认识一个字学会认识一串字,通过理解一

8、个词学会理解一串词等,提高识字效率,提升识字能力。认一字,识一串。每个汉字都不是孤立的,都和其它相关的汉字构成不同的系统,如部首系统、声符系统,意符系统等,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巧妙地从声旁、形旁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弄懂一字偏旁的音形义后,举一反三,自学生字,掌握大批量的汉字。如厦门集美小学林老师在执教人教版第二册识字6时引导学生认识“领、额、颊、顶”时这样执教,师:请小老师带读新字词(课件出示新词,师随时纠正读音)。师:这些生字中藏有很多形声字哦,小朋友们找一找,用上记形声字的方法来认识这些字。生1:我教大家认识“领”。这个字是形声字,左半边的“令”和“领”的读音有关,右边的“页”应该和字义有关吧

9、。师:让老师帮帮你。(课件出示:“”)像什么呀?生:像人。师:对!看看,这就是人的脑袋;这就是人的身子,后来它的样子就变了(课件依次出示页的演变过程)但是意思没有变,“页”表示人的生:脑袋!师:摸摸你的红领巾戴在哪儿呢?(师示意)这儿是我们的领子,想想“领”跟头有什么关系。生:领在头下面脖子的位置。师:所以它带有页字旁。接下来林老师介绍几个带页字旁的字。(课件出示:卡通人物及标示“头顶、额头、脸颊”。)大家一起摸一摸这些部位。发现了什么?生:“头顶、额头、脸颊”都在头上,所以顶、额、颊都是页字旁。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林教师先是引导学生运用记形声字的方法自行识记生字,再通过古汉字“页”的字形,使学

10、生感知其形义联系,进而学习“领、顶、额、颊”一串字,达到了“举一形而统众形”的效果,同时,识字教学也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学得开心、快乐、有意思。解一字,释一串。“析形释义”对于引导学生理解一字进而理解一串词的意思也有很大的帮助,如一教师教学“美”字时这样引导,师:许多人认为美的上部是“羊”,下部是“大”,表示羊大味美其实是错误的。美的下面是大,甲骨文“”就像一个两臂张开,双腿叉开的成人形象。看甲骨文美“”,像一个大人头戴翎羽或羊角的饰物,表示漂亮美观,按照这个意思,你们猜猜下面词语的意思:美人、美景、美发、美容、美德。学生分别猜测:漂亮的的叫美人,好看的景物叫美景,让头发变美丽是美发,让面容漂

11、亮叫美容,好的品德叫美德。教师通过解一字“美”,让学生运用美的意思猜测美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即调动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运用已知猜测未知的学习能力,学生在猜测中不知不觉认识、理解了多个词语,大大的提高了识字效率。由形声字特点进行板块识字固然好,但由于字形的演变,字义的引申较为复杂,因此,教学时要做到认真查阅相关书籍,做到具体的字具体分析,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系统识字。三、用于由模糊引向深入小学阶段识字的主要渠道是阅读教学,文本为汉字提供了语境,赋予汉字积极的意义,而汉字进入语境后,又赋予文本以思想、内涵、情感等,所以,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要通过对关键字词认读、理解进而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

12、情意、思想。当学生根据汉字的表面意思或联系上下文还是不能准确的理解、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意、思想等,教师就应该寻源溯理,利用汉字学中汉字的造字原理,引导学生体会字词的最初意思,进而把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由模糊引向深入。例如学习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中的“眷恋”一词时,大多数教师采取通过引导学生查字典懂得“眷恋”是指顾念、爱恋,通过引导联系上下文懂得“眷恋”是指印第安人对自己的家园是顾念、爱恋的。这种理解更多的是模糊的、概念式的,不走心。福州一位教师在执教这一词时,紧紧抓住“眷”字,从眷的字理入手:“眷”从目,“”jun声。本义是回头看。接着依据本义出示印第安人被迫离开的画面: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群印

13、第安人携妻执子,背着行李,走几步就回头看一眼自己深爱的土地,走几步再回头望一眼自己曾经耐以生存的家园,就这样,几步一望,几步一望,每一次的回看都是含泪的,不舍的,无奈的,依恋的。当画面冲击着学生的情感,教师再配以深情的引读。一个“眷”字,无数次风雪中的回首,不能不让人揪心,相信此时此刻,今生今世,印第安人不断回头看的画面、眼神及对那片土地依恋、不舍和无奈情感已清晰地刻在每位学生心里了。四、用于由课外引向课内语文课程标准在具体建议中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3应该说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

14、的建议是适合儿童识字的心理需求的,儿童是先有生活经验后识字的。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借助汉字的构字原理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识字,力求识用结合。如,一教师在教学“红领巾”真好一课中的生字“牌”时,教师这样处理:师:再来看一个形声字朋友牌。你见过那些牌?生:木牌。生:金牌。师:(幻灯片出示各种各样的牌):这些牌见过吗?生:(读词语):金牌、扑克牌、门牌、车牌。师:你们发现了吗?不管是什么牌,都有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扁扁的薄薄的,老祖先造“牌”字时就告诉我们了,是哪一部分?你们猜猜。生:片。师:(幻灯片出示“片”字的来由):看,这是(生:树)怎么啦(生:劈开)斧头把树木劈开了,劈成一片一片又一

15、片,多薄呀。再看,片字就是这么出来的。()()片。“片”字就是指劈开的扁扁、薄薄的木片。师:由此我们可以猜出牌的意思生:扁扁、薄薄的木片。以后你们见到像“牌”一样带片字旁的字就能大概知道它的意思了。在这一课例中,我们充分感受到教师的教学是把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与学生的心理词典和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把学生的识字由课外引向课内,又从课内引向更为丰富的课外,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识字效率。教无定法,殊途同归。理有定则,勿离勿违。小学识字教学方法纷繁多样,实践证明,运用汉字学识字也是行之有效的、科学的识字方法。但由于“现代汉字并不都有字理,生硬的、编造的讲解反而会扰乱汉字构型系统性,破坏已经取得的成果。”1因此,教师在运用汉字学引导识字时要注意根据学生学习汉字的认知规律和汉字本身的造字规律,科学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汉字,并能运用字理自主识字,提高识字能力。参考文献1温儒敏、 巢宗祺主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注(2011年版)解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 66-682田雪红、张亚飞. 不同阅读水平儿童汉字音形义联接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3): 56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