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 论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431151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视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重视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重视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重视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视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视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 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视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摘要】亲其师,信其道。家长是家庭教育中的无冕之“师”,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善用家庭教育的引导力和影响力,把教育意识和行为变成习惯,弥漫于心灵,洗荡于生活,不断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关键词】小学生;家庭教育;教育观念;引导生活即教育。人活于世,每时每刻都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与己经拥有分辨能力的成年人不同,小学生就是一张白纸。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的意识和行为,都会在这张白纸上留下印记。在小学阶段,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紧密联系的。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达成共识,家长必须与教师步调一致,共同对孩子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学校教育中,教师的意识和行为能够不断地引导着孩

2、子培养良好的道德和品行,不断地引导着孩子学习知识和技能。学校教育的引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同样地,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意识和行为也在引导着孩子的成长,而这种引导是从孩子出生起就开始的,是潜移默化的,是无声的,是任何一种显性教育所不及的,也是极易被忽视的。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家长的一切意识和行为,只要是孩子能够看到的、感受到的,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孩子,引导着孩子。重视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是当务之急。中国的父母亲重视教育,却也最容易在教育上犯错。因此,家长应及时意识到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重视并利用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用自己良好的道德和品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正如陶

3、行知先生所说:“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济众生,人人有得呼吸。”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要把教育意识和行为变成习惯,弥漫于心灵,洗荡于生活,普济社会,人人有得培养。积极的意识和行为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消极的意识和行为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引导作用。而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应该极力避免,却经常会忽视的、极易对孩子产生消极引导的意识和行为有哪些呢?1 .一叶障目,见“缺”不见“优”我在酷狗音乐上看过一则小故事:家长会上,老师在黑板上做了四道题,分别是2+2=4、4+4=8、8+8=16和9+9=20。家长们纷纷说道:“你算错了一道。”老师转过身来,慢慢地说道:“

4、是的,大家看的很清楚,这道题我算错了。可是前面我算对了三道题,为什么没有人夸奖我,而只是看到我算错的一道呢!”故事中,家长们一眼就注意到老师算错了一道题,反而忽视了老师还算对了三道题这一事实。这样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的心理效应在教育中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极大的危害。这样的现象在家庭教育中屡见不鲜。孩子步入小学阶段,大多数家长最关心的当属孩子的成绩。一旦孩子的成绩出现下滑,或者长期处于低谷,父母便会陷入焦急状态。这样的状态集中表现为只关注孩子“成绩不好”这一卷面结果,一味的批评孩子考试考不好,完全不管孩子与上次相比是否进步,又进步在哪里或者退步在哪里。更不用说发现孩子在家庭或学校生活中拥有的成绩

5、以外的优点。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优缺点。我们教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及时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优缺点,一定不能被孩子一时的不足遮住双眼,忽视孩子的优点,一味地给孩子贴上不足的标签。这样只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打击孩子的上进心。长此以往,孩子会产生自卑心理,由内到外严重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这就需要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善于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之处,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在引导孩子改正缺点的过程中,适时地给予孩子鼓励。需知:“巴掌,,和“甜枣,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才能出奇效。2 .以“爱”为名,画地为牢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果要我总结年度“奇葩”语录,我会首推这句话:“学校也真是的,非得上

6、什么体育课,孩子在操场上风吹日晒的J作为一名坚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老师,在和家长就体育课问题沟通时听到这句话的当场,我的内心是震惊的。音乐、体育、美术这三门课程及其任课教师在小学阶段是人气最高的。这三门课程在繁重的学业中为孩子提供了放松的空间,让孩子在放松的同时能够欣赏音乐的节奏与韵律;能够在操场尽情奔跑,挥洒汗水,强健体魄;能够在美术创作中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其中,尤以在体育课上锻炼强健的体魄尤为重要。毕竟,健康的身体是一切活动的本钱。在此之前,我想象不到会有家长因“在操场上会风吹日晒”而要求孩子不上体育课。在操场上锻炼会“风吹日晒”,在

7、操场上锻炼会磕着碰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里怕摔了。没有体育运动,孩子怎么去提高身体素质?没有体育运动,孩子怎么去锤炼坚持不放弃的拼搏意志?没有体育运动,孩子怎么去感受和伙伴一起共进退的合作精神?以“爱”为名,实际上却一直在阻碍甚至是抑制孩子的发展,画地为牢,不外如是。这到底是“爱”还是“害”?小学阶段,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小孩子能干什么!”事实却是孩子很能干!孩子能够化身劳动能手,捡纸、扫地、擦地、摆桌子,分工明确,合力将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孩子能够化身小老师,帮助基础薄弱的同学巩固知识;孩子能够化身家长会小助手,帮助老师引导家长入场没有孩子不会做的,只有大人不愿意教的。孩子的潜力

8、是不可估量的,既然在学校能够做到那么多以前做不到的事,在家庭中同样也能。这就要看家长们愿不愿意教,愿不愿意放手引导孩子去尝试。愿不愿意像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而不是用自己的观念来禁锢孩子的成长。3 .以身作则,率先垂“错”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和依赖与生俱来,极易模仿家长的言行举止。家庭教育中,家长作为无冕之“师”,应该时刻重视自己的榜样作用,知道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这样才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做出积极的引导。这里有个小案例。有个周末,家长在班级群中留信“孩子作业忘带了,周一

9、到学校补。”教师的回信是“请打印或抄写或直接填写答窠,完成练习周一返校,有两位同学抄写练习并完成,有一位同学以“作业没带”为理由未完成练习。前两位同学的家长能够认真对待孩子的学习,宁愿自己抄写也坚持要求孩子完成练习,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要认真对待作业,对待学习。这两位同学和我交流时也表现出了同样认真的态度“我没带作业,我都抄下来完成了!”这不正是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表现吗?相应地,后期这两个孩子再没出现不带作业的情况。而案例的重点就在最后一位同学身上。事实上,从周末开始,一直持续到周二,三次归家,这位同学连续三次不带作业,连续三次未完成练习。归根结底,事情发生时,家长丝毫没有对

10、孩子的教育意识,无视了教师的建议,认为没带作业就不做呗。而小学阶段,大部分孩子没有自主学习意识,通常情况下会被利己意识主宰,“不用写作业”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家长的无意识、不作为,在孩子的意识中更是留下了“不带作业就不用写作业”的认知。家长的以身作则,率先垂“错”,直接促成了孩子对待作业、对待学习的态度急转而下。陶行知先生强调: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由此看出师者率先垂范作用的重要性。家庭教育中,大部分家长总是在思想上要求孩子成长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样子,却在自身行动上做出相悖的引导。同样是“忘带作业”这件事,不同的家长选择了不同

11、的态度来对待,由此造就了孩子的不同认知。孩子的成长就是这么任性。一旦家长不重视自身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引导作用,就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消极的引导。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一旦消极的引导让孩子形成习惯,教师和家长势必要付出极大的精力和代价才有可能扭转过来,也只是有可能而已。总而言之,正如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感染另一个灵魂”。家庭教育中,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向上的意识和行为会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强大推力;反之,则会“掣肘”孩子的健康成长。正如,大家一起在带孩子划船,教师带着孩子正划着船,家长却老要拉孩子的手或推开老师的手,然后划不好还怪我们。一个人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远。在教育中,单靠学校教师的引导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教师,把教育意识和行为变成习惯,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引导力,坚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合力共进,才能科学、高效地引导孩子茁壮成长。参考文献:1薛玉萍.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j名师在线.2020(02)左肖肖,文惠芝,陈泓红.小学生家庭教育误区及对策研究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