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级上册《寻访小动物》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25553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级上册《寻访小动物》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级上册《寻访小动物》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级上册《寻访小动物》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级上册《寻访小动物》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级上册《寻访小动物》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级上册《寻访小动物》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科学三级上册《寻访小动物》分析报告.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我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给学生一片寻找科学的天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寻访小动物分析报告 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曾经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教学科学课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外”,这些“意外”超越我们的预设轨迹,并且经常发生。我们教师要捕捉这些可遇不可求的教学契机,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培养教学机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成为一种艺术,才有可能在教学中收获未曾预约的精彩。 执教寻访小动物一课时,我带着全班学生走出教室,到学校后面的小山上去寻访小动物,走出课堂的孩子们显得很兴奋。孩子们有的去了草地

2、上;有的走到大树底下;有的来到了阴暗的墙角下;有的在山坡上追蝴蝶我穿梭于学生之间,与孩子们一起融入了寻找小动物的活动中。过了一会儿,惊喜不断的出现,“老师,我找到了一只小蚂蚁”,“老师,快来!我发现了七星瓢虫!”,“老师,这只小蝴蝶漂亮吗?” “咦,这只小螳螂怎么这么小?”“这只小蚂蚱吃什么长大?”“这种小动物身上怎么有点粘?”同时,在学生的头脑中也迸出这样、那样的许多问题。 “呀!蚯蚓!快来看蚯蚓!”突然,一个孩子大声的喊着,孩子们呼啦一下都围了过去。我走上前一看,原来是一条小蚯蚓正在草丛里爬动着,这时正好将身体露在了草丛外,孩子们也看清了,有个孩子喊 “蚯蚓没有脚的。”“它的身体有点像蛇,

3、扭来扭去。”“它还会把身体缩进去的。” “我爸爸说,蚯蚓吃垃圾,不污染大地。”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开始了所谓的探究和交流,当时气氛相当活跃,学生完全沉浸在研究蚯蚓的学习氛围中。突然,调皮的王浩伸出了脚,一下子将蚯蚓碾成了两段,他的举动引起了其它孩子的愤怒,大家都纷纷指责他,面对众多小朋友的指责,王浩有些害怕了,他小声说;“我只是觉得它长的样子不好看”我马上问孩子们:“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动物?”“爱护它,不打它,不弄死它,”“对了,蚯蚓是益虫,就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王浩你这样做,对吗?”“不对!”王浩怯怯地低下了头。其实我知道蚯蚓这样是不会死掉的。但此时我望着伤心的孩子们,我突然有了一个奇

4、妙的主意,我不打算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孩子们,我要利用这个引起孩子极大关注的和参与兴趣的教育时机,来培养他们探究科学的方法和能力,对孩子们进行热爱动物、热爱生命的情感教育。我告诉孩子们:“一条蚯蚓也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我们应该爱护每一个有生命的物体。我相信王浩同学是无意踩死的。这样吧,老师提一个建议,我们把断成两截的蚯蚓连同一些泥土一起装到这个大瓶子里,把“死去”的蚯蚓安葬了吧!”于是,在小山上,我和孩子们为蚯蚓举行了一个特殊的“葬礼”,我相信,在这潜移默化中,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会比多少遍说教更为深刻有效。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我还提议把装有蚯蚓的瓶子带回教室。课外活动时,我故意

5、引导孩子们来到放蚯蚓的瓶子边,让它们看看“死去“的蚯蚓怎么样了?他们好奇的聚在一起仔细的看了起来。“呀!老师,蚯蚓又活啦!”“老师,怎么蚯蚓变成两条啦!”他们兴奋的喊着,所有的孩子都高兴的手足舞蹈。孩子们用惊奇又疑惑的目光望着我,我忽然发现那些眼睛是那么的明亮,闪动着渴求探究的神采,我被他们感动了。我笑着告诉他们:“下一节课我们就先研究蚯蚓,这个问题你们先自己进行调查研究,好吗?”“好!”是啊!孩子们那颗充满探究的心灵被开启了,我想在下次上课之前我会有收获的!果然,在下一节科学课开始前就有不少同学迫不及待的将他们查到的资料给我看,孩子们用了大量的研究方法,如询问他人、查阅书籍和上网搜索等,多数

6、的孩子不仅研究出了蚯蚓不死的原因蚯蚓有四颗心脏,它的生命力非常强,等它的两段身体的伤口长好了以后,就变成两条完整的蚯蚓了;而且孩子们对于蚯蚓提出了更多的要研究问题,还有的孩子干脆自己去捉蚯蚓研究了我的办公桌上已经有好几个学生送给我的装有蚯蚓的盒子了,很多孩子还专门写了这个研究的科学小论文贴在盒子上,虽然只是孩子简单的几句话,但这毕竟是孩子象法布尔研究动物那样所迈出的第一步!。我的内心被孩子们这种热情激励着,孩子们自主、积极的探究活动,扩展了我们多少个40分钟的课堂教学啊!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不知不觉地做出相应的变动。”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们要不断抓住有利的教育时机,给学生一片寻找科学的天空。我们要随时发现学生行为背后,甚至是错误背后暗藏的教育契机,用自己的智慧和精神品质感染教育每一个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为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科学的态度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