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管理制度汇编.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24296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课程管理制度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学课程管理制度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学课程管理制度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小学课程管理制度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小学课程管理制度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课程管理制度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课程管理制度汇编.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课程管理制度汇编课程管理制度目 录(1)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3(2)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4(3)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指导意见-7(4)中心小学课程实施评价方案-13(5)中心小学课程管理及开发领导小组-14(6)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15(7)中心小学经典诵读课程实施方案-19(8)中心小学写字教学课程实施方案-24(9)临沂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安排表-28(10)街道中心小学课程设置一览表-31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试行)为了落实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的政策规定,指导学校认真设置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根据教育部基础教

2、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精神,现就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提出如下意见,请各地和中小学校认真贯彻执行。一、地方和学校课程的课时总数。根据国家规定和山东实际,我省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中的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时和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课时统筹安排、综合使用,共占九年课时总量的16.8%,按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6周计算,约为1600课时。二、关于地方课程的范围。我省的地方课程设置民族文化、社会探究、自然探究三个领域,每个领域下分设若干个课程科目,每个课程科目一般为18或36课时。信

3、息技术教育作为相对独立的一个科目,作为地方课程设置。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可以作为学校课程单独安排,也可以与地方课程结合安排。三、关于地方课程的开发。省教育厅负责制定地方课程科目方案,组织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学习指导书的审定,下发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学习指导书目录,负责编制山东省地方课程选用指南,供学校和学生选择地方课程时参考。四、关于地方课程的设置。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和学校的教育资源,从地方课程选用指南中选择部分课程作为地方课程。学校也可以把省定的地方课程科目作为学校课程的资源库,从中选择部分课程作为学校课程。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对学校的课程设置予以指导,但不要规定学校必须选择的课程。五、关

4、于学校课程的开发。学校可以根据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的规定,自主开发学校课程。学校开发的课程不编教材。教师开发的学校课程方案应经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审议通过,或委托其它学校的课程开发委员会审议通过,并报学校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六、关于学校课程的设置。学校要将本校开发的学校课程向学生公布,供学生选择;并在学生选择的基础上,确定学校课程的设置。学校课程设置的课时总量一般不要超过地方课程。七、关于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撤销。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对地方课程进行评价,淘汰不受学生和学校欢迎的地方课程。学校也要对学校课程定期进行评价,取消不受学生欢迎的学校课程。八、地方课程和学

5、校课程的实施。学校可以把学校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课时综合使用,集中或分散开设;但必须以学年为单位,开足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课程安排方案规定的课时。学校要统筹考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关系,在新学期开学以前,提出本校新学期可供学生选择的地方课程方案,向学生和社会公布,并报学校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九、学校的课程管理。学校要对课程实行学分管理,根据课时确定合理的学分。要建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考核评价制度,通过考察或研究报告、撰写小论文、作品展示、探索过程的记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激励学生认真研修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考核评价一般不采用考试的方式。学校要把教师组

6、织学生研修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情况,作为对教师评价的重要内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学校设置和实施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情况。列入评估督导的范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 。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

7、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均衡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

8、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1-2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3-6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以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3-9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1-9年级设艺术课,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多种艺术,提高审美情趣。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9、。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国家通过制定课程标准,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并划定课时比例,提供地方、学校、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可能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在达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农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形成有农村特点的学校课程结构。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四、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有关说明 1表1为义务教育(1-9年级)课程设置,表2为对各年级周课时数、学年总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和各门课程课时比例的要求,每门课的课时比例有一定弹性幅度。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和综

10、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共占总课时的16%20%。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省不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课程计划;学年课时总数和周课时数应控制在国家所规定的范围内;根据教育部关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指导意见,提出本省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的具体要求,并报教育部备案。 民族学校、复式教学点、简易小学等学校的课程设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自主决定。 2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3晨会、班队会、科

11、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自主安排。 4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些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学校在做学年教学安排时,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 5小学阶段的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综合或分科课程,供地方和学校自主选择。地方和学校可选择以综合为主的课程,也可选择以分科为主的课程,还可以选择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鼓励各地选择综合课程。 初中阶段的学校在选择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时,若选择科学、历

12、史、地理,可相应减少自然地理的内容;若选择历史与社会、生物、物理、化学,则应安排自然地理的内容。 6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应渗透在相应的课程中。 71-6年级设体育课,7-9年级设体育与健康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7-9年级可结合相关体育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体育健康知识,但必须充分保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 8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可结合实际,确定本地区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工作目标和步骤。 初中阶段开设外语课程的语种,可在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中任选一种。外国语学校或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可

13、开设第二外语。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外语课程的设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第一部分 前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中的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习诵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了解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科技发明、艺术创造(如建筑、绘画、书法、戏曲)和民俗风情等传统文化内容,对少年儿童人格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课程性质传统文化课

14、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课程,是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典范性本课程遵循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选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典范作品作为教育内容,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趣味性本课程贴近少年儿童生活,注重兴趣培养,教材的呈现形式应符合少年儿童的接受心理,学习形式力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使少年儿童感受到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三)启蒙性本课程注重对少年儿童进行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熏陶和影响,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应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体现启蒙性。(四)开放性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

15、许多领域,应充分利用课内外各种可利用的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参观游览、调查访问、参加村镇或社区传统文化活动等,让学生在感悟、体验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二、基本理念(一)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认识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感受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从而认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二)逐步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培养民族精神引领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进行学习,能够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逐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影响的结果

16、。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民族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强化朗读、背诵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感悟能力。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加强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如参观文化馆、博物馆,游览文化古迹、文化名胜等,使学生直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一)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初步感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

17、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三)初步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形式,自觉拓展学习视野,积极参与校内外的传统文化活动。(四)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掌握学习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养成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五)学习传统文明礼仪,提高个人修养。(六)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培养合作意识。二、阶段目标(一)第一学段(1至2年级)1.能够熟练背诵经典古诗文40首(篇或段),能大体了解其意思。2.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诵读等活动,能结合教材插图理解诗文大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3.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培养自己热爱中华传统习俗的感情

18、。4.初步了解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形式,提高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5.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名人、名胜古迹等,能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尝试参加校内外的传统文化活动。6.逐步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7.了解传统文明礼仪方面的常识,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8.能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初步具有诚实守信、关心他人的意识。(二)第二学段(3至6年级)1.能够熟练背诵经典古诗文120首(篇或段),并能初步理解其意思。2.能够尝试表达自己学习经典古诗文的感受和见解。3.继续了解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4.初步了解古代戏曲、对联、谜语等民族文化。5.了解传统文化中有代表性的文化名

19、人、文化名胜、重大的科技发明等,并能熟练诵读相关作品。6.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能够与同学合作,尝试进行文化名胜游览和当地传统文化考察等活动。7.对传统文化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8.学习传统文明礼仪,规范自己的言行。9.通过传统文化学习,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根据传统文化课程的特点,建议由语文或历史、思想品德等侧重文科的教师兼任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传统文化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正确把握本课程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努力提高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实效。(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20、,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文化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二)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通过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三)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通过活动性学习,使学生在诵读、感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学习活动,如诗歌朗诵、书法比赛、艺术节等,充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参观游览文化古迹、寻访历史文化名人

21、、参与传统节日活动等,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社会意义。(四)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组织学习活动,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小养成喜欢读书、认真书写、勤于思考、踊跃发言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五)体现教学的层次性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体现教学要求的层次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自信,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循序渐进,得以发展提高,不可盲目拔高教学要求。(六)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学习经典重在积累感悟。通过品味经典之韵、感受志士之魂、领略山水之美、参与艺术之乐,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获得

22、文化积累,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力求以情动人、以情启智、以情养德,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七)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初步的鉴别意识传统文化因历史的局限,也存在一些不符合现代价值观念的内容。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辨别和鉴赏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具有初步的鉴别意识。(八)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传统文化是一门新课程,教师要加强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与研究,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探索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九)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文化资源要建立开放的课程资源网络,充分利用农村、社区

23、等本地文化教育资源,并发展校外指导教师队伍,选择不同的教育活动方式和类型,对学生进行教育。(十)注意处理好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既有自己的独特性,又与其他课程有一定的联系,在实施本课程的过程中,应注意与语文、品德等学科的教学或校内外其他教育活动相结合,相互促进,实现综合教育效益。二、评价建议本课程对学生的评价要贯彻激励性为主的原则,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一)把握评价的目的传统文化课程要以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为评价目的,突出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二)重视激励性评价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的作用,关注学

24、生的每一点进步,及时表扬,及时鼓励,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的兴趣和发展的动力。(三)重视过程性评价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态度和情绪,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愉悦体验;关注学生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的拓展;关注学生把握和内化传统文化精神、形成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人格内涵的过程。(四)评价主体多元化要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甚至可以请学生家长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学、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五)评价内容多元化对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

25、兴趣和学习习惯,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要求,也要关注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关注学生学习中的感悟和情感体验,还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六)评价尺度多样化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的学生,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要考虑到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城乡文化差异、思维个性差异等因素,考虑学生的不同起点,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校和教师应具有资源开发和利用意识,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各学校、教师应积极与社区和文化民俗部门建立长期的联系,为学生创设传统文化教育的环境,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本课程主要的课程资源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6、一)图书(包括教材)、报刊、图片等文本资源。(二)录像、录音、影视节目、网络等音像资源。(三)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名胜古迹等文化设施和人文景观资源。(四)各地传统文化研究专家、学者、民间艺人等人力资源。 (五)各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传统文化节中心小学课程实施评价方案 为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上级有关文件指示精神,为规范我校的办学行为,特作以下规定:、注重教育公平,规范办学行为,按规定收费。坚持均衡编班,均衡配置校内教育教学资源,不举办“校中校”,不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落实课程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活动,不随意增减课程和

27、课时。开展好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四个领域的教育教学工作。因地制宜开发学校课程,形成学校特色。、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早上到校时间不早于7:30,上课时间不早于8:00。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不超过6小时,晚间、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不上课。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不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校上课或集体补课,不收费上课和有偿补课。、学生家庭书面作业实行总量控制。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选用国家和省颁布的教学用书目录规定的教材。学校开发课程不编写和使用教

28、材。不向学生统一征订教辅资料,不接受任何单位和个人推销的省定教学用书目录以外的书刊和音像制品。、认真执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规定,建立科学的学生学籍管理制度,按照规定时间和要求注册学籍,发现学生辍学,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配合有关部门依法使其复学并做好有关工作。、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基本依据,加强教职工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教师能够遵章守纪,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和组织课外活动;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向学生推荐任何教辅资料;不搞有偿家教。、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推行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

29、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档案,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实行日常评价与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一般为A、B、C、D四个等级)。不允许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等。9、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不单纯以教学成绩评价教师。坚持内容全面、主体多元原则,综合考虑师德表现、工作态度、专业发展、工作量、工作难度和工作实绩等方面科学评价教师工作。 中心小学课程管理及开发领导小组一、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组 长:颜丙达副组长:张学清成 员:李保国 杨伟乐 殷云华 赵毅梅 二、课程实施开发研修小组:组 长:

30、张学清成 员:赵汉贞 刘振红 刘峰 孙文杰 三、具体实施本方案的有关人员:各任课教师街道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本,通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等手段和途径,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积极有效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树立学校品牌,争创学校特色、大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二、校本课程开发评估需要依据学生的需求、教师的现状、学校资源、地理条件、在认真调查、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本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作以下论证:1.随着社会的发展采集

31、信息、利用信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当今时代学生必须掌握的新的能力。2.为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广大教师自觉学习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迫切需要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和综合发展,以适应学生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要求。3.当今社会需要国际化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高科技人才,学校必须构建学生综合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搭建人才培养的平台。4.我校网络资源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有严格科学的管理机制、先进的办学理念,且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锐意开拓进取的教师队伍,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5.社会要求学校不但能设置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社会实践

32、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课程,而且能为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开设校本课程。总之,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教育发展规定了方向,教育要发展,学校要发展,归根结底是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实施课程改革,合理配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资源,不断探索优质教育途径,势在必行。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1、立足于面向21世纪的知识经济、现代信息技术、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以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培养为着力点,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2、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打好基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品质;学会共同生活,促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塑造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3、注重

33、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方法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对科学精神的塑造,科学知识的获得,科学方法的实践,科学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创造思维能力、探究与发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4、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开发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校本课程,以实现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5、逐步开发、不断改进和完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和特色发展。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人本性原则 人本课程观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以整体、优化的课程结

34、构观为核心内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 2、整体性原则 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科课程应得到充分重视,活动课程应成为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因素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及特长。 3、发展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性原则是针对校本课程的价值而出台的,课程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学校利用自身资源,构筑有本校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 4、科学性原则 系统深入地学习与课程改革相关理论,借

35、鉴有益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实事求是,以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解决实验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检查调查研究,科学决策,边实验边总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5、趣味性原则 校本课程尽可能提供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尽可能采取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量力性原则 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外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课程资源,努力把蕴藏于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并进行独立或合作开发。同时也要考虑教师的资源情况,不勉强开设,强教师所难。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可以筛选、改编已有的

36、有关课程,并构建一些具有校本特色的校本课程。将本地区、校内外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融入学科课程之中,通过改编、补充、拓展和新编等方式开发校本课程。乡土资源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三个方面。本地区的社会资源包括三大块,即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社会发展;学校资源包括校园环境、教师特点、学生特长;家庭资源包括家长特长、家庭特点、家园环境等。这些内容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主题性的。教师既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规划不同的内容,又可对乡土资源进行改编、补充或拓展。 (一)必修课 德育课堂(生命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养成教育、环境教育等)经典诵读课程 (二)选修课 此类课

37、程凭借教师、家长及社会人士的人力资源,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的各种兴趣活动。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如:趣味数学、文言故事、古典文学研究、演讲与口才、生物百科、毛笔书法教程、生活小实验设计与制作绘画、书法、摄影、奥赛辅导、写作等科目。 六、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1、学校组建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公布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各教师根据学校校本课程研发原则,针对学校、学生及教师自身实际。2、选题确定后,教师进行课程各课时讲稿(或活动)编拟。 3、按课程计划实施教学。对课程教法、学法进行研究。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寻求教学方式的创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于,大多数课程是由教师单独开发和实施教

38、学,没有现存的教材,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因而学校将鼓励志愿相同的教师组织小组或团队共同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教研组、年级组、学校将全方位、多角度给予支持,开展校本课程的校本教研;学校也将邀请课程专家、教研人员、科研院所和大学相关教授来校协助开展校本课程的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4、课程结束时分别进行学生学业评价和对课程实施的评价。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根据“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的评价总要求,构建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即教师、学生自己、同学、

39、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评价主体的互动性,即评价主体间进行双向的、多向的评价;评价内容的多元性,即以发展的眼光,从认知、行为等层面,多角度、多视点地分析评价;评价过程的动态性,即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使学生逐步感悟自身的发展,提高发展的欲望。 1、教师评价:(1)教师执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看教师的教学案例、教案等

40、方式。 2、学生评价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根据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八、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一)课时设置每周固定课时。(二)教学要求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计划实施,教务处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2、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 3、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4、教师应

41、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5、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案例,及时总结反思等。 九、校本课程开发的运作机制 1、运作流程学校规划前期动员组织教师制定教学进度研究教学模式进行备课活动实施课堂教学完成学习成果展示与评估小结。 2、措施保障 (1)、组织保障:学校把校本课程的开发列入学校工作议事日程,成立课程开发小组及评价小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学校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邀请市、区、教研教科部门领导到校指导工作。(2)、制度保障:校本课程与必修课程一样,计入教师工作量,工作实绩载入业务档案。(3)、经费保障

42、:学校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4)、建立激励措施:与教师的年度考核结合起来,发挥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心小学经典诵读课程实施及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旨在及早让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刻接触最有智慧的经典,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逐渐培养其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开启其创新思维,奠定他一生中具有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与秉性的基础,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二、理论依据 今天,有许多教

43、育家和学者通过现代教育、教学科学的研究证明了诵读经典是有其科学依据的,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其基本理论有以下几条: (1)经典诵读符合教育规律,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生处于童年期,单纯无邪,心如明镜,污垢未染,越是这样的心灵越易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经典会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才真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终身教育! (2)经典诵读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认知规律 儿童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13岁之前是儿童记忆力发展和智慧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另有研究表明,经典诵读能够提高学习成效、提升学习能力的项次记有:提升记忆力、增进日后的理解力、加强阅读能力、思考的触角多

44、且广、提高语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好、提升作文能力、增加语汇、认识更多字、较易了解文言文、提升专注力、持续力增加、开发理性等。 (3)儿童诵读文化经典简单易行,成效显著 古诗文诵读采取的是“不求甚解”与“直面经典”的方式,小学生每天用分钟诵读经典,重在对学生人格的熏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条件,因而并没有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反而开拓了学生课外学习的另一空间,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三、实施目标与定位 (一)实施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让全体学生和教师理解“诵读经典”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师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在学生中开展诵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的

45、熏陶,让学生得以“童蒙养正”。通过引导学生诵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古诗文,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品味古代文化的鉴赏能力,感受先辈们对“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理解。 3、通过经典诵读活动,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重在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道德熏陶和人格塑造。使学生在如何进行自我修养、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面对人生的得失成败等道德修养水平不断提升,培养学生与人为善、内心安适、刚毅坚韧、孝仁礼仪等道德品质。在传统文化所提供的参照中,使学生在少年时就站在了相对高的道德起点上直面人生。 4、通过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积极探索出一条以经典诵读为载体的青少年道德建设新途径,进一步提高青少年道德建设的有效性。 5、以经典古诗文诵读为突破口,探索特色化办学和实施素质教育有效途径,走内涵发展之路,努力构建书香校园,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人文底色。 (二)课程开发与实施定位 对于经典诵读我们在大力推进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这一门课程的定位问题,如何使经典诵读真正收到实效而不加重学生负担是我们思考的重点之一。因此,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定位如下: 1、“有所知”,即属于了解的层面。 小学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重要的目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中华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