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泛在网的汽车信息化业务需求和总体框架.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44013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6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泛在网的汽车信息化业务需求和总体框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基于泛在网的汽车信息化业务需求和总体框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基于泛在网的汽车信息化业务需求和总体框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基于泛在网的汽车信息化业务需求和总体框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基于泛在网的汽车信息化业务需求和总体框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泛在网的汽车信息化业务需求和总体框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泛在网的汽车信息化业务需求和总体框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泛在网的汽车信息化业务,需求和总体框架,(研究报告),二零一零年四月,前 言,本研究报告是泛在网应用系列标准之基础,它提出了基于泛在网的汽车信息化业务需求及汽车信息化业务总体框架,其中,业务需求包括业务分类需求,末梢模块能力需求,业务接入能力需求,业务网络能力需求和业务支撑能力需求等,总体框架包括业务数据框架、业务网络框架和业务流程框架等。本报告起草单位是中国联通、吉林大学。其中中国联通主要承担该项目中的总体目标、总体要求应用场景及技术要求撰写,吉林大学主要承担该项目中的业务末梢模块能力需求和业务接入能力需求撰写。,本报告主要起草人:唐雄燕,胡成全,么青松,孙利,刘绍波,姜宇,目 录,12

2、345,范围.1规范性引用文件.1缩略语.1术语与定义.1基于泛在网的汽车信息化业务需求.2,5.1 业务功能需求.25.1.1 位置服务类.25.1.2 通信服务类.45.1.3 诊断与救援类.45.1.4 安防监控类.65.1.5 资讯服务类.75.1.6 娱乐服务类.75.2 业务末梢模块能力需求.85.2.1 业务末梢网关模块的能力需求.85.2.2 业务末梢终端模块的能力需求.85.3 业务接入能力需求.95.3.1 业务接入控制.95.3.2 业务末梢网关模块管理需求.95.3.3 业务末梢终端模块管理需求.105.4 业务网络能力需求.125.5 业务支撑能力需求.126 基于泛

3、在网的汽车信息化业务总体框架.146.1 业务数据框架.146.1.1 业务数据参考模型顶级视图.146.1.2 业务数据参考模型二级视图.156.2 业务网络框架.176.3 业务流程框架.18,1,1 范围,本报告描述了基于泛在网的汽车信息化业务需求及汽车信息化业务总体框架,其中,业务需求包括业务分类需求,末梢模块能力需求,业务接入能力需求,业务网络能力需求和业务支撑能力需求等,总体框架包括业务数据框架、业务网络框架和业务流程框架等。,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报告的引用而成为本报告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报告

4、,然而,鼓励根据本报告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报告。,引用文件列表如下:,ITU-T泛在网及USN网络的需求和架构设计ETSI M2M TC M2M需求和功能架构,IEEE 802.15.4 低速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3GPP SA1/SA2/RAN2 M2M优化需求、网络与无线接入的M2M优化技术GB/T 19392-2003 汽车GPS导航系统通用规范,3 缩略语,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LCD: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TTS:文本到语音(T

5、ext To Speech),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s),W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码分多址访问(Code Division Mutiple Access)SMS: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e Service),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UDP:用户数据报协议(Use Datag

6、ram Protocol)APN:接入点名称(Access point Name),MTD:移动终端设备(Mobile Terminal Device),4 术语与定义,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是指各类传感器和现有的“互联网”相互衔接的一种新技术。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经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无线网络相连,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跟踪、监控以及信息的互联与共享,从而给物体赋予智能,可以实现人与物体的沟通和对话,也可以实现物体与物体互相间的沟通和对话。,2,

7、M2M(Machine to Machine):M2M是物联网发展的前期探索,是将数据从一台终端传送到另一台终,端,也就是机器与机器的对话。,5 基于泛在网的汽车信息化业务需求,5.1 业务功能需求,汽车信息服务是为个人车辆的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主要包含以下几大类业务。,表 1 业务分类,5.1.1 位置服务类,1)查找地点,查找用户指定的街道名称、车站名称、企业名称、写字楼或者商户的地理位置。,功能要求:,用户搜索到需要的信息后,可以查询某条信息的详细内容,并在地图上显示位置。,可通过点击城市或区域切换按键,进入城市或区域选择页面。选择其他的城市或区域后,即可,实现内容查询,便于实

8、现不同城市或不同区域的信息共享。,信息收藏:用户在搜索到感兴趣的商家后,可以将此商家加入收藏夹。,可以将查找到的地点设置为起点或终点。,用户可以通过主动搜索的方式,搜索商户、地址、电话等信息,在地图上显示地理位置;用户,3,也可以通过品牌、简称等进行模糊查询,在地图上可以显示多个地理位置,用户自行选择最匹,配的商户进行其他查询。,2)当前位置查询,用户可以查看自己的目前所处的位置。,功能要求:,支持通过 GPS 定位或基站定位。,3)周边信息查询,以用户当前的位置或用户指定的位置为中心,查询周边一定距离为半径范围内符合条件的信息。,功能要求:,查询的关键字可以是:地点(由位置网关获取用户的位置

9、或者由用户自行输入)、距离、企业,名称或其他查询关键字,用户输入关键字后,提供分类的查询列表。,查询结果显示上,把距离用户最近的信息排在前面。,4)出行导航,为用户规划和导航从起点到终点的路线。,功能要求:,系统默认用户出发地为用户的当前位置(如:“我的位置”),目的地为查询的地址,用户也可,自行输入出发地址;,用户指定的起点和终点的信息可以是:公交站点、企业名称、商户名称等,系统根据用户选择,的出行方式对最近的公交站点或街道进行匹配,并由用户进行确认。,提供给用户所经过的道路、标志性建筑物、方向、拐弯、距离、估算的行车时间等信息。,在车辆行进中,进行语音导航提示。,5)地图操作和管理,为用户

10、提供简洁易用的地图操作界面。,功能要求:,支持对地图进行放大/缩小操作。,支持地图的实时更新。车载终端启动后,自行到服务平台检测是否有地图更新,提供实时地,图更新功能。,6)实时路况支持通过 3G 无线网络,实时查看交通路况信息。功能要求:在地图上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交通的拥堵情况。支持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交通路况的更新。5.1.2 通信服务类,1),语音呼叫,在汽车上实现语音呼叫功能。在车载终端上提供数字拨号呼叫功能,实现与朋友及客服中心的语音通话功能。功能要求:车载终端上嵌入通信模块。车载终端上可以数字拨号。运营服务平台提供 CALL CENTER 客户服务,为用户提供各类咨询服务。,2)3

11、)4),收发短信在汽车上实现短信收发功能。功能要求:车载终端上嵌入通信模块。收发彩信在汽车上实现彩信收发功能。功能要求:车载终端上嵌入通信模块。视频通话,在汽车上实现视频通话功能。功能要求:车载终端上嵌入 3G 模块。车载终端上可以数字拨号。5.1.3 诊断与救援类1)汽车保养提醒4,5,运营服务平台将会根据行车里程、维护周期等及时通知车主维护时间。,功能要求:,支持运营服务平台给车主发送汽车保养提醒短信通知到车载终端。,运营服务平台提供服务门户支持用户设置自己的车辆信息,如汽车品牌、行使里程数、保养周,期、保养厂商等。,车载终端定期自动发送汽车里程信息给运营服务平台。,2)车辆诊断车况,车主

12、定期会自动收到一封来自运营服务平台的车况检测报告。,功能要求:,运营服务平台提供服务门户支持用户设置收取检测报告时间周期。,车况检测报告清晰罗列多项车辆核心部件的检测结果,如发动机、变速器、胎压、安全气囊系,统等信息。,车载终端采集传感器数据,按时传送汽车相关部件检测数据给运营服务平台。,运营服务平台能够根据传送的数据,经过专家知识系统分析,形成检测报告。,3)紧急通报,路况、恶劣天气等紧急通报给车主。遇到紧急情况,如交通管制、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如运营支撑,平台通过短信、彩信、语音、视频等方式告知相关车主。,功能要求:,运营服务平台能够获取在相关路段、区域上行使的汽车。,运营服务平台提供服务门

13、户支持车主设置是否允许信息推送、是否允许进行位置定位等服务。,运营服务平台能够通过短信、彩信、语音、视频等方式告知相关车主。,4)远程救援,车载终端上提供一键呼叫救援功能。在紧急情况下,按下救援按钮,接入运营服务平台客户服务中,心,确认车辆的位置,专业的客户服务顾问可以对各种紧急情况做出响应,并联系当地的紧急救援协助,机构,如警方、医疗、消防等,以便救援队伍迅速抵达车主所处的确切位置。,功能要求:,运营服务平台提供 CALL CENTER 客户服务,处理客户呼叫请求。,运营服务平台能够对车辆进行定位。,6,车载终端支持语音呼叫功能。,5.1.4 安防监控类,1)自动求助,车辆发生严重碰撞、或意

14、外事故时自动发送求救信号。即使当用户受伤无法呼叫,也能及时获得帮,助;当车辆发生较为严重的碰撞时,即使安全气囊没有爆开,车辆也会自动发出求救信号,与客服中心,取得联系;同时车辆的当前位置也将由全球定位系统(GPS)确定,并发送至客户服务中心。客户服务,顾问会与用户建立最高优先级的通话,并确认用户及其他乘客的安全状况。若用户无法应答,客户服务,顾问将主动联系事发地的公共紧急救援协助服务机构,以便救护车、消防车、警车或其它紧急救援协助,服务车辆和人员立即赶到事发地。,功能要求:,运营服务平台提供 CALL CENTER 客户服务,处理紧急优先呼叫请求。,根据客户呼叫请求,运营服务平台能够对车辆进行

15、定位跟踪。,车载终端支持紧急信号发送功能。,2)车停位置提示,远程告知用户车停位置。当用户忘记车辆停放地点,可以呼叫运营服务平台客服中心,客服专员可,以发出信号让用户车辆鸣号或启动双跳灯。,功能要求:,运营服务平台提供 CALL CENTER 客户服务,处理呼叫请求。,车载终端能够实时接收远程控制信号。,汽车可以识别控制信号,做出相应处理。,3)车门远程应急开启,远程开户用户车门。当用户不慎将车钥匙锁在车内时,可以呼叫运营服务平台客服中心,在用户身,份被验证后,客户服务顾问就会帮助用户进行远程车门应急开启。,功能要求:,运营服务平台提供 CALL CENTER 客户服务,处理呼叫请求。,车载终

16、端能够实时接收远程控制信号。,用户车辆须配备有原厂安装的中控门锁。,运营服务平台需取得汽车厂商控制指令。,7,4)被盗车辆追踪,协助追踪用户被盗车辆。用户致电客服中心,客户服务顾问会与当地公安部门紧密配合,尽力帮用,户查找被盗车辆的位置。,功能要求:,用户车辆支持定时发送位置信号给运营服务平台。,5)主动监听,客服中心监听车内通话。,功能要求:,车载终端可以提供 MAC,传送语音。,运营服务平台提供自服务门户支持用户设置监听权限。,5.1.5 资讯服务类,资讯服务类主要包括以下类业务:,1)天气预报,2)股市交易,3)实时新闻,4)移动社交网络,5)预定服务,6)移动办公,7)网上冲浪,功能要

17、求:,车载终端能支持宽带上网功能。,车载终端能支持语音识别、机器翻译功能。,5.1.6 娱乐服务类,娱乐服务类主要包括以下所列业务:,1)在线视频,2)在线电台,3)在线音乐,功能要求:,8,车载终端能支持宽带移动上网功能。,5.2 业务末梢模块能力需求,5.2.1 业务末梢网关模块的能力需求,对业务末梢网关模块的主要需求如下:,1)业务末梢网关模块应支持泛在网内部数据协同和汇聚;,2)业务末梢网关模块应支持以2G移动通信、3G移动通信等远距离通信接入方式的一种或多种,将,汇聚的数据传输到通信对端;,3)业务末梢网关模块应支持业务平台和管理平台对业务末梢网关模块的设备认证和用户认证;,4)业务

18、末梢网关模块应支持业务平台和管理平台对业务末梢网关模块的参数和软件配置;,5)业务末梢网关模块应支持基于QoS策略对业务流进行优先级分类和调度;,6)业务末梢网关模块应支持用户认证、设备认证和业务安全、设备管理安全机制;,7)业务末梢网关模块应支持业务平台和管理平台对业务末梢网关模块、业务末梢终端模块的性能,和状态监测;,8)业务末梢网关模块应支持主干通讯网网对泛在网的流量、任务、内容计费;,9)业务末梢网关模块应支持本地用户帐号的添加、删除,帐号信息的修改和查询;,10)业务末梢网关模块应支持对泛在网的配置和组网,并支持对业务末梢终端模块的认证;,11)业务末梢网关模块应支持版本升级失败后回

19、退到前一个可正常工作的版本;,12)业务末梢网关模块应支持“即插即用”的工作方式。,5.2.2 业务末梢终端模块的能力需求,对业务末梢终端模块(泛在网终端)的主要需求如下:,1)业务末梢终端模块应支持将感知数据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传递到网关;,2)业务末梢终端模块可支持网关、业务平台或管理平台对WSN终端的设备认证;,3)业务末梢终端模块可支持网关、业务平台或管理平台对WSN终端的参数和软件配置;,4)业务末梢终端模块可支持设备认证和业务安全、设备管理安全机制;,5)业务末梢终端模块可支持电信网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流量、任务、内容计费;,6)业务末梢终端模块应支持网关、业务平台或管理平台对WSN终

20、端的性能和状态监测;,7)业务末梢终端模块应支持版本升级失败后可回退到前一个可正常工作的版本;,8)业务末梢终端模块应支持“即插即用”的工作方式。,9,5.3 业务接入能力需求,5.3.1 业务接入控制,主干通信网络可通过两种方式对泛在网络中的业务末梢终端模块设备进行接入控制。,第一种方式,每个业务末梢终端模块设备预存一个接入等级值。业务末梢基站模块设备周期性广播,查询消息,查询消息包含接入门限值和主干网络当前可用的接入资源列表。业务末梢终端模块设备通过,业务末梢基站模块接收查询消息,比较自己的接入等级值和查询消息中的接入门限值,然后判断是否被,允许接入主干通信网络。若是,则末梢终端模块设备通

21、过业务末梢基站设备管理系统信息中标识的可用,接入资源接入主干通信网络;若否,则末梢终端模块设备不能接入主干通信网络。过程如图1所示。,图1 接入控制机制第一种方式,第二种方式,当业务末梢终端模块设备通过业务末梢终网关模块设备向主干通讯网络发送数据时,,业务末梢终网关模块设备先缓存该数据并分配给该数据一个接入等级值,接入等级值的分配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基于数据的优先级。业务末梢终网关模块设备周期性查询消息,查询消息包含接入门限值和,主干网络当前可用的接入资源列表。业务末梢终网关模块设备接收查询消息,比较该数据的接入等级值,和查询消息中的接入门限值,然后判断是否被允许接入主干通讯网络。若是,则根

22、据业务末梢基站设备,管理系统信息中标识的可用接入资源以发送相应数据;若否,则业务末梢基站设备不能向主干通讯网络,发送该数据。过程如图2所示。,图2 接入控制机制第二种方式,5.3.2 业务末梢网关模块管理需求,对业务末梢网关模块管理的需求如下:,1)管理平台对业务末梢网关的管理:业务末梢网关作为泛在网络与主干通信网络连接的设备,由,管理平台进行管理。业务末梢网关设备初次使用时需要在管理平台进行注册。业务末梢网关作为主干网,10,络终端设备首先完成接入主干网络的接入认证,并接入主干网络。业务末梢网关接入主干网络后,向管,理平台发送注册请求,收到业务末梢网关的注册请求后,管理平台为业务末梢网关创建

23、注册信息及安全,与管理相关的参数并对业务末梢网关进行参数配置。业务末梢网关在管理平台的注册信息和参数配置信,息由管理平台管理和维护。,2)业务平台对业务末梢网关的管理:业务平台对业务末梢网关进行业务相关的管理。业务末梢网,关完成在管理平台的注册过程后,进一步在业务平台进行注册。业务末梢网关首先登录管理平台,然后,通过管理平台向业务平台发送注册请求信息,收到业务末梢网关的注册请求后,业务平台为业务末梢网,关创建注册信息及业务安全与业务管理相关的参数并对业务末梢网关进行业务参数配置。业务末梢网关,在业务平台的注册信息和参数配置信息由业务平台管理和维护。,3)管理平台和业务平台对业务末梢网关的参数配

24、置作为业务末梢网关在后续进行泛在网络中业务,末梢终端模块配置和组网的基本参数。,4)业务末梢网关更换的功能需求:业务末梢网关出现故障或者对业务末梢网关进行升级等情况下,,应可以使用新的业务末梢网关代替原来的业务末梢网关,使业务末梢终端模块可以正常进行工作。业务,末梢网关中网络的配置信息可以在管理平台进行保存,由业务末梢网关将业务末梢终端模块的配置信息,上传给管理平台;业务末梢网关需要更换时,管理平台可以将保存的业务末梢网关的配置信息导入到新,的业务末梢网关设备,由新的业务末梢网关设备使用该配置信息在该泛在网络进行工作。业务末梢网关,中的业务末梢终端模块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该业务末梢终端模块的信息、

25、业务末梢终端模块的网络参数,等。,5)泛在网络中存在多业务末梢网关时的功能需求:,泛在网络中常常会存在多个业务末梢网关,业务末梢终端可以通过这些网关连接到主干网络。泛在,网络的业务末梢网关中,一个业务末梢网关为业务末梢主网关,其余的业务末梢网关为业务末梢从网关。,业务末梢主网关指定业务末梢终端接入主干网络时所使用的业务末梢网关,业务末梢终端通过业务末梢,主网关所指定的业务末梢网关接入到主干网络。该指定的业务末梢网关可以为主业务末梢网关,也可以,为其中的一个业务末梢从网关。业务末梢从网关为业务末梢主网关所指定的业务末梢终端提供主干网络,接入。,5.3.3 业务末梢终端模块管理需求,对业务末梢终端

26、模块的管理需求如下:,1)业务末梢网关对业务末梢终端的管理,11,由业务末梢网关进行泛在网络业务末梢终端网络的组网和配置。在进行业务末梢终端的组网和配置,之前,需要由管理平台和业务平台对业务末梢网关进行管理和业务相关参数的配置。业务末梢网关根据,管理平台和业务平台的配置参数进行业务末梢终端网络的组网和配置。当业务末梢终端加入泛在网络,时,向业务末梢网关发送注册请求,收到业务末梢终端的注册请求信息后,业务末梢网关为业务末梢终,端创建注册信息,及安全、管理与业务相关的参数并对业务末梢终端进行参数配置。,2)管理平台对业务末梢终端的管理,管理平台可以通过业务末梢基站对业务末梢终端进行管理。业务末梢终

27、端初次接入时需要在管理平,台进行注册。业务末梢终端通过业务末梢网关向管理平台发送注册请求,收到业务末梢终端的注册请求,后,管理平台为业务末梢终端创建注册信息及安全与管理相关的参数,并通过业务末梢网关对业务末梢,终端进行参数配置。业务末梢终端在管理平台的注册信息和参数配置信息由管理平台管理和维护。,3)业务平台对业务末梢终端的管理,业务平台可以通过业务末梢基站对业务末梢终端进行业务相关的管理。业务末梢终端完成在管理平,台的注册过程后,进一步在业务平台进行注册。业务末梢终端首先通过业务末梢终端网关登录管理平台,,然后通过管理平台向业务平台发送注册请求信息,收到业务末梢终端的注册请求后,业务平台为业

28、务末,梢终端创建注册信息及业务安全与业务管理相关的参数,并通过业务末梢网关对业务末梢终端进行业务,参数配置。业务末梢终端在业务平台的注册信息和参数配置信息由业务平台管理和维护。,4)业务末梢终端加入和脱离泛在网络的管理,业务末梢终端具备身份标识模块的情况下,业务末梢终端申请加入泛在网络时,由管理平台对业务,末梢终端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业务末梢终端可以加入泛在网络;如果认证失败,业务末梢终端不能,加入到泛在网络。为了实现泛在网络的安全,业务末梢终端认证通过后,业务末梢终端需要获得泛在网,络的网络配置参数并使用泛在网络的网络配置参数加入到泛在网络。泛在网络的网络配置参数可以由业,务末梢网关提供。

29、业务末梢网关将泛在网络的网络配置参数提供给管理平台,然后由管理平台提供给业,务末梢终端;或者网关直接将泛在网络的网络配置参数提供给业务末梢终端。,业务末梢终端不具备身份标识模块的情况下,可以由管理平台将加入到泛在网络所需要的网络配置,参数提供给业务末梢终端,业务末梢终端使用泛在网络的网络配置参数加入到泛在网络,不具备泛在网,络的网络配置参数的终端不能加入到泛在网络。管理平台可以从业务末梢终端申请加入的业务末梢网关,获得泛在网络的网络配置参数。,需要将业务末梢终端脱离泛在网络时,可以由管理平台通知业务末梢终端所在的业务末梢网关,业,12,务末梢网关根据指令将业务末梢终端脱离泛在网络。,5.4 业

30、务网络能力需求,无线网络是物联网主要的接入方式,固定通信作为融合的基础,承载网络长期服务于物联网。网络层,是物联网三层中标准化程度最高,产业化能力最强,最成熟的部分,关键在于为物联网应用特征进行优,化和改进,形成协同感知的网络。,1信令能力,基于泛在网的业务需要占用大量信令资源,利用公网提供基于泛在网应用,需加入泛在网特性,对,无线侧逐步升级,提供泛在网专网特性,充分考虑泛在网业务的连接特性及QoS保障等;,2QoS与流量控制,基于泛在网的业务使用无线网络传输数据信息,实现一定程度的QoS和保障无线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是需要平衡的两个重要目标。因此,需要引入流量控制和终端休眠机制,针对部分行业应

31、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空口资源过度占用或大批量终端同时接入的情况尤其要采用适合的处理机制,避免导致业务质量,的急剧恶化甚至业务中断。,3网络安全,接入网:移动网络中的大部分机制能够适用于物联网并能够提供必须的安全性,如认证机制、加密,机制等。但仍旧须要根据物联网的特征对安全机制执行 调整和补充。,传输网:感知网络多种多样,制定数据传输和消息特定的准则,提供统一的安全保卫体系。,核心网:物联网中节点数目庞大,以集群方式存在,需要避免数据传达时,大量机器的数据发送使,网络拥塞,产生拒绝服务攻击。此外,需要从物联网角度设计新的安全架构,避免割裂物联网机器间的,逻辑联系。,4带宽需求,物联网对带宽要求最

32、高的是视频监控,按照MPEG4的视频格式,240*320的分辨率,真彩色,压缩比,150,20fps,视频播放带宽需要30kbps,物联网终端数目较多,如果多个终端同时发送数据,需要对网,络进行改造来支持。,5.5 业务支撑能力需求,业务支撑系统要求技术互通性强,协议标准完善、开放。要求实现终端统一接入和管理,对业务的,统一管理,满足第三方系统的接入,提供物联网业务运营支撑能力。以下业务支撑系统各功能需求可以,由平台的业务支撑子系统实现,也可以结合运营商的其它业务管理系统实现。,13,5.5.1 业务平台系统功能需求,1)标准化接入,针对行业普遍需求,提供标准化应用,为应用的出租提供运营支撑,

33、为终端及应用提供双向鉴权,为用户数据提供分权分域,2)第三方应用接入,提供安全的应用接入服务,屏蔽终端接入的复杂性,提供终端监控服务接口,提供与终端透明传输通道,提供API,3)终端监控管理,终端注册与接入管理,终端参数配置,终端状态监控与故障管理,终端升级与固件下载,远程控制,4)开放的应用环境,将应用分解为数据及流程,提供业务数据定义工具,提供图形化业务流程定义工具,业务仿真测试,高效的业务执行,5.5.2 业务平台系统特性需求,1)业务运营支撑,通过与业务平台、CRM等支撑系统接口为业务的营销、帐务、计费提供支撑。根据订购关系对终端,与应用间的消息进行鉴权和路由转发。,14,对接入平台的

34、M2M应用提供申请、测试、审批、部署、发布等管理功能,并管理业务的整个生命周,期。通过开放应用环境,生成和部署应用。,管理客户信息,通过业务平台或者CRM受理客户开户、业务开通、录入和维护客户的详细资料,受,理客户的投诉、建议,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服务。,提供M2M终端的入网测试、型号管理、状态检测、故障管理、参数配置、远程控制、升级下载等管,理功能,监控终端的在线状态,分析终端所在网络的服务状态,快速排查用户的障碍申告。,2)终端接入和终端管理,终端接入:物联网业务的泛在性要求系统允许终端以多种方式接入系统,包括短信、wap、GPRS、,USSD、MMS及3G等多种接入方式。对于不同的接入方式,

35、物联网业务支撑平台起到接入网关的作用,对,上层的应用,屏蔽终端接入的复杂性。,终端管理:终端管理包括终端序列号鉴权管理、终端配置管理、终端状态管理、终端状态定位管理、,终端软件升级下载及终端信息采集。,3)能力封装取代应用平台建设,对运营商提供的能力,例如视频监控、语音IVR呼叫中心、CRM、定位及通信等,提供标准化调用接,口;对于行业、专业领域的能力,例如公共资源(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数字城管等)、公开信息(交通、,停车场、气象、医疗信息等)、专家系统(农业、环境、医疗、地址等),提供能力出租、计费、运营、,分成。,4)非标准终端的开放性适配,在接入层和M2M协议栈之间设置适配层,通过调整适配

36、策略和定制开发适配插件实现非标准化终端,的开放性适配。,6 基于泛在网的汽车信息化业务总体框架,6.1 业务数据框架,6.1.1 业务数据参考模型顶级视图,15,图3 业务数据参考模型顶级视图,用户基础及业务定购数据:包括车辆的基础信息,以及业务的定购信息,包括车辆所使用的电话号,码及扩展属性,业务的基础信息,以及车辆的定购信息。全部为关系型数据。,地理数据:包括基础的地理信息包括提供绘图功能的底图信息以及与具体业务相关的 POI 分层信,息。其中 POI 分层信息为关系型数据底图信息为非关系型数据。,车辆基础行为数据:包括 b 车辆的基础信息以及为远程诊断和救援、安防监控提供支撑的数据,其,

37、中音、视频信息为非关系型数据其它为关系型数据。,咨讯和娱乐数据:包括音乐、视频等娱乐信息同时包括天气预报、股票和新闻等资讯信息。,6.1.2 业务数据参考模型二级视图,用户基础及业务定购数据,图4 用户基础及业务定购数据,一条用户对就多个用户扩展信息;,多条用户对多条用户定购信息;,16,多条用户定购信息对应多条业务信息;一条业务信息对应多条业务元素信息;一条业务信息对应多条 SLA 信息;一条业务信息对应一条资费和优惠信息。车辆基础及行为数据图5 车辆基础及行为数据一条车辆基础信息对应多条车辆静态扩展信息一条车辆基础信息对应多条车辆行为数据;一条车辆基础信息对应多条车辆自身变化数据;多条车辆

38、行为数据和车辆自身变化数据生成车辆行为汇总数据。GIS数据,图5,GIS数据,基础底图信息可以由矢量数据、栅格数据或者 TIN 数据组成;POI 业务数据根据业务分类不同划分不同的数据表;咨讯和娱乐数据图6 咨讯和娱乐数据6.2 业务网络框架,车载终端,无线网络,用户管理应用管理内容管理,认证管理终端管理扩展服务管理,图7 业务网络框架网络架构分为三层:1)车载终端层:车载终端层负责车辆信息的采集传递和服务平台控制信息的传递。通过语音和数据网关和泛在网17,层进行交互。2)泛在网层:泛在网层提供语音和数据通信管道以及业务及终端的管理功能。3)扩展应用网络服务层:扩展应用网络服务层提供汽车信息化

39、六大类业务所对应的服务功能。6.3 业务流程框架,驾乘人员,车载终端,泛在网络,业务服务,1、发起服务请求2、传递服务请求3、进行验证及其它管理工作4、传递服务请求5、返回服务结果6、返回服务结果7、返回服务结果图 8 业务流程框架流程说明:18,19,1、驾乘人员发起服务请求;,2、车载终端根据不同的服务通过泛在网络层发起服务请求,服务请求会根据不同的业务携带不同的信,息,比如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服务要携带车辆本身的地理位置信息;,3、泛在网络根据接受到的请求进行验证等工作;,4、泛在网络向业务服务层传递过滤过的服务请求;,5、业务服务层返回服务结果;,6、泛在网络传递服务结果;,7、车载终端将服务结果呈现给驾乘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