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评价“实”在课堂.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24091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论文:评价“实”在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论文:评价“实”在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论文:评价“实”在课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论文:评价“实”在课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论文:评价“实”在课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评价“实”在课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论文:评价“实”在课堂.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评价,“实”在课堂 摘要:“评价”是语文课程实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提高课堂评价的实效性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语文课堂应呈现双向多边的评价氛围,以课堂评价激活学生思维,在实践创造中,指导和提高学生的自主评价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语文课堂评价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极提升。 关键词:评价 厚实 丰实 敏实 评价是一门艺术,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流淌着真实的情感。然而我们在听课中常发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出奇的雷同,“你真棒”、“真会动脑筋”,这些评价的“流行语”充斥在语文课堂中,让我们的学生飘然于云端。试想,这样的评价会有效果吗?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强调要积极发挥评价的功能,注重将

2、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相结合,丰富评价内涵,体现评价的多样化和灵活性,让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唤醒内心深处的自主意识,让课堂评价从一摊微澜的“死水”慢慢转化为流淌不息的“清泉”,呈现出一幅幅厚实、丰实、敏实的灵动画面。一、转变观念,“厚实”评价内涵完整的课程实施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作为教学双方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理应都是课堂评价的主体。然而传统的评价只局限于教师对学生单一知识技能的评定,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发展,更忽视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现行语文课堂所呈现的评价,更是缺乏了学生的积极参与,缺乏了智慧火花的碰撞,缺乏了课堂应有的生气。新课程标准下

3、的评价观要积极地“厚实”评价内涵,关注人的生长和发展,关注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过程,实现课堂间师生的平等对话,使评价成为一种双向甚至多向的活动,让课堂教学在“自评、互评”的融合氛围中开发智慧的潜力,从而提高语文课堂评价的实效性,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二、激活思维,“丰实”评价手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改善课程设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语文课堂应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营造宽松愉悦的评价氛围,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评价,将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有效结合,通过“丰实”评价手段来激活学生的思

4、维,让学生看到自己成功前进的足迹,进而增强课堂学习的信心和力量,让语文课堂成为最活跃、最有生气的课堂。1、倡导激励性评价“听取蛙声一片” 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和谐愉悦的环境中,人的智力能有效发挥,个性特征也能得到充分展示。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氛围中,才能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产生智慧火花。张祖庆老师在大熊猫的故乡中就充分体现了高超的评价艺术,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所具有的不可低估的作用,语文课堂其乐融融,听取蛙声一片。师:作为有志于大熊猫保护的我们,能不能为“大熊猫栖息地申遗”做一些我们能做的是呢?比如设计申遗主题词或策划一个保护大熊猫的宣传广告

5、。这项任务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现在开始。(几分钟后,教师组织学生反馈。)生:我写了三条:第一条,保护大熊猫,别让大熊猫成为灭绝动物。第二条,保护大自然,让大熊猫快乐地生活。第三条,别让“活化石”成为博物馆的标本。师:哇,太棒了,一下子就来了个高产作家。(笑)生: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熊猫走了,没有再回的时候。师:哈哈,当代朱自清!(笑,掌声)生:保护大熊猫!为中国添一份荣耀!师:掷地有声!掌声!(掌声)生:等到大熊猫灭绝的时候,你的记忆里是否还有它的模样?师:诗一般的语言。生:地球已经有很多的遗憾,别让大熊猫的成功成为新的遗憾。师:成功?这个怎么说?我帮你改一下好吗?地球已经有很多

6、遗憾,别让大熊猫的离去成为新的遗憾。生:老师,我这个是一幅画,大熊猫妈妈对孩子说“亲爱的,过来吃早餐!”师:哈哈,真好!老师忽然觉得这是个绝妙的广告创意。广告画面是:大熊猫妈妈对着小溪对面竹林里的孩子说:亲爱的,过来喝早茶!然后响起背景音乐:亲爱的,你慢慢来,穿过竹林来喝小溪水(全场笑声,掌声,气氛热烈)教师充满机智的评价语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犹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丰富、准确、生动,但毫无廉价的赞誉施舍,能开启学生闭塞的思维,在创新处激励,在疑难处解答,引领学生走入语言的佳境,体悟创意的绝妙,发觉自身的潜能,促使教学流程如一幅山水画卷般徐徐展开。2、重视启发性评价“为有源头活水来”语

7、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只有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认识的提高,情感的发展,价值观的形成。特级教师孙建峰老师执教的最大的麦穗一课,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男生认真朗读第六自然段苏格拉底的一段话后。教师第一次评价:“刚刚大家都听到了这位同学如洪钟般能触动人灵魂的话语,可却没注意到他投入、专注的申请,让我们再一次聆听他的声音,欣赏他专注的神情。”这位男同学在教师鼓励下,读得更好了。教师第二次评价:“如果我是你的一位学生,听到你这样严肃而又充满哲理的话语,我一定有所悟,你是一位严厉派的苏格拉底。”接着,教师又请一位女同学读苏格拉底

8、的话,读完后,教师第三次评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你如春雨般滋润人心的话语,渗入我的心田,你是一位温和派的苏格拉底。”“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一段话的三次朗读,教师从不同角度做了三次评价。第一次评价从朗读方法及感情入手,不仅巧妙地告诉其他同学朗读时要专注投入、以情动人,而且还大大激发了朗读者的积极性,促使他第二次读得更好。第二、三次的评价,教师更注重于挖掘学生朗读中的独特体验和感悟,向学生传递着信息: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要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孙老师对同一阅读的三次多角度、多创意的评价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学生在他的评价中产生情感的共鸣,受到思想的启迪。3、注重延时性评

9、价“忽见千帆影映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话,都是对学生及时评价的有效手段。但课堂上更需要思维的碰撞,顿悟的灵感,而学生往往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许多独特、新颖的见解就停滞于思维的后半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多采用延时性评价,着力于展示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从学生的各种思路中捕捉创新思维的火种,让课堂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笔者在教猫一文时,让学生仔细读读课文,谈谈自己的发现。结果如下:生:我发现老舍先生笔下的猫很像人。有脾气,有性格。生:我发现老舍先生爱猫,既爱大猫,又养小猫。生:我发现这篇课文在写法上和昨天读过的趵突泉

10、很像。师:(很惊异)说说看。生:这篇课文先总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满月的小猫更可爱”,再具体写。趵突泉也是老舍的作品,文章也是先写大泉,再写小泉。所以我觉得老舍先生很喜欢用这种写法。推荐读趵突泉并没想到会有今天的意外精彩,这个发现体现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也进一步揭示了文本的篇章结构。如果起初我就对每个学生的发现做及时点评,就有可能框架于学生的思维,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方向“一锤定音”,这样就不会再有后来学生无限蔓延的思维火花。“青山萦绕疑无路,忽见千帆影映来”,恰当使用延时评价,我们的语文课堂也会不断崩射出智慧的火花。三、立足实践,“敏实”评价主体如果把课堂比作土壤的话,那么评价就是滋生于课

11、堂土壤中的树苗,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探索知识、参与评价因是积极而灵动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评价时,要让学生增强积淀,培养感悟,培育创造。只有学生积淀了一定的“量”时,才能作为终生“反刍”的食料。因而,语文课堂评价要善于掘出评价主体的甘泉,催生学生的评价言语,提升评价能力,从而“敏实”评价主体,使学生在课堂的双边多向评价中达到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1、拓宽评价渠道,鼓励学生乐评学生作为课堂评价主体之一,是否积极参与、热情投入,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教师在课堂中应摈弃少数优生“包打天下”,多数学生一旁陪听的局面,积极扩大评价参与面,采用小组交流、同桌讨论,主题点评等多种活动形式扩大学生主动

12、参与评价的空间,将学生积极引入评价主体中。同时,在语文课堂中将学生的评价参与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初读课文评价朗读,学写生字自我评价,研读课文补充评价,伙伴合作互评互进,使学生从读、听、说、写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训练,评价自己,评价同学,评价老师,从而优化参与效率,使课堂教学呈现一派生动的全程参与的局面。2、实现平等对话,激励学生敢评教师的教学评价牵动着学生的学习方向。你怎么评,学生就怎么学。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功能,就会使学生在参与评价中束缚手脚,不敢越雷池一步,从而产生课堂上的消极评价。因而在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评价氛围,实现平等对话,激励学生敢评。在评价内容的选择上不宜过难

13、或过易,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在评价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于批判,自信而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评价对象上可选择一个主题或问题开展集体评价,让更多地人参与评价中,产生评价的“共振效应”。3、倾听感悟之美,引导学生善评教师在日常的评价指导实践中,要“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学会认真倾听,在思考感悟后表述自己的观点,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课堂评价能力。比如笔者在让学生实践练习排序一题时,对于学生出现的不同排序方法,并不急于公布正确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把各种答案罗列在黑板中,让学生思考评定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评价时学会先总体阐述自己的观点,再详细说明

14、自己的理由,言之成理,又取之有据。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引导学生多以鼓励性的言语评价同学,多从阅读理解中评价,不主观臆断,多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多运用各种体态语,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丰富自己的评价言语,传递自己对他人的尊重和激励。“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新课改的评价体系也如这催生的新叶为语文课堂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聚焦语文课堂,立足评价实践,让评价厚实、丰实、敏实起来,让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评价魅力、学生的自主评价能力,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流淌出如音乐般动态的美,学生也能在这个精神家园中获得更大价值的生命超越和个性发展!参考文献: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 湖北教育出版社2.追求实与活的语文教学 李明新著 方志出版社3.激活思维,培养语文评价能力 章玳著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8期4.梅林看课堂 吴琳著 百家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