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论文:刍议如何成为小学爱“创”型音乐教师.docx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24635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3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论文:刍议如何成为小学爱“创”型音乐教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音乐论文:刍议如何成为小学爱“创”型音乐教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音乐论文:刍议如何成为小学爱“创”型音乐教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音乐论文:刍议如何成为小学爱“创”型音乐教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音乐论文:刍议如何成为小学爱“创”型音乐教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论文:刍议如何成为小学爱“创”型音乐教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论文:刍议如何成为小学爱“创”型音乐教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由绣小版南山南想起刍议如何成为小学爱“创”型音乐教师摘要爱“创”从字面上理解是乐于创新,其实“创”的范围很广,狭义的“创”可以指教师的思维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课堂行为创新等。课堂上要想真正使“创”如鱼得水,那就必须建立在良好的课堂常规下进行。本文从课堂之“创”容易走进的误区入手,抛出日常教学之“创”出现的问题。笔者通过不断积累与思考,从把握“创”的源头、结合“创”的方法、加快“创”的步伐、变换“创”的模式等角度进行阐述对课堂之“创”的建议与理解,旨在使爱“创”型音乐老师能够在创新的教学模式享受音乐课,让孩子们能够在充满创新的音乐课堂中意蕴深长关键词 小学 音乐 爱“创”型教师 高效“原唱来了

2、,原唱来了,大家快鼓掌”在这雷鸣般的掌声中走进了课堂。文章启发源于绣小南山南,2015年中国好声音张雷翻唱马頔的南山南风靡各个校园,于是大家都创编了各种版本的南山南,杭师大南山南、义乌南山南、义中南山南当然我们学校也拥有了自己的南山南,“你在安塔凝望下,放声歌唱,我在绣小的晨曦里思忆茫茫”呵呵,歌曲主唱就是本人。学生们听了为之兴奋与自豪,这首歌唱遍校园每个角落,校园内外。于是静静思考,怎样做一个富有创新能力的老师呢,整理了近年的想法与做法,和大家分享,争取让我们的音乐课堂更加高效,成为孩子们快乐的小天堂。笔者认为只有创新的课堂才是鲜活的,富于灵动的一、课之“创”容易走进的误区1.学生欠缺音乐基

3、础的“创”云雾弥漫老师们通常希望带给学生“新”课堂,这就需要“新”意识体系。在创编课堂上就出现了创作节奏、创作歌词、创作曲谱等音乐相关内容的具象创作。殊不知多少学生连最基础的知识类别都比较模糊,例如:四分音符唱几拍?歌词的写作类别等等,所以往往造成了无果的随意创作,造成作品凌乱,意义颇浅。所以,学生的创作,无论是歌曲还是节奏、旋律等都应该先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才能更加得心应手。2. 教师匮乏设立目标的“创”斑驳陆离在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在“创”课中缺乏目的性,具有盲目、随意、随机性等特点,从而造成课堂低效率、学生低收货、老师低情绪等不良状态。其实,无论是创新的课堂教学还是引导学生进行创作,作为一

4、名爱“创”型音乐教师,都要从音乐的角度出发,目的明确地把握循序渐进的标准,让孩子们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创作有的放矢。3. 课堂缺少把握其度的“创”过犹不及创新教学中,往往给人带来新鲜感,学生喜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品新”乐趣。但合理的“创”之度确是非常难把握的,如果创感甚浅,就会让课堂黯淡无光,没有任何效果,如果创味太浓,又会违背了学生的学习音乐的螺旋上升式的前进式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师对课堂创新的尺度要把握的恰当得体。二、爱“创”型音乐教师的“小伎俩”促“高效”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唯有“创”才能使社会进步,走入一个新的台阶。作为一名爱“创”型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处都应该创出自己

5、的特色,从而让孩子们更爱音乐课,使课堂效率更高。(一)把握“创”的源头建立良好课堂常规是“创”的中流砥柱音乐课堂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动感乐园”。学生应在放松、愉悦、快乐的音乐氛围中学习,但提到“创”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没有良好的常规课堂,学不到最基础的音乐知识,一切所谓的“创”都是徒劳无功的。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要有不同的方法和要求,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低段体验评价求“创趣”课堂上低段学生参与体验的过程是最快乐的,歌唱的体验、舞蹈的体验都让孩子们感到愉悦,但往往低段的孩子很难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他们的兴奋点极低容易激动,所以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当小“老师”先评价自己

6、,再评价附近的同学,还可以给老师进行评价,虽然这只是小小的举动,但是却非常有效,它可以督促孩子们自主遵守课堂纪律,成为课堂的主宰,在管好自己的同时还要关注其他的同学,甚至可以监督老师,从而给孩子们提供大的空间在音乐课中超越自我。在这样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怎能不乐在其中呢?当然,获得星星最多的前五名孩子可以直接领取“免考“金牌,五项全优。低段音乐课堂 学生综合评价表评价表(时间以一节课为单位)评价内容评价等级姓 名54 3我的表现其他同学的表现老师的表现2.中段分组合作促“创意”自主性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之前还要发挥小组合作的魅力。音乐课标明确指出“:有效的音乐实践活

7、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方式。”让孩子们学会合作,在小组中体现自身价值,发挥作用。中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分组合作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歌唱教学小纸船的梦的作品时,学生两组配合,运用了放风筝的气息训练,感受相互对抗的力量“一拉一伸、一根一飘”,从而使音色以及和声更加美妙动听。合作让孩子们体验快乐,体会成功,针对中段的孩子有很多可以合作的方式你点我唱、你说我演等都非常有效,真正提高了课堂效率。3.高段家校联系展“创新”在现今科技超速发展的社会里,我们应该跟随发展的脚步,进入一个崭新的创新课堂模式。高段的学生已经不在意老师课堂上的“小星星

8、”,对于十分熟识的班级同学来说,并不乐意更多的证明自己优越的“实战”性。爸爸妈妈对自己的评价反而越来越重视了,从心理学角度讲,这阶段孩子的心理发展变化特别需要关注。所以我们可以通过QQ群或微信群,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例如:上学期六(3)班期末测评,我就设立了一个“人人小明星”制度,每个同学的表演都用手机实时拍照,老师运用“潮自拍”软件或者“玩图”软件,让每个孩子都像一个小明星一样(因为录像对学生来说挑战太大),要把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家长。这个“明星”效应效果很好,本学期这个班学生上课纪律、课内合作、作品分享都完成的十分出色。(二)结合“创 ”的方法把握写歌基本要素能“创”的得心应手音乐课上创

9、编教学范围很广,创作小型歌曲则是小学阶段创编的“高层次”的体验。作为一名爱“创”型音乐教师,让孩子们通过学习的积累,一点一滴的学习,拥有自己的作品是多么值得兴奋的一件事啊。这不正体现了小学音乐课堂的高效性吗?1. 节奏的创编 节奏创编是创编的初始,从小学一年级我们就逐渐切入,比如:在空拍处给乐曲加入身体伴奏、创编两小节节奏等。节奏仿似歌曲的“骨架”,在创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课上,采用循序渐进的模式,从模仿开始,小游戏我说你做训练孩子的听力以及对节奏的掌握很有效。传统的创编节奏只会给学生们增加负担,枯燥无味,我的方法是说唱结合形式的创编。例如:把星光恰恰恰这首简单的儿歌,用不同的变奏或爵

10、士等方法进行弹奏,让学生们听着音乐的感觉,进行说唱,教师把学生说唱的节奏写出来,使学生兴趣高昂、课堂氛围浓厚。2. 歌词的创编歌词的创编虽与文学有关,但也是歌曲创编的灵魂所在。音乐课堂上,音乐适时地与文学相结合也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好的诗词、文章,也会给好的音乐作品打下伏笔,使之创作更能贴近生活。例如:欣赏二泉映月我们就可以拜读二泉映月的文章,字里行间中能够体会到乐曲的韵味与深层的含义。六(4)班一个孩子酷爱音乐,经常都会创作一些小的音乐作品,下面这首带有中国风的作品就是他的爱作,爱“创”的孩子终会成为人群中的佼佼者。残雪 六(4)班 xxx曾日飞雪如漫天,今时雪细如丝纤。阳照白雪射万光,云映江

11、水刺万剑。雪残化水水成冰,人团访亲亲开颜。树树草草皆挺身,房房屋屋更拂匾。鸟儿欢跃啾啾鸣,稚子心花怒放焉。登高望远连绵山,觉入佳境不欲还。3. 旋律的创编在乐曲创编过程中,旋律的创编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主宰整个乐曲的风格。例如:柔美的旋律会给人温暖的感觉、跳跃性比较强的旋律则比较适合欢快活泼的歌曲。前日,为某班级写了一首班歌,叫七色花之歌其旋律自由活跃,富有现代少年的气息。乐曲的开始运用了鼓乐队的旋律,后面弱起以及动作声势的加入,使歌曲充满活力。“我们是,新时代少年,充满激情活力”(三)加快“创”的步伐运用多样教学方法任 “创”之活力四射教学方法多样富于变化,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佳“建议”,丰富

12、的教学方法可以使课堂动静结合、生动活泼、感情丰富、内容精彩。只有学生喜欢,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才能使课堂更具吸引力,从而更有效,更灵动。1.课的导入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那一课之际呢?就在于我们的导入如何处理。课的导入可分为故事导入、歌曲到导入、律动导入很多,所以要针对歌曲或器乐曲的特点,结合自身的优势进行有的放矢的导入,我们要做一把“音乐的钥匙”,打开孩子们“音乐之门”,在课的开始就紧紧地抓住每一个孩子的心。例如:在上乒乓变奏曲一课,自己声乐略有优势,唱一段玛依拉变奏曲吸引孩子的眼球,美妙的歌声中传递着音乐的情绪,都让孩子们初步感受到了变奏的特点、直观,富于操作性。跳吧跳吧一

13、课中,本课的重点是学习4种节奏型的掌握,感受音乐的起伏以及韵味,课的开始就找了一首流行歌曲,把四种节奏贯穿到音乐中,让孩子们在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情绪的渲染,效果很好。2.课的亮点“课的亮点”又可以称之为课的眼睛,如何画这一笔定睛之笔呢?处理的恰到好处,就会让一节课皆笔生辉,但处理的不好也会变得画蛇添足。课的亮点就是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学生更加提高兴趣与多音乐的向往。或感动,或激情,或深刻,或在上五年级思乡曲一课时,结合教师自身,家在哈尔滨,让孩子们帮我一起传递一封思家书。结合音乐,配合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和孩子们跌峦起伏的泼浪型的传递过程,在场的学生、老师们都落下了晶莹的泪珠。音乐能够体验到它的魅力

14、所在是多么重要的过程啊。思乡曲的旋律线正如传递家书的流动线条,加入呼吸音乐更感动3.课的拓展课的拓展可以使一节课强有力的升华,不光要具有广度,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深度,才能让别人听了更富有意蕴与拓展的空间。还记得黄美华老师永恒的弦歌二泉映月欣赏一课足以体现了拓展的重中之重。黄老师在课的升华处进行东方音乐家阿炳与西方音乐家贝多芬的对比,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在二泉映月人声伴唱版的伴奏下,师生齐颂的一句话让在场所有老师都激动的红润了眼圈。(四)变换“创”的模式结合各种“手段”使“创”之出其不意作为一名爱“创”型音乐教师,不光在教学内容上要创新,一点一滴的创新都能体现教师的创新“智慧”。所谓“手段”是指老

15、师通过各种方法吸引注意、开发想象等,使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更有生机,更加灵动自如起来,老师轻松快乐,学生学起来自然“如鱼得水”。1. “小小电教员”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老师的“小助手”,这个助手可不简单,不但让学生直接操控整个课堂,还能让老师的地位迅速提升。“小小电教员”的任务是在课前,给同学们欣赏乐曲或者学过的歌曲,每当老师轻轻走进教室的时候,每个学生都认真的欣赏着音乐,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课前准备啊。课中小电教员发挥其作用听从指令,播放老师和同学们需要的音乐,还可以帮老师有效的记录表现优秀的同学,从而使课堂纪律变得张弛有度,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模式。老师也可以变换课堂模式,坐到孩子们的中

16、间与他们一同欣赏与歌唱,这是一个多么和谐的场面啊!2.“争分+夺秒”这个“手段”又是爱“创”型音乐教师的小方法。学生们对时间概念已经非常准确,教师也可以以时间概念来规划自我音乐课堂。在相同的时段里,谁能在最短的时间掌握所学的知识,这就是最高效的课堂。在我的课堂上,每一次孩子们出色的表现都可以让无法逆反的“时间倒流”。歌声优美、注意力集中、参与力强,都能让时间倒流5秒钟,学生在“可逆转”课堂上怎能乐此不疲呢?包括在平时的路队中,原本2分钟也无法站好的队伍,却在我的“争分夺秒”中20秒就完成了任务,并做到了快、静、齐。但这也需要教师注意记载,也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记载分别展示与评价。3.“唱吧效应”在

17、科技发达的现今年代,追赶潮流是我们八零后应该具有的特点。面对零零后的学生,怎能以老者的身份与他们对峙呢?你不走在前面就要成为他们的笑点。前几天上课的时候和学生们谈到了唱吧这个功能,六(4)班的孩子甚是活泼可爱,他们纷纷说“:我们早都会了”。可老师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落伍,已经把唱吧的各个功能摸得非常熟练了。课堂上和孩子们共同演绎了明天会更好这首歌曲,而且是视频加入特效的作品。每一位孩子的脸上都出现了神奇的目光,那位和我对唱的小主唱更是激动不已。所以,做一名爱“创”的音乐教师是多么令学生敬佩啊!作为一名乐观、积极、向上的小学音乐教师,我们不能只安于现状上好每一节课,应该学会举一反三,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努力思考、着重实践。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成为一名真正的爱“创”型音乐教师。让孩子们爱上我们的音乐课,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有效!参考文献:1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 上海音乐出版社 .曹理,2002。2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朱慕菊主编,2006。 3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音乐课程标准解读.长沙文艺出版社.朱责平主编,200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