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学生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学生练习.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学生练习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学生练习,突出基础知识和技能,突出科学学习的方法,突出科学与生活、社会与科技的关系。教学中应设计、安排好课内、课外练习,使新课程理念渗透在练习中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科学学生练习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深入地进行。课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科学教育理念,即每一个受教育的学生都应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本人在实践中体会到只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执行新课程理念,才能真正落实课改的精神。学生练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练习可以让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各项能力得到发展,教学信息得到反馈。因此只有牢牢抓住这一环,充分挖掘学生练习中的潜在功能,才能保证我们的
2、课改努力不付之东流。下面就谈谈本人在课改实践中对科学学生练习的认识、实践和思考。一、对新课程科学练习的认识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练习,不顾是“课内练习”还是“课外练习”都不同以往自然科学中的练习。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练习,突出基础知识和技能,突出科学学习的方法,突出科学与生活、社会与科技的关系,将合作、交流、互动的学习理念渗透在练习题和活动中,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等方面要求。也就是它强调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强调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强调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科学情感、价值观的建立,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其自已特定的基础上
3、获得一定的科学素养。以往的练习注重的是教材内容要点、难点、重点的掌握和巩固,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范围内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侧重于知识的积累、巩固和迁移,在功能上被认为是课内教学的延续。在内容选择上联系生活、联系实际的不多。在评定练习的结果时,以标准答案为标准,很少考虑到学生以其它的方式以不同的答案解决问题。在学法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练习,而对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师生间的沟通重视不足。由于对学生学业成绩往往以考分来衡量,在练习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数量偏大、题目偏难、大量重复的现象,扼杀了学生学科学的兴趣以及创新思维的发展。有了对新课程学生练习的认识,在教学中就要努力设计好形式多
4、样的各种练习,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内练习1练习中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体现每节课的新课程理念,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注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还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渗透在课内练习中,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精神和合作意识。例:在演示钠和水反应这个趣味性较强的实验时,还需让学生思考很多问题.整个过程,教师可通过这样设计的两个问答即课内练习去引导同学们学习的自主性。我设计的问答是:(1)用刀切割表现了钠的什么性质?金属钠的外观如何?(2)钠投入水中,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并向学生提出要求:你也能象老师那样提出跟此实验相关的问题吗?课堂里先是雅雀无声,接着同学们
5、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马上有学生举手,A说:钠为什么会在水中熔化成闪亮的小球?B说:钠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中?C说:钠在水中为什么会四处游动?气氛是异常的热烈,有些学生还在下面叙述这些问题的原因,学生的兴趣很高涨。通过课堂练习,使学生们产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也加强了他们的观察能力,自已能提出问题,并能回答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重要。这恰恰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在学习过程中,要自主,要探究。2. 在练习中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 在以上实验过程中,我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怎样收集和证明?学生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纷纷提出自已的见解。有个同学看见我在讲台上放着铝箔,急中生智地
6、说:“把钠用铝箔包好,用镊子按住,再在它的上方倒置一充满水的小试管,以便收集气体。” 我问其他同学,这位同学的建议是否可行?许多同学表示赞成。于是,我说:“让我们来试一试。”我微笑着又问:“谁来试呢?”同学们纷纷举手,并发出“老师我,老师我。”的声音。当即选了两位动手能力比较强的来操作,其它同学都全神贯注地看着这两位同学做实验,个别同学紧绷着脸,这两位同学也显得有些紧张。最后,经过一番努力,他们享受到了实验成功的喜悦。通过让学生自已收集气体,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合作、自主精神,活跃了课堂气氛。3.在练习中规律让学生自已发现在学习重力这一课时,我们以往总是先从日常生活中对重力的感受讲起,提出重
7、力的概念,并告诉学生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这样学生就失去了一次探索规律的机会,教师则成了知识的灌输者。现在我是这么安排的,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时,我先准备好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一盒(每只钩码质量为50克),再设计好以下表格:质量/kg0.050.10.150.20.250.3.重力/N重力与质量比值g/Nkg1然后分组实验,让学生们从中找出规律,自主得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经过实验,学生们不但测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还测得了它们之间有一个比值,是个定值,约为9.8N/kg,这样就促使同学们在认识上由感性至理性产生一个飞跃,牢固的概念也由此建立起来了。 许多同学都有一种发现规律的惊喜,从中
8、产生了亲自动手去探求自然科学奥秘的强烈愿望。三、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外练习1.取材于生活实际,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达乐文在总结自已的成就时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正确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勤奋努力地观察是达尔文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新科学教材七年级上第七章生物多样性第二节 同种植物的性状差异,课后应该安排这样的练习:让学生们去观察不同地方,可以是学校、公园、家里等等的月季花(或其它类花卉)的大小、颜色、叶脉分布,茎的长短,花的颜色等,让他们通过讨论、查资料等方法了解不同品种的月季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对一些观察现象完成较好的,给
9、予适当鼓励。完成得不好的也不予批评,告诉他们观察不在于答案是否一定正确,在于让同学们知道,观察对于探究科学的重要性。许多科学史上的发现,都是从观察开始,经过思考得出的结论。2.注重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加强学生的动手、合作能力 很多实验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但是有些器材接近于生活实际,课后可安排学生单独完成或几位同学一起合作完成,既节约了上课时间,又体现了许多实验来自于我们生活,而且学生们也比较感兴趣。如:学了 物体的惯性这一节,可让学生做弹射硬币(或象棋)实验,整齐地叠放在一起的一堆硬币不会因底下的硬币被弹射出去而倒下,现象非常直观,效果很明显。如学了八年级下第三章电第一节自然界的电
10、现象后,可让学生回家后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静电能影响水流吗?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并把过程纪录在作业本上。有些学生写得很好,先是实验不成功,但并没有轻易放弃,经过思考后再反复动手,结果实验终于成功了 。实验现象是:使劲梳理过头发的塑料梳子能使细小的平稳水流发生偏转。梳得越起劲,水流越细小,水流偏转现象越明显。这调节水笼头的开关,使水流变小变平稳,使劲梳理头发,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次创造性的活动。3.突出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决日常生活、生产中的问题整合后的科学内容多,范围广,目的就是使学生能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并促进学生能从多个角度、不同侧面来掌握自然界的规律,建立起大自然观,以此来拓宽学生的视
11、野,提高他们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练习中如果能将平时所学的知识点和掌握的基本技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生活现象的解析,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们普遍产生“学了有用”的积极心理体验。如学了电学知识后,就可出题让学生如何选择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电能表的规格。学了连通器原理后,让学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船闸、茶壶、锅炉水位计的工作原理。在学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后,经过适当的提示(汽车尾气主要有害成分是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就可出题让学生如何解决大气污染中光化学烟雾现象汽车尾气污染。通过这个练习,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4.运用多种方法促进学生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
12、养 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能在平时给予充分熏陶,必将有助于它们的正确形成。我常在平时布置给学生一些阅读练习,阅后写读后感,或者分组交流心得。可以将李四光、牛顿、童弟周的有关传记、事迹作为阅读材料,从阅读中学习这些科学家、专家的科学思想方法以及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结合近期发生的宇航大事,如“神舟五号”的发射、运转、回收,美国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布置学生观看电视节目,并阅读相关报道。让学生的目光从课堂投向浩瀚的太空,进而使学生产生向往科学、献身科学的美好愿望。让学生就某一现象进行分组辨论,如日本人均林业资源远远超过我国,而我国却是“一次性筷子”的最大出口国和使用国。
13、这一现象涉及到植物的生长 、光合作用、温室效应、水土流失等问题,讨论的范围非常广,辨论双文的结论不一定正确,但在这个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必定会撞出许多思想的火花,科学的情感和价值观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培植起来了。四、 学生练习的几个体会1.在设计练习时,要注意层次和形式。也就是在难度上要有一定梯度,形式要尽量丰富,促使每个学生在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都能获得训练、提高的机会。这是因为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如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陈述能力),这些特征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即使是在同一个学生身上,自身的各项素质往往也表现得不很平衡,往往是这项稍强些,那项稍弱些,因
14、此,在我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只不过他们各有所长罢了。何况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年龄因素、周围环境、知识层次、自身努力、兴趣爱好等影响,各项素质还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教师的重任就是要促使这些变化向良性的方向发展。梯度不一的练习使每个学生既不因问题过分简单而失去探究的兴趣,也不因过分复杂而觉得无从下手。形式多样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已的舞台,使他们长久保持对科学的兴趣。2.在评定活动类练习时,应抓住学生练习中的闪光点,允许学生失败和错误。因为科学探索的道路是十分艰苦复杂的,科学史上重大的发现和发明都是经过千百次的失败,经过反复的摸索和总结而后得来的,失败是科学探索中的常见现象。明确告诉学生,最重要的不是结果正确与否,而是在解决这个问题中你运用了哪些基础知识,采用了什么思路,在这个过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从失败中培养学生顽强的科学探索精神。对于学生练习中表现出来的某些学生的“小聪明”,不能不以为然,淡然处之,而是应给予充分肯定。对于某些学生的“牛角尖”,在鼓励的同时,应给予思路方面上的积极引导。 参考文献:1(美)乔治C洛比尔 中学科学活动设计与示范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2朱小宝主编 教材动态全解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 项红专主编 中学科学探究教学的策略与艺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