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资料《人教版小学数学四级下册疑难问题解答》 .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25320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培训资料《人教版小学数学四级下册疑难问题解答》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师培训资料《人教版小学数学四级下册疑难问题解答》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培训资料《人教版小学数学四级下册疑难问题解答》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培训资料《人教版小学数学四级下册疑难问题解答》 .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疑难问题解答一、课标教材为什么改变了“混合运算”的编排方式?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对“混合运算”的编排采用的是与应用题结合成独立单元并进行多次循环的编排方式。即在低年级逐步引入混合运算、直观描述运算顺序,中年级再系统出现整数四则三步混合运算的各种情况(包括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使用),之后在高年级“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单元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以整理和概括出现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的概念,为学生初中时学习第三级运算做准备。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逐步形成列综合算式的能力。本套实验教材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与要求“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

2、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改进了混合运算和运算顺序的编排方式。首先,在低年级没有单独安排“混合运算”单元,而是结合现实的素材逐步引入混合运算,如一年级上册和二年级上册出现的“加减混合”,二年级上册出现的乘加、乘减,二年级下册出现的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等等。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用,体会运算顺序。在中年级时,再结合解决现实问题,较为系统的介绍四则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这样的编排通过较丰富的现实素材,使学生逐步体会、理解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同时,在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四年级出现比较抽象的运算顺序,符合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规律,并可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二、在后面

3、的教材中还会安排“混合运算”的单元吗?在本套课标教材中,我们只在本册安排了“四则运算”这个单元,来教学和梳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后面的教材中不会再安排“混合运算”的单元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也都是在此单元总结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因此,教师在教学这一单元时,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应该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规定的必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三、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第八册“整数四则运算”单元对四则运算的意义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在课标教材这一相应的单元“四则运算”中,为什么没有?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是根据九年义

4、务教育数学大纲中“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这一教学要求编排了相应的内容。在课标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的要求,没有对四则的意义进行概括。本册这一单元主要是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四、有关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的教学问题1.教材中为什么要安排这一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空间与图形”内容标准中规定,“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线路图。”并给出了解释说明这一目标的例题“例5:假设大门在教室的正南方向50米处,图书馆在教室北偏东60?方向的100米处。

5、试画出示意图”“例6:画出从学校到家的路线示意图,并注明方向及主要参照物。”我们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规定在本册教材中安排了“位置与方向”这个单元。 2.例2中要求“在平面图上标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学生还没有学习比例尺的知识,如何进行教学?首先,这一题目的重点是要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明确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教师应放手让学生探索、交流,使学生明确要在图上标出建筑物的位置,需要先确定什么(方向),再确定什么(距离)。其次,考虑到学生没有学习比例尺的知识,在确定图上距离时有一定难度,教材在例1的“做一做”和相应练习的设计上都做了一些准备。例如,在例1的“做一做”中,将小明家

6、到学校的图上距离平均分成了四段,并标注了实际距离为400米。其他几个地点到小明家的图上距离也都分成了同样长度的若干段,并让学生填出实际距离。练习三的第2题中,还进一步给出了“用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形式。最后,待学生完成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班内集体展示和交流各自的绘制方法,比较各种方法并说一说怎样画更简便、更清楚。再向学生介绍平面示意图的一般画法。根据教科书第19页下半部给出的示范性的示意图,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绘制平面示意图的时候,可以用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相对应的距离,并引导学生按通常所用的方式绘制示意图。五、有关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问题1为什么

7、改变“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中“扩大倍”“缩小倍”的说法?在小学数学中“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中“扩大倍”与“缩小倍”的表述,是我国老一辈教材研究编写专家在总结广大教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研究采用的表述方法。“扩大倍”与“缩小倍”在小学数学阶段约定俗成的理解是:扩大几倍就是乘几。缩小几倍就是除以几。但是一些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数a扩大n倍,应是a+na倍,而不是na。也有人认为:“倍”只适用于数的扩大,不适用于数的缩小。考虑到上述问题以及与中学的衔接,我们在本套教材中进行了尝试性的改变。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将“扩大倍”“缩小

8、倍”修改为“扩大到倍”“缩小到分之一”。2“扩大到倍”“缩小到分之一”的这种表述涉及到了分数,学生还没有学习分数运算的知识,如何进行教学?现在的这种表述涉及到了分数,而在课标教材的知识结构中,学生还没有接触到系统的分数知识,而且这些知识也比较抽象,对于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来说,理解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以教材的编排注重通过借助直观和形象图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精心设计了孙悟空变长金箍棒打小妖的动画情境帮助学生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在探讨把一个小数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和缩小到它的1/10、1/100、1/1000怎样移动小数点时,借助了面积图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在教

9、学例5时,由于学生还没有系统地学习分数的知识,学生在理解“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小数分别缩小到它的1/10、1/100、1/1000这个规律”时,可能会出现困难。在教学时,很多教师不但充分的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而且还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例如,有的老师续编了孙悟空变长金箍棒打小妖的动画情境。在孙悟空打完小妖后,增加了将金箍棒依次缩小,再放回到耳朵里的情节。利用金箍棒长度的变化直观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规律。还有的教师在教学时发现学生理解这个规律有困难,于是并不急于让学生一下子就掌握,只是让学生先记住这个规律。再教学完例6、例7后,再反过来利用直观的面积图加深学生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